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邻”理念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以沈阳开放大学为例

2022-04-07 01:21崔丹张文国周迅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沈阳市思政理念

崔丹 张文国 周迅

(1.沈阳开放大学,辽宁沈阳 110003;2.辽宁开放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旋律。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各类学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起着重要作用。“两邻”理念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讲好“两邻”理念,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幸福家园,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两邻”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2013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视察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这一重要论断,为推进新时代城乡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两邻”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对“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等邻里文化传统的倡导,更赋予了它深刻的时代内涵。“两邻”理念为新时代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邻”理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蕴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实践基础。

(一)“两邻”理念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支撑

“十四五”开局后,沈阳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一枢纽、四中心”发展定位,这样的城市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大都市。宜居宜业的基础支撑就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开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就是“两邻”理念。

(二)“两邻”理念是坚守人民情怀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这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法。各项工作的重心必须以人为本,将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放在社区治理的中心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营造社区居民的情感家园。因此,践行“两邻”理念就是践行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三)“两邻”理念是传递城市文化的重要依托

沈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社区是传承城市文化的主阵地,一代一代沈阳人坚定地把自己的城市文化传递下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既是中国传统的睦邻爱邻之道,也是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源泉[2]。

二、“两邻”理念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每一位教师都在很努力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积极融入和践行“两邻”理念。但是,由于“两邻”理念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有的社区教育和开放教育教师属于艺术类或专业课教师,有时在理论把握上有些力不从心。

(一)对“两邻”理念的掌握不够深入

调研结果显示,很多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及参加“教育慧邻”平台“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培训,已经对“两邻”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不够深入;很多教师表示,愿意通过各类培训和学习,更精准地掌握“两邻”理念的内涵和精髓。针对教师们的需求,沈阳开放大学可以定期举办关于“两邻”理念的讲座或培训,将最新的“两邻”理念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培训课程,拓展教师学习“两邻”理念的渠道。

(二)找不准课程中融入“两邻”理念的切入点

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师找不准融入“两邻”理念的切入点,不知应在课程哪一环节渗透“两邻”理念。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掌握“两邻”理念的内涵和精髓,结合课程内容,如盐入水,巧妙融入“两邻”理念。社区课程可以从授课社区的建设情况、课程内容、学员特点及授课中的某个细节入手,开放教育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结合专业特点,自然融入“两邻”理念。

(三)课程中融入“两邻”理念有时过于刻板、生硬

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即便深入掌握了“两邻”理念的内涵,在实际融入环节也难免出现刻板、生硬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个别教师对“两邻”理念理论层面掌握得不够深入和准确,把握不好“两邻”理念与课程的联系,“两邻”理念融入方式不丰富,等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定期开展“两邻”理念理论培训外,还要召开在课程中融入“两邻”理念的研讨会或交流会,在不断的研讨交流中,增进教师之间的学术共享,提升教师的实战经验。

三、“两邻”理念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探索

(一)“两邻”理念融入社区课程的四大途径

1.从社区建设入手。2021年,经过一年的“两邻”建设,沈阳市很多社区综合建设都取得了大幅进步[3]。但是,社区居民不一定了解本社区的努力和改变,更不一定了解沈阳市“两邻”建设的进度,而大部分社区居民在上课期间能来社区,社区课堂就成为社区居民了解本社区建设现状及沈阳市“两邻”建设情况的重要场所。这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课前要“备足”授课社区的基本情况、特色项目及其他相关信息。比如,以提问的方式入手,问问学员是否了解“两邻”理念,2021 年沈阳市都做了哪些关于“两邻”理念的建设;也可针对授课社区的特点和优势,向学员介绍他们的社区在“两邻”方面为居民做出的努力;自然地把“红色物业”“点亮微心愿”“舒心就业”“好邻居”等活动告知居民朋友。2022 年,沈阳市全面推进“红色物业”,推动有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全部成立党组织,没有党员的物业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培育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品牌,以高质量物业服务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送去党的关心和温暖,密切党群关系,点亮“微心愿”。

2.从课程本身入手。教师可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加入“两邻”建设中与课程相关的元素进行讲授。比如,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古诗词赏析课程时,就可以融入2021 年沈阳市举办的首届“邻里节”活动内容。这次活动涌现出《邻里赋》《福韵飘香》等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可将其融入讲授内容中,与学员一起交流学习[4]。上摄影课时,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可鼓励学员课下拍摄邻里间感人的瞬间,并和大家分享这些感人的画面。上法律常识课时,可以融入相关数据,说明沈阳在“坚持和谐睦邻,基层自治体系逐步完善”方面做出的成绩。如印发《沈阳市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指南》,培育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协商组织3041 个,召开14 410 场次协商会议,解决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问题4874个,建成2637个说事点(达标规范率为100%),化解矛盾纠纷9676 件,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13 912 件,等等。结合课程内容,用实际案例和数据说话,让更多的学员知“两邻”、讲“两邻”、践行“两邻”。有精力的教师还可以创作诗歌、舞蹈、歌曲等,把自己的原创作品分享给学员,共同研讨、交流,并通过教学传授给广大居民,弘扬“两邻”文化,更好地践行“两邻”理念。

3.从学员特点入手。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前要“备足”学情,包括学生的年龄组成、男女比例等。面向老年人授课时,要尽量照顾老年人的情绪[5],可以让新来的学员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住在哪栋楼、家里都有什么人、有哪些兴趣爱好等。对于独居老人或留守老人,引导其他学员多关心和帮助他们。面向年轻人授课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介手段,如手机微信、QQ聊天等,增强师生间的了解;通过建立群聊的方式,学员间逐渐认识、熟悉,在日后生活中可以互相帮助,用实际行动让“两邻”理念生根发芽,体现邻里间的温情。面对小朋友授课时,教师可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入手,提倡一人遇到困难、大家伸出援手的行为,并对能够亲身实践的小朋友给予小小的奖励。

4.从授课过程入手。无论备课多充分,社区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临时的“小插曲”,因为社区教育学员比较灵活,听课积极性也比较高,喜欢参与课程互动。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可根据实际状况恰当地融入“两邻”理念。如遇到学员迟到的现象,教师可以委婉地询问原因,然后让在场的同学帮助分析情况,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当古筝课上学员忘记带夹片,钢琴课上忘记带乐谱,声乐课上忘记带曲谱时,可以提倡和其他学员相互借用,或者一起使用,从而增进学员间的感情,生动践行“两邻”理念。

(二)“两邻”理念在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党中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关系做出的论断。

1.理论和数据的融入尽量参考“两邻”理念宣讲材料相关内容和数据。“两邻”理念融入社区教育课程时,在理论和数据的参考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参考权威的理论和数据。比如在向学前教育专业学员讲解“两邻”理念时,一定要参考沈阳日报评论员文章,融入的案例也要参考正规网站的报道,不要自行修改、随意引用。

2.在充分掌握“两邻”理念的基础上,注重课堂上的随机应变。无论是什么专业的教师,都要认真了解和掌握“两邻”理念的内涵和精髓,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游刃有余,并珍惜任何一个可以融入“两邻”理念的机会。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结合“两邻”理念,将其自然融入课程。我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开端,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期”。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更高,因此更应做好该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两邻”理念融入课程应该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融入过程中不仅要用心,还要注意所占比例及与课程本身的衔接过渡。“两邻”理念融入课程是一项长线工作,并非在某一节课中与“两邻”理念相关的内容越多越好,而是内容越精越好、渗透得越自然越好,这样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更要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构筑课程思政立交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在自身修养上注重践行“两邻”理念。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摇篮,而学前教育专业学员面对的幼儿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掌握“两邻”理念的内涵和精髓,还要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只有时刻践行“两邻”理念,才能在课程中做到自然融入。“两邻”理念不仅要体现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让社区学员真正“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最终将“两邻”理念贯穿于每天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留意,去创新、去设计,课程思政和“两邻”理念融入各类课程的途径无处不在。它可能存在于教师的课件中,也可能存在于教师授课的一句话、一种态度中,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中。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可以说各类专业课无处不思政、无处不“两邻”[6]。但这是一项长线工作,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深入探索和完善[7]。2021 年,沈阳市经过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专项行动,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的预期目标。2022 年,沈阳市积极创造“邻”的载体,不断提升“善”的高度,广泛实施“伴”的行动,使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智慧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成效显著增强,基层基础保障不断夯实,实现了全市基层治理大变样、大提升。社区教育和开放教育将依托课程思政,将“两邻”理念融入各类课程,大力弘扬和睦邻里传统文化,为践行“两邻”理念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沈阳市思政理念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