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娜 罗向晗 孙奕
(1.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文化自信是百年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的一种精神标识,也是文化认知中最具评价性和动力性的结构[1],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用中国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是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呼应的必然趋势。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自信有什么联系?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基于中国文化开拓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提升指明方向。
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开展研究,首先要弄懂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虽然学界对文化自信的定义和解析尚不统一,但总的来说,文化自信就是对自我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未来前景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认同[2]。丁立群(2019)认为,文化自信是从个体自信引申和拓展出来的一个概念,是特定文化下的个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3]。文化自信表现为文化主体对所处文化形态有着清醒的认识,对其生命力充满信心,在异质文化面前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与行动,从而成功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时代问题。
践行文化自信,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义:第一,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认知。文化的自我认知包括三个层面,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对于实现民族解放的革命文化的自我认知、以及对于引领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我认知[4]。第二,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自觉。文化自觉是指文化主体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明确本土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能够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三,文化自信的落脚点是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转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体系,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理想、价值、创造力的践行[5]。无数的实践证明,大到一个国家的道路选择、制度确立和战略规划,小到一个个体的培养和教育,文化自信都在有形无形之中发挥着基础、深厚而持久的作用,是关系个人、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践行文化自信,在教育中传承、创新和转化中国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
文化自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两个区分度比较大的概念,但两者相互作用,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文化自信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工作的实效。其次,文化自信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根基。经历五千多年积累与沉淀的中国心理文化,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根基[6]。再者,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一个显性的文化自信历程,可以促进个体形成以特定文化资源为根基的心理健康支撑体系。文化信仰能使个体更信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从中获得充足的精神营养和激励,从而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7]。最后,文化自信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国外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取向,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于历史文化沃土,弘扬传统精华,才能巩固中国本土心理健康思想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才能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8],才能保证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有效途径[9]。文化自信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培育与践行,而实践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丰富的实操内容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及渠道。其次,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教育宣传过程中,积极融入高品质的中国文化,还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树立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既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弘扬、发展与创新,又有助于激发文化自信的动机,引领文化自信行为[10]。最后,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作为扶助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在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索取与付出、成功与失败等方面的心理冲突进行有效疏导,培养学生“义利统一”“仁爱为上”等中国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还可以基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其文化自信培育的针对性方法[11],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到目前为止,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构建起了以专职为主导、以兼职为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场地和设施设备得到基本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创新。近年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特质塑造、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和积极自我认知促进的内容创新[12],有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创新[13],还有以应用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知”“情”“行”统一的方法创新[14]等等。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在认识水平、队伍建设、服务保障和危机干预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5-16]。具体来讲,在价值认识方面,侧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解决上的功能,忽视了心理育人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队伍建设方面,专职教师博士占比低,高级职称占比低,精神科专业占比小,在专业胜任力上有待加强;在服务保障方面,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选择到校外机构寻求帮助,提示校内咨询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在危机干预方面,工作体系还存在职责不明、效率偏低、水平欠缺等问题,危机预警和全程监控机制尚不够健全。近年来,有关学者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17]、体系构建[18-19]、理念创新[20-21]与路径变革[22-23]开展了较多有实践意义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未得到有效整合及应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不够突出。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仍较多直接引进或模仿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然而,中华民族与国外其他民族在发展历史、生态环境、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若所引进的理论和方法缺少本土化的研究、改造和创新,那么这些理论和方法可能不一定适用于本国文化下人们心理问题的解决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事实上,中国大学生群体是在“中国式教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新生代,其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身认知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需要从本土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中探寻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之道。从本土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群体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应呈现出本土的风格与特色。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与方法仍具有“古为今用”的实疗意义[24]。因此,在特定国情和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参考、借鉴和本土化改造国外先进科研成果的同时,更要立足我国民族心理、传统心理、教育心理的具体情况,注重本土原创心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充分发掘和应用本土心理学资源,形成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文化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根基。正如前人研究中所强调的,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25],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要探究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26]。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安不忘危,盛必虑衰”等思想蕴含着灾难预警和风险控制相关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灾难的认知度,帮助他们理解和接纳生活中不确定性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灾难事件发生后心理创伤的程度[27]。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从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三个维度来推进谋划,探索建设具有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28]。因此,与中国国情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根据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有待构建。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要强化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认知,明确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与引领作用,在传承、创新和转化中国文化中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思想、新举措、新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中国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思想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首先,中国文化中和谐多元的价值取向体系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要利用符合我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来引领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塑造。如,在发扬平等、自主、独立、开放、多元、包容等现代社会流行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亦要善于利用孝亲敬祖、对家庭的重视、对关系的重视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元素的作用,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中国文化中礼乐结合的教育手段,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美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德育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以及美育在熏陶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再次,中国文化防治兼顾、预防为主的身心医学思想,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教授学生身心调节的方式方法,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最后,中国文化内在和谐与外在适应的整体观,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提升适应外在社会、迎接社会挑战的抗压力与耐挫力,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立足本土心理理论,充分吸取中国文化的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中进行创新。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改变以往过于依赖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做法,侧重本土心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建立本土化的心理知识体系,同时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例如,传统文化中调养形体与调养精神并重、心理咨询中形神共养、心理治疗中形神共治的思想可以融入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教学环节;革命文化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井冈山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可以融入大学生积极意志品质培养的教学环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也可以融入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教学环节。其次,要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中国文化中的鲜活事例进行情景设计,通过体验式教学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中书法、绘画、诗歌、音乐、内观练习等心理调节方法,提升教学的效果。第三,要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变纯理论考查的方式,结合技能考查,在考核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考察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最后,要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支具有文化根底的师资队伍,将中国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心理素养。可以采用读书会、论坛、场馆考察等形式强化教师的文化学养;采取专题性的课堂观摩、教学比赛、文化演讲等活动形式增强教师的教学素养;将文化要素纳入教师评价指标,增强教师对文化素养的重视。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点,探究与文化有关的心理问题特征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第一,要熟悉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中国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以躯体不适来表达心理冲突,从而掩盖和压抑焦虑、恐惧、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因此在剖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特别注重对躯体化心理问题的甄别和处理。第二,要了解中国文化下典型心理症状的文化特异性。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常见的情绪问题,如焦虑和抑郁,既具有文化的普遍性,也有文化的特异性[29]。这些消极情绪发生的场景、内容和应对办法往往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基础上塑造而成。只有改变消极情绪背后的文化基础或选择新的文教环境才能有效消除其促发因素。第三,要破解中国文化下人们寻求心理帮助的妨碍因素。在传统伦理文化的标签作用下,中国人普遍对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的耻辱感。有调查显示,接近四成的中国大学生对寻求心理卫生服务感到羞辱和有压力,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担心被旁人认为自己有毛病,进而影响其进行心理求助的意愿及行动[30]。相比精神卫生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等专业机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寻求老师、同学、朋友等非专业途径的帮助。因此,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咨询观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非专业求助途径的丰富和完善。第四,要掌握中国人群的心理调节习惯。中国文化提倡慎独和自省的修身方法,使得人们养成主要通过自我调节来化解心理问题的习惯,因此可以有侧重地教授和培训学生各种实用的心理自助方法。第五,要充分借鉴中国文化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方法。如中医文化中养形调神,辩证论治,心疗与食疗、体疗、药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对于改进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案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观法、开导劝慰法、以情胜情法[31]等也为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富有本土特色的治疗方法。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具有“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品质,在打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良好人文环境中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中国文化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心理的正向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日常熏陶和渗透,可以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社会变革,以理性态度看待个人利益得失,增强遇到问题时的心理承受力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塑造和巩固积极健康的心态。其次,中国文化可用于丰富校园环境的精神价值,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育人氛围。有心灵震撼效果的中国文化名人名言、事迹、案例等在校园内宣传展示,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中国文化可以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外延。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文化组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素材,开展“诵读经典,修养身心”“红色基因代代传,阳光心理伴成长”“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等品牌活动,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达到增强学生适应力、耐挫力和自信心的心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