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层级、实践路径和历史视角

2022-04-03 14:41盛国荣
决策与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历史观立场马克思主义

○盛国荣 马 达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决议》从10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之一便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议》从理论、实践和历史三个维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站稳人民立场获得成功,未来应该怎样才能站稳人民立场继续获得成功的历史之问。因此,厘清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历史维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维度

理论维度是藉由复杂现实问题而具体阐发和生成的本质性理解和功能性认识,强调在表达现实问题时应实现认知架构、价值立场、本质诉求和自觉反思的统一。也就是说,理论维度体现为不同层次或不同视域的经验总结,凸显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极大张力。“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诉诸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得以形成的人民立场理论,也正在展现其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社会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首先,因为它是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理论;其次,因为它能够得到无产阶级政党继承、创新和维护;最后,因为它的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发展性等理论特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要。

人民立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要而得以形成的科学理论。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他们为指导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立场、观点、方法相统一的认知架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立场理论。因此,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理论得以生机勃勃的本质要求。

始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无往不胜的制胜奥秘。《决议》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列宁曾经指出:“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维护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探索新世界,消灭阶级和阶级矛盾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基于特定价值指向所形成的理论表达,充分展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原则。《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便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鲜明表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作了科学的理论准备。其中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批判模糊阶级立场的虚假观念,表达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诉求,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坚持人民立场,实现立场的自我认同提供价值指引。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之源,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相较于其他理论蕴含着丰富的鲜明特征。正如《决议》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及时回答时代和人民之问,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基于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论断,强调“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理论创新内含深刻的理论逻辑。从主体视角来看,坚持内涵与外延并进的逻辑理路,把握马克思主义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前提和途径;从介体视角来看,任何真理都以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为主要标志,因此,偏离客观实际与现实诉求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定会背离理论创新的意蕴和精髓;从客体视角来看,立足具体国情,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去探索理论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将创新理论应用于指导具体实践,是理论创新的目标和依归。理论创新外显为不同的理论层次。无论是提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才有可能超越物化的卢卡奇,还是为工人阶级革命欲望消失而呐喊的马尔库塞,或者是认为掌握文化领导权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关键因素的葛兰西等西方政治人士,虽然从不同层次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理论创新,但实质上无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出路,事实上也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断。总而言之,只有站稳阶级立场、把握客观规律、回应现实课题,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创新。正如《决议》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在理论继承和理论创新上秉持人民立场,还要勇于抨击歪曲和否定人民立场的社会思潮,巩固和维护人民立场的根本地位。当年面对“苏黎世三人团”试图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新机关报提出改良主义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采取资产阶级的而不是无产阶级的立场,那么很遗憾,我们就没有别的路可走,而只好公开对此表示反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始终同违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资产阶级立场、小资产阶级立场,以及各种非人民立场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始终为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和巩固立场的自我认同提供理论支撑。列宁曾深刻指出:“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立场作为具有阶级属性的价值倾向,总是要通过个人取向、政党取向和社会取向集中表现出来。个人是否心怀人民立场,主要表现为是否支持和维护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否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的解放事业付出实际行动,是否能够在思想和情感上尊重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心怀人民立场,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得到支持和拥护;政党是否秉持人民立场,主要表现为制定的政策和策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党的自身建设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展现的成效是否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考验,因此,只有政党秉持人民立场,才能保证党长期执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和安定有序,党才能积聚起无穷的磅礴力量。正如《决议》所指出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诉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解放全人类是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前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是一致的,强调“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毛泽东明确指出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借助人民立场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认为秉持人民立场是一个重大原则性问题,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这充分表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以往一切政治力量的根本标志,同时也是检验无产阶级政党是否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试金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立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论断,共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拓展了人民立场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宣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不会变,把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作为党执政的根基不会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会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会变,不仅厘清了我们党过去坚持人民立场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更为我们党将来秉持人民立场接续成功指航定向。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实践维度

实践维度是藉由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实际而探寻其中的内在特点和本真面貌,强调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应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协调、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连接。也就是说,实践维度凸显了认识活动中的理论自觉向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自觉飞跃的运动过程。毛泽东曾明确地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逐步从根本上克服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反对各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倡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追求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终结了劳动人民备受剥削的悲惨历史,兑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追本溯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所占据的实践维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作用于社会现实的基本条件,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但由于生产过程所得到的结果实质上“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所以“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以及革命批判性等内在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作为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物质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相吻合,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特点。首先,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特点。具体表现为这种实践活动所对应的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广大人民群众,而为了满足主体的客观物质需要就必然要利用客观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客观的实践对象。与此同时,这种实践活动没有离开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以及客观规律去抽象地谈论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并非远离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既强调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凸显人民立场实践所具有的客观物质性特点。其次,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特点。具体表现为这种实践活动并非单纯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活动,而是精神支配于物质力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根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欲求和愿望,集中广泛的精神生产成果和精神动力因素,在顶层设计中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蓝图,同时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检验认识的合理性并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可以说,实践的自觉能动性越高,人民群众的欲求和愿望就会越发得到满足。再次,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善于将具体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使人民群众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断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的社会生产虽然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但并不意味着永远静止于某一种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明确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活动,更不是与过往相割裂的活动,而是在继承前人实践成就的基础上集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概言之,脱离于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不符合人民立场的。最后,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具有革命批判性特点。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时代问题为实践导向,致力于对客观世界进行革命性锻造。在肯定和否定的革命性与抛弃和吸收的批判性当中确定亟待解决的问题领域,找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以求实现历史性变革和时代性跨越。如此,中国共产党善用他者和自我的批判,革命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制度、精神境界和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旧哲学脱离人、人类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缺陷的同时,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从而揭示了实践的内在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已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践,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立场理论终归要付诸实践,人民立场诉求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实践性表明,片面的抽象感性、纯粹的主观活动、狭隘的历史眼界和孤立的理论空谈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苏联共产党〔含布尔什维克党、俄共(布)、联共(布)〕执政的74年实践经验来看,能否秉持人民立场是一个政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列宁曾经指出,共产党执政的“最严重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只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因此,列宁也强调“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始终关切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据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来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蓝图,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不断革除和批判有损人民利益的各种因素,是一个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然而,列宁逝世以后,特别是苏联共产党执政中后期,未能有效践行人民立场的理论和原则。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重工业的片面发展,致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所制定的五年计划以及发展目标也大多没有实现。特权阶层的形成和特权腐败的蔓延也使苏联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渐行渐远。当年苏联共产党领导阶层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觉察到问题出现的领域,但却无法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案。长此以往,人民群众必然对苏联共产党失去信任和支持。因此,站稳人民立场才能牢固无产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全方位人民立场,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实践经验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清晰地表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要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时刻牢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把党和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工作与维护人民利益高度统一起来,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的实践指向,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否站稳人民立场的客观标准。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历史维度

历史维度是藉由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来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具体维度,强调在考察人类历史活动时既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又要敏锐地捕捉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历史维度表现为社会历史现象可知性、社会历史规律普遍性和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就意味着探寻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历史维度,既要揭示其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又要把握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内在张力。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历史维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历史维度,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便无法真正地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科学内涵。脱离人民立场来谈论历史观也会无法领悟其真正的价值意蕴。在人民立场与历史观的逻辑关系上,人民立场决定历史观,历史观是人民立场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民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历史观。相应地,历史观也会反作用于人民立场。自阶级社会诞生以来,不同的思想观点背后总会占据不同的人民立场,历史观也概莫能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于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站在人民立场上分析历史现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活动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另一方面,“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主义还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任何历史活动都要表达具体的利益诉求。简而言之,历史活动所涵盖的思想动因,由物质利益决定,另外历史活动也并非是少数人的活动,而是表现为最广泛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同,旧历史观并没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历史问题,而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来看待历史问题。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特别是持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哲学家,始终把意识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用意识来说明和取代现实中的一切。其目的在于,通过利用意识特别是各种人为臆造的思想观念,歪曲社会历史,以此来巩固其政权的长期统治地位;通过迷惑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放弃经济利益诉求,来缓解阶级间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斗争,以此来证明私有制、垄断性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通过剥离“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物质因素,来掩盖旧生产方式及其所代表的阶级终究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必然性,进而维护剥削阶级的阶级地位。可见,认为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因的观点,在本质上代表非人民立场,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而把意识夸大为社会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英雄史观。犹如黑格尔鼓吹“人民是助唱队——他们消极、被动;只有英雄们建功立业,担当责任”,英雄史观夸大个人意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积极鼓吹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究其本质,在于剥削制度下私有制带来的阶级利益分化。剥削阶级的少数精英与广大人民群众在阶级利益上相对立,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要鼓吹英雄史观,以此来促使广大人民群众依附于剥削阶级立场。可见,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也受阶级立场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际上也呼应了立场作用于历史观的现实逻辑。在马克思主义现实逻辑中,立场与历史观相互支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生产起到了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双重作用,而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付出与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又都是人民立场的重要表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决议》指出,全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历史经验,凸显了人民立场的时代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义无反顾地组织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继续探索使人民摆脱贫困的发展道路,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立场上,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奋进。

人民立场是党在历史实践中生成的立场,当然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认清人民立场的历史性,能够为无产阶级政党科学把握人民立场提供客观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但同时也承认社会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历史阶段都适用的“永恒真理”。杜林推论道德具有永恒性和普适性,试图利用永恒原则将历史排除在自己的理论逻辑之外,借此承认世间存在着“永恒真理”。杜林认为道德的“永恒真理”具体表现为凌驾于任何差别之上,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恩格斯针对杜林用社会意识的“永恒真理”来寻求社会进步的图谋提出批判。恩格斯认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简而言之,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可以说立场是经济利益在观念上的反映。立场作为具有阶级属性的思想观点,反映阶级的根本利益,表明一个人、一个政党究竟秉持何种立场,不取决于人们的思维决断,关键在于思维决断背后所反映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如果反映和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则是人民立场;如果反映和代表的是特权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则是非人民立场,没有不反映和不代表任何利益的中立立场。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域下,立场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历史的条件性。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实际上也呼应了历史观反作用于立场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歪曲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大致可分为两种主要表现:一种表现为,极端化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阶级性,试图营造“狭隘的政党立场”,抑或是批评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阶级性,试图营造“全民立场”。另一种表现为,用现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否定之前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抑或是用之前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否定现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表现显然具有片面性、欺骗性甚至反动性。因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内在动因在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已经清晰体现。《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充分表明党代表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党章》还指出,“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就预示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所谓的“全民党”。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反对脱离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切不能用改革开放前30年否定后40年,抑或是用改革开放后40年否定前30年。如前所述,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都有其经济利益根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皆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质上符合人民立场的客观标准。因此,绝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时期用内容有所调整的人民立场来相互否定。正如《决议》所指出的,“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寻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历史维度,还应该把握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即深刻领悟人民立场“变”与“不变”的逻辑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人民立场既是历史的也是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行动原则与我国基本国情不断变化的基本特征相结合,决定着人民立场战略要求之“变”。具体来说,“人民”概念在政治话语建构中的内涵与外延之变、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和上层建筑改革力度之变、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与人民群众利益需求之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与国际环境等诸多变化,必然会引起人民立场战略要求的适当调试,甚至会使得“人民”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调整。从“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再到明确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纳入到《决议》,恰恰体现了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任务和战略部署,本质上符合人民立场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人民立场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价值导向,决定着政党能否维护特定阶级的阶级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阶级定位和阶级属性,决定其人民立场核心价值的“不变”。正如《决议》所指出的,“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核心价值的“不变”,正是永远站稳人民立场的根本支撑。具体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变、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诉求永远不变、与人民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永远不变、承认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永远不变,以及追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永远不变。人民立场核心价值的“不变”,既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站稳人民立场庄严承诺的鲜明表征,也凸显中国共产党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品格。总之,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历史,就是从变中把握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历史。

猜你喜欢
历史观立场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扬善
草地
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