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问题及影响

2022-04-02 05:32蒋浩东吕淑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德州市城市发展

蒋浩东 吕淑英

摘 要: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德州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和现代新城的出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市民生活品位。但在此过程中,德州由于缺乏对新兴文化的塑造,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空间同构现象。德州应借鉴苏州等发达地区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构建个性鲜明的文化空间,增强德州新城区文化魅力,走一条别具特色的新城区发展之路,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问题;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4-0073-04

引言

城市不仅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源泉和文化的土壤。如果将经济比作一座城市的血肉,那么文化就是城市的精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鲜明的个性和表现符号,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也在急剧扩张,大量城市开发区和现代新城相继出现,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品位、优化生存环境的重要载体。但在此过程中,很多地方为了发展城市新区,缺乏对新兴文化的塑造,而是对城市原有的文化进行大量复制和迁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空间同构现象。

一、德州市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现象

德州新城区主要指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老城区德城区隔一河相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德州市的新区,其与老城区也就是德州市的主城区,有明显的文化同构。突出表现在城市节点或地标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和表现空间、文化产业集聚区等城市文化空间形态。

(一)城市地标区

以大型的主题性广场、公共文化设施和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为核心构成的城市节点区或地标区,是城市的标志性空间、城市特色的核心部分。德州老城区重要的地标区是城隍庙步行街、新湖风景区和中心广场;新城区主要地标区则是德百物流城、长河风景区。另外,老城区的德百大楼和新城区的德百澳德乐购物广场也是其重要地标区。

(二)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以其所特有的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保存下来的传统城市的肌理、风貌和格局,体现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民族性和地方性。德州老城区著名文化街区有古苏禄王御园、伊斯兰民族风情街和运河古街;新城区则新建有董子读书台、董子文化街和董子巷。

(三)产品文化符号

产品文化是指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在物质和精神上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价值的统一,也是一类消费群体对某一时期内某一产品所体现的独特个性的定位。德州历史上最具个性的产品文化符号就是德州扒鸡,20世纪80年代又兴起了另一有代表性的产品文化符号——太阳能。德州扒鸡主要在老城区生产,因此,德州老城区建有久负盛名的扒鸡文化博物馆;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太阳能生产的东迁,新城区的太阳谷建成,太阳能博物馆也在新城区落成。因此,德州的两大著名产品文化符号分置东西。

(四)传统文化发源地及表演空间

在城市社区、文化村等开放空间,形成了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德州老城区的古运河畔,每年八月和正月都举办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节;新城区每年正月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中国德州董子文化街庙会。与老城区遥相对应。

(五)文化業态集聚区

文化业态在特定空间集聚而成的一种城市文化集聚区、城市文化综合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流经德州主城区的几条河流成为了德州重要的文化业态集聚区。在德州老城区古运河和岔河以建设开发为德州重要的文化集聚区;在新城区减河和沙王河则是重要的文化带。而且在新制定的运河通航规划中,原本流经老城区的大运河将被截弯取直后流经新城区,这样,新城区也将拥有大运河。

二、德州市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的影响

德州市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使得城市原有文化功能得以放大,其影响也更加广泛,充分发挥原有的优秀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赋予城市新区较为丰富的文化氛围和城市色彩,增加新城区的城市魅力;还有助于增强居民对城市新区的亲切感,从而便于人口向新城区的自然流入;同时又能让新老城区在文化层面上浑然一体,便于新区居民尽快融入城市新区的生活。但是,德州市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新城区发展缺乏鲜明的文化特色

城市新区展示着城市发展的未来,不论是在地理空间、时间空间还是文化空间都带有明确的导向性,不但要在产业、技术、管理方面创新,在文化内容和空间结构上同样需要大力创新,形成同创新创业氛围,同改革发展气象,同现代时尚生活相匹配的新时代文化空间结构,但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使得新城区文化色彩趋于平淡。

(二)新城区文化魅力大打折扣

新城区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布局以及长远规划,都应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但新城区与老城区文化空间的上的同构性,让人们感到新城区似曾相识,或者只是另一个老城区的翻版,新城区建设只不过是城市地理空间的扩张而已,导致新城区文化魅力大打折扣,降低了新城区文化吸引力,从而制约新城区的快速发展。

(三)新城区具有时代色彩的现代人文内涵得不到突出

新城区集中了一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这无疑符合了新城区发展定位和长远规划,因而类似于创新、创造、活力、超越及相关精神,理应成为新城区崇尚的现代精神和城市个性。但新城区与老城区文化空间的上的同构性,让现代精神和张扬个性与新城区擦肩而过,出现了新城区实体扩张与发展同城市精神品质构建的脱节。同时,文化建设投入的有限性,也因新城区与老城区文化空间上的同构性的存在,导致新城区现代个性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四)新城区文化个性难以显现和张扬,文化凝聚力不足

新城区与老城区文化空间的上的同构性,新城区虽然具备崭新的地理空间和面貌,但在城市文化空间层面却与老城区雷同或相似,人们所期待的新城区别具一格的精神风貌得不到明确展示和大力张扬,容易使得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文化倦怠,从而弱化对新城区未来的向往,新城区对人力人才等要素的凝聚力便相应减弱。这是芬兰著名城市规划与建设专家伊里尔的名言:“让我看一看你的城市,我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在追求什么?”确实,没有什么事物能像城市那样作为历史积淀和文化凝结的标志,成为市民共有的个性化名片。

三、从苏州工业园区文化构建得到的启示

苏州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苏州园林、虎丘、望江楼、西塘、观前街等,苏州老城区的文化气息令人久久不忘,两千多年来,苏州沉淀出了一种自然淡泊的文化气质。再看看这座位于苏州东部的新城,在文化空间构建上没有倾向于与老城区的同构,而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外衣”下,文化的“根”也越扎越深,形成了独具色彩的文化构造。年轻、时尚的文化气质俨然与“老苏州”交相辉映成了一幅独特的“双面绣”。

(一)高:高新技术园区形象塑造

苏州工业园聚集了4 000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和近9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医药、软件动漫游戏、纳米光伏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娱乐等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的局面。近年来,苏州工业园紧扣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率先布局,聚集了200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努力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担主角挑大梁,让苏州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创新极和增长极。苏州工业园区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鲜明文化概念就是科技高地、创新高地。

(二)新:新时尚、新风貌

在苏州,一方面有中国的老字号吴地人家、得月楼、老东吴等,另一方面也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北欧风格的酒吧、音乐餐厅、老农家乐、意大利创意餐厅、慕尼黑的BH皇家啤酒厂、香港的时尚温泉度假精品酒店。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更能让人感受明日世界的万般风情。而这种文化氛围的打造和产业的发展是以普通市民群众亲身参与为重点的,使人们感到新区不但是一个并不缺少文化的地方,而且有着不一样的惊艳。

(三)创:内容、平台和载体创新

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已举办四届,规模宏大,景色壮丽,符合苏州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苏州剧团、苏州昆曲剧团、苏剧团、苏州天坛剧团、苏州歌舞团等“文化苏军”早已享誉海内外,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园区先后成立了苏州芭蕾、苏州交响乐团;目前,园区已形成三大文化产业集群,即“环金鸡湖文化艺术娱乐集聚区、环独墅湖文化创意设计集聚区、环阳澄湖文化旅游集聚区”,园区内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发展;苏州新时代体育娱乐集团成立,艺术中心、展览中心、体育中心三大载体合力,在承载力、形式豐富性、模式独特性等方面大胆创新,领跑全国。

(四)美:突出现代文化色彩魅力

“精神食粮”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园区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供给,有效提升当地居民文化消费获得感。在文化载体建设上,园区近年来陆续建设起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金鸡湖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汇集了大剧院、演艺厅、美术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培育了二支苏州人引以为傲的苏州芭蕾、苏州交响乐团艺术团体。在文化消费服务上,借助大数据提供便捷优惠的服务。园区把剧院、电影院、书店、网咖、大师工作室、新手工艺产品销售点等新业态纳入全市文化消费网点,并把文化消费网点举办的各类活动纳入“苏州市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园区正积极推进北部文体中心、东部文体中心、南部文体中心、草鞋山遗址公园、书香城市等实事项目建设。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区、街、社区”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融:东西方文化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辅相成

苏州工业园,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国际合作示范区。将苏州工业园打造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中国与新西兰合作设立苏州工业园的初衷。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不同,苏州工业园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具有鲜明的国际色彩。园区文化产业发展要与城市定位相适应,融入更多创新、时尚、国际化元素。同时,苏州也是一座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悠久的文化名城,苏州剧团、苏州昆曲剧团、苏剧团、苏州天坛剧团、苏州歌舞团等一批“文化苏军”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园区内先后成立了苏州芭蕾、苏州交响乐团,不仅填补了此类艺术团体的空白,也顺应了苏州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地方文化的传播和展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四、德州市解决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问题的措施

借鉴苏州新城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德州一定要避免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问题,新城区应着重在时尚、现代、科技和前瞻性等方面下功夫,走一条别具特色的新城区发展之路。

(一)新城区文化产业要走符合城市定位,融入更多创新、时尚、国际化元素的发展道路

依托高端制造业等产业优势,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文化、高端工艺设计+文化等产业创新发展。把以创意产业为首要内容的现代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围绕打造山东西北、河北东南“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一个区域文化创意中心、一个市场信息交流平台、一个文化产业集聚基地,发展壮大文化骨干企业。

(二)新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文化建设摆到更突出的位置,打造一批重大文化品牌

建设好城区“文化产业联动轴”、董子文化街、黑陶制作技艺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特别是建设好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太阳谷、太阳能小镇、大学路文化长廊、宠物世界等品牌,同时建设好3—4个文化产业知名区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三)实施文化繁荣专项资金政策,探索成立德州文化发展投资基金

新政策涵盖更多的文化体育业态,有针对性地支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包括创业项目、成长项目、重点项目、文化外展等方面,新政策与省市产业政策相辅相成,利用政策“杠杆”新区文化繁荣。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发设计个性化、专业化、灵活性强的多元化信贷产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依托文汇卡大数据系统,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四)积极探索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构建文化产业生态圈

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区、街、社区”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资源整合、要素支撑,积极整合、加强节日、会议、活动的组织策划,促进文化科技创新、商贸旅游、商业展览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大批重点文化项目和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园区以构建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为重点,定期举办以“动漫游戏”“体育孵化”“文创设计”为主题的企业家沙龙,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并更好地解决企业之间的发展困境。

(五)在现有基础上突出重点,建设好几条文化带

1.建设好减河湿地康体养生带。沿湿地东岸,借助减河湿地优质的生态资源,打造康体养生中心、康体露营基地(汽车影院),为一年四季养生康体、度假休闲提供优质场地。减河湿地公园将参照深圳自行车主题公园建设成为一个湿地体育公园,积极建设一条标准自行车道,打造一个国家级自行车培训基地。同时借助减河优质的生态环境,打造宜游、宜玩、宜休闲的休闲养生康体圣地。

2.建设好太阳谷文化带。建设全球唯一的利用太阳能资源,集生产、制造、科研、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拥有绿色五星级太阳谷微行国际大酒店、七星级丽园酒店;拥有传承太阳能文化、描绘太阳能未来发展蓝图的太阳能博物馆科技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光电大道太阳谷之门,太阳谷文化街一号、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一号、天地温泉等。以太阳神阿波罗卡通人物为主题,进行主体化包装与设计,建设太阳神主题乐园,为太阳谷增加主题游乐业态,带动景区全方位发展。

3.打造好董子文化带。建设董子书桌、董子书店、董子文化街、董子巷,重点建设德州最长的夜生活主题商业街董子巷,整体业态分为四大功能区:名餐区、情感诉求区、慢城休闲区、多彩娱乐区,集餐饮、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将类似的高端品牌聚集运营,形成品牌协同效应,高密度聚集人气。同时,多种业态相辅相成,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洽谈于一体的一站式格局。

参考文献:

[1]  邱西颖.新理念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N].江西日报,2021-03-03(010).

[2]  吴军,营立成.人民城市  擘画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N].成都日报,2021-03-03(006).

[3]  孟旭.产业高地崛起一支“文化苏军”[EB/OL].中国江苏网,2019-05-19.

[4]  李珊华.苏州工业园区:以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领跑文化创意经济[EB/OL].新华网,2019-05-10.

[5]  王梦菲.苏州工业园区现代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J].中国经济信息,2018,(7):22.

[6]  马榕君.江苏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及审美特征研究[J].美术大观,2018,(6):63-65.

[7]  王兰霞.语言文化同构视角下的涵义空间[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8]  胡亮才.论城市文化空间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同构性[J].湖南社會科学,2009,(2):168-170.

[9]  郑卫民.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现代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10]  童中贤.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

The Problem and Influence of Cultural Space Isomorphism in Urban Development

——Take Dezhou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IANG Hao-dong1,LV Shu-y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2.Dezhou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Center,Dezhou 253014,China)

Abstract:Cultural function is the main function of cities,Urban culture plays a hug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ies.The development of Dezhou City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new cities have drive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mproved the city’s appearance and improved the citizens’taste in life.However,in this process,due to the lack of shaping the emerging culture in Dezhou,a more serious phenomenon of cultural space isomorphism also appeared.Dezhou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Suzhou an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build a distinctive cultural space,enhance the cultural charm of the new district of Dezhou,and take a unique ro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district to promote its own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urban development;cultural space;isomorphism;Dezhou city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德州市城市发展
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织线上教学专项培训会议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学生写话(4)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