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分析

2022-04-07 07:17微,李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系统性批判性总分

王 微,李 睿

(1.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118)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中西医临床专业培养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系统的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1]。临床思维能力包含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和循证思维能力[2]。临床思维是将医学知识与技能有效运用于临床实践的桥梁。尤其对于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而言,临床思维更是将两种医学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关键。思维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思路下[3],学生的早期临床思维在基础阶段开始发芽,为临床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4]。本研究对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的早期临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为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相关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1年3月对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发放问卷124份,收回有效问卷12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6%。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 依据研究目的设计包括性别、年级等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1.2.2 早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 采用宋俊岩[2]编制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对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进行测评。因基础阶段学生尚不具备循证思维能力,故选取量表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两个维度对其早期临床思维能力进行测评。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从1~5分分别代表“很相关”“相关”“一般”“不相关”和“很不相关”5种态度。本次调查中两个维度及总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6、0.98和0.98,信度良好[5]。

1.2.3 学习投入评估 采用方来坛等[6]编制的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对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行测评。量表分为活力、奉献、专注3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从1~7分分别代表“从来没有”到“总是/每天”。本次调查中,3个维度及总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86、0.83、0.73 和 0.87,信度良好[5]。

1.3 施测过程

由两名调查员在课间休息时进入教室向学生发放电子问卷链接,说明研究内容、目的和保密协议。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匿名完成问卷并当场提交回收。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录入数据,对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双变量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年级差异与性别差异

有效样本包含一年级学生61人,二年级学生60人;男生37人,女生84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和早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可知,二年级学生这3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P<0.01)。同时,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及其两个维度得分均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见表1~2。

表1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年级差异(±s,分)

表1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年级差异(±s,分)

年级 n 批判性思维能力 系统性思维能力 早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全体 121 13.19±4.32 25.38±7.74 38.57±11.73一年级 61 12.10±4.01 23.26±7.31 35.36±10.89二年级 60 14.30±4.38 27.53±7.63 41.83±11.72 2.24 0.17 0.76 P 0.005 0.002 0.002 F

表2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性别差异(±s,分)

表2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性别差异(±s,分)

性别 n 批判性思维能力 系统性思维能力 早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男生 37 12.35±4.45 23.89±7.41 36.24±11.35女生 84 13.56±4.24 26.04±7.83 39.60±11.81 F 0.04 0.14 0.09 P 0.158 0.161 0.148

2.2 一、二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与高年级临床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比较

以往有研究报道,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及更高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均分为(18.03±2.79)分和(32.10±5.57)分,同时呈现随年级升高的递增趋势[2]。本研究中,一、二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分与之呈现显著差距(P<0.001),见表3。

表3 一、二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与高年级临床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差异(±s,分)

表3 一、二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与高年级临床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差异(±s,分)

项目 批判性思维能力 系统性思维能力高年级临床专业学生 1 8.0 3±2.7 9 3 2.1 0±5.5 7一、二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 1 3.1 9±4.3 2 2 5.3 8±7.7 4 t-1 2.3 1 -9.5 5 P<0.0 0 1 <0.0 0 1

2.3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与学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一、二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及早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与学习投入及其3个维度显著相关(P<0.01),见表4。

表4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与学习投入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低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尚显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年级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得分以及早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随年级升高而递增。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一致[7],说明临床思维能力是伴随着医学、科学和人文课程的学习不断积累和塑造的。与高年级学生不同,本次调查的对象均未开始临床课程的学习,对疾病尚无系统的知识准备。这些学生尚未亲身观摩乃至投入真实的临床工作,对临床情境缺乏直观的认识。因此,低年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需要在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加以培养。这些结果提示相关院校和课程教师应在医学教育早期即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发展加以关注,并努力为其创造积极条件,以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3.2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

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心理中积极部分的重要表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品质的外在表现[8]。本研究中,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活力、奉献和专注3个维度均与其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说明,充分的学习投入可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这一观点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9-10]。在学习中付出了更多热情、努力和专注的学生,在心理上为学习注入了更为持久、积极和完满的情感与认知。通常来说,这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为丰富和扎实,乐于思考,从而在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实践之间建立了更多符合科学逻辑的联结,思维更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或可推测,对提升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能更有利于对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3.3 对课程资源建设的启示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卫生保健工作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具有充分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为目标[1]。临床思维是实现医学知识向临床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1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诊疗能力,进而提升岗位胜任力,是达成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临床思维能力以知识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日益丰富[12]。因此,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实训教学资源,依照真实场景搭建模拟临床情境,为知识向临床转化提供实践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而帮助其尽快建立临床思维。另外,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思政元素,强化医学课程中蕴含的职业意义感和生命意义感,同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在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上,医学院校应注重人文学科课程的建设,帮助学生从哲学、社会学、医学史等角度探讨中医与西医的联系与差异,提高医学素养,为中西医临床思维的融通奠定基础。在临床教学阶段,教育者提供的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应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现状相适应,做好难度和复杂程度的分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心和进取心,以利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采取了横断面研究方式,研究对象仅限于低年级学生,而未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之相比较;仅对临床思维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而未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后续可进行纵向研究以说明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另外,由于参加研究的学生数量较少,可能难以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数据。这些问题尚需后续研究加以解决。

猜你喜欢
系统性批判性总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