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言 思辨并行
——以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为例

2022-04-07 05:43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315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4期
关键词:思辨性葫芦本课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315000) 王 琦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主要是为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内容。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需要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重要命题。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从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设计、评价过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展思辨性阅读。

一、确立核心目标:培养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

(一)学习比较分析、概括推想的思维方法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笔者从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梳理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概括、推想等,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理性的思维方法,发现并厘清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联,进行符合逻辑的推测。

(二)提升辩证思考、有理有据的思辨能力

笔者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寻找关键信息,将信息加工后转化为支撑论点的依据。将提升学生辩证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培养勤于思考、崇尚真知的理性精神

良好的思考习惯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笔者以此课的教学为切入点,通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善于探究与思考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有理性精神、敢于负责的表达者。

二、选择重点内容:挖掘思辨内涵与思辨价值

(一)基于真实学情,设置驱动问题

思辨性阅读应设计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善于质疑、敢于思辨,产生阅读期待和深入探究的心理。

《我要的是葫芦》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指向对葫芦叶子与葫芦果实之间关系的理解。二年级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很难直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学生的真实学情,笔者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思考:“那个人种下一棵葫芦,可到了最后葫芦全落了。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呢?”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与自身的思考,提出质疑:“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葫芦?”这个问题与课后练习第一题殊途同归,不仅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而且能统领全文,帮助学生梳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寓意。

(二)立足语言特点,深挖思辨内蕴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难度不大。细读文本,学生发现文中出现两个反问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如何正确把握它们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语气呢?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此处成为本课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教学内容。

为了给主问题“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葫芦?”寻找说理依据,学生必须基于文本,寻找关键语句作为表达的论据。学生对这些关键语句的自主解读、判断分析、表达陈述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探寻教学方法:凸显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

(一)在研读中提取内容观点

提炼观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本课的驱动问题“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葫芦?”,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判断,随即将写有“喜欢”或“不喜欢”的贴纸粘在胸前,将自己的观点可视化。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我认为那个人喜欢(不喜欢)葫芦……”这一句式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做出判断,敢于表达观点,避免人云亦云,为学生将来在学习和生活中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奠定基础。

(二)在比较中发现表达规律

本课的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比较是认识不同说明对象间异同点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两个反问句的特点,笔者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达效果。

【案例一】

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还能怎么说?

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想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生:意思是一样的。

师:既然意思一样,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

生:虽然意思一样,但那个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反问句更能表现那个人非常坚定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了反问句的特点。下面请大家读好这两句话,读出语气的不同。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悟,比较反问句与陈述句表达的异同,分析不同句型的表达特点,了解了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加肯定、态度更加坚定、语气更加强烈的特点,明确了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这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语文经验出发,展开自主探究活动,通过反复比较,深入思考,梳理出理性的思维方法。

(三)在分析中寻找支撑依据

1.发现显性信息

本堂课教学围绕着“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葫芦”这个具有趣味性、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展开,回答问题的目的不是寻求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能从文中找到依据,深入地思考,有目标地推测,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为了探寻问题的答案,学生要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在文本语言中深入探索,寻找判断的依据。对浅显易懂的依据,如“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盯着小葫芦”“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等,学生能抓住并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去捕捉文本中的显性信息,训练了学生提取与整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梳理和归纳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2.发掘隐性因素

文本中有些信息不是学生在阅读中能轻易发现的,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才能发现它们对观点的支撑作用。针对文本中的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案例二】

师:大家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生1: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男女生对比朗读)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那个人一直觉得虫子不用治。

师:那个人要的是葫芦,那到底要不要治蚜虫呢?(播放微课)看了微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3:我知道了蚜虫和葫芦是有密切的关系的。蚜虫把叶子吃了,叶子没有办法进行光合作用,葫芦没有办法获取充足的养分,所以就落了。

师:是啊,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蚜虫和葫芦之间看似没有关系,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相对匮乏,第一学段的学生较难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微课的介入,帮助学生厘清事物之间的关联,揭示故事的寓意,在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在表达中力求有理有据

1.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在阅读中,学生通过寻找信息、验证推断、质疑批判等方式,以正确的价值观辨析立场与态度,明辨是非,获得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笔者适时进行引导。

【案例三】

师:你们认为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葫芦?

生:我认为那个人喜欢葫芦,因为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他觉得他的葫芦很坚强,不怕虫子。

师:你再想想,他是觉得葫芦坚强才不治虫吗?

生:他应该是不知道虫子的危害有这么大。

师:是啊,因为那个人没搞清蚜虫和葫芦的关系,这是造成葫芦掉落的原因。

在表述依据的过程中,因为知识、能力受限,所以学生对本文寓意的理解尚有难度,无法准确把握本文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明白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喜欢葫芦的,他犯错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事物之间的关联。这样的引导,既培养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人物形象,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判断能力的提高。

2.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学生很难全面获取文本的有效信息,这需要教师通过追问的方式进行及时点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语言表述更有条理,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规范的句式进行表达。

【案例四】

师:你认为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葫芦呢?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生:喜欢。

师:你可以先说“我认为那个人喜欢葫芦”。那你为什么认为他喜欢葫芦呢?

生:因为他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你如何从这句话中看出那个人喜欢葫芦呢?

生:我从两个“快长啊”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因为他希望葫芦长大的心情非常迫切。

……

师:能把刚才我们发现的依据连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用上“我认为……因为……”的形式来表达。

第一学段的学生在阐述理由时,对信息的梳理有一定难度,笔者基于学生的真实学情,提供了有效的支架,引导学生鲜明地亮出论点,有序地进行表达,从而获得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夯实评价过程:提升思维素养与思维品质

(一)注重评价过程显性化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效能,笔者充分关注评价的过程。以评促学,将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能推动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本课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的内容也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在课堂中,笔者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

【案例五】

师:认为那个人喜欢葫芦的同学站在教室的左边,认为那个人不喜欢葫芦的同学站在教室的右边。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站成两队)

师:现在两队为自己的观点进行最后的辩论。

生1:我认为那个人喜欢葫芦,因为……

生2:我认为那个人不喜欢葫芦……

师:同学们,无论你认为那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葫芦,只要言之有理,都是胜利者。那个人其实心里还是喜欢葫芦的,只是他不了解蚜虫和葫芦的关系,所以才犯下了这个错误。

辩论是展现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平台。你来我往的据理力争,既检验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寓意的把握,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负责任且个性化地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力求评价形式多元化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还应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在课后拓展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学生、家长等均可参与评价。多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能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水平,更真实地展现学生内在的思考流程,帮助学生发展思辨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即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故事编完。此项作业,家长成为评价者。这样,以家校联手的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又有效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达到了以评促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思辨性阅读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活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而有思,思而有辨”的能力。本课教学聚焦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思辨性葫芦本课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