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实践活动探究

2022-04-07 06:33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于 洁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实践活动探究

于洁

(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是确保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微观层面的操作要领。本文从语文实践活动的本质、内涵和操作上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了探索。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半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是“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王宁老师在《谈谈语言建构和运用》一文中说“课标对语文课程的特质做了如下概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通过创设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本质

“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新课标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根据语文课程特性提炼出来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2]课程性质强调说“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3]说明语文课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当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达成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路径和手段。如果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课标宏观层面的指路明灯,那么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则是确保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微观层面的操作要领。也就是说,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本质。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

新课标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借助“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关于如何进行语文学习,从前普遍认为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师生讨论,考试检验等等都是重要的途径。现在,新课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是“丰富的语言实践”。“丰富的语言实践”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实践,还包括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与实践机会,多听、多看、多思考,并准确地表达出来,日积月累不断实践去把握语文的规律。

2.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是语文学习的具体策略

过去人强调学语文就要多背、多记、多写、多读,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都是教师的常用语。现在新课标细化了语文学习的具体策略,就是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条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地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4]其实主动的积累是感性的学习,建构是在积累的过程中梳理和整合,建构包含感性的过程和理性过程。这要求教师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善于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语言实践材料,进行梳理、整合,获取对语言运用规律的认识。

3.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是语文学习的知识范畴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习就是母语学习,其知识范畴是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首先要强调“祖国语言文字特点”,特别强化“祖国”二字,强调建立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教育部2000年10月3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规范汉字和普通话纳入法律层面。“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识到,学好和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爱国行为,是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5]祖国语言文字是非常神圣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强化这种意识。其次是“运用规律”这四个字澄清了语文知识的类型是语用类的知识,要求教师要加强具体语言运用情境下的知识总结和提炼,不要机械地讲语文知识,更要学习在特定语境下实际运用的规律。

4.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目的

课标在第一个核心素养语言运用与建构中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能够考好试,也不只是为了能够背很多的语言知识,最终的目的是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要重视语境的创设,不要机械地教授语文知识。如果教学时能够创设语境,那么教学策略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同样阅读一本书,如果教师没有语境创设的话,就会先入为主地设置一些教学内容,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等。但是一旦设定了具体的语境,教师所提取教学内容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同样读一本书,为了高考作文提取素材,为了跟同一时期另外一个作家做比较,为了介绍、推荐这本书等等,自然会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写作教学也不例外。总之,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达成语文学习的目的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情境”。

三、语言实践活动的操作层面

1.第一个层面: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学习行为

听、说、读、写、思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行为,然而从前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没能把实践的权利交给学生。讲起范文来,常常“一言堂”。因此这个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强调,语文学习要从教师的“范文讲读”转到学生的“语言实践”,典型的操作是重视语文课堂中的“口述”“复述”“讨论”“全班讨论”“说一说”“对话”等学习行为。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大量地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实践。如张志公老师的练习设计大都使用了外显性的行为动词。如他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设置三个大题,第一题和第二题是通过“速读课文”,两人一组分别“口述”和选两位学生代表再分别“复述”主人公事迹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解决“两件事交错叙述的精巧结构”问题,同时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初知文章大意和线索,并且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题,“全班讨论”文章标题的含义,实际上是在完成第一、第二题的基础上来探讨文章的中心,让学生的阅读深入一个层次。[6]这一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操作。

2.第二个层面: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

关于语文教学设计有一个“三级跳”的说法即讲授(把知识讲给学生听)——提问(把知识转化成问题来讨论)——活动(把知识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做),每个方法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没有高低之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意识到了“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价值。很多教师都这样感叹: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活动中做出来的。有目的地组织语文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个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语文教师会创设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活动,其必须具备五个要素:第一有目标(语文学科的目标);第二有学习共同体(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由个体认知转向共同学习、交流、互动、共享);第三有活动的任务(镶嵌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的任务);第四有活动操作的对象(活动资源和材料);第五有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如王晓春老师在《三个太阳》的教学中这样设计了语文学习活动:(1)考考你们,假如我是老板,招你们来做秘书,我就给你们一篇文章《三个太阳》,让你们读两遍,复述文章内容,你可以写下几个关键词,用于提醒自己,不能超过30个字。(2)如果你们是个记者,有个中学请你去做德育报告,你用《三个太阳》为材料,你重点说哪些内容?说出你选用和删除的理由。注意:你是向中学生作报告,并且是德育报告。用“学习活动要素”来分析其设计的基本操作要领如下:

确定的学习目标——提取信息能力

学习共同体——全体参与,互相观摩

设计活动的任务——秘书的身份复述;记者作报告

提供活动操作的对象(资源和材料)——文本材料《三个太阳》

提出活动的规则和要求——读两遍;关键词不超过30字;向中学生作报告;德育报告

3.第三个层面:基于真实的语言环境的整合实践、积极实践

这个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最高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特点是真实的语言环境+整合+积极。

(1)真实的语言环境

很多时候语文教师在感慨当前的课堂教学脱离现实,一方面努力地让语文学习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但另一方面,语文学习更多地必须是在学校进行而且还是在课堂上进行。那么在这种矛盾情况下,究竟如何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呢?分清三种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前提。第一类语言环境是接近或等同于真实生活世界本身,由于该情境是生活世界的自然状态,称之为“自然生活类的语言环境”;第二类语言环境是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真实世界形成的,由于主要是借助物理手段的人造“语言环境”,称之为“物理类的语言环境”;第三类语言环境介于前两者之间,既不是真实生活本身,也不是简单借助技术来模拟,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背景(这种背景体现语言在真实生活中的使用情景,比如发布微信、开网页、制作海报、公开演讲等)、真实的情节、真实的材料、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任务、真实的对象、真实的目的等来模拟真实生活世界,体现现实生活世界内在固有的文化本质,称之为“文化实践类的语言环境”。

以“当代文化参与”这个学习任务群为例,如果想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可以这样来创设:电子书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不同人群对电子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你对电子书阅读抱以怎样的态度?我们将围绕“电子书阅读的利与弊”开展研究,并基于这次研究,为低年级的同学开展一次科普讲座,每位同学做15分钟的讲座视频。这个学习的任务创设,就体现第三个创设语言实践活动的操作层面。目前看来,第三类语言环境更为普遍,在传统的班级没有解构,学校没有消亡之前,立足于课堂与学校的文化实践类语言环境是主要形态。所以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创设,主要就是在“真实的背景”“真实的情节”“真实的材料”“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任务”和“真实的对象”“真实的目的”等方面来进行创设。

(2)整合

语文课程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是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出现的,更多地强调整合性,语言情境的包容性强,它可以容纳多项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情境化的学习中,学生能获取必备的知识、关键的能力和重要的观念的发展。所以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必须能够包容这些素养的生成。整合包括语文学习目标的整合,语文学习方法的整合,语文学习资源的整合。

以“电子书阅读的利弊研究”为例来说明:

第一,关于语文学习目标的整合,与传统一堂课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不同,该研究过程中预期达成的目标既有“语言建构运用”方面(研究电子书的语用特点,电子书阅读的策略方法、研究相关文献等),也有“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研究、对比相关文献资料中的观点,抽象提取自己观点,批判思维等),还有“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欣赏电子书及其阅读的独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深刻理解电子书阅读这一当代文化现象等)。一项实践活动整合了诸多学习目标。

第二,关于语文学习方法的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反映在听、说、读、写等语文行为上,多样化的阅读,既有独立的阅读研究,也有比较的阅读,还有合作交流讨论和以写促研等多种学习方法的整合。

第三,关于语文学习资源的整合,活动中学生既要阅读一定量的电子文本,还要阅读别人的有关研究资料,这就涉及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等,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必须由学生整合之后为自己所用。

可见,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他们的文献研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得以发展。

(3)积极

新课程标准把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适应的语文学习活动命名为“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7]这里的“积极”一词,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态度要积极,而是一种有利于开展语文学习的情境条件和学习目的指向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是将学生的兴趣、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整合起来,以促进学习目的的达成——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可能性。[8]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它会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对每个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来完成。“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把语文课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真实的情境下,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安排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去读书、思考、表达、交流。通过完成活动,学生的能力与品质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诚然,这种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视不是新课标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中形成的。早在20世纪张志公先生已经提出“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9]后来韩雪屏老师也强调:“语文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向:由知识系统转变为训练系统,由文体循环变为能级递进;由范文讲读变为言语实践。”遗憾的是过去的语文教学一直是在理论上倡导得多,在实践当中落实得少。目前,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的语文实践活动逐渐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1][5]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 (1):9-12.

[2][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6][9]李新民,冯秀芝.从一篇课文的练习设计看张志公语文教材的特色[J].中学语文教学,1995(1):5-6.

[7]郑桂华.理解并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J].语文学习,2018(1):12-17.

[8]刘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10):17-22.

G633.3

A

1673-4564(2022)06-0107-03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