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明,俞云枝
(1,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330038)
婺源傩舞,又称“舞鬼戏”,被誉为民间舞蹈艺术研究的“活化石”。婺源傩舞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古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当地村民通过春节祭祀、跳傩形式驱逐鬼怪和消除瘟疫,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平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向往。2006年,婺源傩舞获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婺源傩舞与其他傩戏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婺源傩舞是劳动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创作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习俗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生活习俗、精神风貌,传递着人们最真挚最纯朴的情感。
目前,学术界对于婺源傩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婺源傩舞起源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张健等人所著的《古徽州婺源傩舞的源流》。此文对比分析了傩舞起源的各种学说,指出“回”在婺源民间被当成百兽之王,认为它有辟邪的作用,本土起源说的可能性较大①张健、谢智学、王厚雷:《古徽州婺源傩舞的源流》,《体育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25页。。二是对婺源傩舞文化内涵及历史沿革问题的研究。关于婺源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进程,学术界的观点大体一致,如王振忠在《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1》中指出,婺源傩舞在党的“双百”方针和“两为”服务方向的指引下,重新获得新生,开始走出深谷,登上了文化艺术的大雅之堂。同时,文章还对婺源傩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②王振忠:《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1》,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1页。。三是对婺源傩舞传承发展问题的探讨研究。关于婺源傩舞的传承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如周媛的《婺源傩舞艺术特征研究》一文,运用舞蹈专业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概括总结了婺源傩舞别具一格、与众不同、风格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思想,并提出了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一些新想法和新举措①周媛:《婺源傩舞艺术特征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1页。。
婺源傩舞既是人们的一种图腾信仰,也是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传承婺源傩舞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多样的民族文化。从总体上看,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于婺源傩舞研究大都集中于舞蹈、仪式、面具、服饰等方面的阐述和论述,但对婺源傩舞历史发展的的全面系统性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在传承与保护措施的挖掘和探讨方面稍显不足。有鉴于此,笔者拟从婺源傩舞的起源、发展历程、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研,以期进一步增强人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江西婺源傩舞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婺源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历史上原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处于徽州西南一角,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从徽州府西南角伸入江西省东北角,被称为江西省“美女”版图上的一个漂亮的“玛瑙头饰”。即便如此,婺源仍被认为是徽州的重要门户。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使得厚重的徽州文化在婺源得以代代相传,经久不息。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婺源活动。历史上的婺源一直处于耕读社会,人文生态资源数不胜数。而人们特别喜欢在各种节日跳的傩舞,则是群众一种祈福消灾的祭祀活动。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魅力独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婺源傩舞。
傩舞是上古时期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物,是古代先民对狩猎图腾的信仰,是人们对巫术依赖和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集宗教、民俗、语言、人文、历史、艺术、舞蹈等多学科于一身的传统文化,“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②李俊怡:《婺源傩舞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大众文艺》2014年第15期,第6页。。巫师们所进行的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被称为“傩仪”或“傩祭”③李海平:《中国傩文化的发端和流变》,《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4期,第44页。。而商周时期的江西也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唐朝江西的繁荣推动了傩舞在长江和赣鄱流域的传播,两宋时期则是赣傩文化的发展时期,明清时期赣傩文化更是形成了兴盛的局面。江西傩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并逐步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赣傩习俗文化群。
作为赣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婺源傩舞,它的起源在学术界有许多探讨,各说不一。如明清传入说、本土起源说等④张健,谢智学,王厚雷:《古徽州婺源傩舞的源流》,《体育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25页。。婺源傩舞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这些观点大都因古代文献记载不多,文本资料较少,导致婺源傩舞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作为依据,从而带有浓厚的传说色彩。婺源以前为吴楚分源之地,土著山民是勇猛彪悍的三苗族。尧、舜、禹时期,三苗族多次受到华夏族的征伐,逐渐衰落。夏代后期,三苗族中的一支号称“越”的部族开始强大起来,因此这一带属古山越族。据研究古徽州文化的学者考证,婺源傩舞系古山越人传下来的,最早时称“舞”,后俗称“鬼舞”。艺术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集中反映。因此。婺源傩舞起源于本地的观点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然而,笔者认为,婺源傩舞是外来传播和本地兴起相结合的产物,是赣傩乃至中国古代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地方文化和区域外来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差异性,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婺源傩舞作为中国傩文化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整个中国傩文化的发展,显然受到了域外文化的重要影响。笔者对被誉为 “婺源傩舞之乡”的——长径村傩舞进行了重点考察,在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婺源傩舞)代表性传承人程金生访谈中认识到婺源傩舞真正繁荣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婺源籍进士程义春在陕西做官时候,将傩舞带入家乡,傩舞很快在婺源流传发展起来,于是有了“驱傩神班”以及“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时期婺源就大兴狮傩舞。如婺源坑头、李坑、段莘等大的古老村庄都建有狮傩庙。元代外族蒙古人征服了中华而禁狮傩舞。以规范的民间舞蹈形式的出现的婺源舞傩,是由外地做官的婺源籍人带入婺源,并和婺源本地风俗相融合的产物。
傩舞作为巫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以祭祀、驱逐鬼神和瘟疫为主要功能的一种宗教的产物。婺源傩舞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兴起于唐宋,繁荣发展于明清时期。关于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录,早在明代初期就有记载。此时婺源傩舞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一种宗教文化,而是带有一种娱乐性质的乡俗文化。傩舞表演者在表演中,他们头戴头盔、神像、鬼面以及假面等面具,手执大斧等兵韧,以粗犷、夸张的艺术形式扮演着凶神恶煞、逐妖驱鬼的傩神形象。在古代重要的驱鬼祭祀场合,后面演变成春节期间乡俗文化中,他们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伴随着节奏,进行跳傩、驱傩、圆傩等傩舞的一套基本程序,目的是驱赶妖魔,祈福降神以求风调雨顺①夏平波:《婺源傩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探析》,《当代音乐》,2018年第12期,第117页。。
明清以降,婺源傩舞得以快速发展,鼎盛时期曾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活跃在坑头、长径、理坑等村庄。传承至今的婺源傩舞,其形态更多的应是宋及明代傩舞的遗存,有表现迎神驱鬼和神话故事、模拟动物习性、反映农耕渔猎以及嬉戏玩耍的各种题材内容。表演形式则分为:独舞、双人、三人及群舞,大多都有情节。
20世纪50年代初期,婺源县曾组织演出队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会演”,当时编纂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婺源傩舞中《丞相操兵》《孟姜女送寒衣》《太阳月亮》《饮毒酒》等四个节目成功入选,部分节目拍成新闻电影。1956年,全国唯一一个专业徽剧团在婺源成立,掀起了婺源傩舞乃至中国傩文化研究的第一个热潮。令人遗憾的是,受文化大革命这一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婺源傩舞也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在发展中遭到了重大挫折。
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逐渐繁荣,婺源傩舞重获新生和自由,并在婺源当地文化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986年元月,秋口长径村的傩舞剧团得以恢复,成立之初的傩舞剧团由19人组成,原有的22个节目也得以恢复。同年的3月,江西省《舞蹈集成》编辑部在长径村对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丞相操兵》《孟姜女送寒衣》《太阳月亮》《饮毒酒》等四个代表性节目进行了抢救性的拍摄和录像。199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上饶地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文艺调演”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婺源傩舞剧团的新编的8个节目参加表演并荣获特别奖。
二十世纪以来,婺源傩舞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无论是在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还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等诸方面,婺源傩舞都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婺源傩舞》于2002年成功入选代表中华舞蹈文化集大成研究成果的《中华舞蹈志》。此外,婺源傩舞《追王》《孟姜女送寒衣》《丞相操兵》等代表性节目在2005年参加“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中,分别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荣耀。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婺源傩舞顺利地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江西同其它7个兄弟省市一起,将江西婺源傩舞和其它省市的傩戏,以“中国傩”的名义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②王振忠:《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1)》,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2019年11月,婺源县徽剧传习所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婺源傩舞”保护单位资格。如今,长径村仍然保留着农历正月初二请傩神、跳傩舞的传统。可见,新气象带来了新发展,婺源傩舞的在传承与保护中,历久弥新、方兴未艾,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婺源因位于赣、浙、皖结合部,地理上相对闭塞,与沿海近代工业发展擦肩而过,而正是这种相对闭塞的特殊环境,才得以保留了原滋原味的原始巫傩文化——婺源傩舞。婺源傩舞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舞蹈。它既是一种宗教文化,也是一种娱乐性质的地方乡俗,集祭祀祭祖、祈福降神、降驱鬼逐妖等仪式一身,在起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有一系列的起傩、跳傩、圆傩等庄严仪式,兼有神秘性与娱乐性特点。婺源傩舞表演开始之前有“开箱”仪式,这就是指把存放傩舞面具的橱子抬出来,摆上香案,让人敬拜。开箱仪式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傩舞表演。表演结束之后有“封箱”仪式,将所有傩舞面具用皮纸包好,按规定的顺序放置,服装封箱之前也要保持整洁,因为乡民们一直把傩面具奉为神灵。“开光”则是指在规定的年限内将面具全部勾画刷新油漆,最后再请道士用朱笔沾水,取下面具眼睛上的小纸片。“教鬼”也是仪式之一,即在规定时间传授傩舞技艺。可以说,婺源傩舞仪式庄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赣鄱傩文化乃至中国傩文化的宝贵财富。
面具最早出现于古代岩画,但面具文化则多见于地方民俗之中。面具在傩舞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主人公扮演中所需要的面具不同,它们表现的主题也不一,有忠、贞、贤、愚、喜、怒、哀、乐。从婺源长径村的傩面具来看,其中历史人物较多,如李斯、蒙恬、曹操、孙权、关公等,是典型的人神表演;另外,在婺源傩舞《开天辟地》《后羿射月》《太阳射月》等节目中,面具的使用主要表现对神话传说的角色的崇拜,有盘古、八仙、太白金星等①方亮:《乐舞神灵——江西省婺源长径傩舞的民俗文化形态解析及其仪式音乐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5页。。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在与传承人程金生深度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文化传承的意义兼有民间艺术性质的面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牛、鬼、蛇、神”销毁,婺源傩舞中现存的面具仅有“八十大王”“李斯丞相”和两个“小鬼”以及四个原始木雕等面具。
据婺源傩舞文化传承人介绍,婺源傩舞的服装是由明代夏布的花衣制成的。一般来说,傩舞表演者穿着戏装、红裤子、布袜子和黑布鞋进行傩舞表演。婺源傩舞道具大多是人们平常生产生活的工具,如傩旗、木棍棒、笊篱、木椅等。而开山斧作为傩舞道具中典型的工具的显得比较特别,并非铜铁,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上有龙纹图案,斧刃处则用铜皮镶边。笔者在长径村观看傩舞表演时,观察到有的节目中会出现羽毛、马鞭、宝剑等戏曲中常见的道具,后与艺人交谈了解得知这是因为明末时期,婺源傩舞受目连戏的影响,有的节目发展为戏曲形式。可见,婺源傩舞面具与服饰道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并且伴随着傩文化的发展而进一步丰富。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虽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保护与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随着婺源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的主体人群逐渐向外迁居或长年在外务工,导致婺源傩舞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研究力量不足,传承人的培养也是婺源傩舞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婺源傩舞主要通过口传的方式传承,传承过程中难免会遗失一些传统元素,原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受众面日益狭窄,艺术品牌式微明显,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
民间舞蹈多扎根于广大农村自治组织的经济生活中,舞蹈的工具也是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中使用的工具。因此,农村的生存条件和文化环境对民间舞蹈具有重要的影响。深藏于人文荟萃之地的婺源傩舞艺术犹如一块深埋在文化土壤中的“璞玉”。婺源傩舞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编自导的一种行为艺术,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蜕变,文化的土壤一旦消失,也会随之改变和消亡。“民间舞蹈乃至非遗文化的消亡,是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的必然结果①邵晨霞:《“非遗”的生存空间与主体保护》,《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188页。。
婺源傩舞来自民间,理应深深扎根于乡村土壤之中。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现代经济的转型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到城市去务工,留守农村的普遍是老、弱、病、残、妇、幼。他们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新事物的理解偏低。由于农村地区的一些人缺乏保护意识,对傩面具并未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保护。与此同时,为了补贴家庭生计,有些古傩面具被贱卖给了一些文物贩子,或者用于其他用途,因而古傩面具数量所存不多,保存效果并不乐观。傩服饰、乐器等也有些遗失了。传统民间艺术婺源傩舞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文化的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承亦几乎后继无人,呈日渐衰微之势明显,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婺源傩舞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现有的傩舞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很多资料都是分散在个人手中或者某一个组织,没有做到统一集中管理,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给相关专家学者开展婺源傩舞研究带来了阻力。为了婺源傩舞的可持续发展,各种研究力量还需要加大整合的力度。
从财政划拨的情况上看,婺源傩舞的经济支撑是不够的。专业婺源傩舞表演团队一般是进行义务或公益表演,收益甚微。在每一场表演中,傩服饰、面具等也有损耗,购置新用品的开销占很大一部分,需要从傩舞团队的经费中扣除。由于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大多数傩舞队陷于发展困境之中。同时,很少有企业对婺源傩舞予以重视与赞助,傩舞团队的活动经费则只能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投入或者是某些乡村进行众筹。总的来说,婺源傩舞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盈利的手段,没有可观的收入就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学习傩舞热情不高,人员严重不足,缺乏后继之人,许多传统的傩舞艺术面临失传危险。
有学者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说到底是传承人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说到底是传承人的消亡”②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关键是人。在广大农村中,非遗和民间艺术后继无人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传承力量的薄弱,给非遗和民间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能否解决“传承人”的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是否能够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笔者在考察调研中发现婺源傩舞在传承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传承人年龄的偏高,后继无人。比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婺源傩舞代表性传承人的程金生先生已经80多岁高龄了。他对婺源傩舞有非常深刻的研究,造诣比较高,为婺源傩舞乃至婺源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来突出贡献。但是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他也带徒授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这些徒弟多半都去了城市务工,从而导致传承力量薄弱,后继无人。
二是受大环境影响,传承兴趣不足。非遗传承和民间艺术更多的属于精神层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农村普遍还不富足,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显然高于精神追求。艺术带来了审美的价值,但这种精神价值对于农民来说,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不如“赚钱”来得实际。村里大量青壮年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呆在家里谈“艺术”。因此,他们对非遗和民间艺术兴趣不高,也不愿继承这份“精神”衣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婺源傩舞了解甚少,几乎不感兴趣,有所耳闻也是通过学校的校本课程或者是婺源新媒体部门进行的微信文章推送、抖音平台了解,但了解程度很低。随着年轻人们走出乡村,去往城市打拼,为养家糊口找寻工作,对婺源傩舞感兴趣的人逐年减少。从事婺源傩舞表演的专职人员数量也不容乐观。
婺源傩舞传承人问题已经凸显,如何阻止“传承”的中断,确保传承“后继有人”,是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前提,如何培育新一代婺源傩舞非遗传承人已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婺源傩舞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仅仅依靠民间艺人来完成是不够的,生活在这一文化空间的所有人应一起参与进来。
婺源傩舞作为一种流动性的的文化遗产形态,不可能脱离生产者而独立存在,它是发展着的传统行为,不可能以固态的方式保存①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第127页。。笔者在当地走访调查中发现,作为婺源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知道的人并不多,观看过婺源傩舞表演者更是寥寥无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再好的品牌都要依靠大力的宣传。如今听过婺源傩舞等民间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了解婺源傩舞等民间艺术的人更少。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在于对这项事物的熟知,如果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谈何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遗和民间艺术的宣传、品牌打造等方面,江西龙虎山的传统悬棺技艺做得就比较好。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虎山悬棺表演,当地政府不仅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而且专门制作了主题宣传片,更是在旅游景区每天不间断地进行悬棺表演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发展了旅游经济,更是将悬棺表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了江西乃至全国。可见艺术品牌式微的问题也是制约婺源傩舞和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受婺源地区文化环境的影响,婺源傩舞的生态土壤蜕变,感染力被削弱,研究力量不足,学习热情不高,传承人濒危,传播受众有限,艺术品牌式微等问题突出。如何传承和发展婺源傩舞是学术界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传承和保护的措施,倡导构建“傩文化旅游中心”与婺源旅游发展的结合体,实现旅游绩效的价值,提升旅游经济和文化的软实力。崔姗曾指出,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在依托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在加大经典舞蹈种类保护的前提下引入现代元素,可以使民间舞蹈的传承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传承②崔姗:《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文艺观察》2020年第29期,第76页。。周永民也指出,要打好“文化牌”助推婺源傩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傩舞、傩戏作用,挖掘其中文化艺术资源,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将婺源旅游经济和婺源地方产业文化进一步融合“实现旅游产业与艺术产业的有机结合”③周永民:《婺源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绿色环保建材》2017年第11期,第251页。。可见,婺源傩舞的传承与发展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性的,保护的手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样性的。
婺源傩舞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傩资源的零散、零碎是主要问题之一,没有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形成完整的傩舞艺术资源库。这就给婺源傩舞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与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吴头楚尾”的萍乡市,不仅傩舞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大多数都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至今仍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傩庙、傩舞、傩面等“三宝”俱全的局面,值得借鉴。2003年萍乡市民政局成立了萍乡傩文化研究会的社会团体研究机构。2016年,萍乡学院成立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傩文化研究研究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萍乡学院傩文化研究内容涉及艺术、建筑、历史、民间文化、旅游、管理与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以学报为傩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起步晚、发展快;研究内容丰富、视野宽广;以课题与项目的形式研究为主等研究特点,并取得了一批较为优秀的研究成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①范春金,王淼华:《萍乡学院傩文化研究综述》,《萍乡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第12页。
婺源政府可以划拨财政专款,组建由地方政府牵头,民间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学术单位合作的致力于婺源傩舞研究机构,并加强与其他省市地区的傩文化的交流、合作,学习其他地区对傩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措施。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可以组织田野考察活动,联系相关专业人员或者吸引对婺源傩舞感兴趣的人员参与,进行学术大交流、大讨论,推进研究的深入。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牢牢抓住数字化浪潮的机会,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婺源傩舞资源的整合与整理,通过建立“特色电子资源库”和“云档案分享”等措施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与传承。与此同时,把婺源傩舞提升至数字化文化消费和数字化文化创新的层面。笔者认为,从各级学校入手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利用教学平台,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古老的婺源傩舞与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二次元等因素相结合,在互联网时代构建一个婺源傩舞新的文化生产和保护体系,在传承中创造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加快实现婺源傩舞的可持续发展。
婺源傩舞的保护与发展只有在一个完善的、有力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下,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才能最大化的发掘和展现出来。目前,婺源傩舞资源保护并不完整,且呈现出傩艺失传、傩舞种类减少的趋势。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与机制。针对这一现象,政府相关的文化部门要在这一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资金、人力等诸多方面加大投资与财政支持力度,甚至可以设立单独的管理部门及管理机构进行专项管理,确保婺源傩舞不会衰落。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保护和发展婺源傩舞文化,必须要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管全局的、管长远的,具有稳定性、长远性特点。婺源傩舞的保护和发展,完善有效的制度至关重要。鉴此,一是建立傩舞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婺源傩舞非遗文化的普查、认定并在全社会公布,出台保护措施,使婺源傩舞在立法和制度方面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建立傩舞文化的评估监测制度。当地政府应就婺源傩舞进行整体评估和经常性的监测,保障已有的傩舞文化遗产不再丢失,挖掘傩舞文化新时代的价值,丰富和发展婺源傩舞文化整体内涵。三是完善傩舞文化的审查机制。当地政府应加强对傩舞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案的审查,时时纠正和修订过时的或者已经不适应傩舞文化新时代发展的错误条款,并制定明确的奖惩条例,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地方传承和发展的工作效率。四是建立傩舞文化创新机制。文化的魅力在于创新,创新也是婺源傩舞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当地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发展创新,推动婺源傩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婺源傩舞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的关键。为了达到实效,我们必须采取多样的措施。一是加大力度宣传婺源傩舞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婺源傩舞的历史,领悟婺源傩舞文化的魅力,知晓婺源傩舞的时代价值。二是加紧对婺源傩舞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婺源傩舞文化的未来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承人培养计划,举办专业培训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审美创新能力和艺术修养水平,为婺源傩舞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三是当地政府增加资金投入,设立婺源傩文化专项资金。对于婺源傩舞传承人,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尤其是要在加大婺源傩舞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采取发放特殊津贴和补助等方式,对有重大贡献的人群的进行鼓励和奖励。专项资金还可用于开展婺源傩舞文化的资料整理、展演演出、技艺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四是加强对传承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制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保护、监管应该制度化,对于传承人要定期考核、检查,定期认定、变更、撤销,有退出机制。”①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第132页。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婺源傩舞非遗传承人或者不具备非遗传承资格的该处罚的处罚,该撤销其传承人资格的应予以撤销。
笔者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婺源傩舞艺人大部分是农民,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傩舞,这就导致一些技巧性的高难度的动作无法充分展现。长此以往,老艺人身上特有的艺术风格必然会不经意间弱化乃至消失。教育肩负着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使命,而其中的校园教育不失为一种稳定的传承方式,可以尝试利用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资源,开设一定的傩舞文化课程,系统规范的培养傩舞传承人。当下,婺源中小学、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应重视傩舞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发傩舞课程资源,进而推动傩舞课程建设向纵深化发展,为婺源区域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对于婺源傩舞传承人的保护和发展,必须建立文化宣传、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以及资金扶持四位一体的政策格局。
季羡林先生曾在《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中指出,“文化一经产生并且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融合,而只有不同的文化的融合才能产生更高一层的文化。”②季羡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作为号称“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充分带动了婺源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婺源当地文化的传播,以及外来文化和当地文化的有效融合。来婺源旅游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婺源江岭的油菜花和篁岭晒秋等独特的乡村之美,也要能感受到婺源当地傩舞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地政府应进一步把傩舞文化积极融合到婺源经济旅游发展的事业中,打造一条婺源傩舞文化——婺源旅游经济紧密衔接的傩舞旅游文化产业链。我们只有积极打造婺源傩舞在旅游发展中的品牌,在推动婺源旅游经济发展同时,结合现代元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碰撞出婺源傩舞更加灿烂的文化之花,有力地助推婺源傩舞的保护和发展。
绚丽多彩的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深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婺源傩舞的产生、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最终也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婺源傩舞的艺术之花才能永不凋谢。在传承和发展婺源傩舞文化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依靠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等“距离”模式来推动,更应该让婺源傩舞回归自然、回归本土、回归乡邻、回归到老百姓当中。我们要充分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原创精神,把婺源傩舞文化传承和发展变成群众行动自觉行为,在不断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推动婺源傩舞文化的有序传承和健康发展。婺源的傩舞、傩戏、傩面具承载着婺源傩舞文化厚重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我们要充分找到婺源傩舞文化和当地旅游经济“结合点”,把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经济之中。可以说,挖掘其中的艺术价值,把它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是很有发展前景的③周永民:《婺源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绿色环保建材》2017年第11期,第253页。。只有把两者有效融合在一起,婺源傩舞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才能更好的助推婺源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婺源傩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既要“请进来”,还需要“走出去”。婺源傩舞在传承的过程中,产业化开发的品牌效益还不够显著,并未形成统一科学规划的与婺源傩舞特色相匹配的品牌形象。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创造和搭建各种交流的平台,主动创建婺源傩舞专属品牌。这里的“交流”不仅指舞蹈表演的交流,还包括不同地区之间傩舞文化的融合。我们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重的激励机制,内外联动,加强交流,积极实现婺源傩舞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婺源傩舞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形式单一,结构简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致使婺源傩舞所能够携带的经济效益不高、旅游产品创新不足,没能形成有效的品牌规模。婺源傩舞应该适当张扬自己的特色与个性,突出自身的区域特点,制作独特的标志。地方文化部门应该加强对婺源傩舞的概念设计,统筹规划,例如,婺源傩舞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可以应用在哪些相关的产品上,是否能够将婺源傩舞与服饰产业相结合,和企业共同打造潮牌联名品牌款式,既突出宣传婺源傩舞,也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在旅游资源方面,婺源傩舞可以和周围的文化资源形成旅游链条圈,与周边风景区相融合,打造旅游文化专属路线。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凝练出属于婺源傩舞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树立统一的文化形象,形成专属品牌,以此作为婺源地区的文化宣传名片,形成有效的规模效益。
婺源傩舞是中华傩文化和本地乡俗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江西乃至中国傩文化的宝贵财富。婺源傩舞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碰撞,逐渐演化出一系列神圣的表演仪式,以及成套的极具徽州文化和赣文化特色的傩舞面具及服饰。如今因为文化生态土壤蜕变,研究力量不足,学习热情不高传承人濒危,艺术品牌式微等问题凸显,使得婺源傩舞的传承与弘扬,保护和发展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我们认为,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应持续加大研究力度,建立婺源傩舞资源库,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高度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和人才管理,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主动创建专属品牌,推动婺源傩舞和当地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只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传承人积极弘扬,学者们认真研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民间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婺源傩舞必将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