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
中国“匠人”的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考工记》中便有关于百工司职的记载,《汉书·食货志》更有云:“做巧成器曰工。”[1]能工巧匠自古便是推动华夏民族技艺创新的先驱,在一遍遍用双手打磨器物的过程中,天人合一、参悟道技、内心充盈的匠人群体就此诞生。中国纪录片中匠人群像的塑造,在尊重客观现实与艺术真实的前提下,也倾注了创作者对如何炼就匠人的深刻体悟。匠人内心安定无陈杂的微观世界,在纪录片的长镜头、中近景的镜头格调中展现出来,变幻不息的每一帧影像都是对匠人生命步调的客观记录,这些有条不紊的律动最终串联起纪录片完整的叙事主线,完成了对大国工匠内外两重自我的形塑。《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了不起的匠人》(2016)、《大国工匠》(2015)、《百心百匠》(2017)、《尺八·一声一世》(2018)等优秀工匠题材纪录片,既以外化的叙事逻辑探究了当前时代中国匠人的处境与传承问题,又以匠心为尺丈量着匠人内心平和而细腻的精神家园,从技艺层面上升到民族传统与历史哲思。
一、现实语境:东方匠艺与中国经验的现实落地
纪录片创作要秉持为时而作、因事而歌的原则,匠人主题的纪录片尤其应当如此,即保持与普罗大众生活的直接联系,以现实语境作为依托。无论是讲好中国故事,还是打造中国品牌,都需要高超的叙事技巧、对受众心理的精准分析、合理的传播经验逻辑。塑造匠人群像还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随着“匠人”定义的拓展和价值宣传的现实需要,纪录片的叙事手段也要因时而变,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呼应“一匠一心、一生一艺”的精神内涵。
(一)深植生活的创作信念
纪录片是生活的艺术,能够“通过日常化场景、生活化细节以及普通的人物角色,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鲜活地表达出来”[2]。诚然,为中国匠人进行影像写史立传能够利用纪实艺术承载意识形态,但一切必须建立在有效传播的基础上。唤醒海内外观众对能工巧匠发自内心的叹服与敬畏,使其体悟匠人精神背后的民族意识与历史逻辑,是纪录片完成中国话语实践的必由之路。
中国匠人主题纪录片已然形成了形态多元的传播矩阵。《大国工匠》(2015)、《百心百匠》(2017)等宏观视角作品从大处着眼,融意识形态与崇高光环于叙述话语中,将匠人升格为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群体符号。这类作品对中国工艺发展史的回顾,更从写人上升到了写史,再现了百年风云中匠人的地位变迁与观念嬗变。《爸爸的木匠小屋》(2015)、《了不起的匠人》(2016)等作品则采用了小而美的策略,试图将匠人话题带入年轻群体市场。《爸爸的木匠小屋》(2015)每集仅用三分钟,将木匠工艺与二十四节气结合,构建了一个容纳万象的微观匠人世界,郑爸爸用传统木工老手艺制作花器、吉他架、梯田笔筒等年轻人喜爱的创意家具,纪录片用简明轻快的语调叙述他为作品灌注生命的过程。微纪录片的形态适应了年轻群体的碎片化阅读需要,文艺清新的艺术风格营建了亲民的话语磁场,为匠人精神这一主题平添了几分轻盈欢快。纪录片宏观与微观审视下的匠人群体自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重特性,但纪录片最终依然要回归于生活旨趣,履行其展呈匠人群体生活境况的纪实使命。
(二)东方技艺的活态传承
“传承”二字是匠人题材纪录片无法避开的主题之一,这是由匠人身份的特殊性质及当下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匠人所持的技艺都需要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坚守,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恰如《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中文物修复师简单朴实的语言:“干这一行,必须得坐得住。”而躁动功利的浮华世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如今想要传承技艺之人稀缺,不少匠人都面临着绝活失传的现实困境。《传承》(2015)、《讲究》(2017)、《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等一众精品纪录片为匠心传承开凿了一汪源头活水,联通了大众与小众、现代与古老,在大众圈层内唤起了名为“传承”的思想风潮。
纪录片对“传承”话题的讲述需要遵从客观实际,师徒相承、父子相传的古老传统,天资、血缘、勤勉等众多要素,说明了技艺传承并非易事。纪录片写尽了“传承”二字中的人生百态,《了不起的匠人》(2016)中的刘胄父子共同修缮文物,《讲究》(2017)中的郎佳子彧小小年纪便用家传绝学捏就福娃面人,这些故事固然堪称佳话,但更多时候,像西装世家掌门人陈家宁、花丝镶嵌巨匠杜建毅等就在传承技艺上与晚辈产生了分歧。中国香港最后的霓虹灯匠人唐国祥,以50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霓虹灯的兴盛与衰亡,面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技艺,纪录片不由得替观众发出一声叹息,却也肯定了LED灯代替霓虹灯的城市规划。活态传承即是包容,肯定各项匠艺客观的发展规律,不一味鼓吹继承传统,而是将创新和顺应潮流视为工匠的第一要义。纪录片对活态传承的呈现有利于其打通中国匠艺的历史和未来。
二、个体凝视:匠人群像背景下的个体生态描摹
2016年以來,中国有关匠人的纪录片迎来创作高峰,类型细化也成为题材发展的必然趋势。搭载上大众传媒的羽翼后,“匠人”在影像艺术创作中愈发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性概念,不再专门指代过去的手工业者,画家、音乐家、文物修复师、中医药专家这些具备匠人、悉心耕耘的群体,都可被称为“匠人”。匠人精诚钻研、坚韧创新的群体精神已然被观众所熟悉,未来该题材创作者所寻找的新蓝海,将落脚于匠人的个性特征上。摒弃千人一面的流俗腔调,精心定制每位主人公的匠心故事,在这一点上,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依然任重道远。
(一)镜头语言下的匠人万象
对于这类题材的纪录片而言,“匠人”是绝对的讲述主体,对这一点的认识要贯穿作品的文本与影像全纪录中。“透物见人”固然是纪录片的深层题旨所在,但具有视听感官吸引力的影像表达是纪录片调动观众对匠人主题情感关切的前提,因而匠人题材纪录片非常注重构图。构图是“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画出界限的本领”[3],它确立了纪录片的拍摄主体。这类纪录片拍摄全景镜头时大多将人物居中,表现了匠人与其工作场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时刻体现出匠人在作品中的主要位置。
特写镜头和微距镜头的运用,延伸了观众的感官认知。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对文物修复师眼神的特写,印刻了他们的审慎仔细及其对修复事业的精益求精。闵俊嵘师傅在为古瑟补色上漆时,镜头捕捉到了他眼中紧张严肃的神情,又反复扫过他的动作,将其放大拉近,让观众近距离感知古瑟的一毫一厘,体味文物修复师严谨入微的技术要求。《百心百匠》(2017)、《本草中国》(2016)等纪录片中也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无论是匠人的制作过程还是最终成品,特写镜头都有效凸显了工匠精雕细琢的精湛技艺。空镜头也是匠人主题纪录片中常见的画面,它们的出现与纪录片塑造匠人形象的目的并行不悖,《传承》(2015)里许多江河湖海、森林民居的空镜,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空间真实感与现场感,再现了匠人的现实生活场景。空镜与人物的反复交替,形成了纪录片自然流畅的叙事语调,更突显了“慢节奏”的体验感,在快速轮转的现代生活中找回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该题材纪录片给人的总体印象不疾不徐、张弛有度,在坚持以人物为主体的同时,彰显了匠人与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二)匠人形象的个性化阐释
有着“日本民艺运动之父”之称的美学大师柳宗悦(Sooetsu Yanagi),曾将匠人的高绝技艺形容为“造化之妙”。“这是由‘神构造的绝妙的技巧,或推、或拉、或握、或撒、或叩、或抚、或扬、或撑,上下纵横;或斜、或强、或静、或柔、或快,应物应事极其自如。”[4]匠人纪录片的创作同样如此,细节之间神妙自来,“一生为一件事而来”的匠人看似雕琢的只是物件,但为物赋形实则也是倾注心血的过程,个体性格的多元性决定了每一位匠人手下出品的物件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它们的光泽纹理折射出作器者彼时的心境。物件的神与魂,是匠人制造区别于工厂流水线的根本标志,而纪录片所需要做的,便是从故事化、个性化的讲述中为匠人铸魂。
《一百年很长吗》(2018)这部纪录片是众多同类题材作品中的另类,它毫不避讳地直面手艺人的生活困境,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北疆马鞍匠人阿合特、怀揣打拳舞狮梦的肇庆小伙黄忠坚与周遭的芸芸众生无半点不同。阿合特的亲人身患尿毒症,他只盼着能卖出精心手制的十几副马鞍换得药费;黄忠坚为筹钱结婚和为治疗儿子的心脏病而两度奔波。纪录片中的他们就是甘苦自知的普通人,他们的一身技艺甚至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日常开销,却给了他们大胆言梦的勇气。纪录片将重心从练拳、舞狮、制作马鞍转移到人物的现实困境与情感跌宕上来,最终道出“家有千金,不如朝夕为人”的主题。反其道而行之,从匠心对人物生命的改变说起,《一百年很长吗》(2018)逆流而上的立意逻辑,完成了匠人身份的再一次祛魅,大大缩短了观众与片中人物间的心理距离,更是一次个性阐述的尝试。
三、哲思共语:全球视野下的匠人主题纪录片
工匠的纯熟技艺与高妙匠心,是世界共通的话题,具有全球性的人文与审美价值。许多古老手艺因缺乏继承者而濒临消亡的严峻现状,更赋予了这一题材纪录片弘扬传播民族技艺的现实使命。在这双重条件之下,匠人题材纪录片的“走出去”兼具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民族间的技艺文化接近性为前提,更以全世界共同寻唤匠人精神的理想为归宿。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以老物件修复为主题制作了纪录片《古董修理店》(2017),日本NHK频道也推出过纪录片《工匠达人》(2010),可见,高超精进的工匠技艺、超然物外的匠心匠意在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是备受嘉许与尊崇的。
(一)“写人”而非“造神”
对匠人群体的形象描摹,最终要落脚到对生命终极的参悟上。总览中国这类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对象,绝大部分创作者都会将镜头对准某一领域的大师,他们不仅深耕技艺数十年,而且在传习坚守中用自我的生命步调体悟著这门技艺。勾勒出匠人的生命纵深,忠实记录下人、技、道三者合一的至臻境界,都需要以人为本,对匠人抱有客观态度,不“神化”不“矮化”是纪录片应有的人文尊重。
面对有着不同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背景,生活在差异性极大的生活场域中的受众,纪录片创作者想要唤醒共鸣、播撒情怀,必然要保证作品内容的真实客观。只有流动着人物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让观众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匠人的自我解读。聿馨执导的《尺八·一声一世》(2018)选择从中日两国文化交融的视角切入,片中对佐藤康夫(Kinohachi)、小凑昭尚(Kominato Akihisa)等日本尺八巨匠的塑造手法堪称细腻,绝无神化之嫌,透过对几位大师青年时代的追溯,找寻人与尺八产生灵魂碰撞的转折点。纪录片对人物故事的叙述多有相似之处,小凑昭尚名校毕业而遭遇失业重击,却在尺八的回响中领悟了人生奥义;无独有偶,航空专业出身的蔡鸿文急流勇退,放弃世俗眼中的高薪职业,寓居于尺八的音域世界中潜心钻研。崇拜佐藤康夫的徐浩鹏,从一管塑料尺八、一周还没吹响开始,逐渐体会到这项“以年为计”的匠业之艰。
“纪录片的最大创作特点在于创造抢注全部的人文关怀真诚关注与交往真实的被拍摄对象。”[5]对于匠人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而言,找准对接国际话语的契合点至关重要。这类作品想要实现跨域发声,不能凭借一味地自说自话,以平白的陈述语调介绍技艺本身,而要以真诚细腻的人物性格剖白来衬托艺术无国界的理念。
(二)“双边”而非“单边”
融媒体时代的跨域传播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内容的取材与生产,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壁垒,实现策划者和网民的深度互动,将不同的民族、城市、情感交融到一起,并获得了极大的影响”[6]。令人喜闻乐见的是,中国许多匠人题材纪录片都实现了迎风出海,“中华之美海外传播计划”收录的23部纪录片中,与匠人题材有关的就有《了不起的匠人》(2016)、《本草中国》(2016)、《传家本事》(2016)等,充分体现了这些作品的国际视野。其中,《了不起的匠人》(2016)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的电视频道上转播,该片的林志玲汉服海报还曾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掀起了一阵东方匠人文化的热潮。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通全球传播渠道,除了中国传播方的大力推广和技术支持外,还需要纪录片具有让海外观众乐于解读的人文贮藏。
基于各国在匠人精神上的文化相似性,中国纪录片在塑造匠人形象时,也要考虑国际视野下的接受度,才能切实助力中国匠心走向海外,让中国故事、中国制造为世界所接纳和认可。中国纪录片中的匠人,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中国传统技艺,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标识性,在海外传播中是一把“双刃剑”。木雕、烧瓷、刻经、制墨等几乎陌生的东方技艺的确能给人以新鲜感,但客观上削减了海外受众的代入感。这便亟需纪录片审美意象的升格,借助氛围营造来突破文化语境的客观限制。《尺八·一声一世》(2018)中,创作者注重以尺八苍凉磅礴的音色营造万古沧桑的意境,小凑昭尚孤独立于长城上演奏《晚霞》,苍凉的音韵如泣如诉,凝聚着历史的朝暮斜辉,谱写着人类文明的千年一叹。源于中国的尺八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符号长城,在一位日本大师的演绎中超迈了国界的限制,令世界为之潸然、为之动容。超脱有形世界一切边际的心灵共振,正是匠人精神的普世价值所在,有效输入和有效输出的双边共鸣,令东方匠心乘风出海,在广阔的世界话语中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重任。
结语
道技合一是中国纪录片在描摹匠人群像时共同遵守的叙事逻辑,片中令人叹服的工艺之美与技艺之精,实则是工匠内心大千万物的实体表征,纪录片真正有意歌咏的,是富有人文忧患意识与钻研精神的为匠之道。一系列以匠人为表现主体的纪录片作品,将万千技艺衬托得温暖和煦而不孤高,引领匠人文化走出孤芳自赏的小众圈层,给予大众余味隽永的生命思索。“传承”“驻守”“严谨”“精进”,众多与匠人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词汇,被纪录片这一大众媒介赋予了鲜活的影像形态,在深入剖析和全景展呈匠人有态度的生命信条时,纪录片也完成了“有态度”的人文关照与民族美学实践。
中国“匠人”的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考工记》中便有关于百工司职的记载,《汉书·食货志》更有云:“做巧成器曰工。”[1]能工巧匠自古便是推动华夏民族技艺创新的先驱,在一遍遍用双手打磨器物的过程中,天人合一、参悟道技、内心充盈的匠人群体就此诞生。中国纪录片中匠人群像的塑造,在尊重客观现实与艺术真实的前提下,也倾注了创作者对如何炼就匠人的深刻体悟。匠人内心安定无陈杂的微观世界,在纪录片的长镜头、中近景的镜头格调中展现出来,变幻不息的每一帧影像都是对匠人生命步调的客观记录,这些有条不紊的律动最终串联起纪录片完整的叙事主线,完成了对大国工匠内外两重自我的形塑。《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了不起的匠人》(2016)、《大国工匠》(2015)、《百心百匠》(2017)、《尺八·一声一世》(2018)等优秀工匠题材纪录片,既以外化的叙事逻辑探究了当前时代中国匠人的处境与传承问题,又以匠心为尺丈量着匠人内心平和而细腻的精神家园,从技艺层面上升到民族传统与历史哲思。
一、现实语境:东方匠艺与中国经验的现实落地
纪录片创作要秉持为时而作、因事而歌的原则,匠人主题的纪录片尤其应当如此,即保持与普罗大众生活的直接联系,以现实语境作为依托。无论是讲好中国故事,还是打造中国品牌,都需要高超的叙事技巧、对受众心理的精准分析、合理的传播经验逻辑。塑造匠人群像还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随着“匠人”定义的拓展和价值宣传的现实需要,纪录片的叙事手段也要因时而变,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呼应“一匠一心、一生一艺”的精神内涵。
(一)深植生活的创作信念
纪录片是生活的艺术,能够“通过日常化场景、生活化细节以及普通的人物角色,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鲜活地表达出来”[2]。诚然,为中国匠人进行影像写史立传能够利用纪实艺术承载意识形态,但一切必须建立在有效传播的基础上。唤醒海内外观众对能工巧匠发自内心的叹服与敬畏,使其体悟匠人精神背后的民族意识与历史逻辑,是纪录片完成中国话语实践的必由之路。
中国匠人主题纪录片已然形成了形态多元的传播矩阵。《大国工匠》(2015)、《百心百匠》(2017)等宏观视角作品从大处着眼,融意识形态与崇高光环于叙述话语中,将匠人升格为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群体符号。这类作品对中国工艺发展史的回顾,更从写人上升到了写史,再现了百年风云中匠人的地位变迁与观念嬗变。《爸爸的木匠小屋》(2015)、《了不起的匠人》(2016)等作品则采用了小而美的策略,试图将匠人话题带入年轻群体市场。《爸爸的木匠小屋》(2015)每集仅用三分钟,将木匠工艺与二十四节气结合,构建了一个容纳万象的微观匠人世界,郑爸爸用传统木工老手艺制作花器、吉他架、梯田笔筒等年轻人喜爱的创意家具,纪录片用简明轻快的语调叙述他为作品灌注生命的过程。微纪录片的形态适应了年轻群体的碎片化阅读需要,文艺清新的艺术风格营建了亲民的话语磁场,为匠人精神这一主题平添了几分轻盈欢快。纪录片宏观与微观审视下的匠人群体自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重特性,但纪录片最终依然要回归于生活旨趣,履行其展呈匠人群体生活境况的纪实使命。
(二)东方技艺的活态传承
“传承”二字是匠人题材纪录片无法避开的主题之一,这是由匠人身份的特殊性质及当下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匠人所持的技藝都需要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坚守,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恰如《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中文物修复师简单朴实的语言:“干这一行,必须得坐得住。”而躁动功利的浮华世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如今想要传承技艺之人稀缺,不少匠人都面临着绝活失传的现实困境。《传承》(2015)、《讲究》(2017)、《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等一众精品纪录片为匠心传承开凿了一汪源头活水,联通了大众与小众、现代与古老,在大众圈层内唤起了名为“传承”的思想风潮。
纪录片对“传承”话题的讲述需要遵从客观实际,师徒相承、父子相传的古老传统,天资、血缘、勤勉等众多要素,说明了技艺传承并非易事。纪录片写尽了“传承”二字中的人生百态,《了不起的匠人》(2016)中的刘胄父子共同修缮文物,《讲究》(2017)中的郎佳子彧小小年纪便用家传绝学捏就福娃面人,这些故事固然堪称佳话,但更多时候,像西装世家掌门人陈家宁、花丝镶嵌巨匠杜建毅等就在传承技艺上与晚辈产生了分歧。中国香港最后的霓虹灯匠人唐国祥,以50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霓虹灯的兴盛与衰亡,面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技艺,纪录片不由得替观众发出一声叹息,却也肯定了LED灯代替霓虹灯的城市规划。活态传承即是包容,肯定各项匠艺客观的发展规律,不一味鼓吹继承传统,而是将创新和顺应潮流视为工匠的第一要义。纪录片对活态传承的呈现有利于其打通中国匠艺的历史和未来。
二、个体凝视:匠人群像背景下的个体生态描摹
2016年以来,中国有关匠人的纪录片迎来创作高峰,类型细化也成为题材发展的必然趋势。搭载上大众传媒的羽翼后,“匠人”在影像艺术创作中愈发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性概念,不再专门指代过去的手工业者,画家、音乐家、文物修复师、中医药专家这些具备匠人、悉心耕耘的群體,都可被称为“匠人”。匠人精诚钻研、坚韧创新的群体精神已然被观众所熟悉,未来该题材创作者所寻找的新蓝海,将落脚于匠人的个性特征上。摒弃千人一面的流俗腔调,精心定制每位主人公的匠心故事,在这一点上,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依然任重道远。
(一)镜头语言下的匠人万象
对于这类题材的纪录片而言,“匠人”是绝对的讲述主体,对这一点的认识要贯穿作品的文本与影像全纪录中。“透物见人”固然是纪录片的深层题旨所在,但具有视听感官吸引力的影像表达是纪录片调动观众对匠人主题情感关切的前提,因而匠人题材纪录片非常注重构图。构图是“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画出界限的本领”[3],它确立了纪录片的拍摄主体。这类纪录片拍摄全景镜头时大多将人物居中,表现了匠人与其工作场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时刻体现出匠人在作品中的主要位置。
特写镜头和微距镜头的运用,延伸了观众的感官认知。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对文物修复师眼神的特写,印刻了他们的审慎仔细及其对修复事业的精益求精。闵俊嵘师傅在为古瑟补色上漆时,镜头捕捉到了他眼中紧张严肃的神情,又反复扫过他的动作,将其放大拉近,让观众近距离感知古瑟的一毫一厘,体味文物修复师严谨入微的技术要求。《百心百匠》(2017)、《本草中国》(2016)等纪录片中也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无论是匠人的制作过程还是最终成品,特写镜头都有效凸显了工匠精雕细琢的精湛技艺。空镜头也是匠人主题纪录片中常见的画面,它们的出现与纪录片塑造匠人形象的目的并行不悖,《传承》(2015)里许多江河湖海、森林民居的空镜,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空间真实感与现场感,再现了匠人的现实生活场景。空镜与人物的反复交替,形成了纪录片自然流畅的叙事语调,更突显了“慢节奏”的体验感,在快速轮转的现代生活中找回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该题材纪录片给人的总体印象不疾不徐、张弛有度,在坚持以人物为主体的同时,彰显了匠人与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二)匠人形象的个性化阐释
有着“日本民艺运动之父”之称的美学大师柳宗悦(Sooetsu Yanagi),曾将匠人的高绝技艺形容为“造化之妙”。“这是由‘神构造的绝妙的技巧,或推、或拉、或握、或撒、或叩、或抚、或扬、或撑,上下纵横;或斜、或强、或静、或柔、或快,应物应事极其自如。”[4]匠人纪录片的创作同样如此,细节之间神妙自来,“一生为一件事而来”的匠人看似雕琢的只是物件,但为物赋形实则也是倾注心血的过程,个体性格的多元性决定了每一位匠人手下出品的物件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它们的光泽纹理折射出作器者彼时的心境。物件的神与魂,是匠人制造区别于工厂流水线的根本标志,而纪录片所需要做的,便是从故事化、个性化的讲述中为匠人铸魂。
《一百年很长吗》(2018)这部纪录片是众多同类题材作品中的另类,它毫不避讳地直面手艺人的生活困境,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北疆马鞍匠人阿合特、怀揣打拳舞狮梦的肇庆小伙黄忠坚与周遭的芸芸众生无半点不同。阿合特的亲人身患尿毒症,他只盼着能卖出精心手制的十几副马鞍换得药费;黄忠坚为筹钱结婚和为治疗儿子的心脏病而两度奔波。纪录片中的他们就是甘苦自知的普通人,他们的一身技艺甚至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日常开销,却给了他们大胆言梦的勇气。纪录片将重心从练拳、舞狮、制作马鞍转移到人物的现实困境与情感跌宕上来,最终道出“家有千金,不如朝夕为人”的主题。反其道而行之,从匠心对人物生命的改变说起,《一百年很长吗》(2018)逆流而上的立意逻辑,完成了匠人身份的再一次祛魅,大大缩短了观众与片中人物间的心理距离,更是一次个性阐述的尝试。
三、哲思共语:全球视野下的匠人主题纪录片
工匠的纯熟技艺与高妙匠心,是世界共通的话题,具有全球性的人文与审美价值。许多古老手艺因缺乏继承者而濒临消亡的严峻现状,更赋予了这一题材纪录片弘扬传播民族技艺的现实使命。在这双重条件之下,匠人题材纪录片的“走出去”兼具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民族间的技艺文化接近性为前提,更以全世界共同寻唤匠人精神的理想为归宿。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以老物件修复为主题制作了纪录片《古董修理店》(2017),日本NHK频道也推出过纪录片《工匠达人》(2010),可见,高超精进的工匠技艺、超然物外的匠心匠意在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是备受嘉许与尊崇的。
(一)“写人”而非“造神”
对匠人群体的形象描摹,最终要落脚到对生命终极的参悟上。总览中国这类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对象,绝大部分创作者都会将镜头对准某一领域的大师,他们不仅深耕技艺数十年,而且在传习坚守中用自我的生命步调体悟着这门技艺。勾勒出匠人的生命纵深,忠实记录下人、技、道三者合一的至臻境界,都需要以人为本,对匠人抱有客观态度,不“神化”不“矮化”是纪录片应有的人文尊重。
面对有着不同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背景,生活在差异性极大的生活场域中的受众,纪录片创作者想要唤醒共鸣、播撒情怀,必然要保证作品内容的真实客观。只有流动着人物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让观众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匠人的自我解读。聿馨执导的《尺八·一声一世》(2018)选择从中日两国文化交融的视角切入,片中对佐藤康夫(Kinohachi)、小凑昭尚(Kominato Akihisa)等日本尺八巨匠的塑造手法堪称细腻,绝无神化之嫌,透过对几位大师青年时代的追溯,找寻人与尺八产生灵魂碰撞的转折点。纪录片对人物故事的叙述多有相似之处,小凑昭尚名校毕业而遭遇失业重击,却在尺八的回响中领悟了人生奥义;无独有偶,航空专业出身的蔡鸿文急流勇退,放弃世俗眼中的高薪职业,寓居于尺八的音域世界中潜心钻研。崇拜佐藤康夫的徐浩鹏,从一管塑料尺八、一周还没吹响开始,逐渐体会到这项“以年为计”的匠业之艰。
“纪录片的最大创作特点在于创造抢注全部的人文关怀真诚关注与交往真实的被拍摄对象。”[5]对于匠人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而言,找准对接国际话语的契合点至关重要。这类作品想要实现跨域发声,不能凭借一味地自说自话,以平白的陈述语调介绍技艺本身,而要以真诚细腻的人物性格剖白来衬托艺术无国界的理念。
(二)“双边”而非“单边”
融媒体时代的跨域传播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内容的取材与生产,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壁垒,实现策划者和网民的深度互动,将不同的民族、城市、情感交融到一起,并获得了极大的影响”[6]。令人喜闻乐见的是,中國许多匠人题材纪录片都实现了迎风出海,“中华之美海外传播计划”收录的23部纪录片中,与匠人题材有关的就有《了不起的匠人》(2016)、《本草中国》(2016)、《传家本事》(2016)等,充分体现了这些作品的国际视野。其中,《了不起的匠人》(2016)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的电视频道上转播,该片的林志玲汉服海报还曾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掀起了一阵东方匠人文化的热潮。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通全球传播渠道,除了中国传播方的大力推广和技术支持外,还需要纪录片具有让海外观众乐于解读的人文贮藏。
基于各国在匠人精神上的文化相似性,中国纪录片在塑造匠人形象时,也要考虑国际视野下的接受度,才能切实助力中国匠心走向海外,让中国故事、中国制造为世界所接纳和认可。中国纪录片中的匠人,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中国传统技艺,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标识性,在海外传播中是一把“双刃剑”。木雕、烧瓷、刻经、制墨等几乎陌生的东方技艺的确能给人以新鲜感,但客观上削减了海外受众的代入感。这便亟需纪录片审美意象的升格,借助氛围营造来突破文化语境的客观限制。《尺八·一声一世》(2018)中,创作者注重以尺八苍凉磅礴的音色营造万古沧桑的意境,小凑昭尚孤独立于长城上演奏《晚霞》,苍凉的音韵如泣如诉,凝聚着历史的朝暮斜辉,谱写着人类文明的千年一叹。源于中国的尺八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符号长城,在一位日本大师的演绎中超迈了国界的限制,令世界为之潸然、为之动容。超脱有形世界一切边际的心灵共振,正是匠人精神的普世价值所在,有效输入和有效输出的双边共鸣,令东方匠心乘风出海,在广阔的世界话语中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重任。
结语
道技合一是中国纪录片在描摹匠人群像时共同遵守的叙事逻辑,片中令人叹服的工艺之美与技艺之精,实则是工匠内心大千万物的实体表征,纪录片真正有意歌咏的,是富有人文忧患意识与钻研精神的为匠之道。一系列以匠人为表现主体的纪录片作品,将万千技艺衬托得温暖和煦而不孤高,引领匠人文化走出孤芳自赏的小众圈层,给予大众余味隽永的生命思索。“传承”“驻守”“严谨”“精进”,众多与匠人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词汇,被纪录片这一大众媒介赋予了鲜活的影像形态,在深入剖析和全景展呈匠人有态度的生命信条时,纪录片也完成了“有态度”的人文关照与民族美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