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4-06 14:17张星娟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学院校企智能化

张星娟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得以应用。在会计应用方面,人工智能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工作不能再机械地进行财务运算,而必须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谋划企业运营活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未来会计人才的素质高低。而在现有的培养机制下,学校一成不变的供给和社会日新月异的需求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因此,完善和加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使其适应智能化技术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沟通能力

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核算与纳税的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内体现为与生产、采购、销售和行政等部门的沟通,对外体现为与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等的协调,有效的沟通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当面的、有温度的沟通是智能化取代不了的。

(二)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工作由传统的财务会计静态模式向管理会计动态模式转变,会计的计划、决策、分析等功能凸显了出来。因此,社会需要会计业务熟练、信息技术较强、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高智能商数

所谓高智能商数,是指擅长利用智能机器并与智能机器互补,变成人与人以及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会计人才应与机器人协作,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决策。同时由于信息社会变化迅速,因此需要培养会计人才的快速学习能力。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调查

1.调查问卷设计。本文选取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分别对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会计分院部分学生、全体专职教师、校企合作企业就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开展调查。主要从基本信息、师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类人才培养现状、师生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及评价、校企合作情况、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几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

2.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选取会计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共590名发放问卷,最终回收问卷564分,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对会计学院23名专职教师发放问卷,最终回收问卷23份,全部有效。发放企业问卷13份,回收问卷13份,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92%。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1.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报考该专业的首要原因是“家长的选择(48.04%)”,其次是“分数不够,只能报这个(34.21%)”,而因为“自己喜欢,有所了解”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比例仅占7.53%。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正是因为学生不是自主选择的专业,因此很多同学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2.师生对人工智能认识度低。收到的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处于初级阶段,“听过”和“基本不了解”共占78.23%,而“根本没听过”或者“非常了解”的占比基本都在10%左右,而对于教师来说,“了解理论”与“不太了解”两者之和占比91.46%,“同时了解理论与实务”占比只有8.54%。说明目前情况下,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主要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3.人才培养方案未及时更新。在人才培养方面,会计学院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并没有及时调整,使之适应人工智能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上,会计学院目前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个专业都属于传统财会专业。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师生(80%左右)都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会应运而生设置新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会计类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作为培养方向,并没有突出人工智能要素,而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63%左右),需要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强化人工智能作用;在课程设置上,会计学院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基本都是选修课。结合调查结果,61%的学生认为目前并没有接触和学习到比较系统的人工智能类课程,21.3%的学生认为虽然接触到一部分,但是学习的只是“皮毛”。而75.09%的教师则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课程和专业课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并没有形成体系。

4.校企合作效果甚微。在校企合作方面,36.67%的学生和90.06%的老师知道有相关企业与学院进行合作,31%的学生完全不知道有校企合作的企业。同时,有75%的学生和91.34%的老师表示,从来没有去过相关企业实习或者实习指导,说明学院很少安排学生集中去企业进行实习,这一点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也得到了证实。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成因分析

1.教学方法陈旧。人工智能时代,更强调学生的思考力与灵活性。而学院目前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缺乏课堂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导致一大半学生课堂效率极低,继而在专业学习上呈现出消极的状态。

2.投入成本过高。要想真正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中,必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人工智能要发挥效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对学校而言,则可能成为“负担”。因此,学校领导层一般不太愿意打破目前的平衡,导致上层对人工智能关注度不够,教学部门感受不到来自上层的压力,学生感受不到良好的智能化氛围,也相应缺乏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3.不确定性因素。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前身属于独立学院,“转设”成为民办院校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生源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出于稳妥性考虑,学校在近几年转设的关键时点,暂时不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的调整。

4.人才供求矛盾。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在学科设置中片面追求多而全,缺乏创新性与前瞻性,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方向反应不及时,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实际脱节。同时,很多企业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也仅停留在表面,认为人工智能是“高大上”的东西,一般本科生很难胜任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因此,学校和社会的供求矛盾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针对智能化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采取学业导师带班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对本来缺乏兴趣的学生,摸清并掌握主要原因,如果是因为不太了解,导师可以采用座谈、讲座以及案例的形式,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如果是因为以前的成绩有点不理想,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导师可以具体联系专业课老师,在平时或考前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如果是不知道将来人工智能有什么用的,导师可以结合专业的实操课,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实践中。

(二)营造智能化的校园文化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普及人工智能知识,营造智能化校园环境。第一,开展人工智能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培训,强化师生智能化意识。第二,实地参观,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去参观大型人工智能工厂或者人工智能展览,让师生身临其境,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第三,成立教育联合体,和其他人工智能较成熟的学校联合起来,利用对方的优质资源,协同育人。第四,组织智能化会计类比赛,通过比赛无形中引起管理者对人工智能的重视。

(三)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更新。(1)专业设置。建议将目前的会计学专业调整为智能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则建议向数智化财务管理发展,审计学专业转向大数据审计。(2)培养目标。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础上,强化智能数据分析学科前沿课程设计,充分发挥数字化时代的会计功能,突出“智能型”培养特色。(3)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的基础上,新增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智能财务共享、python数据分析等课程,并适当缩减理论课,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均衡发展。

(四)强化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会计学院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开发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比如和企业成立“订单班”,彻底解决供求矛盾问题;另一方面,落实产教融合,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习方案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基金支持:本文系“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项目”(编号:21GYJS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会计学院校企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2017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