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蔡襄在家乡的“六大”政绩

2022-04-07 05:45:55梁少金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蔡襄荔枝福建

梁少金

(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复五塘,兴水利

蔡襄在闽的建设之一为恢复五塘,兴修水利。五塘为莆田的胜寿、西冲、太和、屯前、东塘五所陂塘,始建于唐朝,蓄水后可用于灌溉下游沿岸一千余顷咸地,助庄稼收成,惠及农户八千余家。宋天圣年间,当地官户与强宗富户陈清等相互勾结,将此五塘填没,改为田地。自此,原靠五塘灌溉的田地,断了水源,变成了望天田,只靠雨水,常颗粒无收。但农家仍需照常纳税,使得本来生活就十分贫困的农民雪上加霜。庆历八年(1048 年)正月,时任福州路转运使的蔡襄返乡探亲,听闻此情况,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后,上奏疏《乞复五塘札子》:“臣昨至兴化军,访闻得莆田县有陂塘五所:胜寿、西冲、大和、屯前、东塘。自来积水灌注塘下沿海咸地一千余顷为田,八千余家耕种为业……有百姓陈清等陈状,于萩芦陂开渠饮水灌溉屯塘下民田,却决去五所陂塘,以地为田……又年年雨水不充,却放税赋至多。前后百姓论诉不绝,官司为见已出却产钱,经属省帐,难为除落,不与受理。……乞赐除落塘内新定产钱,依旧积水为塘,利济民户。”[1]蔡襄的这一奏疏得到仁宗皇帝的批准,诏令地方官恢复原来的五所陂塘。自此,困扰当地百姓的灌溉难题得到了破解,使得沿线十二万人口获得生路。当地农民为了感谢蔡襄的恩德,自发在塘畔立碑纪念。

除了恢复五塘,蔡襄还在莆田复修慈寿陡门、南安陂和太和陂,使得莆田平原的水利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慈寿陡门,位于今涵江延宁陡门头,是五塘的配套工程。当时是海水与内河的交接处,因没有陡门,造成海水上涨,淹没良田。蔡襄实地调研后,发动民众就地修建陡门,使海水不入内河,内河的水蓄起后,可灌溉农田一百八十顷。百姓颂扬他的功绩,特在此处刻上“端明”二字,故此门又称“端明陡门”。

另外,蔡襄还主持修复了南安陂与太和陂。南安陂位于莆田江口迎仙溪上游,筑于宋太平兴国二年,该陂截北萩芦溪水,由陂引水绕山麓,东行十余里,流经二十九个村庄,灌溉田地一千多顷。后因长年失修,造成渗漏不堪。蔡襄发动当地民众修复此陂,使之水利功能得到恢复。而太和陂(又称太平陂)则位于今莆田萩芦镇,它原修筑于兴化年间,可用于灌溉兴教、延寿二里田地七百顷,后被当地豪民侵占为田,此后长年失修,造成沿岸农民饮水困难。蔡襄积极动员组织人力修复陂塘,使当地百姓的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减丁米,轻民负

在推动闽省水利建设的同时,蔡襄也密切关注着家乡的经济与民生建设。五代时期,福建的封建割据势力强令人民按人丁每年交纳一次身丁税,漳、泉、兴化三郡的官府,变换手法,将交现金的身丁税变成身丁米,并要求每丁缴纳米五斗,一直将这种方式延续下来。在送到陈红进纳土回归到宋朝以后,通过官斗对身丁米进行了重新修订,最终泉州地区变为七斗半,漳州地区变成了八斗八升,根据大米实际价格进行换算缴纳相等的税金。北宋年间,宋真宗同样提出了福建和浙江等地见面身丁税的政策,但漳州和泉州等地区的身丁税已经转变成身丁米,此时地方官并未将情况真实上奏,导致该现象依旧延续缴纳。对于地处福建沿海,人多地少,本已生活贫困的三地百姓来说,未享受到减税的福利,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时任福建路转运使的蔡襄,在视察兴化、泉州、漳州三郡时,耳闻目睹当地百姓身负重赋、生活贫困之情形,出身农家的他感同身受,便将亲眼所见到各地民众被苛捐杂税盘剥的悲惨生活状况,向仁宗皇帝汇报,上疏《乞减放漳泉州兴化军人户身丁米扎子》。奏疏陈述了三郡百姓交纳身丁钱的困境,并指出至今仍存身丁钱之原因:“遂先朝大惠不及三郡,三郡之人引领北望,迄今又四十年矣。”“先朝所行之事有所未尽,陛下推而行之,可谓至孝矣。”最后蔡襄诚恳地请求仁宗:“下恤远民之苦,蠲放三周军丁米,只令依建州例岁纳口钱。在大国经费万分之一,于生民性命全活岂少也。”[2]奏疏上呈后,并未得到回复,蔡襄又写信给曾任福建路转运使的庞籍,恳请他在京师协助。终于,皇祐三年十一月,宋仁宗下诏:“漳、泉州、兴化军自五代以来,计丁出米甚重,或贫不能输。自今兴化军以及泉州等地缴纳七斗半时,主户见面二斗半,客户见面四斗半。漳州地区主户见面三斗八,为定制。”至此,困扰三郡百姓多年的丁米问题得以解决,百姓的税负负担也得以减轻。

蔡襄不仅关心家乡百姓的疾苦,也关注厢军的困难。北宋采用“更戌法”,厢军是北宋的地方性部队,取“驻扎城厢”之意。厢军大多是老弱士兵。厢军实行易地轮换屯驻,当时福建的厢军不能驻扎福建,必须驻扎在千里之外的广南,路途遥远,水土不服,染病而死者很多,回防时往往死亡大半。如果能改为在就近州军屯驻,十多天的路程,不出乡里,自然习俗风土,死损就会减少。因此,蔡襄在取兵民申诉,就此上疏仁宗,建议“于近比州军节次那移对替,年岁计之,存救人命,不可胜计”。终得恩准,此后福建的厢军不再派往广南,改在附近的州军屯驻,避免了许多厢军的无谓死亡。

三、除陋俗,重经术

在发展经济民生的同时,蔡襄也不忘在思想上唤醒民众觉悟,革除民间陋习,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

当时,福州地区巫医频繁涌现,迷信风气十足,当地的风俗更看重巫而非医,许多人由于家人病重却不请大夫,反而请来巫师驱邪去病,致使许多病人病重不治。蔡襄为了改变民众这种愚昧无知的状态,消除民间左医右巫的陋俗,蔡襄便从州衙去除民间医书《太平圣惠方》,请当地民众最信任的医生何希彭,从中选取便于群众运用的六千零九十六条方,内容包括当时民间验方和宋代以前历代方书中的有关方剂,刻版公布于福州府衙门前,为病者提供药方。许多民众从中得到有效的药方治病,病愈了,也唤醒了部分民众的觉悟,有病请医调治之风逐渐推行。在公布《太平圣惠方》的同时,蔡襄还亲自写了《圣惠方后序》一文,宣传劝导民众有病看医用药,并在《圣惠方》碑板附近,创办“医学堂”,挑选一批聪明的青少年学医,请医生讲授医学知识,采取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授治病技术。学成后,派他们到民间去为民众治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就在此时,当地对诗词歌赋的学习尤为重视,更看重科局开始,却对医术学习不够重视,这样培养的人才,多是“五谷不分”的人。蔡襄主张科举取士必须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学校应该培养举子的品德和学问,重策论而易于造出人才;他还主张:学子不但要学文,还要学道,学各方面的知识,如道义、法制等;学习经学知识,注意“臣德修业,而无失其时”,决不能放弃品德修养教育。提倡“循古礼,遵圣贤之道”,反对华而不实的学风。为了能够改变当时人们过多地对诗词歌赋等文章进行雕琢,蔡襄充分实践自己的经世之术学习主张,在福州地区开办学院,并礼贤下士,聘请有德行有学问之人共同办学,向诸生传授经术方面的知识。蔡襄自己也身体力行,到学舍执经讲授。在蔡襄的倡导下,学习经术之人数百,州民知书识礼,民风开始淳化,社会安定团结了下来。

四、植道松、倡绿化

梁克家《三山志》中有载:“蔡密学,知福州日,令诸邑道旁皆植松,自大义渡,夹道达于泉漳。”[3]这里所说的松,应为榕树。因为古代对植物还没有那么细致的分类,且兴化和泉州一带都把榕树混称为“松树”。榕树是多年生的常冠乔木,树冠像把巨伞,遮盖面积较大。福建地处亚热带,日照时间较长,雨水也多,路旁种植榕树,既可供路人遮阳、乘凉、休息、避雨,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蔡襄知福州后,便指示所管辖的闽县、侯官、古田、福清、怀安、长乐、长溪、连江、闽清、永清等十二县,在大道两旁栽植榕树。任转运使后,又要求本路栽植。经福州地区行军七百里,在沿途两侧种树,不仅可以为后人遮风挡雨,也能绿化沿途景色环境,其中的“大义渡”就是现在的闽侯县地区时,该地区从古至今依旧是福州和闽南两地的重要交通要塞。从现如今的福州—厦门公路情况来看,也需要途经这一地区,人们直至今日仍然能够享受当年的路旁古榕树带来的绿茵景色。这还有一条知名的溪流,叫做“绿榕溪”,也有一座明桥,叫做“绿榕桥”。在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下,都要归功于当年蔡襄首先发动大规模的植树绿化的功绩,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典范。

由于蔡襄提倡植树,故自宋代以来,福建路处处有榕树,处处有绿荫,后人无不感念其为民造福之恩德。《莆阳比事》有载:“六月行人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闽人刻碑颂德,官禁剪伐,栽于令甲云。”

五、著荔谱,传百世

福建莆阳盛产荔枝,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有种植。宋时有“兴化军风俗,园池胜处惟种荔枝[4]”之说,每逢荔枝收成季节,到处绿树丹荔,散发沁人心脾的清香,一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当时全国荔枝出产地仅在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这三处中福建名列第一,但福建荔枝在全国却是默默无闻。蔡襄故里枫亭,有“荔乡”之称,荔枝种植历史久远,每逢荔枝收成季节,家乡父老家家户户摘满荔枝出售,外地来的商人也争相采购,出售荔枝成为家乡百姓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然而这一盛况却不为外人所重视,对于一贯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蔡襄来说,怎能不感到惋惜呢?种种原因,使蔡襄萌生了撰写关于荔枝栽培方面介绍之想法,以期推广荔枝知名度,推动当地荔枝种植事业的全面发展,改善当地民众生活水平。

为了撰写《荔枝谱》,蔡襄深入莆阳田间果园,拜果农为师,广泛搜集素材,认真考察,详加记录,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荔枝栽培的专著。《荔枝谱》全书共三卷七篇,分述荔枝的历史、产地、运销、食性、养护、加工、贮藏和品种等。书中所记载的三十二个品种,均对其特征做了清楚的描述,例如它们的成熟期、果实大小、颜色、香味浓淡、酸甜程度等,对于考证现代荔枝品种源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除介绍品种外,该书对荔枝加工制作方法也做了介绍,虽只有二百六十字,文字简短,但十分精练地介绍了加工荔枝的四种方法:红盐法、白晒法、密煎法、晒煎法。在种植方法上,指出:“初种畏寒,方五七年,深冬覆之,以护霜霰。”该书还记载了当年的荔枝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当时人们的食用和消费需求,也将荔枝带入了海外多地,这些都是早期我国荔枝走上国际贸易道路的纪实资料。

《荔枝谱》的问世,是我国果树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影响很大。英国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中誉之为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现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行。马来西亚著名学者韵书评价说:“荔枝谱一书的问世,名人名果,相得益彰,使莆田这一特产更为国内各方所珍视。由于嗜食之众与需求之殷,当然身价百倍,也就逐渐激起了普遍繁殖、增产的热潮。所以,追本溯源,蔡公对于兴化农村经济繁荣,实有莫大的功劳与贡献。”

六、倡修桥,跨天堑

蔡襄在闽还有一大建设,那就是倡修洛阳桥。洛阳桥亦称万安桥,位于今泉州市与惠安县交界处的洛阳江上。这里从古至今依旧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枢纽,它连通江浙地区和漳广地区,是福州到闽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洛阳江江面水流湍急,没有建桥以前,过路人必须乘坐渡船过江,然“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

北宋皇祐五年,蔡襄知泉州府,为解决人民渡江困难,发展交通事业,他决心修造大桥,他亲自到渡口勘察地形,观察水势,探访民意,请教民师巧匠,拟定修桥方案,协助筹集资金,并与郡人王实、卢锡、义波等人一道,解决了修桥中的资金、技术等许多难题。洛阳江江阔水急,对大桥的稳定要求高,此处盛产海蛎,海蛎的生长具有黏附性,施工者因地制宜,采用了“以蛎固础”的方法来坚固桥墩基石,此举被认为是世界生物学运用在建筑上的先例。架设桥梁用的石条重近十吨,他们集思广益,利用潮水上涨,浮舟功能的“浮运法”来搬运架设石梁。在蔡襄的主持下,历经六年零八个月的艰苦施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 年)十二月,完成了这座四十七孔,长三百六十丈,宽一点五丈的“亘海长虹”。

洛阳桥的修建,使天堑变坦途,沟通了福建的海上交通,大大促进了福建泉州海上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洛阳桥的修建,不仅造福百姓,也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时至今日,洛阳桥之“三绝”:工程浩大、石雕工艺精湛、《万安桥记》文章简洁书法劲通,仍为世人所称赞。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在《桥梁谈往》一文中说:“福建自洛阳桥兴建成功,泉漳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5]

蔡襄在闽的功绩远不止本文所述,他不忘反哺,为官一方,勤政爱民,造福百姓,政绩斐然,为闽父老所称道。为了纪念蔡襄为闽建设所做出的贡献,福州、莆田、泉州等多地父老乡亲自发为他建立祠堂、纪念馆。他的精神将激励着闽省百姓,不断拼搏,勇于奉献,爱国爱乡,为把闽省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

猜你喜欢
蔡襄荔枝福建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科学大众(2022年23期)2023-01-30 07:03:24
那个梦
巴蜀史志(2021年2期)2021-09-10 13:17:04
胡子怎么放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中国(俄文)(2019年8期)2019-08-24 09:34:38
千里采荔枝的鹤
悲伤的来信
荔枝熟了
岭南音乐(2017年2期)2017-05-17 11:42:07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4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