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阶段是幼儿奠定学习基础、身心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任何教育内容都会对幼儿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学前教育阶段,将奠定幼儿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基础。文章结合《食品安全与卫生》一书,总结学前教育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同时立足于学前教育中食品安全教育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由王颖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与卫生》一书,是一部系统阐述食品安全理论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预防措施的书籍。该书共分为8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和介绍,同时分析了国内外食品安全情况。第2章探讨了食品污染问题,阐述了食品污染种类以及预防办法。第3章主要探讨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以及管理应用办法。第4章阐述了各类食品如何进行安全生产和保存的办法。第5章重点介绍了常见的食源性疾病,并解释了造成疾病的原因。第6~8章分别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以及风险评估。该书遵从实用、全面等编写原则,详细、系统地分析了食品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阐述了食品安全相关原理,同时引入了诸多现实案例,知识性和指导性较为突出,参考价值较高。
当前中国居民的健康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饮食问题,饮食安全卫生必然有助于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其身体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祖国未来建设。因此,除了家长以及校园要注重幼儿的饮食问题外,幼儿应当习得一定的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树立食品安全理念,养成安全卫生的饮食习惯,如此才能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守安全饮食、维护身体健康。结合该书内容,联系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学前教育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助于推动幼儿接触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知识,树立正确食品安全思维,养成安全饮食的良好习惯。在学前阶段,传统的学前教育注重的是幼儿德智体美劳素质的开发与提升,而对学生实际安全成长问题的关注度不足,幼儿难有机会接触或者较少接触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将食品教育融入学前教育,学生将有更多机会接触食品安全卫生相关内容,比如基础的食品种类辨识、食品健康程度辨识等,随后再通过各种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幼儿正确的食品安全思维和意识,使幼儿认识到饮食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最终推动幼儿养成正确的日常饮食行为习惯。
(2)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在家校之间的传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教育氛围。在学前教育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将有效促进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以及思想在学校环境内的传播发展,在校园环境内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教育氛围并开始向家庭扩散,在家园共育的推动下构建家园一体的食品安全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以及养成安全饮食习惯。学前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教育实际上也是进一步开阔食品安全教育视野、深化食品安全教育理念的有效举措。因为食品安全理念要想深入人心,离不开社会各主体的共同参与。幼儿园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正是食品安全教育治理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有助于食品安全知识和理念在社会上的良性传播,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长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教育主体积攒了丰富的幼儿食品安全经验,不过整体来看,学前教育阶段中的食品安全把控主要集中在膳食安全管理方面,强调打造卫生的幼儿饮食环境以及提供安全健康的膳食,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忽视了幼儿食品安全观念的培育。结合该书食品安全内容,联系相关案例,可以发现,当前学前教育中的食品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1)从食品安全教育理念和教育保障层面上看,幼儿食品安全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当前,食品安全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和明确的教育理论体系以及相关指导意见,学前教育阶段的食品安全教育发展更是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幼儿园对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食品安全教育覆盖面较小。其中,部分幼儿园尚未形成食品安全教育意识,未能认识到培养幼儿食品安全思维的重要性,注重的是幼儿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尽管部分幼儿园认识到食品安全对幼儿健康的重要性,但并未采取教育措施,而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保障幼儿在校园中的饮食卫生。幼儿园对食品安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准确、不深刻,显然无法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有效的食品安全教育。此外,在学前教育阶段中,高素质的专业幼教是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兴教育理念,部分幼儿教师并不具备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学素养,师资力量略显薄弱。
(2)从食品安全教育具体实施层面上看,幼儿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以及手段不够科学合理,难以引导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结合部分幼儿园所开展的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来看,由于相关教育理论不成熟,可参考案例较少,部分幼儿园实施的食品安全教育并不合理。从内容上看,小部分幼儿教师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设计出的教育教学内容难度超过幼儿可接受程度,导致幼儿对教育内容产生了放弃和回避心理,打击了幼儿参与食品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看,小部分幼儿园实施的食品安全教育更倾向于学生管理,比如“要求幼儿应当如何做”而不是“先告诉幼儿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样做”。这种方式忽视了幼儿教育活动应当具备的趣味性和引导性,不利于引导幼儿自觉参与进食品安全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正确意识才能引导科学实践,增强食品安全教育,首要环节便是转变学前教育各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提升幼儿园对食品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在学前教育阶段营造良好的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氛围。基于此需求,各地教育部门应当尽快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为基础制定相关指导文件,结合实际情况要求当地幼儿园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教育,推动各幼儿园重视食品安全教育。此外,幼儿园应当积极与幼儿家庭达成联动关系,推进家园互动育人,构建家园一体的食品安全教育环境,提升食品安全教育质量。
其次,要增强幼儿教师的食品安全教育执教能力。学前教育阶段食品安全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增强食品安全教育效果,提升幼儿教师的执教水平刻不容缓。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激励制度,鼓励幼儿教师积极通过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方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食品安全教育能力,以幼儿教师所达成的教研成果为依据给予其正向激励;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当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幼儿园达成合作关系,成立食品安全教育提升班,组织幼儿教师培训,增强其食品安全教育执教能力。
最后,要切实根据幼儿特征,巧妙设计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学前教育阶段中的各项教育活动应当贴合幼儿的年龄层次,把控难度,体现趣味性,以满足幼儿的实际心理需求。在该要求下,幼儿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和规划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将游戏教育方式与食品安全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各种食品包装袋打乱并分散,让幼儿分组对食品包装进行分类整理,带领幼儿了解食品种类;再如,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食品安全问题的危险等。总而言之,只有食品安全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和参与,才能增强食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落实食品安全教育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幼儿园和家长应当达成共识,深刻把握学前教育阶段中幼儿可塑性强的关键机遇,利用符合幼儿心理诉求的教育方法,推动幼儿形成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识,为幼儿后续成长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