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中的分析

2022-04-03 09:23甘瑾陈艳陈红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术室流程

甘瑾,陈艳,陈红梅

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滕州 277500; 2.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恢复科,山东滕州 277500

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有助于确保工作完成的顺利性与高效性,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环节,术前交接内容主要为交接设备、患者与其病历信息,由另一个护理团队接管。 但由于部分患者病情危急,生命受到威胁,从而导致术前交接工作不全面等弊端, 比如病历资料不全面、患者身份信息不符、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等,一旦手术患者术前交接工作不完善可增加患者死亡率, 还可影响手术室利用率, 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非常有必要。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具有主动性、 系统化、前瞻性的一种管理手段,可评估医疗过程中的伤害与失败情况, 根据实际问题可对患者的影响度等方面制订具体解决策略,规避相关风险,进一步保证手术患者机体安全及治疗效果[1]。 有相关研究表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疗方面有着应用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征,其可提高护患满意度,还可减低失效风险程度评分,降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2]。 因此,本文就针对2020 年10 月—2022年10 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职的26 名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对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中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性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本院未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术前交接医护人员13 名作为参照组,医师5 名, 护理人员8 名; 年龄22~46 岁, 平均年龄(34.23±1.15)岁;女9 例,男4 例;再抽选2021 年11 月—2022 年10 月本院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术前交接医护人员13 名作为探究组,医师4 名,护理人员9 名;年龄21~46 岁,平均年龄(34.12±1.14)岁;女8 例,男5 例;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医护人员具备相关专业资格证书;②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获得院内领导同意; ③医护人员知情,并对此次调研同意,自愿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调研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病房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到手术室门口, 并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接,核对患者的身份、交接药品及手术部位等,无误后签字。 探究组: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具体流程如下。

1.3.1 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 以具备专业资格证书、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团队,统一对团队成员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面的培训, 强化其术前交接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与质量。最后,进行考核,成绩优异方可参与。

1.3.2 规范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 组员查阅相关资料等对术前交接工作进行梳理,流程具体为:手术室通知病房转送患者到手术室-病房护理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告知手术医师-对手术患者转送至手术室-病房护理人员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当面交接-交接完毕后均在交接单上签署姓名。

1.3.3 评估术前交接流程中的风险 对术前交接工作前、中、后三方面频度、检出度与危险度的乘积获得优先风险数值,从而确定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频度、检出度与危险度总分各为10 分,分值越高则代表风险性越高。 术前交接工作中的优先风险数值评分最高为病房护理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失效模式为交接前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失效原因为医嘱未落实全面、未发现患者与信息不符合、病历资料不全、未行双人核对签字、手术部位无标识。 交接工作中的优先风险数值评分最高为核对患者重要信息, 其次为检查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性、 查看病历资料、评估患者;核对患者重要信息失效模式为患者重要信息错误、失效原因为送往手术室前检查不细致,检查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性失效模式手术部位未标注、标注错误、标注不规范, 失效原因为医师未能提高病房护理人员手术部位标识重视度或病房护理人员未检查。 查看病历资料失效模式为病历资料不充分,失效原因为资料缺失、资料排序混乱或未能提前检查; 评估患者失效模式为患者评估不全面,失效原因为患者皮肤与管道未检查、患者未换裤子、修剪指甲及取下假牙、存在过敏史与传染性疾病、未开展血栓与压疮等方面的评估。

1.3.4 制订整改策略(1)术前交接前整改措施:保证术前准备工作充分非常有必要,根据术前检查单等信息,核对患者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核查单包含信息核对,保证病历资料、住院号、手术同意书一致;手术安排表与患者姓名一致,手术核查单、手术安排表与手术名称一致;高效率、全方位落实医嘱;建立手术患者交接核查单;确定手术部位标识;检查检验结果是否齐全;获得患者手术、输血同意书;评估患者情况;确定带药与带入药品。 手术核查单由病房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双人核对、签字,再将患者转送到手术室, 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交接单依次核对,一旦出现问题做好记录,定期总结,从而持续性改善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2) 术前交接中整改措施包括:①核对患者重要信息:手术室护理人员获得患者信息系统后,对病房护理人员发布任务,比如患者科室、住院号、手术室时间、姓名等信息,病房护理人员对照手术任务对患者重要信息依次核对,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PDA 扫描信息。 ②检查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性:医师制订患者的手术标识,病房护理人员做好检查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时认真核查标识是否存在不规范、错误或无标识情况,若存在做好记录,并向医务科汇报数据,归为医疗质量缺陷管理,落实绩效管理。③查看病历资料:医师与病房护理人员需明白患者具体检查项目与检验结果, 局部麻醉手术需有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血常规检查与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④评估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PDA 核对依次手术患者交接单, 并询问患者是否摘掉假牙与修剪指甲、观察皮肤状态、是否有过敏史等,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血栓、跌倒等风险。

1.4 观察指标

专职人员共3 名, 对两组医护人员开展评价均为同一批专职人员。

通过专职人员以医护人员手术前工作准备充分、患者重要信息全面且正常、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病理资料全面、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为标准,判定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 后医护人员对于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情况,每一项评分均为100 分,医护人员术前交接流程管理能力越高则获得分值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医护人员对于本次管理措施的开展是否满意进行评估, 分为三个维度,即满意、中立、不满意,满意率与中立率之和为满意度。

1.5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能力的比较

探究组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工作准备充分、 患者重要信息全面且正确、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病历资料全面及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能力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能力的比较[(±s),分]

组别参照组(n=13)探究组(n=13)t 值P 值手术前工作准备充分患者重要信息全面且正确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病历资料全面 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80.15±3.00 91.52±5.01 7.020<0.001 80.12±2.98 91.56±5.05 7.034<0.001 80.55±3.05 91.11±4.85 6.646<0.001 81.67±3.10 91.68±5.07 6.073<0.001 80.71±3.14 91.77±5.18 6.583<0.001

2.2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

探究组医护人员在满意度100.00%高于参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医护人员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通过医疗器械对患者机体实施切除与缝合等治疗, 确保患者机体健康度,减低疾病死亡率。手术患者术前交接工作的全面性与规范性对于手术治疗顺利开展有着直接性影响, 交接也是落实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但交接工作极易受到手术患者多、医护人员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不同班次医护人员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工作衔接性不强,从而引发信息传递错误、不全面等情况,增加安全隐患,引发手术不良事件。交接工作中任何一项环节出现问题均对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保证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规范、合理、正确非常有必要。

多名研究者认为: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具有较高的管理价值与意义,对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中应用可提高药物调配及时性,避免机械误差,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针对围术期患者疼痛评估流程管理中应用可优化疼痛评估流程,让护理工作有侧重点,保证护理规范性与及时性[3-4]。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于持续性提高质量改进有着积极性影响,其作为一种风险评估策略,可发挥有效预防与纠正作用,对于工作流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制订针对性解决策略,从而达到高效、合理的管理效果与目的[5-6]。 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工作准备充分、患者重要信息全面且正确、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病历资料全面及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评分均高于未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医护人员(P<0.05);说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术前交接流程工作效率与质量非常重要,也突出其应用价值与优势性颇高。 导致手术前工作准备不充分的原因多为病房护理人员在接到手术室护理人员通知后,准备时间较短,若病房护理人员为实习生或经验不足者,极易导致检查不充分情况出现,从而使术前准备工作出现遗落或偏差,而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及时发现术前准备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制订术前核查单、双人核对等解决手段,从而避免工作失误情况发生,保证术前工作准备充分性。 提高患者重要信息全面且正确性多与应用接送手术患者信息系统有关,因以往接送手术患者多选择手工书写,一旦患者更换病床等可导致信息记录不全,从而增加患者重要信息不全面情况出现。 如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病房护理人员布置任务后,利于对患者重要信息进行核对,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用PDA 扫描再次核对, 通过互联网对患者手术全过程进行记录与追溯,也为手术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的目的是避免手术位置标识错误,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将手术部位标识增加到医疗质量缺陷管理中,并定期汇总,与绩效奖金挂钩,从而可有效约束医护人员工作行为,提高其对手术部位标识重要性认知度,保证标识正确性与规范性。 病历资料全面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也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主要依据,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获取检验结果后,医护人员与麻醉师方可开展高效率工作,手术前相关资料完善对于手术及时开展非常重要。 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可判定手术风险性,利于制订相关预防手段, 但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个人能力偏低、情况紧急或经验不足等情况,未对患者实施综合性评估,从而提升患者在手术中的风险性,这不仅增加手术难度,还可引发护患纠纷,为保证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效果,在完善手术交接记录单中,应用清单对护理人员进行提示, 院内还需对护理人员的评估能力进行培训与强化,从而保证评估及时性、合理性与规范性。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疗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优势, 对于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与质量, 保证诊疗效果方面均有着积极性作用[7-9]。 也有研究者认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优化手术交接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个人综合能力,这对手术开展顺利性、安全性非常重要[1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疗中应用率颇高,管理效果确切,具有推广价值[11-12]。

综上所述,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明显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流程管理能力, 可保证手术前工作准备充分、患者重要信息全面且正确、手术部位标识规范、 病历资料全面及多方位评估手术患者等工作环节更加完善与规范,值得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手术室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