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恬恬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 050021)
新时代,意味着科技的进步和飞速发展,它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富强的重要支撑力量[1]。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的飞速带动下,我们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的娴熟运用来附加其更为充足的物质价值。然而,我们是否能够并且已经将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与发展都转化进了我们的思维意识当中,而不仅仅在乎其浮于表面的浅薄层面。中国科协2018 年9 月6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达到8.47%,2020 年有望实现10%的目标。但相比美国2001 年公布的美国公民达标比例17%,差距仍然很大。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提升国民的整体科技知识和思维素养,有着深远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震多发国。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MS8.0 地震,2010 年4 月14 日玉树MS7.1 地震,2013 年4 月20 日四川雅安MS7.0 地震,2017 年8 月8 日四川九寨沟MS7.0 地震,2017 年8 月9 日新疆精河MS6.6 地震……地震灾难不计其数,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之巨大更是不可估量。但社会灾害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教育实践长期徘徊在或轻或重、忽冷忽热的纠结当中[2],灾害救助、预防等科学普及和国民科技教育没有持之以恒的普及。2018 年7 月应急管理部等5 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以提升国民的整体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认知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基于此,本文着力于对少儿群体的地震科普读物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之所以选择少儿群体作为本篇研究对象,主要在于其是公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公民文化程度和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3]。这一群体还具有其群体的独特性,尽管受到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各方面的限制,但相比成年读者而言,接收科普内容的方式却也更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少儿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作为一种感性认识文化,更加需要科学与正确的指引与开拓。
从字面意思来看,少儿地震科普读物就是为少儿群体量身打造的关于地震科学方面的读物。细化地看,涉及3 个部分:少儿、地震和科普读物。
少儿,少年和儿童的简称,一般是指7—18 周岁的少年儿童。在我国,初中以上成年之前这一群体已不再属于“儿童”的定义范围,因此,将这一部分人群归为“少年”范畴之内。即,7—12 岁的人群为儿童,13—18 岁的人群为少年。地震,在自然科学层面又被叫作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地震带来的伤痛与损失,地震所指的已经远远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层面的意义界定,而是在此基础之上更为人文性、社会性的关怀。科普读物指的是与科学技术普及有关的书籍。说得具体些,就是指关于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学科类科普图书,各类实用技术类图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或是涉及日常各类知识的图书。本文所要重点指出的少儿地震科普图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通俗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因此,可以说,科普读物与生俱来就有两份责任:知识与思想。
近些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产出了不少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其中包含一些关于地震科学类别的少儿科学读本。不过与此同时,国外引进的优秀少儿科普读物仍然占据着我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大比例份额。这里重点选取几部高质量作品(表1),通过同类别(地震科学类别)国内外的对比,以及不同类别少儿科普作品(地震科学与其他类别)之间的对比,从而分析研究出我国少儿地震科普读物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适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表1 国内外主要少儿地震科普读物对比表Table 1 Comparison of main popular earthquake reading materials for children at home and abroad
从知识内容来看,少儿科普读物主要围绕地球内部构造,什么是地震、断层、震级等概念,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逃生自救,震后救援等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从知识表现形式来看,优秀少儿科普读物的表现形式多采用绘本或是故事漫画的形式,因此,图片所占篇幅相对较大,文字更多情况下是附带的对话成分或是名词标注。在《火山与地震之谜》一书中专有名词解释出现56 处,相对较多,不过3D 立体的页面效果能够很好地中和阅读时的枯燥程度。同时,优秀的少儿地震科普读物基本上都需要一些相对特殊的表现手段,无论是实物外在形式上的变异(3D 立体)还是内在表现形式上的凸显(故事漫画等),来达到的最终目的,即增强图书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这两点对于少儿读者至关重要。以往地震科普读物大多走的是“填鸭式”的科学传播路径,但看似系统化、条理化的内容反而限制了孩子们的思考,造成科学传播的机械化。通过现有形式的表达,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意识,引导孩子们自主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科普传播的实质性内涵。
少儿时期处于人对事物认知的启蒙阶段,是形成科学意识思维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认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可事实上大量的少儿科普作品往往首先考虑到的是“大人们”的接受能力和喜好程度。这也并不毫无原因,受少儿读者群自身选择能力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少儿读者并不能完全主宰自己所要读的书本。而父母则一般会站在孩子学习发展的角度进行筛选,比如在父母为孩子选择的读本当中,“作文辅导”类别的图书位居榜首,“学习辅导类读物”“古典名著”“奥林匹克数学”等位居前四。与此同时,少儿群体的阅读选择主要集中在“幽默故事”“冒险故事”“科学幻想”“侦探小说”等等,成年群体与少儿群体的选择完全不同,无一重合。国内少儿科普读物的编制往往倾向于成年人的选择套路,侧重于知识的硬传输,要求少儿读者能够直接明确地接收传输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强加于记忆。这样的结果就会忽略少儿读者本身的需求,少儿文化本身强调的是游戏性与参与性,没有了这二者,那么少儿读物也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文字累积。如果少儿读物让少儿不感兴趣,也就完全失去了该读物本身的存在价值。
目前,因受国外高质量少儿读物的影响,国内少儿科普读物也越来越重视按照年龄不同层级进行图书的设计与编订[4],譬如小红花系列儿童贴纸书,按照每个阶段儿童的接受能力与需求,将年龄段划分为0—3 岁和3—6 岁两个阶段。《阶梯数学》系列图书按照2—3 岁、3—4 岁、4—5 岁和5—6 岁4 个阶段,从而根据各年龄段内的孩子分别设置对应难度的学习游戏环节。但在少儿地震科普读物中,对于少儿群体的年龄分层仍旧相对模糊,且很少完全针对于低龄儿童的图书读物。无论是像《科学实验王》这样的卡通漫画,还是《地震了!快跑!》之类的知识绘本,都是为少儿群体当中较大年龄层级的孩子所设置的,对其在文字识别、知识点理解和图片信息获取等多方面能力上都有着较高要求。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更小年龄层次的孩子没有必要接受这样的科学传播教育呢?与之相反,这样的群体更应受到重视。毕竟6 岁以上的少儿群体开始甚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独立思考意识,而6 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则更需要科学的传播与引导,从而助其建立起科学认识的基础。
我国的少儿科普图书市场日益繁荣,逐年新增出版的少儿科普读物不计其数。但细看会发现,尽管出版数量增多,但大多数为国外引进图书,国内原创图书为数相对较少,这与长久以来国内少儿科普读物量高质低的现状密不可分。由国内几大图书销售电商的数据可见,当当网少儿科普图书类销售前10 名当中,仅有3 部为国产读物,其中少儿地震科普读物销量前6 位里(有评论数的当当自营图书)仅有1 部为国产读物。亚马逊图书专栏里,少儿科普图书排名前10 位的皆为国外读物,其中罗布·利奥编写的《看里面低幼版》系列图书位居榜首,英国DK 公司出版的《DK 百科系列》位居第三。京东商城图书专栏自营销售前5 位的皆为国外读物,其中DK 系列科普读物位居第二。图1 为国内外少儿科普读物所占市场份额。
图1 国内外少儿科普读物所占市场份额Fig.1 The market share of popular science books for children at home and abroad
由此导致国内科普读物的原创性与读者群体的购买倾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出版商受利益驱使,必然选择成本相对较低、更受消费群体欢迎的国外读物,而国内读物受较高编制成本以及自身品质的限制,也会采用模仿国外优秀读物的作法。各种原因最终导致国内读物的原创性大大降低。
国外优秀的少儿读本一般都十分注重包装宣传,国内这种意识则相对较弱。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包装宣传,一方面是指读物的封面设计,也包括各类知名奖项的“包装”以及相关专业性单位的认可等。这一方面是对读物自身品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一定的消费指引。毕竟消费者在购买之时,都不会也不可能先将读物详细品读一遍再决定是否购买。相关的专业推荐或是奖项认可,是很多消费者为其买单的重要因素。而国内许多优秀读物却十分缺乏这种包装意识,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书自然会有读者。但在当下新媒体繁荣的时代,少儿地震科普读物作为纸介质信息传播途径中的一种,也难逃冲击,尽管冲击力可能不及成年受众群体的信息传播强度大。受“快餐式阅读”整体环境的影响,再想单纯依靠作品内在品质去博取消费者喜爱就有些势单力薄了。
由前文分析可知,无论是国产读物还是国外引进读物,高品质的决定因素往往不在于覆盖知识点的多少,而更注重读本对于少儿读者的思维启发。已有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途径,一种促进其科学思考,培养和提高其科学思维的途径。从整体上来看,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国内少儿地震科普读本的品质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下文就针对我国少儿地震科普读物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少儿本位”这个概念由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提出,后来逐渐被社会公众认可。“少儿本位”就要求在少儿地震科普图书的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少儿群体的阅读能力与实际阅读需求,从孩子的视角和实际出发,摒弃原先那些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所谓少儿读本[5]。一方面要求编者在图书内容设定、形式编排、话风画风等方面要紧握少儿审美而定,另一方面要能很好地实现读本从传播知识到培养思维的跨越。少儿文化本身自带感性色彩,促使它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趣味性,同时也必须兼具参与性、科学性以及教育性。只有将这几种特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部充满智慧的科普作品。
对于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创新,不仅要在书本表现形式上下功夫,更要有将传播知识引向思维方式培养上的创新。书本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必不可少,3D 立体图书、翻翻绘本以及少儿读者参与再加工的手工绘本等,都是十分不错的形式。少儿群体是一个相对感性的群体,因此,首先要在视觉、触觉或是听觉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然后就需要精心打磨读本内容,可以像《神奇校车》那样的故事叙述,也可以像《地震了!快跑!》这样对科学知识点进行描写,只要能实现最终的目的,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了一定地震科普知识之后可以自主展开思考,能够培养其在真正遇到地震时自动生成专属的科学处理方式,就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少儿读物了。
再有,要拿出“适者生存”的劲头儿,充分正视当前时代新媒体传播带来的冲击,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做到优势互补。譬如将少儿地震科普读物进行一定形式上的转化,从而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这样,不仅不会让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读者丢失,还能让新媒体平台成为其一种很好的宣传推广方式,而这些对于我们的终极目标-培养教育少儿群体的地震科普学习,是十分助益的。
邓文[6]认为,从市场调研开始,经历图书选题策划、确定作者、组稿、设计版式、改稿、与作者沟通、印刷、营销等流程,整个过程都必须精益求精。我们在创作编写出版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时候就是需要拿出这样一种完美主义的态度。一部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编制完成,不仅要传授给少儿群体正确的地震科学知识,也要指引少儿群体养成处事不惊慌、科学把握、沉着应对的能力。少儿读物的读者群为少年儿童,传播的内容又是科学文化知识,书中一旦出现了错误,尤其是科学性错误甚至伪科学,就会对少年儿童造成严重影响。也就是要注重对少儿时期科学思维意识的培养。
好的作品归根结底需要的是好的作者,能够创造出“大手笔写小作品”的面貌,才能从根本上为少儿地震科普作品获得成功奠定基础。应提高少儿读本作者的创作能力,同时加强其在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素养,只有真正的懂科学,才能更好的去传播科学。注重创作团队的思想意识培养,使其本身自带科学光环,通过笔下的文字和图片描绘能够传达给孩子们一种思维意识上的互通[7-8]。当然,创作团队还要尽可能的集合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参与其中,从而大大加强读本的科学权威性。
尽管现阶段对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也不够深入,但随着近些年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关注度的提高,各类地震科普读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少儿地震科普读物。不少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都开始加入灾害安全逃生的内容,为的就是能够从一点一滴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到少儿群体的行为意识当中。因此,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相应的图书创作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给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创作者们一些思考与启发,实现地震科学传播成效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