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淦斯
一、比较阅读
1.熟悉文本为首要
对于古代诗歌阅读中的比较阅读题型,贵为首要的是考生必须先熟悉题干中提及的文本,因为这种题型的题干基本上就是引用,一方面将考查的诗歌原文中词句引用出来,另一方面命题者还会在题干中引用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或某些耳熟能详的诗篇和词句,就这两部分引用的内容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去洞察两者之间的异同。笔者认为熟悉文本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对引用出来的教材内容的理解问题,甚至有时引用的部分还需要对该诗人的身世背景、人生经历做一番了解,诸如在备考中我们做过的一道题:
半死桐·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问:“空床卧听南窗雨”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表达效果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赏析。
在这个问题中,对于“空床卧听南窗雨”,只要结合原诗的感情脉络去做赏析即可,但难度在于李清照的《声声慢》,截取的依旧是意境的描摹。我们暂不说考生对这首经典的《声声慢》的了解有多少,就单纯问一句对李清照这著名女词人的了解有多少,相信很多考生都会面露难色,但恰好就是欠缺了解这身世背景,直接导致了对这里头的点点滴滴、雨打梧桐的无知,自然也就谈不上从表达效果层面很好地回答两者相似之处了。此题最后的答案是两者都是哀景衬哀情,都是听雨的悲伤情绪而衍生的凄凉氛围,最后上升为各自的哀伤,贺诗为哀悼亡妻内心之苦,李词则为国破家亡夫逝的痛彻心扉。
2.明确比较焦点为中心
一首诗歌鉴赏可以考查到比较阅读,首先从逻辑上来讲,证明它与比较的对象是存在异同的,而从近年来考查的题目来看更多是侧重于“同”,所以我们倒不必过多烦恼异或同,而应该把更多重心放在从哪些角度切入去分析其异同,众所周知,分点作答是高考语文答卷时务必遵循的原则,所以能多点开花的绝不手软。笔者列举一题来分享: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问题: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试作分析。
在此题中,很明显命题者就是拿出苏东坡的千古名篇《赤壁怀古》来作为比较对象,让考生谈谈黄庭坚的这首念奴娇是否有当年东坡风范,答案基本显而易见是有的,但是很多考生不知从哪里入手去分析,笔者甚至看到诸如“两首词都是以念奴娇为词牌名”这样啼笑皆非的答案,这也暴露了我们的考生确实“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那么笔者认为,对比两首诗词,不管最后的落脚点在何处,不外乎有四个方面: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技巧?诗歌又是什么题材?对两首诗词只要把这四个方面弄清楚写明白,其实可否继承、是否相同,答案就水到渠成了。
3.教学启示
综合这类题型目前所能遇见的情况,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知识整理复习中应该进一步强化思维,特别在高一高二起始年级应该强化考生对于课内尤其是背诵篇目诗篇的熟悉程度,而且要做到知人论世,即将诗人的身世背景和人生阅历也作为一个小专题去落实,对诗词人的活动轨迹、人生重大遭遇要了如指掌、胸有成竹、脱口而出。其次在教学中继续强化诗词鉴赏的备考焦点、此情此景、手法题材,这些都是诗词鉴赏中再经典不过的考点,题目可以多变,考点永不变,所以在起始年级特别是学习诗词曲专题单元时,一定要不断落实这些考点的滚动训练。笔者在高二学年教授《唐诗宋词元散曲》文本时,也曾做过一些尝试,即将每首诗词解读完毕后,即兴就情景手法题材等考点现场出题让学生来做训练,熟悉每首诗词来龙去脉和特征,久而久之习惯即可养成,自然做到信手拈来。
二、评价鉴赏
1.读懂读通读透
对于古代诗歌阅读中的评价鉴赏题,笔者认为是一种综合性极高的难题,也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心里发毛的一道题,往往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而究其根源不在于写不好,而是根本写不了,题干中的那位“有人”、那位“某某某”诗论家成了考生前进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因为引用诗论家或文学评论家的言语,自然就是文言文居多,很多考生过不了文言文的阅读关,看不懂自然就不懂如何回答问题了,这逻辑倒是简单。所以考查理解翻译再也不是文言文的专利,诗歌鉴赏同样可以暗中考查。笔者认为,引用的言论往往就是代表着命题者对该题的一个设计初衷,考生如果能真正读懂这位“有人”的言语,其实就突破了主观题的设计难点,剩下的唯有梳理和表达的能力考查。笔者以河北石家庄2021年二模题为例:
送房明府①罢长宁令湖州客舍
李嘉祐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要②自趋丹陛,明年鸡树③亲。
【注】①明府:唐时对县令的通称。②要:应该。③鸡树:古代中书省的别称。
问题:元人范德玑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本诗颈联为“转”,体现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元人范德玑的作诗四法倒也不难,相信绝多大数高三考生是明白起承转合为写诗的基本套路,但具体展开起承转合各自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就不见得都知晓了,特别是这里头有些用语比较隐晦,如承要春容,何为春容?合要渊永,渊永是啥?这都是考生困惑的地方,春容,即像春天美好的万事万物一样的妆容,实际上就是讲承句应写出精彩;渊永为隽永、意味深长之意,故合句了更要有意蕴悠远之效果,真正让读者有所领悟和收获。当然本题考的是转句要变化,意为转折,那么所有的难点就集中于要写出“A→B”的格式来,那该题可以借鉴刚才提过的情景互换、手法转变等思路去回答。评讲该题时笔者也向考生提出延伸的思考,如果提问承句或合句呢?那对于“春容”和“渊永”俩词就必须有理解的前提才可能答好此题,总结起来就是文言积累还是很重要,甚至必要时候要学会延伸拓展富有想象,太拘泥于字字翻译也许适得其反,所以需要调动一切知识来综合运用。
2.结合文本,洞察评价观点
命题者设计该题是要求考生还能将理论的东西代入到实践中,反过来就是问考生,该诗的某些诗句是如何践行评论的这个观点句?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踏踏实实回归文本又老话重提,接着上述石家庄二模的题目,命题者问“转”有变化,变化在哪里?那考生就应该回归文本去发现首联颔联都在叙事抒情,来到颈联话锋一转跑去写景了,这就是一种变化,而写完景尾联又跑回对挚友的祝福和期盼,又回归到叙事抒情,这就是另一种变化,而这过程中的说明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要点都无不要求考生对诗词本身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所以离开文本绝对是死路一条,回归文本方为正道。笔者再以刚刚结束的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的题为例: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謾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问题: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前人评论此诗,其实潜台词也就代表了命题自己的出题意图,就是要问考生一句,这首诗如何去体现友人对江州司马白居易的劝告,认为他仍可青云直上万不可轻易言弃,所以考生应回归文本,特别是先赏析第二句中 “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其次还可以从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所以这类题的教学启示,笔者认为平时还是要加强对一些文学评论家的观点进行提炼的训练,培养考生克服文言阅读障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