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闭环运行理论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2022-04-01 09:58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田亚娟胡培业
广东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质量保证闭环

文/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田亚娟 胡培业

一、前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200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方案中要求“所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每学年度须按要求填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1][2]自此,全国高职院校每年均进行一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任务,同时撰写年度质量年报,按时上报省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并在国家有关网站进行公布。通过以上质量保障工作的持续开展,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3],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开展的同时,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6月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随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两份文件的印发执行,开启了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序幕。广东省教育厅于2016年4月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此方案明确核心任务是:“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创建现代质量文化,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系统的构建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内容,运用双闭环运行理论,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诊改体系结构。其体系构建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方针,坚持体系建立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目标标准建设与注重特色相结合、持续改进与质量保证成效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4],系统中包含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采用网格化逻辑结构,其总体框架见图1,包括以多元质量文化为灵魂、五纵五横一平台为骨架、纵横联动网络化全覆盖质量改进双闭环式运行、PDCA加知识创新为动力等构建总体框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总体框架以学院内部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实现为终极目标,紧紧围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机制;由职能处室、教学系部、教研室按角色不同分类别组合构建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五个系统;信息平台为质量系统的检测、监控、分析、反馈环节,通过各平台系统采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多维度全覆盖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状态分析报告、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分析、诊断、反馈以便于创新改进;改进过程五个系统抓住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等四个动态循环阶段、五个主体单元采用由外环和内环组成的双闭环方式进行运行,形成全要素网格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目标的实现。

图1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总体架构

(一)内部质量保证理念的确立

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为指导,以纵向五系统设计为统领,以横向五主体建设为依托,以信息平台采集数据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多元质量文化建设为灵魂,以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打造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质量保证组织架构

内部质量保证组织建设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实施起到关键作用。成立质量保证领导小组,形成以校党委领导、院长指挥、牵头部门全面协调,职能处室、教学系部保证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成立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根据任务分工,形成由质量管理部门牵头、各单位相关人员全程参与的运行机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规划制定、实施和改进。建立健全学院、职能部门、教学系部之间的质量保证与协调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成立质量保证监督组,形成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督导组等专家、学者全过程质量监督的诊断机制;各校二级单位成立本单位内部质量诊改监督工作组,对牵头、组织或参与完成的诊改任务定期检测,及时改进;通过监督组工作的开展,为持续改进、持续提高内部质量工作发挥督导作用。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各单位的工作成效考核,将各单位年终各项考核与质量保证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建立起必要的激励机制,以保障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度架构

基于各校办学理念、基本办学条件、办学目标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发展与校企合作、教学组织管理、社会评价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建立包括学校办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等五个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5]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学院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具体目标、工作内容、建设标准、时间节点和选择的路径等方面的要求,围绕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的采集点、采集核心指标数据和数据统计结果案例,定期进行自我诊断,查找学院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切合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一)体系建立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坚持围绕重点建体系,针对体系抓重点的原则。围绕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和体系运行效果等六个诊断与改进项目和16个诊断要素建立全要素、网格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每个重点建设内容均建立独立的质量改进PDCA(即计划-执行-改进-处理)循环;形成学校-部门-学院三个层面统领的诊断与改进格局。

(二)目标标准建设与注重特色相结合

坚持围绕目标建标准,针对标准创特色的原则。各诊断与改进项目主体单元根据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的思路完成质量改进过程,并在改进的过程中结合学院实际,注重特色挖掘和建设,逐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三)持续改进与质量保证成效相结合

根据诊改目标要求,坚持持续改进与质量保证成效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创新强校工程,形成认真归纳-高度提炼-深入反思-持续改进的过程。构建质量保证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员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领会现代教育质量文化的精神实质,构建质量工作体系[6],集聚优势、凝练方向、精准施策,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使内部质量保证工作达到持续改进的成效。

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完成后,若想取得预期的系统运行效果,关键在于各高职院校要切实发挥质量诊断与改进的主体责任,采取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过程运行,建立质量文化保证、专业建设质量保证、课程建设质量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证和学生全面发展质量保证等双闭环过程运行系统,从目标、标准的精准设定,到多维度多层次多方法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监测、诊断、学习、创新和改进,确保各项任务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全过程做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诊改。

同时,各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过程依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创新强校工程、强师工程等相关内容建设,构建网格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形成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多元联动质量改进闭环,形成人本、自律、三全、开放、创新和法治的多元质量文化,不断提高学院质量保证能力,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目的是要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从增强质量意识入手,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改变依赖外部评估的思维定式,自我保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按建、诊、改、升的顺序,逐步推进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强考核和复核,确保诊断和改进工作的落实。参照本文提出的基于双闭环理论构建诊改工作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各高职院校应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全面探索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工作机制,从而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质量保证闭环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基于四元数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闭环检测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