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媛
[摘 要]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立足户外环境现状,基于科学的儿童观和课程观,结合园所“科艺”课程特色,因地制宜地巧妙改造,最大限度地从多维的角度开拓游戏场地,创设多样化的户外游戏空间。文章通过转变教师观念、合理规划场地、投放多元化材料、以幼儿为环境创设的主体等策略,实现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变身,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
户外场地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应珍视游戏价值,为幼儿最本真的成长提供条件,让幼儿在多元的环境中,通过直接体验、动手操作等方式,获得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教师要有正确的儿童观,以儿童为主体,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循着孩子的脚步调整环境,充分将幼儿的需求、经验、兴趣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和幼儿共同创设环境,让幼儿能够在环境当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更高的游戏水平。
在一次幼儿户外散步时,幼儿们自发地在闲置的草坪上用自己的手模仿枪,玩起了“打仗”游戏。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如此之浓,教师应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游戏需要的材料,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通过计划,分工合作。有将区域内“小医院”材料搬到草地上布置成为“战地医院”,有将家里闲置的锅碗瓢盆带到草地上搭建“战地厨房”,有的用PVC管、废旧轮胎等自制了各种枪和大炮,组建了“兵工厂”。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個户外野战游戏就这样形成了,幼儿们看着自己创建的游戏场地,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者,而是以支持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幼儿站在同一角度看问题,为幼儿提供自主游戏与学习的平台,并为幼儿适时提供帮助与支持,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真正主人。
二、创设多样化户外自主游戏空间
为了把游戏还给幼儿,以儿童为主体,我们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与幼儿一同商讨,共同创设一处一景一天地的孩子乐园。
教师要充分挖掘园内每一个地方的价值,并对地面、墙面、墙根、屋角、平台、过道、门厅等处进行巧妙连接、改变、利用。把户外场地划分为野趣园、绳索挑战区、绘画区、沙水区、搭建乐园等丰富多样的游戏空间。
(一)野趣园
原幼儿园东面场地是空旷的水泥活动场,后来,幼儿园把它改建为一处天然、有野趣的绿色自然游戏区域。如墙面改造的“魔音墙”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探索声音的变化;草地上建造的“光影长廊”“风力长廊”“植物长廊”,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自然界的知识与力量;幼儿园在草地上设置了用废旧轮胎制作的形态各异的小长椅、圆形椅,以便幼儿可以随时休息,和同伴一起交流;幼儿园还创建了小土丘、小溪流、沙池、小桥等,幼儿可以爬坡、钻洞、玩沙、玩水、玩“战斗”游戏;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幼儿园在户外野趣园创设了组合性的野战区,构建了战地医院、炊事班、训练场、兵工厂、作战区、情报站、传声筒、迷宫等静态环境,并使用PVC管、木制楼梯、轮胎、饮水桶、沙包等动态材料,确保活动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钻、爬、跳、跨等技能,在快速躲闪跑的过程中绕过各种障碍物并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提高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绳索挑战区
南方地区夏天炎热,幼儿在户外游戏时经常汗流浃背,而幼儿园北面场地较为阴凉,幼儿喜欢在此乘凉。幼儿园抓住此地“凉爽”的特点,打造融生态种植、绳索挑战性游戏为一体的绿荫小道。园内种了几棵大的树 ,树上还放置了绳梯,可供幼儿使用。幼儿园还在树与树之间建造了连廊,并搭建了一间小木屋,形成了一个“空中高架桥”,幼儿可以在“高架桥”中穿梭,还可以在低处玩过家家、捉迷藏等游戏。教师利用废旧轮胎和麻绳,与幼儿、家长们一起制作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秋千,使幼儿可以荡秋千。在种植区,幼儿园还搭建了“茅草屋”,将种植与农家乐游戏进行有机融合,让种植区更具趣味性,使农家乐更具探索性。
(三)绘画区
笔者幼儿园在天井处创设了绘画区,如“童画世界”艺术畅想区,利用天井的独特环境,在围墙四周和地面安装了可以重复使用的有机玻璃,使用了废旧自行车、石头、大缸、小树等多元化的材料。在这里,幼儿可以充分地体验绘画游戏的乐趣。
(四)沙水区
沙水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园把南面空地改建成了一条长长的小沟渠和一个小水池供孩子们嬉水玩乐,沟渠和水池连接起来像极了长嘴水壶。水池旁有水枪 、水管、水车、PVC管等各种玩具。水池旁还建有“大脚丫”形的沙池。幼儿将水引入沙池中,沙与水的结合为游戏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五)搭建乐园
教学楼前面是一个大型操场,操场配有户外大型建构材料、奶粉桶、纸筒、PVC管等。因为大型建构积木较大且多,幼儿拿取不方便,所以幼儿园在旁边搭建了高80厘米的材料架和托运积木箱,这样解决了孩子取放材料难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孩子对建构游戏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巧放活动材料
(一)随处可游戏
为了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资源,让幼儿园一墙一角、一草一木都发挥独特功能。幼儿园为不同能力的幼儿创设了一步一景一材料间,无论幼儿身处哪个区域,都有适宜的材料供他们选择,这样可以满足幼儿玩耍的需求,让游戏随时可萌生。
(二)动手就游戏
户外墙面、地面、空中等地方,具有很强的操作空间,适宜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例如,教师将墙面做成乐高墙面,投放各种乐高积木,可以让幼儿体会在墙面上搭建乐高的乐趣,同时教师在“魔音墙”上悬挂木质、不锈钢、塑料等不同材质的锅碗瓢盆,可以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探索声音的变化。
(三)一处多游戏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在内容、形式上做到既多元又层次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的不同,个性化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游戏材料和想要玩的游戏内容。同一个游戏材料或同一个游戏区域拥有多元的游戏玩法。例如,在绘画区,为了让涂鸦墙面可擦洗,教师设了水流装置,幼儿不仅可以在这里反复涂鸦,还可以画水墨画、水流画,玩颜色,玩水。教师还在操场上投放了大型建构积木和各种游戏车,所以,幼儿不仅可以在这里玩建构游戏,还可以玩交通游戏等。
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处角落、每一个墙面都被有效利用起来。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身体大肌肉活动 、感知和探索环境、进行交往以及拥有私密空间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开阔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便于开展多样化的户外自主游戏的场地。
四、巧用课程资源
课程需要环境的承载,才能更深入具体地开展。环境为课程而创设,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教师应挖掘课程价值,巧用课程资源,使其成为游戏的生长点。
例如,在主题课程“神奇的纸”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纸和再生纸产生极大的兴趣。于是,教师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纸类材料。有的幼儿拿卫生纸做纸浆和再生纸;有的幼儿拿皱纹纸做纸绳,比比谁做的纸绳力量大;有的幼儿用纸箱做小汽车、火车,玩起了交通游戏;有的幼儿用纸箱搭建迷宫、房子,玩起了建构游戏。教师有目的地投放了与主题有关联的材料,幼儿自发生成各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