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敦煌画院在发展敦煌文化艺术过程中的实践与策略

2022-04-07 04:52员嘉泽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曹氏画院壁画

员嘉泽

(青岛电影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引言

全力传承敦煌文化,加快敦煌文化走出去作为艺术工作者们的责任和使命。敦煌文化艺术是以世纪为单位,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最具有民族传统特性的文化,以具有悠久历史敦煌画院为例对早期曹氏画行画院的形成总结,在怎样背景下传承敦煌文化,对敦煌画院的前世今生更多了解,在了解敦煌文化的前世反看敦煌画院的今生进一步传承,并在众多媒介下让敦煌画院脱颖而出,主动让敦煌文化走出去。

一、敦煌画院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历代都有修建,到唐代时已有1000 多个洞窟,至今保留有十个朝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 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身,是世界现存佛将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敦煌莫高雷历经1000 年的洗礼,敦煌画院历史沿革也陪伴它从唐代延续至今。

(一)画院发展特色

敦煌画院是敦煌成立以来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成立后推动了敦煌本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升了处在周围的鸡鸣山、月牙泉下,名胜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敦煌文化及莫高窟的传承做出了更大贡献。

(1)敦煌画院重点工作在敦煌画砖的临摹工作,传承敦煌壁画的基础上继承发扬敦煌艺术,吸取有成就的现代画院有造诣的国家及现代画院的成果,突出敦煌风情。更多挖掘敦煌深厚的文化资源,国内外对敦煌艺术的交流扩大化,扩大艺术范围,更多渴望了解敦煌艺术的学徒,更进一步感受到敦煌展示出成就和才艺,开展交流的绝佳地域,画院的功能之大,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利用画院的优势不断开发出经典的敦煌艺术工艺品,画院包括两种类型政府机构和民间创办的画院,敦煌画院发扬的敦煌艺术属于民族属于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在国际文化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敦煌文化艺术创新发展将在全球文化竞争中成为世界的认知维度的新起点。画院所做的工作不仅是壁画临摹基础上的传承创新莫高窟的文化价值,还是学习和借鉴为主的个人临摹整理到复制临摹艺术的保护工作,保护敦煌石窟艺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法使其不受到任何损坏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3)画院采用壁画为主的相关活动,扩大利用空间,开展更多相关互动活动,利用多功能性的优势,不仅能从实践体验到新奇感,还可从数字媒体的方式展开详细描绘敦煌艺术文化,从文化的实体化把记录的壁画故事人物也以独特方式展现,文化是多样的艺术是独特的,独特的手法描绘出多样精彩的敦煌故事。从基础上提升高度,随着政府不断推崇文化的输出与教育,需要更多相关书籍来概括文化,学术性,故事性,临摹画集更加能引人注目。

(二)画院为什么存在

画院在宋代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而节目在此期间,建立起制度明确的画院也是在此期间建立的“画学”。为了培养绘画人才从而建立起画院教育。

在夏商周时代,宫廷绘画是以不同的形式为宫廷绘画服务,从古至今中国绘画从没有中断过,绘画的实用性在古代的便利代替相机使用。“成教化,助人伦”又是宫廷绘画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又是宫廷绘画的另一重要功能。[1]

“画学”是中国古代唯一、教育层次很高、学校性质的国立专门绘画教育机构,在中国绘画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画院最初的出现是给各地个人画家的安身之所,更是培养出杰出画家聚集地,后期成为宫廷画师赖以谋生,成为皇家服务的机构。通过绘画表达出当下现状局势,也会成为历史的解说,成为叙述历史途径之一,更是巩固和宣扬兴国家所提倡之事,没当朝反对之耻。画院中的画家也会通过自己手笔教育后人。画院的价值是对探索石窟艺术背后的文化,在敦煌,这里藏着千百年文明的壁画,是大漠文明的象征;不论是其宗教、历史、艺术文化,还是服装服饰、飞天造型等无一不精致;而敦煌壁画保存时间之久,保存完整度之高,以及其间隐含的神秘和宗教历史,吸引万千学者探索追寻其背后的秘密。[3]正是画院具备着能力发挥到极致,能更加深入研究更能体验到画院的专业度。

(三)画院对敦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敦煌文化的研究,更多是身临其境的亲身体会,研究是让学术上更加增进,而敦煌画院研究的是画法,是通过毛笔触及人心的感触。当看到敦煌壁画会对其震撼但不了解,一旦步入画院不会像听天书一样听“圣经”,更加耐人寻味的理解刚被震撼到的景象。通过画院的方式传承发展敦煌文化独特路径,当下多元文化的敦煌艺术在影视舞蹈中传承与发展。

(1)画院是为文化为人民为国家社会而存在的机构。在发展过程总中路径坎坷直至消亡,也从消亡后中国古代宫廷画院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了成为了逝去的历史,中国画院因为各种条件优势会选择就此进行美术创作,从事绘画行业的画家们从事敦煌绘画的名家们屈指可数,大多画家成为个人艺术家,在当今艺术气正值火热的阶段从事此行业占比人类60%~70%如此过的人们有多少了解敦煌非遗文化,在目前传承发展敦煌文化艺术更过从基层抓起,从学校中渗透输出文化,更简洁通过媒体技术,输送到社会文化中。

(2)敦煌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传统文化需要受到保护及发展,发展中政府作为资源的提供者起到主导作用,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并培养更过艺术人才,对敦煌文化继承人的培养注入更多经历并针对儿童学生组织多方面活动项目并给予周边奖励即输出文化又潜移默化的让敦煌进入生活。积极开展对于民间敦煌研究者研究讨论,在敦煌艺术文化上的教育上欠缺积极开展编写敦煌文化艺术的教学参考,对于相关交流形式;敦煌文化神秘面纱解析教研读物等,广泛传播并吸引各地青年对敦煌和敦煌文化的兴趣,鼓励有志青年分科、分领域研究敦煌文化,保护敦煌文化,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存留敦煌壁画,探索敦煌历史;[3]文旅传播路径和宣传方法,应尽可能在不毁坏文物的情况下,吸引更多人见识由五千年历史堆积而成的艺术创作,为敦煌的传承和发展注入现代化传播路径。[3]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各族人民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我们的使命。

(3)敦煌画院的前身以宫庭画师为主,追溯画院建立之初的发展经历研究从唐代开始了解明代前消失画院的体系,追溯发展史至画行的作用,画院的职能历经几百年的变迁,与现代画院有着明显的差别,我们进而了解百年前画院初期的发展推进现代画院发展吸取古人的建立时期的精华。

二、敦煌画院的前身

曹氏时期,沙州不仅已经出现了民问的“画行”,还建置了隶属官府为“画院”。五代时期,沙州已是和南唐、后蜀交相辉映的另一处中国早期“画院”[4]的滥觞地。

(一)曹氏画院

敦煌早期的存在统治政权下的画院机构,早期画院机构受人关注不多,只能通过石窟艺术追溯至画院,由此看来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兴起艺术文化。属于曹氏画院的记载研究不多,更应该深入探究,曹氏画院是敦煌画院的前身,正因如此需要把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如今关注画院的人越来越多,不再是曾经无人问津的画院,被关注上升发展进程才会提升。

(二)政权与画院

深入了解后,曹氏画院长期处于少数民族统治,政权交替频繁,中原正史中几乎未有记载此地的历史政治情况,有关曹氏画院的史料就更加寥寥无几了,历史资料的缺乏是研究曹氏画院的最大障碍;第二,曹氏画院在中国艺术史上,属于早期画院时期,画院的制度与体系本身也不健全,难成为时代主流,学术中认为研究这些画家群体的价值不大,因此曹氏画院画家受到忽视。[5]也是因为唐代初期文化没有兴盛刚刚起步,政权不稳定对于很难在这阶段建造洞窟也正是这个时期洞窟数量是最少的。当社会稳定时,国家也会注重文化传承建造寺庙等象征物即能赢得民心又是一种群里的体现。以石窟为例能够更好留给后代人的历史遗迹,后人也通过石窟的特征推断年代的变化文化的差异再者朝代兴落的转变,在社会动荡时对于众多艺术类传承都置身事外,艺术工作者们也不被关注,这都能从石窟壁画文物中有所体现。

(三)曹氏画院的演变路程

曹氏画院初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画院”没有制度体系规范,只是一个空壳,也没有官僚官府参与。直到在归义军时期政治“曹议金刚刚接手归义军政权的时候,并没有画院之设,但他已经开始招纳一些民间画师,画匠为他的政权服务。归义军政权与佛教教团之间关系密切,呈现出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的状态[4]。再到盛唐时期各类手工业兴盛繁荣,赶走吐鲁番后的归义军具有较高的政权地位,对手工业进行了全面监管,画匠作为手工业其中一员,也变相受到官府管控。画院体系起承转合,在文化史上流传千年,留存至今的体制信念。

画院建制极有可能源于宫廷绘画,伴随着政权的稳固画院逐渐繁荣。画院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是掌管绘画机构的官署,承担皇家藏画的整理和鉴定及绘画生徒的培养。早在夏商周时期,便有宫廷绘画的出现,而画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统治者为管理绘画事务的宫廷画师设定专属职官,将画官招入宫廷服务,并在宫廷之内设立专门“画室”[5]。那时并无画院之名,却已有画院之实。曹氏画院在947—950 年逐渐发展成熟,至980年,曹氏画院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画院兴盛时期也是初建者们的初心,随着朝代转变,文化兴盛画院的管制也越来越规范,也更清晰看到画院功能的转变。

(四)曹氏画院对敦煌存在的影响

曹氏画院的出现意义重大,对敦煌艺术来说,正是它的出现成就了敦煌艺术晚期的辉煌。直到画院消失前,曹氏画院仍作为敦煌地区唯一的统治政权下的绘画机构,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敦煌石窟晚期艺术的形态有着密切关系,并且曹氏画院绘制的作品,其创作的意涵、题材等都受当时统治者的控制[6],为后人研究敦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考依据。也是诸多画院消亡唯敦煌画院存现的缘由。

随着曹氏画院体制消失,相关画家官职也失去了意义,但敦煌地区的石窟艺术建设没有因此停止,在此300 年里,莫高窟仍在增加画匠,再次回归民间画行,继续从事绘制壁画的工作,画院画匠不论时代背景如何交替,始终不断地完成工作。

(五)敦煌画院的发展现状与展览活动实践

敦煌文化发展殷实的壁画雕塑手艺基础这么多年来画院给文物带来众多帮助,三十年以来一直不变的传承方式,通过调查敦煌画院会带领游客以最简而异懂的话术讲解敦煌文化的故事给游客们,还会身临其境让游客们体验动手临摹壁画图案。

(1)莫高窟给我们带来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史价值正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意义,壁画上的故事内容展示出当时的生活状态,在壁画中展示出美妙而神秘的文化艺术,壁画的内容可能大家看不明白,把壁画内容用现代手法二次加工保留原有的精华以生动的动画,绘本故事,展览的形式描绘出生活的故事更加引人注目。

(2)发挥现代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最大作用,拥抱数字经济。通过文化商品、虚拟产品数字产品,程序化开发对敦煌壁画元素艺术品进行展示。敦煌文化本身融合了多民族的艺术范畴,在发展中扩大传播范围,让文化展览进入全球,全国的互动范围。央视、少儿节目青少年对新颖的知识的渴望以及积极活跃程度正是发展潜在需要的群体,孩子们对艺术的天赋不容小觑。

(3)全国范围进行活动策划,让留学交流的外国友人感受文化氛围,线下活动体验文化内涵。敦煌艺术没有范围,发展文化更是放眼世界。莫高窟文化与青少年活动融为一体,感官接触,让青少年更理解敦煌艺术的表现方式,增加敦煌文化传播的故事性,方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通过媒体强大的影响力扩大发展。

(4)敦煌艺术走进夏令营活动,校企联动,参观展览实践打卡活动,每座城市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园了解敦煌学习敦煌感受,特别的艺术文化,即弘扬传统文化,又带动敦煌艺术发展与传播。

(5)敦煌艺术国际展览方面值得借鉴的是,敦煌研究院改进的方式。即展品与研究成果同时出现。通过创新的方式,把古旧的敦煌文化以中国的方式呈现在世界面前。同时利用对敦煌艺术的推陈出新,也在国际举办敦煌艺术展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断宣传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国际敦煌学学术交流,翻译敦煌学国外研究成果,[6]不断提高科学保护水平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持与知名企业数字领域交流,探索网络加数字加非遗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推广数字敦煌智能莫高窟,走向世界。

(6)疫情当前,国际展览可以以数字敦煌开展中英文线上还原莫高窟真是资料研究,全球范围共享石窟壁画原样匹配讲解,线上教程共同参与临摹增加文化爱好者们的参与感互动感。敦煌壁画临摹的制作过程,特殊的材料,修复过程,在网络前参观学习敦煌,提供周边产品增添现实感。

(六)传承策略

敦煌莫高窟的文献、资料数量不断增加,但敦煌画院机构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定位是模糊的,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画院的深入了解,敦煌文化的发展前路仍需变革,目前大受欢迎的敦煌研究院对外发展的形式各样受大众喜爱,以最简单的讲解方式讲述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莫高窟文化不再“枯燥无味”。敦煌画院待开发的不单单是壁画,雕塑的独特手艺,更是对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起新领域,开展新讨论,积极发表研究成果,创办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对30 年的来历程编辑专书和论文,民俗读物插入敦煌艺术,让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临摹是敦煌主要工作让美术工作日新月异。中国历史中敦煌文化发展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长期融合的结果,传承文化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1)敦煌画院通过多年努力,出版了《敦煌如是绘》,讲述壁画临摹传承人的源于和访谈作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当代文化的精神力量,接续1600 年美的历程。

(2)科学保护壁画塑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正在深入进行探讨,并在石窟保护上取得了新的成绩,遗址保护也一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3)美术工作者们不仅是创作艺术也是艺术守护者,举办敦煌文化公益活动,如“敦煌故事主讲人”等多种多样主题鲜明,兼具趣味参与性主题,每个人都能成为敦煌文化传承人,设计一条20 公里信仰之路,由敦煌画院出发在茫茫戈壁体验一天20 公里的行程,感受被称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传承近千年的精神力量,体验难得深度游览的艺术风采,最后再回到画院写下内心境的感受。把所有不同的情绪带到敦煌记录下每个人的回忆。画院内留下印记开展“我在敦煌种棵树”活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让年轻人走进敦煌,在敦煌留下一抹绿色,亲手栽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樱桃树。莫高窟是古人留下的岁月痕迹,来到敦煌画院留下属于自己的作品,进一步学会保护文物的知识,更进一步搞好壁画和塑像保护工作,保护好我们祖先创造的莫高窟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今天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用现代科学方式保护好,[6]保护文物的工作和艺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这一代人的使命,亦是每一代都要铭记于心的责任,让莫高窟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4)敦煌画院至今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在发展中进行了诸多实践,但是距离目标还远远不够,我们仍需不断完善发展策略,让实际效果得到更大突破。规划近十年画院主要前进方向,发展不靠嘴,通过政府的辅助对社会进行大力推广,文化发展虽然是深入人心的责任,但为了聚集起全国人民及国际的视角,宣传和发展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如今90 后00 后占据主要消费市场,新世纪、新时代、新青年在推动整个时代的前进步伐,文化发展不是迎合而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当代文化,同时牢记文化底蕴,融合新时代文化继承。敦煌画院带给社会的不仅是艺术作品而是突破性的改变,时代变迁让画院不仅为绘画者提供停留居所,发展方向的多样化,而且历经科技化变革,让更多青年人聚集于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旅游,并渴望了解当地文化,莫高窟拥有天然优势,敦煌文化惊艳世界引人注目,观者大为震撼,称赞古人。因此文化发展即是深入了解艺术的不同层面,敦煌画院的临摹作品成为融入生活走进家庭的的一种艺术作品。敦煌画院拥有充足上升空间,可以无上限地利用资源,带给社会极大的文化成就感。

三、结语

众所周知,敦煌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中原传统文化圈的西陲地域文化代表。敦煌画院则是敦煌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今,古老的敦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敦煌画院焕发出崭新多元的数字化技术迭代更新的生机。瑰丽非凡的西北独特风貌搭配精湛绝伦的人文气息,新颖多变的传播方式,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吸引着全球各界人士来此寻根朝圣、研学旅游。

文化,因交流而绽放,敦煌画院已栽下分享与传承的种子,培育交流与合作的花朵,画院秉承敦煌精神,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积极汲取现代文明的滋养,不断变换传承发展的手段,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把敦煌文物资源、数字资源、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成所有人都能参与感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公益活动,美术艺术品,书籍和影视作品等,适应新时代技术所需,让文物的灵魂与价值“活”起来。诚然,要使敦煌学研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开展艺术工作的同时,仍需持续聚集各领域人才,招揽更多对敦煌壁画、石窟、文物修复、文化价值传承、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等各行业的美术工作者们,同时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院对各类敦煌非遗文化研究机构成果,与其共同学习突破、共同前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敦煌画院在国家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在保护、传承、传播、创新、促进敦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蓝图上增光添彩,使之成为世界敦煌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为民族争光。

猜你喜欢
曹氏画院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壁画上的数学
皇帝迎娶已婚女
皇帝迎娶已婚女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北朝、隋唐壁画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殊呈现——以曹氏三窟为中心
张 勋:被夫人封『平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