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伟博,米 鑫
目前全球有近20亿人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孕妇是最易受累的人群之一。我国孕妇面临着营养不良和或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维生素A缺乏是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之一,全球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为15.3%,中国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为7.4%。与维生素A缺乏不同的是维生素E异常,多表现为过量。研究发现,孕妇维生素A、E营养失衡可对母体和胎儿产生多种不良影响,而且可能通过代谢影响子代的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发育甚至导致成年期的慢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目前有关孕期维生素A、E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地域和研究人群的特征不同有关,顺义区位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孕妇营养状况更复杂。目前顺义地区尚无大样本的孕妇全孕期维生素A、E营养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顺义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E营养现状及其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减少营养相关性母体和胎儿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
1.1 对象 收集2015-03至2017-07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册并规律产检孕妇4788名,所有孕妇在建册时统一进行基础营养宣教。采集妊娠早期(≤12周)、中期(24~28周)、晚期(≥32周)血清标本10 289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E 的浓度。孕妇年龄18~40岁,建册孕周6~12周,单胎妊娠,排除标准:双胎或多胎妊娠;孕前患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贫血等慢性疾病史。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A、E 浓度。研究对象均被告知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 方法 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不抗凝,0~4 ℃避光储存,离心获得血清,除蛋白与杂质后,加入正己烷萃取有效成分,取上清吹干,甲醇复溶后进行检测。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美国,Agilent UPLC1290)。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质控样本和待测样本维生素A、E含量,每批次检测样本双质控。
1.3 诊断标准 血清维生素A正常参考值0.3~0.7 mg/L,维生素E正常参考值5~20 mg/L,低于参考值下限诊断为维生素A、E 缺乏,高于参考值上限诊断为维生素A、E 过量。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8.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采用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孕期血清维生素A异常率分析 孕妇维生素A总体异常率为5.86%,以缺乏为主,总缺乏率为5.17%,以妊娠晚期最明显,占9.79%。妊娠三个时期之间的维生素A缺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总过量率0.69%,以妊娠中期最明显,占0.96%。妊娠三个时期之间的维生素A过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表1)。
2.2 孕期血清维生素E异常率分析 孕妇孕期血清维生素E异常以过量为主,总过量率5.5%,以妊娠晚期最明显,占20.18%。妊娠三个时期之间的维生素E过量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0.05),维生素E血清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2)。
2.3 孕期血清维生素A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维生素A的异常以缺乏为主占88.23%(532/603),维生素A过量率较低占11.77%(71/603),本文主要分析维生素A缺乏与妊娠结局关系。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孕妇在妊娠糖尿病、贫血、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方面均明显高于维生素A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表3)。
2.4 孕期血清维生素E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维生素E的异常以过量为主占97.92%(566/578),维生素E缺乏比率较低占2.08%(12/578),本研究主要分析维生素E过量与妊娠结局关系。研究发现维生素E过量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维生素E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0.05,表4)。
维生素A是维持胚胎正常发育必须的脂溶性维生素,其生理功能与正常细胞生长、生殖、视觉及抗感染、抗氧化有关。维生素A对胎儿的眼睛、心脏、肺、骨骼等发育至关重要。维生素A缺乏是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之一,孕妇是最容易受影响的人群,全球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15.3%, 1995-2005年中国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为22.8%,2011-2012年中国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为7.4%。2017年北京妇产医院孕早期孕妇维生素A总缺乏率为6.5%。尽管我国孕妇维生素A营养状况整体呈好转趋势,但仍存在维生素A轻度缺乏。
本研究显示孕期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与既往的研究一致。总缺乏率(5.17%)介于大城市(11.5%)和中小城市(4.0%)之间,与本研究人群位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特点相符。孕晚期维生素A缺乏率最高(9.79%),与孕晚期胎儿增大,需求量明显增加有关。另外与维生素A缺乏自身存在恶性循环有关,即在缺乏维生素A的时期,孕妇可能更容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本研究显示维生素A缺乏孕妇妊娠糖尿病、贫血、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方面均明显高于维生素A正常孕妇,与车亚玲等、孟贵琴等研究一致。这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引起铁动员受损,细胞功能改变分化,免疫反应降低有关。
维生素E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具有维持生育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E对妊娠期神经毒素诱导的胎儿发育障碍和成人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人群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能有助于降低与氧化应激有关的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如先兆子痫等。但维生素E过量会拮抗体内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A的吸收等,同时维生素E具有抗凝活性,会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风险。动物实验表明,孕期维生素E过量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相关。
本研究显示整个孕期维生素E缺乏发生率极低(0.12%),而维生素E总过量率为5.5%,孕晚期达20.18%,维生素E过量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维生素E正常孕妇(21.55%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车亚玲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维生素E过量影响脂代谢有关,但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维生素E过量多表现为轻微过量,而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可能与维生素E的轻微过量无显著关联。
总之,维生素A、E营养失衡可能对孕妇健康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孕期应定期监测维生素A、E水平,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维生素补充剂的用量,以维持孕期维生素A、E在适宜的水平,减少孕期并发症,促进母婴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