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申 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给排水是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会对市政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之外,还与市政工程的安全及耐久性有密切关联。市政给排水设计本身是一项较为繁琐、系统且专业的工程,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最终会体现在工程施工及建成后的质量、安全及耐久性等方面。故而,为保证市政工程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应加强对给排水设计的重视,促进设计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能全面提升。同时,在施工阶段,还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措施得到充分落实。
在城市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市政给排水工程发挥的作用和价值非常大,能更好地支持城市供水与排水,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排水需求。在市政工程建设阶段,强化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视,能提升工程建设后的整体品质和提高与城市既有配套的兼容性。市政给排水工作范围广泛,涉及内容繁多,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远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所以加强完善给排水施工设计,改善施工设计方案,可以从顶层设计上对城市生活品质加以提高。同时为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中,可以采取对给排水合理设计的方式,净化处理城市的给水与排水。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市政工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管道设计越来越复杂,这一现象的存在,为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1]。
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虽然设计单位已经强化了对给排水设计问题的重视,明确了该工作的重要性,能主动改变设计观念,力求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对设计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提高,但因为市政的排水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繁琐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局限,设计人员在进行给排水设计阶段,可能会遗漏或忽视某些方面的因素,导致给排水设计缺乏整体考虑,严谨性相对较差,为后续市政工程的有序开展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过程中,水管设计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与居民日常生活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居民日常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对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管道的合理性、便捷性和有效性等需求也增加。因此,在给排水设计期间,必须多方面考虑,采取科学的方式展开设计。结合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成效来看,存在的问题多体现在:(1)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缺乏规范性及科学性,使得污水管的埋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通常,如果污水管埋深不够合理,市政规划管网的竖向高程便无法得到满足;(2)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工程的具体施工现状进行综合考量,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城市交通建设等,致使污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与城市其他发展建设部分冲突[2];(3)在给排水设计期间,雨污分流机制不完善,导致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相通的问题频现,使得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推进。此外,一些污水管道埋深土层大多为冲积粘土或砂土层,无法有效地对钢筋混凝土刚性管材进行支撑,也容易引起污水渗漏问题,造成使得地下水遭到污染。
市政给水与雨水规划,直接关系到居民饮用水安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建设等多方面,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多方面因素加以考量与权衡,让给水需求能满足城市正常运转,让雨水能充分调蓄和利用,让整体规划设计与城市其他功能协调统一。但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在此方面缺乏合理设计,诸如我国滨海城市给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城市防洪防涝、防海水倒灌等问题综合考量。但实际运行情况是,因设计缺乏合理性,经常会存在海水倒灌问题,引起市政给水困难;滨海城市的降雨丰沛,引起丰水期雨水管网的超负荷运行,部分城市还出现大面积城市内涝[3]。
在具体的市政雨水专项规划及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地势走向,合理敷设管道,但因为在设计中没有对这一因素加以重视,使得设计不合理,不能将先进的科学理念融入其中,也未结合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科学地对数字排水平台加以构建,使得市政雨水规划设计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城区出现积水点过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设计期间,雨水利用意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在雨水系统的上游以及中游管道设计期间,只是对雨水进行了调蓄,没有将雨水调蓄与利用高效融合。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市政工程建设期间,应该将设计工作做好做深,加大给排水管道的改造和新建力度。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管道布置设计是较为复杂的工作,系统性强,需要协调好施工各个环节,减少对工程进程的影响。同时,还应该强化对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结合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展开,确保施工能稳定推进[4]。
当前,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城市供水管道在顶层规划设计期间,需首先将实际需求作为基础,全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给排水设计工作。在设计阶段,依托于工程设计标准,合理对管道尺寸进行选择。在进行管道布置期间,要保证管道的质量,有针对性地对管道材料、等级选择和利用。同期开展的工作还包括对原有管道设计进行改进,加大优化力度;增设压力阀门或者解压阀门等相关设备,最大限度降低管道承受压力,确保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提升设计的有效性。
在具体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管道材质进行考量,加大重视程度并做好相应的抽样检测工作,保证所应用的管道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避免出现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给排水事故,延长市政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在设计环节,应该对给排水系统中使用材料、材质等加以明确,依照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安装。
在对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漏是连接污水管道与地面空间的主要结构。传统地漏中,需要结合地漏本身形成水封,将管道系统与上部结构分离,如地漏的水封性不强,则易引起排水管路中臭气溢散,影响城市空气环境。因此,在布置配水管道过程中,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和考量,依照本地区实际规划,科学地进行布置。但要明确的是:在对给水管道敷设期间,应该充分考量地漏漏水这一问题,并依照工程的具体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地展开设计,确保地漏水封的深度能满足既定要求,并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污水管道与地面空间连接的结构设计,减少问题的出现[5]。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当前设计阶段出现的各类问题,需全面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提高,在设计工作进行阶段,需要深入地对现存问题加以分析,在充分掌握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办法,确保可以为后续市政工程的稳定开展提供依据。
为了能满足给排水协调设计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对市政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充分明确各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合理进行设计和规划。在设计环节,加强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构建,并能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保证各个工作环节能有序开展。如:在进行雨水管道布置设计环节,要考虑地区不同季节的雨水丰度及地形地势、排水走向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对管材进行选择和利用。通常,雨水管道在埋设期间,深度较浅,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的管道类型比较多,诸如钢筋混凝土圆管、PE管等,具体采取何种管材,需结合施工要求而定,综合提升设计的有效性。借助相对合理的方式,让区域内的雨水工程与防洪工程衔接起来,并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综合考量,提升设计有效性与协调性[6]。
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做好污水排放管道的科学设计尤为重要。因为污水系统对管道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抗渗透性方面,所以在设计期间,管道的质量必须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同,无论是在刚度和外压承受力,还是抗渗透性,都要满足既定标准。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可以对当前先进的管材加以利用。在具体设计阶段,将城市规划图作为基础,规范设置污水管道,合理铺设。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路线要基于经济性的原则,最大程度避免穿越障碍物,包括河道、铁路等。针对道路排水体制,可以融入雨污分流的理念。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还应该充分熟悉污水排放管网材料的质量,选择耐腐蚀性强的管道材料,有依据地展开设计,确保市政给排水设计能更加合理科学。
在对给排水系统设计前期,需要依照城市区域的具体用水量,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城市供水系统加以规划。在正式施工时,应科学应用开挖和支护沟槽等技术,综合考量施工现场情况,对对沟槽边坡的坡度明确和熟悉,并结合沟槽深度,建立有效的支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塌方事故出现概率,具体如图1所示。在开展沟槽开挖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市政给排水的管道布设现状来确定。在规划设计环节,尽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节约资源,降低建设企业更大的资金成本投入。在具体给排水设计期间,加强对性价比高的资源的利用,让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节能高效,同时满足当前绿色环保的要求。
图1 给排水工程沟槽回填流程
以往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期间,大多采取人工计算的方式来对设计图纸加以处理,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而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让给排水实现一体化设计的目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对数据库数据模型进行构建,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能对给排水的实际现状进行全方位掌控,动态且高效地实施管理。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数据存储与实时上传功能也得到了健全,能借助数据库与终端显示帮助相关人员随时随地的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监控。在给排水设计环节,将该技术合理渗透其中,能让繁琐的工程设计流程变得直观且有序,促进部门之间沟通效率的提升,达到信息实时共享。通过对三维立体形式的高效运用,能让建筑空间特点更加清晰且直观地展现出来,让一线施工人员可以快速理解施工目的,熟练掌握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流程以及内容。在给排水设计期间,为保证管道的结构及排水工程设计能处于平稳的状态,施工人员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借助其中的可视化以及三维立体模型,让设计图纸能清晰且直观地展现出来,保证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管道进行优化和调整。在设计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市政给排水设计方案加以确定,计算机辅助系统还能加强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改进,保证整个设计流程能更加高效。
信息技术囊括的内容相对较多,诸如建筑物信息模拟技术,可以将建筑物的数据信息作为基础,科学地对建筑物的模型进行建立,并对该技术中涵盖的可视化功能有效利用,采取输入相关数据的方式来模拟,保证建筑物能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以往平面图纸及二维平面能得到全方位的优化。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不同项目的施工需要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照项目具体需求,查阅相关信息,让项目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但又可以独立存在。在给排水工程设计期间,要简化繁琐的工作流程,促进设计有效性的提升,既要保持局部设计的独立性,也能保持整合项目的统筹性,让后期施工作业的开展更加稳定顺利,不会因为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实现工程总体经济效益提高的目标。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模拟性特征,组织开展给排水试验,以此来对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结构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进行排查,确保不会出现大量返工的情况,增强工程的整体质量。借助该技术能让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合理,进而让后续工程能顺利实施。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顶层规划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对所需的数据和材料全方位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模拟,对涉及到的新技术、新理念要融贯汇通,保证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市政排水系统。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阶段,结合给水工程等市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关注其对环境产生的干扰,并明确与其他工程的协调问题,确保能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前瞻性和严肃性要强,如工程出现变更事项,务必第一时间开展严谨的论证。在执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各部门必须强化共识,加大对执行工程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市政给排水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综合而言,随着社会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市政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执行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加大重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综合考量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因素,并在充分了解各因素的影响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开展给排水设计工作,促进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提升,让设计能更加合理规范,为市政工程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