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心 胡正波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规划是高中生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是高中生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一块敲门砖,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态度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空瓶理论,引出父母教育及职业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父母教育;职业选择
唐纳德·E.舒伯是美国很有代表性的一位职业管理学家,是世界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生涯发展研究者。他认为,个人职业的发展是可以与人生命周期的年龄阶段相匹配的。在每个年龄段有期待的发展体征,他把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5 ~ 18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是认真探索各种可能职业的黄金时期,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因此,在职业探索阶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启蒙的第一位老师,父母职业的内容在孩子懵懂时期来说并不是很了解,但是父母职业的工作环境和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孩子从小就有接触,成为了孩子最熟悉的职业。在挑选专业时,很多高中生会不自觉地保持自身的习惯和家庭氛围,选择“子承父业”。据统计,在警察、医生、交通系统等部分职业对子女的影响最为深刻。下面,我们基于空瓶理论分析父母教育及职业对高中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一、空瓶理论概述
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什么都不是,人就是一只空瓶子,你向瓶子里面倒什么,你得到的就是什么。你向里面倒水,你会得到一瓶水;你向里面倒沙子,你会得到一瓶沙子。婴儿出生时心中什么都没有,就如同这个空瓶子,父母往里面装什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空瓶理论。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孩子的行为,而这些有意或者无意的行为都将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意识,很多孩子都会以父母的观点认识世界、看待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基于空瓶理论分析父母教育及职业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一项根据人类对工作态度的研究发现,人类对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工作的。父母是高中生社会化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长环境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与选择。
1. 五种父亲类型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在24年间跟踪调研了2 200对亲子关系,总结出父亲的教养模式对子女成年后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并编写出版了《父亲的因素》一书。他在书中列举了五种影响子女职业生涯的父亲类型,分别是功成名就型、定时炸弹型、心态消极型、漫不经心型和导师型。不同类型的父亲会对自己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体包括:他们是不是可以很好地处理同事关系?是不是具备创业精神?是不是对工作多而有所担忧?是不是有很强的事业心?是不是以后能成为老板?等等。
(1)功成名就型父亲。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其中的窦燕山曾是五代时一个奸猾的商人,后来改过自新,不仅受人尊重,而且成功地培养了五个出色的儿子,他们都成为了当朝重要官员。由此可见,父亲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拥有这样父亲的孩子未来在职场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领导能力强、有野心,注重形象,一般会选择医生、律师、公务员、高级白领等方面的工作。
(2)定时炸弹型父亲。
定时炸弹型父亲,通常是指那些在家中会突然大发脾气、暴跳如雷的父亲。在父亲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孩子会不知不觉地模仿父亲,父亲也会将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孩子。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能有效控制个人情绪,性格较为敏感,十分缺乏安全感,防范心理较重。但是,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未来职场中通常观察事物较为全面,擅长察言观色,做事细致,知道如何摸清周围人的性格和脾气,一般会选择人事部门经理、谈判代表或心理咨询师、规划师等方面的工作。
(3)心态消极型父亲。
心态消极型父亲,通常指那些总向孩子诉说生活和工作不易、怨天尤人的父亲。拥有该类型父亲的孩子性格较为内向、正义感强、能明辨是非,不喜欢墨守成规。此类型下成长的孩子部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会强烈地反对父亲的一些观点,会以与父亲截然相反的态度进入职场,会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父亲错误的观点,但是在职场中容易与领导发生冲突。在选择职业时一般会选择较为自由的工作,如实验研究员、会计、医护人员、公检法人员等。
(4)漫不经心型父亲。
漫不经心型父亲,通常指做事随随便便,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父亲。这种类型的父亲总是对孩子灌输躲避困难或者放弃挑战的思想。但是,往往这种孩子在职业选择和规划中反而会有更加出色的想法和意想不到的成功,成为完全与其父亲不同的一类人。一般在选择职业时会更多选择拥有自己想法的工作,如高级管理人员、自媒体人员等。
(5)导师型父亲。
俄罗斯有一部电影叫做《回归》,影片中的两个小男孩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忽然有一天消失了12年的父亲回来了,从那天起父亲就以一个男人的标准来要求和培养自己的儿子,然后借助一次“探险旅行”,父亲展开了很多他认为儿子必須要学习的课程,如暴力、服从、担当等。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导师型父亲。导师型父亲一般对父亲的学历、社会经历和社会背景要求较高。在新高考背景下,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高中生追求更多的是精神层次的依赖和指导。当孩子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者迷茫不知所措时,父亲就像教师一样引领着他们走出困惑,或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高大的形象,使孩子有高层次的格局和世界观。此类父亲均为导师型父亲。拥有该类型父亲的孩子性格较为正义、善良,有很强的安全感和自控能力,有自己的想法。一般在选择职业时选择奉献导向类职业的较多,如医生、警察、军人等方面的工作。gzslib2022040317542. 母亲的职业观及教育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如果说父亲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间接的,那么母亲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则是直接的。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影响孩子的思想、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母亲的眼界和教育方式会决定孩子以后的人生高度和格局。21世纪的女性在家庭中虽然还是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但是在女性地位不断提升的时代,女性不单单局限在家庭中为家庭生活付出,她们还有自己的事业和想法,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工作与家庭同时“兼职”的母亲,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工作理念灌输给孩子,并应用到教育中。据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在选择未来职业时的起源都来自母亲的职业影响,虽然没有父亲影响深刻,但是会影响孩子选择工作的想法和标准。在家庭教育中,常常会见到一些母亲上班时会带着孩子一起,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工作观。这种职业优势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兴趣,母亲对待职业的兴趣越浓厚,孩子越容易产生认同。尤其是如果母亲的职业为奉献导向型的工作,孩子也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以此为主,并且在社会因素带来的压力下会更加坚定追求自己的梦想。
3. 父母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1)强加式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进入高中以后,父母非常担忧高中生未来的成长方向与规划,甚至感到焦虑,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把自己的观点和期望强加给孩子。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孩子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往往缺少主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点的工作。还有部分高中生原本很懂事、很听话,但是到青春期时却较为叛逆。这些高中生在青春期前只会服从父母,很少有机会做选择和管理自己,即使与父母争辩成功,摆脱了父母的约束,依赖习惯的他们也很难找回真正的自己。有的孩子在抗争后不知所措,产生迷茫的心理,之后便开始自暴自弃,在网络游戏的虚拟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人生。
(2)“放养”式教育方式的影响。
“放养”式教育方式也被称为自立自主式教育,更多的是把权力归还给孩子。高中生是二次进入到叛逆期,很有自己的想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选择“放养”式教育的父母往往在这时会不断培养孩子的自我选择能力。在选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收获成就感,还能培养孩子的危机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这种状态的高中生在高考结束后在作上哪所学校、学习什么专业,以及今后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重要的决定时,他们更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和面对。这种自我选择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让孩子探索自我、发现兴趣,让兴趣引領理想、职业追求的人生过程。
孩子就像一个空瓶子,父母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意无意的行为和价值观填充,完善这个瓶子。也就是说,孩子这个空瓶子,父母往里面塞什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的职业和教育方式是一大块填充物,这块填充物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由此可见,父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是孩子学习的标杆。在未来,思想品质好、行为习惯好的员工更容易被应聘单位接受,领导会更加青睐,同事之间相处会更加和睦,在业绩方面也会有不断的提升,在自己职业生涯中更加顺利,并不断绽放精彩,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课题——高中生职业生涯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2019-JKGHJCJYZDZX-25)。
参考文献:
[1]林甲针,陈如优.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级团体辅导[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