张 浩
浅谈技工院校数控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张浩
(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吉林 敦化 133700)
培养数控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适应当今社会需求,是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创新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开展学分制、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技工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机械制造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更是出现了短缺现象。技工学校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地重要职责,是生产中、高级技工与技工的摇篮。但是长期以来,受到生源限制,大多数的中职与技工院校招收的都是“差生”。大多数中职、技校学生的历史遭遇都是一样的—在初中、高中阶段,文化理论课程惨不忍睹,往往被老师、同学“特殊”对待,因此在他们眼中,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与学习相伴的只有消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学习上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没有目标,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让人有一种不安,一种难以言喻的焦急。由于缺乏指导,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许多学生在上技术学校时,要么是父母或亲友帮忙挑选,要么就是盲目地去报读那些“热门”的专业。由于对专业选择的盲目,导致了在学习中感觉到与预期有很大差距,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和厌学心态。大多数的技能型人才都是在有需求的一线上进行工作。比如,道路建设和维修工程,经常要面临最坏的气候条件,并且需要长期在户外工作。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上,要把实际工作情况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模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传授知识。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却存在畏劳、畏难、畏苦的情绪。
技工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智能特点,技能学习与训练与普通教育也是有区别的。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首先,当新来的学生入学时,班主任可以播放一部名为《大国工匠》的纪录片,看着这群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没有拿到令人咋舌的学位,却在追求专业技能极致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优秀劳动者。最终,成为国家级技术专家和专业技能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同时,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组织专题班会,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定位,以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在重视成绩、表扬成绩的同时,为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信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数控技术专业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加之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低,一般会产生厌学现象。抓住学生刚刚接触数控技术的时机,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介绍自己的专业情况,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今后的岗位工作、数控专业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使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对该专业的浓厚兴趣。
另一方面,降低该专业入门门槛,避免空洞的理论教学。入学之后的第一节课可以播放一系列机床加工的视频,并用数控仿真软件给学生进行模拟演示,提醒学生仔细观看。当仿真软件机床主轴旋转发出轰鸣的同时,切削声也会随着刀具的移动切削而响起,到处飞溅着切屑,毛坯被利用机床和刀具制作成零件,极大地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这对于带领学生们学习和操作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时机。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鼓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学习知识,还能够在正面情绪的作用下培养自身的能力。
数控专业相对来说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满足。此外,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且单调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思考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高效、立体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章第一节“常用机床型式”中,书中只对机床进行了简短的分类,并对每台机床进行了黑白照片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在看图的同时,对书中的介绍难以理解,从而造成了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气氛枯燥、乏味的局面。相比较而言,常见机床的加工过程可以用一系列的图片、视频来描述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吸引学生眼球,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这种感官上的刺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质,还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的思维活跃留下充足的创造性思维空间。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控专业教学中,独立设置专业课和操作实操课,由两位老师分别授课。首先,在教室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然后在车间练习实践技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实践课教师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再复习,这就造成了随着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长度会缩短,实践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和难度都会增加;再加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会造成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
教师与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实现双边互动。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能独自熟练地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率高。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技能标准、专业实践为主线、课程模块化系统课程设计”的理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教材是出版社出版的一体化教材或学校根据本校现有设备条件下编著的校本教材,而不是将理论和实践分为两本书,开设两门课程,以实现教学内容的统一;在教学时间上,打破传统教学二者之间独立的安排,统一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师资配置方面,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由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进行,从而淡化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的身份;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和学生在培训车间一起围绕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学习和实践。教师可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以FANUC系统的数控车床的G90指令的教学过程为例:(1)理论教学:对G90的指令格式、G90的使用场合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等进行详细讲解,并突出该指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2)仿真软件模拟:学习完G90指令后,以一简单零件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用G90指令对该零件进行编程 ,并在电脑上用数控仿真软件(如斯沃或宇龙)对该零件的加工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完后让学生在电脑上独自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减少后期实践操作事故的发生;(3)实践教学:已刚才的零件图为例,教师进行机床实际操作的演示与讲解,对工件进行加工。教师演示完后学生开始自行操作练习,然后这一系列过程,如夹具和刀具的选择、程序的编制,切削参数的选择和零件的加工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要在学生单独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对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指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4)归纳总结:通过对工件的检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指出学生的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使自己的思路得到了更大的拓展。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是以“以文育人”的方式,将“工匠”精神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匠人之精,贵在执着专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技工院校要与“工匠精神”内涵相结合,从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几个层面着手,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要在学校的布置中融入工匠精神,如打造工匠文化长廊、大国工匠事迹宣传橱窗、精品工程展示栏等,让工匠精神体现在校园中,一景一物,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建设,让工匠精神在校园内落地生根。技工院校要着力打造一大批让培养工匠精神和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衔接的品牌活动项目。例如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让企业劳模、优秀技工等与学校专业相关的群体深入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分享他们的个人成长故事,增强工匠精神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通过评选学校技术能手,把有工匠精神的典型从学生中选出来,让他们触手可及;以学校专业为依托,通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匠人精神,弘扬匠人精神,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
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匠人”精神。强化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职业院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在学生顶岗实习等阶段,抓住学生实训、实习的黄金时段,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其中。企业要从企业的角度为学生上好工匠精神教育课,为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选配好师傅。同时,在寒假期间,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三走进”“三下乡”等形式,深入企业、走进生产一线,亲身体验工匠精神,增强弘扬工匠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
四是加强网上宣传的场所,把“工匠”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在全媒体时代,技工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把“工匠”的文化内涵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加生动、更加鲜活的宣传展示。例如,通过打造学校和二级学院新媒体的矩阵,来实现传播的力量;以优秀毕业生为平台,以“讲工匠”为主题,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杰出的业绩为榜样,指导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实现人生价值、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数控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紧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专业,为了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形成互补,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必须率先改革学分制。要实施学分制改革,使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掌握这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由于学分制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制度,而非传统的教学制度,学分制下的学习更具弹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会因各种要求而陷入被动。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将兴趣融入学习生活,激发学习热情。此外,该制度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加自由和灵活的选择。制定一些必要的教育改革措施,保证学分制的实施,以达到预期的学分制效果,还需要结合本校数控技术专业的现状。
学分制要求学生的素质要高,能力要强。另外,实行学分制对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有选择老师的权利,对老师的教学进行比较和评价,让老师反思自己,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另外,要建立一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一是制定规范灵活的教学管理办法、教学质量控制办法、教学质量考核制度,确保教学质量。二是理顺优化选课机制,通过有机组织,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减少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结合自己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构建学校内部学分制教育的优质管理体系。制定新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善于总结经验,使日常学分制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既要掌握教学常规管理,又要掌握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方向就是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实现学校如工厂、教师如主人、“学生如工人”的效果。形成产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学工厂的作用,使基地具备教学、展示、实训、加工等多种功能,加快建设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对以后的岗位环境有深切的感受,为今后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做中学”,实现离校与入职之间的完美衔接。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改革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头戏。另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对市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制定学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这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契合。其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基础保障——学校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同时,在为用人企业培养一批技能人才的同时,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第三,校企合作能使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使其在工作与学习的双重环境中得到发展,并系统地训练其“敬业、责任心、专业技能及团队意识”,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把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出来,供企业使用。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校期间去合作企业实习,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和实践技能。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技工院校培养数控加工人才需要不断加强力度,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更加专业的能力,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相关企业对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需要不断更新实习设备,更改传统教学理念,使数控加工学习过程更有意思,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数控加工专业,充实技工院校人才资源。
培养技工院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知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1]初文文.浅谈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J].职业,2017(26):2.
[2]肖阳.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01):3.
[3]雷凤琼.浅谈技工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装备制造技术,2011(8):3.
2021—06—28
G718.3
A
1673-4564(2022)06-0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