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阳
摘 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教育对于文明的意义或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物質生产的进步、营造清明廉洁的政治氛围、延续更新人类文化及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四个方面。教育承担着培育和践行“文明”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通过确立培养人的文明素养的教育导向、丰富文明的课程内容、建设多种文明教学渠道、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等途径,提高青少年的个人文明素养。
关键词:文明;教育价值;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3-0028-05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文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育作为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加强教育之于文明价值的研究,理论上,可以丰富教育与文明关系的研究,实践上,分析践行文明的教育责任,形成相应的实践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文明的发展。
一、文明的内涵
(一)中西方学者关于“文明”的认识
1.中国学者对“文明”的认识。在中国最早出现“文明”一词是在《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文明”意为政治开明、社会有序。隋唐学者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意指光明,有文采,反映了人们期望社会面貌达到开化与光明的愿望。后来文明的意思发展为文治教化,例如,前蜀杜光庭在《贺黄云表》中提及:“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中国古代的文明更多的是表示中国最高统治者——君主统治的正统合法性。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到中国,文明因此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梁启超指出中国当时只注重私德,缺少公德的发展。同时,他还指出了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而精神文明最为根本。孙中山也将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等概念,其中,心性文明等同于精神文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缺一不可的,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持此种观点的还有陈独秀、胡适等人。由此可见,近代以来的文明内涵更凸显为一种意识认知与价值判断,具体表现为培养公德、解放思想、崇尚法治,是与野蛮、蒙昧相对立的进步状态。
现代提到“文明”一词,大多数人认为文明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如学者王寿林在《论文明的内涵及其特性》中指出,文明不同于文化,文明是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文明是进步的成果,文明反映社会发展规律,若不是进步的成果并不能称它为文明。因此,文明是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有价值的积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也是与时俱进的,反映了社会前进的方向,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2.西方学者对“文明”的认识。在西方世界中,“文明”一词并不是一直就存在的,文明的概念兴起于启蒙运动时期,是欧洲人想象的一部分。“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奥诺雷·米拉波的《人类之友》一书中,米拉波指出文明并不是某特定阶层的专有行为,而是一种本质性道德,首次将“文明”视为与“野蛮”相对立的概念,表现出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对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向往。后来,文明就作为野蛮的对立面大量出现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探究人类进化历史、批判封建主义的著作中。
具体化了的文明概念一直到1756年才出现,当欧洲人与原始人相遇时,欧洲人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定义,试图在捍卫自我认同的同时,也将捍卫自身的“文明”输出给不文明的他者。“文明”一词诞生的那一刻,它就有自身的生命形态。文明必定包括一种双向的流动,它要通过了解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来界定自身,文明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思考自身与“他者”关系的路径,以他人为镜来反观自我。此时,文明的概念包含了某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带有社会歧视的意味。诺贝特·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写道:“(文明)这一概念表现了西方国家的自我意识,或者也可以把它说成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它包括了西方社会认为在最近两三百年内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由于这些成就,他们超越了前任或同时代尚处‘原始’阶段的人们,西方社会正是试图通过这样的概念来表达他们自身的特点以及那些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他们的技术水准,他们的礼仪规范,他们的科学知识和世界观的发展,等等。”由此看来,“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排斥性概念,其中包含着显而易见的地域、种族和文化偏见。
(二)文明的内涵
通过对中西方“文明”发展过程的分析,虽然中西方对“文明”概念的发展过程有所不同,对于文明概念的差异也随处可见,但在文明的具体内涵和性质上却存在广泛的一致性意见。首先,文明是相对于“野蛮状态”而提出来的,表明了社会的发展状态;其次,文明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动态的。
文明从作为社会进步的状态来看,其表现的形式就是社会文明。社会文明是对社会实践过程的反映与提升。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的统一体,属于广义的社会文明;二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并列,表现为在社会领域内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包括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的总和,属于狭义的社会文明。本文中文明的表现形式指的是前者,因此,文明的特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物质生产水平高;政治氛围清明;人文精神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教育的文明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关系。因此,只有当主体有某种需要,而客体恰好能够满足主体这一需要时,才能体现出价值。表现在教育领域中,教育的文明价值所要回答的是“教育对文明有什么用”的问题,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反映了“理想的教育应该干什么”,试图解释教育活动对文明的意义或者作用。依据文明的内涵与特征,教育对文明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社会物质生产、政治氛围、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
(一)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
教育通过实现各种人才的“再生产”以及更新社会物质生产技术,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首先,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才的“再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根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过程逐渐复杂化和知识化,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相应地有所提高,教育成为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才“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是促进社会物质进步的外在保障。现代社会中教育与科技、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教育对于更新社会物质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纷纷支持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实现再生产,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生产者,才能使潜在的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教育水平越高,教育与技术的结合就越密切,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就越高,这就说明新技术推广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新技术的更新周期。因此,教育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了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二)营造清明廉洁的政治氛围
教育能宣传一定的政治舆论以及培养、选拔各种政治人才,从而营造一种清明廉洁的政治氛围。首先,学校是营造政治舆论的重要场所,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达。因此,学校政治局势的安定对社会政治舆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可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加速改变旧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政权性质决定了教育制度的民主性,创造条件让更多劳动人民的子女、工人、农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力求按每个人的德行、才智和实际能力来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使教育在形成新型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最后,教育能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通过教育提升人民的文化和政治素养,让全体人民学会关心与参与国家政事。教育培养政治人才,补充了社会管理层面的人才需要,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所服务。同时,教育也推动了社会政治的变革,引导社会走向民主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制度与社会意识的进步,从而营造了一种政治民主的氛围。因此,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就需要依靠教育政策的施行,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三)延续更新人类文化
教育可对文化进行延续、筛选和更新,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其作用是影响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创造。首先,非物质化文化保存的途径之一就是教育。人类文化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实物保存、语言符号的记录等,这些都是借助于物质载体将文化进行客观化保存的。但还有一部分文化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人的活动、心理、行为方式而存在,这一部分文化的延续要通过人这一主体才能实现,这就要依赖于教育。其次,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教育将人类所创造的共同的文化财富进行筛选,将筛选出来的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个体中的知识和能力,再通过个体发挥的活动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最后,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教育促进了各国之间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如互派留学生、介绍国外的一些学术成果等,在与其他文化和思想的碰撞过程中,对人文精神不断地进行变革和改造。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使人们建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意识、新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培养出既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创造出时代新文化的新人。因此,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方式的传递,只能通过人的培养,进而体现在人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认识中。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思想道德的保存,都离不开教育。
(四)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育可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生态平衡发展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以至于今天出现了过度开发自然的情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培养人们的生态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生态文明素质。要让人们认识到目前生态的危机,有计划地对公民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掌握生态科学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让每位公民都认识到爱护生态与节约资源对人类长远发展的深刻意义,最终提高整体国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其次,教育帮助人们形成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自然观、生产力观、科技观和消费观,进而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形成敬畏生命、与自然共生的态度。要逐步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从而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最后,教育可以发展创造出科学技术,帮助人们有效地解决自然问题,提高人们解决自然问题的能力。
三、践行文明的教育责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的内容不断充实,培育和践行“文明”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文明的必由之路。教育担任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无论通过规训、教化的形式,还是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都要堅持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深化心灵的目的。要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增强学生的文明素养,从而不断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
(一)教育导向:培养人的文明素养
尼采提出:“教育、教养本身是目的——而不是帝国。”教育不能仅仅以培养为国家效力的人为目标,这样的教育就会成为生计的附庸。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运转,人的文明素养成为了边缘性的存在。从本质上讲,人是社会性的人,教育必须要追求培养人的文明素养这种内在价值。因此,本真的教育,是一种既能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又要具备能培养个体的文明素养,导以人生存的意义。教育就要坚守这种本真目的,让价值诉求与教育目的达成一致。培养人的文明素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全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决定了提升人的文明素养的根本目标以及根本方向。
(二)教育内容:丰富文明课程内容
丰富文明课程内容是落实培养个体文明素养教育目标的关键性对策,要让文明课程的内容更加规范性、科学性。首先,对学生的文明教育不能仅是千篇一律的内容,要根据时代要求、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选择恰当的文明教育内容。其次,对学生的文明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浅层的内容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与内容都变得日益复杂,这就要求在传授文明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大文明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适应社会文明需求。最后,要設置专门的文明课程。文明课程应该成为现代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要将尊重人作为课程内容的出发点,凸显人本精神。要让学生在掌握系统的基本文明理论知识和规范的同时,接受专门的文明教育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文明素养。
(三)教育过程:建设文明教学渠道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首先,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是教学,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科中都会蕴涵着关于培养文明素养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相联系,准确打开每门学科文明素养教育的突破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同时,为文明素质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其次,学校可借助各种平台和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劳动意识、法律意识和国家意识。比如,国旗下讲话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的一个重要阵地;环境知识竞赛、研学旅行、运动会等是培育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平台。最后,学校与社会要做好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如组织研学旅行、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文明教育,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
(四)教育督导: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
首先,社区环境作为每位公民生存的背景环境,对公民文明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建设积极的社区文化环境,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大力宣传、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气象;通过加强诚信建设,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通过学习雷锋服务精神、打造群众精神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文明礼貌、服务奉献的积极风尚。应不断优化社区环境,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把公民的文明素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其次,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是青少年接触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社会对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协调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共同打造统一的社会文明氛围,推动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振峰.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价值目标[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4).
[2]吴 宁,余 华.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及践行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7,(12).
[3]郑 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以及战略目标[J].政治学研究,2002,(3).
[4]王寿林.论文明的内涵及其特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6][美]布鲁斯·马兹利什.文明概念的起源及其重要性[M].汪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7][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M].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0]叶 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意]奥雷利奥·佩西.人的素质[M].邵晓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12][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M].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3]鲁 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舒新城.辞海(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