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的德育作用分析

2022-04-07 05:45:55许雅莉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博物馆红色德育

许雅莉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引言

长期以来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都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然而根据本文对现有研究动态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当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教育领域,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红色文化在德育教育上的重要作用,研究重心更多地放在对红色文化的渗透教学上,而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关注很少。基于此,本文以博物馆为研究主体,针对红色文化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的德育作用加以分析,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填补了红色文化德育研究中的理论空白,对于博物馆的宣教实践而言也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宣传红色文化,强调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然而根据本文对当前红色文化的宣教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群众对红色文化尚没有一个完全的、明确的认知,甚至存在一定的污名化现象,这是当前红色文化宣传与教育效果不佳的核心原因,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所不能接受的重要问题。“国家需要英雄,民族需要信仰”,红色文化是英雄的文化,是民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红色文化定义的辨析,有助于深化红色文化的宣教工作,使人民群众正确理解何为红色文化[1]。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对红色文化的定义也是基础的、必要的,只有解决了是什么的认识论问题,才能更为深入地讨论怎么做的方法论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强化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工作成效。

所谓红色文化,是由“红色”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共同组成的,其中,“红色”代表着热血与真诚,象征着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以及风度;“文化”则相对抽象,可以理解为是活动、符号或者意义。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是多元化,这是由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文化这一概念本就包含万千,时至今日,针对文化尚未由一个明确的、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本质主义定义,乃至于雷蒙德·威廉斯都对文化做了三重定义,因此我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应当是多元的,是深入的。但总的来说,红色文化是有其内在框架的,只有抓准了红色文化的股价,理解其精神内核,我们对红色文化的多元化理解才不会出现偏差,才是真正的红色文化。

具体而言,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政治内涵,其无论是产生还是后期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其次,红色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产物,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综合体,其与革命战争不可分割,对国家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红色文化与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不同时代,红色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革命年代,红色文化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各类革命遗产等等,而到了现代,红色文化又包括航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等,在今天,红色文化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有了新的形态,对红色文化都认识与理解,不仅仅需要我们对历史文化加以探寻,更强调对旧的红色文化的守正创新。

总的来说,红色文化是由我们党领导的,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先进性特征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重要的精神财产,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二、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分析

(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当具备的、且深入骨髓的一种精神文化,但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是由人民朴素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感演变而来,并经过长时间的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断强化的。而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就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与强化上[2]。从红色文化的本质上来说,红色文化本就是一个爱国主义文化,红色文化的形成伴随着先辈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做出的牺牲与奋斗,其中包含着许多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而奋勇斗争的爱国故事,就其本质而言,其就具有激发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而从人民群众自身情感的角度出发,红色文化有助人民群众理解先烈思想,对红色文化故事的阅读、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参观,都可以使人民群众更贴近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我国革命的过程,了解先烈们的不易以及先烈们对国家和民族炙热的情感,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引导人民群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挥培养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德育作用。

(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是一种可以实现的信念和追求,但理想之所以为理想,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上有一段距离,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波折和挫折,这条道路本就是曲折的,而要实现理想,就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坚定不移地向着理想迈步。而社会主义理想作为我们的终极理想,其离我们当前的生活是十分遥远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尚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路途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与困难,我们要如何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从而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3]。而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对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突出作用,在红色文化诞生的年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一定比现在更差的,在那个年代,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无法接受教育的年代,是革命先烈们有自己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让人民得以当家做主,可以说,正是有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自己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开拓、不断前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不断奋斗。

(三)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的顽强斗争精神,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特色的革命精神、革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优良传统。回顾党的历史不难发现,党奋斗的过程是极为艰苦的,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具有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在一次一次险境中保留中国革命的火种,才能在一次一次战斗中建立起新中国,可以说,我们党的每一次成功,都与艰苦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4]。而红色文化是关于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文化,其中就蕴含着艰苦奋斗精神,对红色文化的宣教,有助于传播艰苦奋斗精神,对红色文化故事的宣传,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认识艰苦奋斗精神,更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真正使艰苦奋斗精神深入人心。

(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文化,只有拥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开拓进取,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红色文化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具有重要德育作用。具体来说,就红色文化的本质而言,其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先辈不断汲取外来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自身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党有着自我革命、自我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才能在每一次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关头找到适合中国人民的道路。就以马克思主义为例,正是因为我们党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更适应中国国情,成果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进而指导中国革命,走出适合中国人的革命道路[5]。可以说,红色文化是在我们党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其自身更是在吸取中外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起来的,因此,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创新精神的一次实例,对红色文化的宣教,有助于培养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

三、红色文化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德育作用发挥的措施

(一)传承红色文化

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发挥其德育作用的基础,只有良好传承红色文化,正确发扬红色文化,在博物馆内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环境和红色文化氛围,使人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真正的红色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德育作用,优化德育效果。具体而言,以博物馆为主题开展的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做好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文物是最直接的红色文化财产,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博物馆作为文物的保管方,必须要重视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做好对文化保护修缮的整体规划,按照规划定期开展保护修缮工作,既要保证文物的完整度,又要避免因为过度保护而伤害文物。

第二,重视学术研究。为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博物馆还应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定期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项目,针对已收集到的红色文物及其背景故事开展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完善文物背后的故事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传承红色文化的根本目的。

第三,创作红色题材作品。在以往,博物馆对红色文化的宣教工作是比较被动的,只有人们来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才能进行红色文化的宣教工作,而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时空界限不断模糊,博物馆为更好地传承和宣扬红色文化,可以采取更为主动的方式,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红色题材的作品,如短篇小说、短视频等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与需要,进而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真正做到守正与创新的有效结合。

(二)塑造红色形象

塑造红色形象也是博物馆宣教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而言,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塑造红色城市形象,博物馆可以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合作,让红色文化迈出博物馆,一方面,博物馆要与地方政府协商,定期举办红色文化节,不仅要在博物馆内宣扬红色文化,更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开展活动,既可以强化城市内部的宣教成效,又可以塑造城市的红色形象,建立更好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博物馆要与企业合作,借鉴故宫、河南博物馆等的文创经验,推出自己的红色文创产品,利用市场活力推动红色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二是塑造红色吉祥物形象,自2008 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吉祥物形象就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福娃还是近年来的冰墩墩、雪融融,都实现了吉祥物的出圈,极大地宣扬了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博物馆也要积极借鉴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出自己的红色吉祥物,发挥吉祥物虚拟偶像的影响力,在网络空间上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

(三)保护红色文化

对红色文化的保护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中之重,我国各地方省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红色文化,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红色文化的保护相对成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宣教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一些小城市,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就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部分小城市博物馆数量少,能容纳的红色文物少,对其保护程度也不够高,导致很多红色文化的破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小城市虽然很好地保护了红色文物,但却缺乏进一步宣扬红色文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导致很多红色文物失去了宣教价值,这本身也是对红色文化的一种破坏,其作为一种文化而言,已经丧失了影响力和生命力。而在一些乡镇村,红色文化的保护更是极为欠缺,大量红色文化尚未被发现就消亡了。因此保护红色文化是发挥红色文化德育作用的关键,博物馆必须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打破原有的红色文化保护制度,建立其新的全方位的保护体系,省、市博物馆必须积极与下级博物馆取得联系,建立沟通渠道,各级政府、各级博物馆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保护更多红色文化,也尽可能多地利用更多红色文化,使更多红色文化得以被发扬、被宣教,使他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探索红色文化宣教途径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博物馆必须积极探索新的红色文化宣教途径,将红色文化宣教工作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生活空间的变化,同时也更好地传播和宣教红色文化。具体来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想参观某一博物馆时,不一定非要到该博物馆去,在网络上同样可以观看该博物馆的相关视频。而博物馆要抓住互联网的这一特性,积极通过直播、短视频、VR 技术等新技术、新形式来宣教红色文化,以进一步拓宽宣教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以更有趣的、更多样化的方式接触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与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发挥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德育作用,而基于当前博物馆宣教工作面临的困境,本文从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红色形象的塑造以及红色文化的宣教途径等四个角度提出多点建议,围绕本文提出的建议开展宣教工作模式的革新,可以有效提高宣教工作成效,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

猜你喜欢
博物馆红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红色是什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红色在哪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