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一个地区和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语言艺术所形成的文学体系,也体现了这一特征。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学作品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英美文化作品汉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传承基础的不同,并联系上下文对其中的词汇和语言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将原著的真实含义精准地翻译出来。本文主要从英美名著的共性特征、翻译难点、翻译误区、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英美文化视域;名作作品;翻译;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21-03
【本文著录格式】张守锐.浅析英美文化视域下的名著作品翻译难点[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21-123.
引言
随着英美文学的传入,英美经典名著的翻译成为英语语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翻译是一种语言转化的形式,是指用一种语言去阐述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在将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汉译的过程中,不但要将原本的内容进行翻译,更重要的是要将作品的主旨和情感等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难题,如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民俗民情不同。如果翻译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就会出现误译的现象,导致原文意思被改变。为了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准确性,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除了考虑语言方面的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文学风格等因素,这样才能将文学作本的译本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就这一方面而言,加强对英美文化视域下名著翻译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英美文化视域下名著的共性特征
自文艺复兴后,自由主义文学崛起,很多文学爱好者会将当时的社会现象写入作品中,并将自己对社会的批判也一并融入其中,因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英美文学作品都是以揭示社会本质,讥讽社会现象为主[1]。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英美国家的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用现代思维重新对这些名著进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的信息内容与观点并非绝对正确,这些内容和观点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在对这些名著进行阅读和传承时,必须基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其中的精神内涵。
二、英美文化视域下名著翻译的难点
(一)地理位置影响下特色化内容的翻译
由于我国与英美国家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我国处于亚洲大陆,而英美国家分别处于欧洲内陆和美洲,地理气候环境相差较大。不同地域所孕育的文化是不同的,相较于英美国家而言,我国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因此,在对英美文学中方位和方向内容进行翻译时,是否采取变动翻译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2]。比如,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从东边吹来的风,通常伴随着一定的温度,因而东风在我国文学中一直都是被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而英美国家由于地处于欧美大陆,与它们而言,东风是非常寒冷的,西风才是生命力的象征。最为典型的例子为《西风颂》,其作者就利用西方预示着春天的来临,揭示着旧社会即将推出历史舞台,光明即将到来。可见,在对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国家的地域特征,以免发生误译。
(二)习俗和宗教差异下的内容翻译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发展历程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习惯和宗教文化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中会经常涉及与民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相关的内容,如数字、饮食、色彩、信仰等。在对这类内容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必须要格外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13”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被赋予特殊含义的,因而中国人对于“13”是没有什么忌讳的。但在西方国家,“13”却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而这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背叛耶稣的就是他的第十三个弟子。因此,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一定要对英美国家的民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等进行理解,尤其是要掌握英美国家人民比较敏感和忌讳的数字,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合理性。又如,中华民族一直以“龙的传人”自称,龙在我国是高贵、权势的象征,是美好的寓意[3]。但在西方国家文化中的龙却与我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寓意,在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中龙往往带有掠夺、专横等含义。在对这类象征意义的事物进行翻译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的文化差异。
(三)语言结构差异下的内容翻译
中西方国家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汉语的最小单位为“字”,而英语的最小单位为“词汇”,因而汉语往往是以字表意,而英语则是通过词汇的不同组合来表达意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中文文学作品中的文字量不会过大,有时候利用很少的汉字量就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词汇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对于翻译人员的文学功底和词汇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英美文化视域下名著作品翻译的误区
(一)名人翻译即“精品”
近年来,在中西方文化艺术领域中出现了很多大师级别的名家,他们对于中西方文化非常精通,经过他们翻译出的文学作品,被称为“精品”当之无愧。但这种思想观念在文学作品翻译领域成为一种惯性思维,即经过名人翻译的文学作品就能被视为“名著”。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很多名人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会在不同程度上掺杂一些个人感情因素,尤其是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上,而这一主观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翻译成果[4]。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将所有名人翻译都纳入“精品”行列,只有当这些作品在读者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精品”。就以荷尔德林的诗词作品为例,国内已经有多家专业的翻译机构对其进行了翻译,甚至在翻译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将翻译荷尔德林的诗词作为检验自身翻译能力的一个“标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几个翻译版本分别为王佐良翻译的《荷尔德林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林克翻譯的《浪游者》(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在这些译本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王佐良先生的译本,但他的一本也是读者认可度最低的。
(二)鲜少对名著译作内容进行修正和更新
名著译作的内容是否要更新?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争议,其中傅雷先生就提出了“破除情面后,有99.9%的译本都应被打入冷宫”的观点。这一观点是非常尖锐的,因而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并且都可以拿出论据来捍卫自己的观点。实际上,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应只是简单地从作品本身的角度出发,还要基于文化视域的不同发展。虽然英美文化的基本架构是固定的,但是英美文化的氛围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英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对译作内容是否修正和更新问题上,应结合当下的文化氛围以及作品的语境,在综合考虑下做出最佳的抉择,这样才能保证译作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另外,文学创作与数学论证是不同的,数学论证的结果具有排他性特征,而文学创作并非如此,其更具包容性。因此,在英美文学名著的翻译中,是没有固定和确切的答案的,翻译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翻译者主观认知的影响,这也是翻译的魅力所在[5]。不过外语翻译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因而在进行英美文学名著翻译时,对于翻译者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语言理解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翻译者还需要具备对中文语境和语系的掌握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才可以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而针对名著译作内容是否修正和更新问题,笔者认为应适当地结合社会元素的变化,对译作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为名著译作赋予时代特征和内涵。
四、英美文化视域下名著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一)结合文化背景进行翻译
翻译英美文学名著的意义在于促进英美国家优秀文化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经常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为了使得英美文学作品译本更好也被我国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著作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分析,如作者的生平、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中的社会背景等,只有当作者对这些背景资料都有准确的掌握和清晰的认知时,在翻译时才能不受本土文化背景的影响,最大化地还原英美文学著作的内容和艺术色彩。
(二)合理划分文化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学的总称。实际上,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不同,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两国文学原创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的思路也是不同的。另外,由于英美两国的民俗习惯不同,在对一些相同事物的理解上是截然相反的[6]。因此,在基于英美文化视域下的名著翻译中,翻译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英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并对这两国的文学作品进行合理划分,结合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保留下来,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以及原著作表达的内涵。
(三)注重语言逻辑的选择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总是会不自觉地受到母语逻辑的影响,这一点在很多地英美文学作品的译本中可以看出,很多时候翻译人员会选择直译法的方式,将著作中的语句转变为中文意思,导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理解。例如,在英美文学中的as timid as a rabbit如果直译过来就是“像一只胆小的兔子”。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翻译者在对这句话进行翻译时,可以选择中文中常见的比喻内容,如将其翻译为“胆小如鼠”,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因俗语差异所造成的不和谐阅读感受。
五、英美文化视域下名著翻译的策略
(一)正确认知中西方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广大英美文学翻译人员,必须正确认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并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原著国家的文化,并在尽可能保留原创者创作主线的同时,站到译本读者的思维角度上,适当地将原著内容本土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7]。另外,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还需要在了解原著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该国家的社会体系,这也是文学翻译的最基本要求。不同国家的社会体制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习惯自然也会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含义的理解也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在充分考虑本国和本民族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对这种特殊的文化差异给予以重视,并在译本中体现出来,这样可以便于读者对原著形成更加透彻的理解。
(二)夯实语言基础,拓宽翻译思维
在外语翻译中,外语语言基础必然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文学著作的翻译过程中,对于翻译人员的外语语言基础和翻译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广大的翻译人员必须加強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夯实自身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原著的含义准确翻译出来[8]。同时,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对翻译人员的语言逻辑思维切换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灵活地转变翻译思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比较常用的翻译思维有以下几点:一是直译法,即利用英语语言知识,将英语精准地转化为中文,实现中英含义的一一对应,这种翻译方法对于翻译人员的中英语言基础具有一定的要求。二是转换翻译,利用中文将英语含义中的隐藏含义进行准确的表达。比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特殊语句或俗语,在对这类语言进行翻译时,需要采取转换翻译的方式,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三是复合翻译,即翻译人员在与原著的内容、文化背景,作者的创作思路和意图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的情况下,在不改变原著内容原意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对翻译语言进行重塑,这种翻译方法不仅要求翻译人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英美经典文化传入我国,并被翻译成中文版本,在我国广为流传,对我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等方面的差异,在英美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会译”的现象,影响到名著的经典性。为此,在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必须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用严谨、客观的态度去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将名著的原文含义和精神内涵完美地诠释出来,促使我国国民能够客观地看待英美文学,推动我国当代文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仙梅,庞仙凤,周玉莲.文化差异视域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21(15):176-177.
[2]李峥.浅析英美文化视域下的名著作品翻译难点[J].今古文创,2021(24):105-106.
[3]马莉.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3):124-126.
[4]普春仙.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分析[J].科幻画报,2021(03):145+147.
[5]韩羽.探讨英美文学翻译中语境文化的差异与影响[J].校园英语,2021(09):245-246.
[6]叶婉丽.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英美文学的翻译探究[J].长江丛刊,2021(02):14-15.
[7]王丽丽.跨文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若干问题解析[J].文学教育(下),2020(11):146-147.
[8]王亚丽.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5):74-77.
作者简介:张守锐(1983-),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