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
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及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做出最新部署。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包括体育运动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教融合,要让青少年掌握1~2项运动技能。伴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学校体育在育体、育智、育心上的独特价值,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等品质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后服务现状及问题
如今,学校均在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总体而言,学生作业负担减轻,课外培训减少,在校参与体育锻炼和兴趣活动的时间增加。目前,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后服务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内容形式单一阻滞体育课后服务全面发展。体育课后服务是夯实学生体质和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重要阵地,各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广泛开展体育兴趣班和专业队训练。各校内容不一,主要以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等项目为主,因教学条件和师资的影响,很少学校开展击剑、棒垒球、定向越野、跆拳道、花样跳绳等新兴体育项目和武术、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学校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有些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已打破年级和班级的限制,实行“走班制”,按照学生自选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班教学,根据项目和师资情况,各班人数不等,但大多数以社团或者专业训练的形式开展。课后服务形式单一,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师资场地缺乏遏制体育课后服务主体供给。体育课后服务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大多学校均以本校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为主体,因学校体育教师人数和教师本身专业的限制,体育课后服务主体供给的人数十分有限。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小学,运动场地有限,多个服务班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教学,相互影响较大,直接影响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很多项目,例如网球、篮球、羽毛球等,受场地的限制,容纳的学生人数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
服务质量顾虑制约体育课后服务客体参与。在“双减”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重视让体育与健康学科受到更多关注,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学校体育设施、教学安全保障等直接影响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目前,学校在课后服务上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只能满足专业队训练的需求,体育课后服务则由其他学科教师承担,很难保证体育课后服务教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在体育器材的使用和教学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后服务思考与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科作为课后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功效。基于体育课后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推动课内外、校外体育活动一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课内外、校外体育活动内容不系统、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研发针对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校内、校外一体化建设指导用书,如《体育锻炼手册》,内容包含示范动作照片和视频,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呈现和描述体育活动动作,不仅方便学生认知自身锻炼水平,也帮助体育教师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地开展体育课后服务,使学生和家长在家庭中也能系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2)落实体育家庭作业。体育家庭作业是连接课内课外的有效载体,可以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将国家体质测试内容、体育中考内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进行巩固,也可从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借助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开展个人、亲子、团队形式的体育锻炼。运用当下前沿的“UP运动”APP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化的手段进行练习、评价、反馈,使练习者能实时、准确地了解自身学练的效果。(3)应参照“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工作新要求,重新规划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方式。课堂中以逐步实现“教会”为主要目标;在早锻炼(早操)、大课间或课间锻炼(课间操)、活动课中以实现“勤练”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为主要目标(需要根据学习内容重新设计锻炼形式);在放学后(课后服务时间)以实现“常赛”巩固已掌握的技能为主要目标。“常赛”的形式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如开展主题性体育活动——全员运动会(篮球),从比赛的“参与面”和“知识面”着手改变形式,既要设置一定的竞技体育项目比赛(灌篮冠军),以适应学生的爱好与特长的发展,也要设置一些大众化体育比赛项目(“不倒森林”——集体运球游戏),充分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
加强体教融合、整合家校社资源,开启课后服务新路径。针对体育师资不足、场地器材不够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统筹核定编制,为中小学配足配齐体育教师。(2)采取中小学校与体育院校、综合类大学或运动队合作,吸收体育或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及运动员,动员更多主体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工作,弥补体育师资不足。(3)加大体教融合力度,鼓励中小学与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或场馆等第三方合作,动员社会主体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解决学校师资和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学校可就近与体育培训机构、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等建立联系合作,开展学生喜爱的游泳、跆拳道、羽毛球等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内容,提高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4)鼓励社区开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随着国家对全民健身设施投入的加大,基层社区场地不断完善。鼓励中小学打破学校界限,以社区为单元,充分调动社区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退休体育教师等社会人士,志愿开展中小学生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聚焦社团建设,提倡“一校一品”,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应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在课后服务时间加大力度增设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根据学校实情和学校需求加大对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2)开设体育校本课程。各种运动项目的兴趣小组和体育社团、学校传统项目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新兴项目等均可形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并排入课程表。(3)组建运动兴趣小组。以运动项目为单位,采用选学、走班教学的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目标为提升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应涵盖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啦啦操等学生普遍喜欢的项目。(4)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比赛,如柔韧训练大比拼、速度打卡点集锦、灵敏练习任务营等,旨在达成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终极目标。
(作者系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顧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荆楚教育名家”“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全日制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