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

2022-04-06 02:48王桂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数字化

王桂芳

(蕉岭县博物馆,广东 梅州 514199)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文物资源利用好,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十四五”阶段是我国从全面构成小康社会朝着基本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一大关卡,也是山西文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做好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提高保护利用水平。”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风险预防思想的持续提高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提高,文化数字化保护所需也随之诞生。一方面,通过非接触式的信息搜集与光学检测技术,能够永恒地储存珍贵文物的数据,降低自然与人为要素对文化的伤害,同时能够依托互联网,迅速落实数据分享,给相关专业人才带来探讨资源,提升博物馆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博物馆在储藏、保护文化的前提下,还背负着传递与展出的使命,可是,由于展出方法、参观时长以及文物具体状况的限制,传统博物馆展览方法大部分固化落后,无法使得参观者感受到鉴赏的快乐与文物内涵,更加无法满足民众对深入掌握与探讨鉴赏传统文化底蕴的所需。文物的数字化毋庸置疑对保护、发掘与继承物质文化之使命有着改革性的价值,同样是信息化时期博物馆构建的急切所需。

近年来,蕉岭县博物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与展陈展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工作缺乏统一的构架、统一的标准规范等顶层设计,硬件设施、网络结构以及文物数字化保护建设工作呈碎片化,数字化保护系统间缺乏连通和协作,资源无法共享,文物展陈展示方式也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现状有待梳理、整合与提升,急需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文物数字化保护相应政策策略的引导下,运用先进、成熟的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力度。

因此,针对蕉岭县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管理与利用需求,在整合现有数字化保护成果的基础上,集中文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科技,运用高新的数字化搜集技术与多媒体呈现科技,再融合高效的管控体系,建设一个具备开放式结构,高度可延伸与可发展的文化数字化保护制度,借此符合博物馆不断提高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以及运用所需。

一、蕉岭县博物馆文物基本现状

蕉岭县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县文明窗口,县级国防教育基地,成立于1984 年6 月,隶属于蕉岭县文体旅游局。以征集、收藏、研究、陈列、宣传蕉岭县地方历史文化文物为主。主要藏品:陶器类、瓷器类、木雕类、明清古堂画、名人名家纪念书画等各类文物,共8600 多件,珍贵文物200 余件/套。馆藏文物上溯远古,下迄近代。

二、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近些年文博行业蓬勃发展,国家对文博工作高度关注,2016 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政策上的支持让文博行业在“互联网+中华文明”“双创”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为文博行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督促文博单位更好地保护文物、展示文化记忆,也活跃了文化市场,给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近年来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3D 建模技术、AR、VR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用于各个领域,技术的发展也为博物馆迎来了新的保护和科技展览手段。加快蕉岭县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存档的进程,解决大量损坏文物的修复、实物展览和现场参观制约等问题,全面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势在必然。

图1 蕉岭县博物馆外景

图2 蕉岭县博物馆展厅

(一)数字保护、虚拟修复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发展,文物破损甚至是消失是无法避免的,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就是尽可能延长其存在的周期。所以,从新时代而言,保护仅仅只是暂时的,保护与探究是需要一同开展的,尽可能储存历史资料。即便有一天文化腐化了,子孙后代仍旧能够依靠丰富的资料与高新技术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化瑰宝,将高新的3D 扫描技术运用到文化保护工作中,将全部的文化开展扫描同时进行还原,呈现出文物的精巧美妙、巧夺天工、浑然天成的色彩,均会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直观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三维画面不但能够运用至鉴赏,还能够精准测量每一个文物的实际规格、结构等,从此之后还可以参考三维图来探讨,甚至还原出实际物体,使得文物永恒不朽。

(二)活动展示、推陈出新的需要

如何在重大活动或馆际交流的创新展示、不断超越,是摆在相关负责人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展示是一门复杂的综合类学科,呈现技术进步到新时期,从最基本的传统陈列类模式,转变到现阶段的多媒体模式以及机电一体化模式,再到现今正在发展的互动以及交互的集成体验类数字技术,其发展目的可以说是越发清楚,也就是以人为本。呈现技术的关键价值就是要尽可能呈现其所需要表达的内容,而呈现内容最终的欣赏者就是参与展览的民众。也可以说呈现技术的进步,与民众越发浓烈的体验欲望以及感知心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呈现与民众之间的双向联系不断依托数字展示技术得以实现。

尤其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缺乏线上内容无法有效地进行文化资源传播,迫切需要解决这方面问题。

(三)历史研究、文化传承的需要

运用数字化手段,采用图形图像处理等信息科学新技术,穿越了时间的壁垒,使历史得以数字化再现,仿佛历历在目,文化得以信息化传承,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传承的新需要。

(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将更好地宣传推广馆藏文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维持产业化带动经济,吸引诸多与旅游、IT 产业有联系的企业,促进现代化服务行业的转型,构成旅游产业带动信息产业进步,信息产业回馈旅游产业的融合进步趋势,推进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三、文物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蕉岭县博物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环节中对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在文物本体信息化搜集、文物馆藏管理、文物展陈展示等方面均有所涉及,收集了一定量的文物信息,这些工作为蕉岭县博物馆进一步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蕉岭县博物馆在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方面尚有不足,专门针对文物特性的相关数字化保护平台尚未建立,已有相关联系统的功能也不完善,深度不够,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满足馆藏文物日益迫切的数字化保护需要。

(一)珍贵文物保护数字化程度偏低

博物馆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制约,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一直没有很好地开展。另外展示面积有限,使得一些国宝级文物很难与游客见面,博物馆的社会收益无法获得充分体现。所以,怎么运用高新的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落实保护与传递已成为蕉岭县博物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馆藏文物管理平台的缺失

从当前蕉岭县博物馆对部分文物的数字化信息采集看,同一文物的数字化资源分散在几个管理应用中,这些资源包括文物本体数据、文物多媒体数据、二维图像数据以及博物馆相关的发布内容、活动照片等。由于管理这些数字化资源的系统相对独立,无法互通互联和数据共享,软件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适应不同的管理应用软件,管理效率较低,这都不利于数字化资源的保护与应用。在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数字化资源管理软件对馆内所有的数字化资源提供采集、存储、使用、审核功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化资源收集与检索软件,难以对蕉岭县博物馆内文物本体数据、文创作品数据、文物知识资料等数字化资源落实管控与运用;在资源运用环节,分散的数字资源管控首先提高了资源获得的难度,职工为了一个主题必须到各类软件中找寻资料。其次,资源的审批运用未开展规范化管控,为了对数字资源落实保护工作,通常必须进行繁琐的环节。最后,用于展陈、宣教的数字化资源的内容编辑和发布不方便,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布软件,工作人员往往要针对多个发布的目的地多次编辑内容,重复劳动的工作量巨大。

(三)数字化陈展内容较少且单一

蕉岭县博物馆其展陈到展出文物数量繁多,展出文物无论是背景还是历史意义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的,但是蕉岭县博物馆现在依然在使用一种简单、基础的展陈方式——文物展板来起到提升展陈信息量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展厅中展出的文物是远远不够的,先前蕉岭县博物馆已经与展厅设立了一些多媒体动画的展陈方式,该处数字化展陈效果优秀,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数字化体验。可以很好地活跃气氛,增加馆内科技含量,提高馆内现场人气度,吸引游客驻足观赏,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知名度和对蕉岭地区历史文化的理解。但是仅仅是简单数字化展陈的运用远远不能达到蕉岭县博物馆宣传和教学的要求。

(四)展陈设备陈旧、展示手段与精美度不足

蕉岭县博物馆目前仍存在着文物数字化资源展陈展览欠缺高新技术支持的严重缺陷。多媒体互动装置不足,已经难以符合民众对数字化互动感知的所需,并且设备老化较为严重,需要经常维护。因此,急需借助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进行全面提升。

(五)缺少智能导览系统

目前蕉岭博物馆缺少智能导览系统,观众在馆内无法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导览APP 来辅助参观,观众参观只能通过有限的展板和文字介绍来了解文物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不利于观众的参观和学习,也不利于扩大馆内文物和展览的影响力。

图3 蕉岭县博物馆展陈模式单一

四、文物数字化保护需求

众所周知,文物的珍贵性是基于文物作为人类有形的历史记载,通过长期的发展,又极为欠缺,具备无法复制性与唯一性。珍稀文物的实体储存由于其容易损坏也有着严苛的运输与空间限制,不利于异地甄别、展览与沟通,这就在较大范畴内限制了珍稀文物的探究、甄别与资源分享。大家依靠对珍稀文物的关键特性比如外表、构架、规格、色泽、纹路、质地以及原始储存环境等信息的数字化撷取,就可以对珍稀文物落实数字化的信息管控与存储,将充分提高珍稀文物的数字化信息量与安全可靠程度,理论上而言能够将已经搜集的数字化资料永久的储存,即便原先珍稀文物实体内破坏或者是腐化。这一数字化的资料管控与存储不单单是数字化时期对珍稀文物,并且也是对其他文物资料数据的时代所需。珍贵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管控与呈现发挥了难以预估的价值。首先,这一类数字化的数据,储存与搜索较为便捷与迅速。其次,所搜集文物历史资料的数据承载的物理体质充分锐减,便于携带,容易存储。再次,能够低消耗无差异复制,有助于传递与分享。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分散在世界各个区域的文物史料资料参数获得充分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文物史料信息库。

现阶段,文物数字化保护思想已经成为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认知。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数字化时期,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的呈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数字化科技势必会作为博物馆发展的一大态势。蕉岭县博物馆因为资金投入欠缺、技术装置限制、数字化保护管控思想不充分等因素,大多数文物仍旧赤裸地放置在展览台中,并未合理地落实数字化保护工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传统的展台、展架、文字展板与各类灯光的展览模式,促使展览活动具备较为突出的互动效果、多维性与体验享受,最关键的是数字化能够促使博物馆的容量无限大,并且改革与保护相应传统展览更加便捷与更加必备性价比。

从蕉岭县博物馆数字化保护构建的实际状况、问题而言,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构建的功能性所需重点分为下述几点。

(1)珍稀文物的呈现所需,珍稀文物因为其容易损伤,不容易异地沟通,促使诸多珍稀文物常年只能够储存在一个区域,导致诸多民众难以实现一睹尊荣的愿望。运用虚拟现代科技,能够对珍稀文物落实数字化的呈现,能够将世界各个区域的诸多不容易鉴赏、难以欣赏的文物更加轻易地汇聚在一起,不会遭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促使各个区域的民众一同鉴赏。对珍稀文物的保护、探讨与知识推广具备正面的价值。

(2)珍稀文物的数字化修复与还原所需,在珍稀文物探究过程中,对诸多珍稀但损伤的珍稀文物的恢复与还原始终占据关键的地位。近些年来,诸多较为珍稀却破损的珍稀文物,过去民众均是通过常规的手工技艺恢复上述破损的珍稀文物,通常必须通过海量的测验与研究加工,也难以获得较为合理的恢复与还原成效。具备数字化的虚拟现实科技,民众能够在电脑虚拟世界之中方便地加工、修订以恢复还原破损的珍稀文物的原先面目,借此实现最合理的艺术效果。这个阶段再落实实物加工测验,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并且这一虚拟重现技术还能够依靠网络汇集诸多珍稀文物专业人士的探讨成果,博采众家所长,凭借数字化科技加工设计,借此实现最合理的探讨成果。同时能够在网络中分享传递,使得诸多的民众也能够参与到探讨工作中去,共享数字化的探讨收获。

(3)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重现与开发所需,在珍稀考古探讨工作中,重现诸多传说中的失传于世的珍稀艺术珍品同样是关键的探讨内容之一。假如说恢复损伤的珍稀文物还能够依靠存在的实际物体开展推测构建的话,那么历史资料中记录的不具备参考的 珍稀艺术作用,则完全必须通过想象来落实测验,虚拟现实科技可以将这一想象能力发挥到极限。并且民众还能够对设计思想中的珍稀作品最先开展虚拟研发,开展数字化的整体规划,当获得满意的外形颜色等成效,搜集到合理的信息特点,再落实实际物品的加工,将充分提升珍稀作品的成功几率。

(4)文物数字化展示需求博物馆的展示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技术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观众对博物馆以及其展品的认知程度。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能够自动收集信息、发送信息并且根据信息采取某种行为的传感器,这为个性化文物展示系统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总之,博物馆受限于空间、展示形式的固定化,不能把所有的珍贵文物都展示出来,容易损坏,只能静态展示,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也因之而成为一种类似于学校教育的形式,再加上实物展览有很多局限性,只有进入博物馆的人才能看到展品,这些都制约着博物馆服务社会大众,展示、教育和研究功能的发挥,制约着博物馆的自身发展,达不到与国际博物馆接轨、国内领先的发展目标。而数字技术在展示的应用,可以极大地解决传统博物馆受展示空间和时间等的限制问题,彻底地改变以前的展示手段,极大地提高博物馆展示的效率和展示方式,使博物馆展示内容灵活多样,信息量更丰富。博物馆数字化的目的是使博物馆展示越来越突出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为观众提供人性化、便捷灵活的博物馆展示服务。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数字化
文物的栖息之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