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差异课堂”是基于学生先天及后天差异的基础上,立足于帮助每个学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不同的收获从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本文的内容就是笔者在差异课堂的改革中围绕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差异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8-0053-03
收稿日期:2021-12-15
作者简介:蔡常清(1982.5-),女,福建省泉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在义务教育阶段里,同年段不同班级,同班级不同学生,他们受到原生家庭、小学环境等不同方面的影响,使得他们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学数學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让学困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思”、优等生“有所惑”,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差异教学.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教师应积极开展差异教学,努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促进发展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差异教学的前提.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消除差异,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同学,而是应该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缩小差异,促进全班同学的全面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差异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以“自学——互学——检学”为模式的差异教学课堂. “自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根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前测查和自学案,由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再进行批改并指导,但老师就一个,往往分身乏术,这时要充分发挥“互学”的作用.为了保障“互学”的有效性,我们根据我校的生源情况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给全班同学进行分组,遵循“1+3+2”的原则,即1个优等生、3个中等生、2个学困生为一组.遴选出小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一定的培训.主要培训他们在给学困生讲解题目的时候如何引导.课前测查和自学案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学优生完全能轻松秒杀,中等生预习完课本可以独立完成,学困生一部分能完成一部分完成起来有点困难.这时候就需要他们发挥生生互助的优势,可以先让中等生尝试讲解,再让优等生补充,一些讲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就需要发挥师生互助的作用了,老师可以就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给予个别指点,最终把这些问题汇总到课堂上再进行重点讲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数学课的教学效率.长期坚持下去,老师就只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有疑问的知识点以及给优等生在讲解上给予必要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而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让学优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师生的共赢,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检学”是这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通过在课堂上完成老师在导学案上设计的不同难度的题目可以及时的、大面积的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通过做题检测自己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有利于他们回家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大幅的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为例,在“自学”环节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掌握代入消元法,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高性目标: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发展性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新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分析清楚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测查来了解,并做相应的指导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新课前掌握这节课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我设计了三道题对学生进行学前测查,通过测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使得我在上课时更有针对性.此环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一般时间安排在5分钟左右,老师要事先设计好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并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的自学更有目的性,我设计了3个问题,分别是:
问题1:这道题的解答过程共有哪几步?
问题2:把(2)代入(1)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3:你能归纳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的一步是什么吗?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而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差异.在“互学”这一环节,用我们事先安排好的分组,小组长经过老师的培训,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能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个别辅导.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此环节我给学生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自己自学的成果,让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做到真正解决问题.此环节还要求组长做好分工和记录.老师则是通过巡视观察,适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对个别组内比较薄弱的学生再进行辅导,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
“检学”环节通过几道题目的检测,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再根据不同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组内能解决的老师就不讲,组内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进行指导点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层次化.一般分为三个等级:A层为“基础题”;B层为“提高题”;C层为“拓展题”.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独立完成或同学间讨论完成.
2 正确对待差异,让学生爱上差异,实现质的飞跃 在我们选好差异教学模型以后,如何让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接受我们的差异模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只有当他们接受了并喜欢了才能为我们的差异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以后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学生先天就有“畏师”情结,尤其是一部分内向的学生,他们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但是让他们问同学,他们就比较乐于接受,这就为我们的差异之行奠定了坚实的地基.我们的差异之行最好从他们进入初一就开始实行,学生刚刚踏入初中,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就好比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一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所谓的“解题”是指不仅能自己把这道题给正确的解答出来还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同学讲解清楚明白.当然,学生先天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讲解.gzslib202204031239以七年级上册的《由视图到立体图形》的一道题为例:从不同方向看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图及部分数据如图1所示.(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看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相关信息,要把这些信息有条理的一条条罗列出来,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也能像我们老师一样讲解得十分到位.这道题我们曾尝试着让同学来讲解:“首先从正面看和左面看都是长方形,由此可知这是个柱体,然后从上面看是个三角形,所以它是三棱柱.”刚听完这个学生的讲解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毕竟才2个月,他们就能把问题讲解得如此到位.可见学生的可塑性还是非常之高的.这位同学接下去讲“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马上引来一堆学生的吐槽“不是底面积是底面周长”、“我们都没有教过侧面积的这个公式”,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公式,让这位同学按照他的思路继续讲完这道题,然后马上问:“如果没教过这个,那这个侧面积要怎么求?”同学们开始在底下议论纷纷,可当我问谁要上来讲时,顿时鸦雀无声.可见,学生会但就是缺乏勇气,这也是我们让学生“讲题”需要培养的一方面,最后在同学的一致邀约下,数学科代表上来讲解了,她说:“三棱柱的侧面积等于三个侧面面积相加.”于是这道题就在学生热烈的参与中圆满的结束了.在接下去的课堂中,明显上来发言的同学多了,表述也越来越准确.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度与新鲜感,是我们差异之行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挥集体的力量,认真做好导学案.我们决定把导学案处理成三大部分:自学案、巩固案和提高案.这样既能满足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我们坚信这样三年下来,学困生不会太差,中等生逐步向优等生的队伍靠拢,优等生掌握了自学以及讲解的能力,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水平逐步提高,最终能实现质的飞跃.
3 线上、线下差异相结合,扬长避短
课堂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的程度永远是参差不齐的,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的时候有的家长又辅导不了.现在的网络高度发达,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疫情期间所建立的线上教学网络,统筹安排整个年段的学生,设立A、B、C三个相应等级的数学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入相应的群,发挥师师互助的优势,由不同的老师适时的不定期的开展线上作业培优辅差教学工作,这样既能节省我们老师一班一讲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备课,也让我们的上课对象更有明确性,内容更有针对性,避免课堂上讲习题的时候难的题目只有一部分优等生在听,讲简单的优等生又都会的情况,学生还能无限次回放,听不懂的可以多听几遍.上课能集中更多的时间来解决更重要的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我们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差异教学是我们今后教学的大势所趋,我们老师自己也要树立差异教学的信念,明确差异教学的核心内容,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探究,寻找并设计出一套符合本校校情、师情、生情的差异教学方案,大幅度提高我们的数学差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有不同的收获.差异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继续慢慢求索.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 华国栋. 你也能出类拔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
[3] 华国栋,华京生.普通班的英才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