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措施,对学生作业问题做了特别的强调与明示: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的期待呢?
作业控量,提升兴趣做到“少”。怎样脱离题海战术、让作业不再重复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让作业发挥应有的效果,作业做到少而有针对性,每天给学生留出固定写作业的时间,鼓励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用时控制在10~20分钟。例如:教学小数乘法计算時,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算理,我设计了小组作业探究计算“3.6×5.2”的方法,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经过几分钟的集体作业,学生产生了六七种做法,我归纳整理板书在黑板上,让全体同学交流学习,既合理控制了作业量,又以最少的训练时间达到了教学意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制订每一道最合适的训练题目,以最少的训练量完成最终的训练任务。
作业保质,培养能力做到“精”。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常规作业、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发挥自主能力的特色作业,能够集中反映一节课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的重难点,落实教学意图。例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我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③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⑥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与课堂反馈,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又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比如,我在教学《容积》时,设计了一道题:“计算我校食堂前洗手池的容积”。这一题目的设计,既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容积与物体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结合实际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实用性。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联系紧密的东西,使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
作业分层, 瞄准对象做到“特”。所谓“特”,就是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除了作业控量保质,分层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教学目标。当前,不少教师将目光聚焦在“作业效能”上,关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作业难度可选,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学情和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类别,力求优等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中等生“吃好吃饱”,学困生“刚巧做到”。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练习法进行了大胆尝试。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客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货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问题:客车货车同时出发几小时相遇? 客车货车同时出发行驶几小时还相距300千米?客车货车同时出发相遇后继续行驶3.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此种设计可以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作业的设置必须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要求,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多样,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素质教育的思想寓于作业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并在完成好作业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使作业成为他们思考、创作的乐园。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