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外国人想要客观、真实地认识中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想要向世界展现立体、多彩的大国形象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问题,就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①。国内外学者也从多个方面对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调研发现,中国故事在海外的吸引力、感召力并不理想。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入挖掘中国故事的传统价值意蕴与新时代内涵,确定中国故事传播的内容定位,围绕“由谁讲”“怎么讲”“讲给谁”三个方面开拓中国故事的传播路径,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精准丰富的内容文本和系统性的路径选择。
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质是研究中国故事背后具有中国历史和现实写照的中国主旋律精神。中国故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伴相生,呈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明积淀和基本国情,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根本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实践不断丰富②。我们讲述中国故事的着重点应该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现代中国故事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和挖掘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精神的符号、中国文化的意蕴、中国形象的标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条件。
1.数据搜集与筛选清洗
本研究从网络媒体、学术文献两个方面进行中国故事精神符号的数据采集。网页文本搜集方面,使用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的网络文本精准采集功能③,以“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内涵”等为主题词,检索1990年至2021年,包括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网络平台以及学习强国平台,经过人工清洗筛选后,共计搜集到关于“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内涵”的政府网站报道、新闻等文本共574篇。同时使用八爪鱼采集器,分别采集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文章及评论,获得“中国故事”的相关主题微博563篇,微信公众号436篇,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21年。在全部网络平台获取原文进行数据归类,存入TXT文档,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发展成就、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符号等方面。
完成网络媒体方面的数据采集后,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中国故事内涵”“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符号”为主题词,逻辑关系为“或”,检索字段设定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共检索出文献2891条,选取其中高被引期刊文献318篇,博硕士论文98篇,共416篇。至此,数据采集基本完成。
2.主题模型文本分析
采用NLPIR批量分词工具对获得的原始语料进行中文分词,手动合并同类词义,去掉低频词及干扰词,最终形成更为精炼准确的分词结果。在文本分析方法上,本研究采用LDA主题模型算法。LDA主题模型是一种文档生成模型,是一种非监督机器学习技术。该模型认为一篇文档是有多个主题的,而每个主题又对应着不同的词,以“文档、主题、关键词”三层贝叶斯概率为层次结构,用以发现文本中隐含的主题。该算法具有优秀的降维能力,适用于文本分类、文本自动摘要和关联判断等文本挖掘任务④。
研究分别将获取到的主流媒体及社会公众关于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精神、中国故事内涵等新闻文本、微博媒体、论坛话题文本导入LDA主题模型,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主题、中国故事世界价值主题三方面进行主题聚类建模分析。用该模型算法进行主题建模前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参数包含α、β、LDA主题个数K等。α是一个对称的Dirichlet分布参数,用于生成一个主题向量;β是各个主题对应的单词概率分布矩阵;迭代次数指重复计算以达到精确建模的次数⑤。K值对主题模型的影响较大,K值太小容易导致主题泛化,太大则会导致主题过度细分。在多次测验修正过程中发现,当主题个数K为50,主题显示词项个数W默认选择为100时,所得主题模型内容最符合预期效果。随后人工筛选主题词中的特征词,以主题、权重、特征词为元素进行主题建模,结果见表1。
表1 中国故事的精神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⑥从主题建模结果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始终贯穿在中国故事的各个方面。
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是“和合”。“和合”强调“和而不同”与多元共存,崇尚“和为贵”,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⑦。从《论语·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人类文明画卷,儒家“和”的思想精髓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张以“有容乃大”的气魄对待他国文化,体现“兼容并包”的价值追求,而且映照了中国亲仁善邻、爱好和平的民族思想,也与我国的外交原则一脉相承。
第二,中国在社会理想上一直追求孔子提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今,面对新的世界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旨在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的世界。我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比如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从屠呦呦的青蒿素支援越南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造福世界,这些故事的精神符号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一定程度上具有世界价值。
第三,中国故事精神符号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和谐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的人际交往规范都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新时代,中国正在大力倡导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正在被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践行和传播。
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首先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形成了我们民族自身的精神家园,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共同繁荣的世界文明秩序也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当前,中国需展示自身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向世界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我们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时,可以挑选反映“家和万事兴”“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思想的案例来组织故事内容。近年来,世界各地屡屡出现暴雨洪水、异常高温等,引发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此,我们可以讲述中国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故事。在世界网络不断爆出安全漏洞、网络霸凌乱象丛生的情况下,不妨回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在地区冲突偶有发生时,讲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美好世界理想会引起更多共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淀出许多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当代世界共性价值观的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
一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在当今世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角度讲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理念等方面的故事,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二是改革开放思想。中国运用“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生动践行了“民本”思想,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效避免了西方国家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必定会遭遇的“金融陷阱”“债务陷阱”“贫困陷阱”等问题,为当今世界解决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参照,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参考路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三是脱贫故事。反贫穷、反饥饿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的人物事迹,值得挖掘和讲述。
讲述具有全球价值的中国故事,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融入全球化、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为参照,为当今全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面对经济衰退、气候危机、地区冲突、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世界性问题,中国通过探索和实践,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扶贫”“共享发展”“共同抗疫”等充满中国智慧的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讲述中国故事,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融入其中,在国际舞台上构建中国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综合性的传播工程,在确定好传统、现代、全球这三大类故事内容的核心前提下,根据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围绕“传播主体(谁讲)”“传播媒介(怎么讲)”“传播受众(讲给谁)”三个关键逻辑环节,建立清晰的中国故事传播路径。
根据传播学理论⑧,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大致分为三部分:国家、企业、民间或个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提高文化的对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系统工程,传播主体也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和发挥文化企业、非政府组织、智库、民间机构、文化团体、公众等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中来,形成合力,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是政府部门。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一般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体现出“规模效应”。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统筹作用。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新闻发布机制,组建行业高端智库,组织“中国文化年”“文化月”“文化周”等综合性的交流活动,建设海外交流阵地、孔子学院等。政府部门可以活用多种文化传播形式,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是文化企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政府是主导者,文化企业是主体。文化企业由于自身具有专业性,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其传播效益和效果都较高。我国文化企业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一方面是通过向海外输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商品,诸如图书、文学作品、影视影像作品、艺术加工品等,借助中国对外传播企业的力量,搭建文化产品销售、播放平台,实现中国故事的直观表达。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的品牌建设,用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使中国文化企业品牌自身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三是社会团体。社会团体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志愿性等特点。通过慈善事业、教育培训等形式,社会团体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易被国外受众接受,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中国诗歌学会致力于用诗歌讲好中国故事,自2017年起,每年都以多国语种发布《中国诗歌年度报告》。在国际上,它是一部外国了解中国诗歌的窗口“工具书”,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四是文化界及学术界的知识分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离不开文化界及学术界的知识分子,他们担负着特殊又重要的角色。知识分子们一直在自己的领域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以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近年来,在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专家学者积极发声,努力在高端学术上创造共同话题,阐释中国文化内涵,让中国文化得到全世界的理解和认同。讲好中国故事,应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五是留学生群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新媒体、5G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各层次的普通民众加入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行列中来。外国留学生作为在中国本土长期生活学习的群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国文化。近年来,各高校都积极组织外国留学生群体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他们接触中国文化,感悟中国文化,进而乐于传播中国文化。
六是网红博主。近几年,出现了李子柒等拥有众多外国粉丝的博主,他们积极借助互联网传播中国文化。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其创下的“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刊文表示:“李子柒的视频内容独具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满足了外国网友对中国的想象,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田园诗’。同时,李子柒的视频含有被外国网友广泛认同的情感需求和价值理念,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⑨由此可见,网红博主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播渠道,又称传播媒介,即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传播载体。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依靠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手段,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载体。
一是文学作品。应继续加强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创作,创新出版模式,扩大出版渠道。中国的文学创作者在创作及翻译作品时,既要充分考虑外国读者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围绕共同价值追求做文章,引发不同国家读者的情感共鸣,又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国外读者而故意贬低、扭曲主人公形象,造成文化误读。好的作品也需要加强出版和宣传,因此,要加强与传播国主流发行渠道的合作,开设中国主题书店或者“中国书架”,争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国际出版营销网络,让更多国外读者能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
二是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载体,能更加巧妙地表达中国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视作品具有生活化的特征,让观众能感受一个个引发共情的中国故事,并透过这些故事感知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例如,电影《流浪地球》成功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融入故事中。该片剧情中的种种反套路设置,是对于末世危机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科学合理的设想,并做出了中国特色。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人类爱好美食的共通性入手,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一个个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场景片段,用美食文化的视觉盛宴向国内外观众传递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三是新媒体平台。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特点鲜明的新媒体传播载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和多维立体感。互联网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备受年轻人欢迎的短视频不仅以精良的画面从视觉上吸引观看者关注,而且能从心灵上影响观看者。专家认为,未来,短视频是塑造民族品牌文化、进行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博主应积极参与中国故事的讲述,配合动漫、手机主题游戏等传播方式,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传播效力,努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载体,扩展中国故事的辐射广度及深度,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
四是文化贸易载体。对外文化贸易具有商业和文化的双重价值,既包括文化产品贸易,也包括文化服务贸易。应把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用外国受众熟知的文化符号,诸如文字、武术、绘画等文化产品作为传播媒介,通过品牌建立、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延伸管理等形成比较完备的品牌体系⑩,不断优化调整贸易结构,促进文化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互动并进,持续不断地将中国文化产品自身蕴含的价值观念展示给世界。
传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的身份、文化背景、观念等直接影响着最终的传播效果。
一是向中国人民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交流是对自身了解的过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外宣问题,也是内宣问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向中国人民讲好蕴含“家国情怀”“团结包容”“公平公正”等思想和理念的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国内民众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带动全社会赞美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二是区分对象国。世界各国国情差异较大,与中国的关系有疏有近,情况千差万别,即“外外有别”。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受众能接受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来阐述故事和表达思想。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组织不同的故事内容。比如针对非洲国家,可以讲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成就;针对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可以讲述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讲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优秀品格,讲中国包容共识、广交朋友的故事;对亚洲儒家文化圈,可以强调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三是区分一国之内的不同群体。同一国家内部也可以分为知华友华人士、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中间群众和误解中国的部分群体。我们要紧密联系知华友华群体,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的正面形象,要积极争取占大多数的中间群众,让他们了解并喜爱中国。中国声音需要借声说话,不断推动知华友华群体积极发声,消除部分人对中国的误解。
四是抓住重点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依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意愿选择信息,在接受信息后,又会产生新的信息,成为信息传播者。讲述中国故事时,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与海外侨胞、在华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各国名人学者、主流媒体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争取海外精英社团及侨界的重点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宣传中国故事的海外演说家。华人精英组织中的名人、侨领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他们对公众传递情感更容易引发共鸣。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便能提高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效果。
在文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持续不断地挖掘和整理中国文化内涵的精神符号,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围绕“传播主体(谁讲)”“传播媒介(怎么讲)”“传播受众(讲给谁)”三个关键逻辑环节,建立清晰的中国故事传播路径,最终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团体、文化企业共同参与的格局,同时发挥留学生群体、网红博主、知名学者等意见领袖的传播主体作用,形成传播合力。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应讲述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以及具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故事;其次,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在发挥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外,重点打造短视频、社交软件、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最后,细分传播受众,把受众作为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受众在思维和认知方面的差别,从受众容易接受的角度出发,使中国故事最终实现内外贯通、情感共鸣、价值共振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摘编[J].党的文献,2020(01):3-11.
②刘静.讲好中国故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③童昱强.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新闻热点发现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④孙立伟,何国辉,吴礼发.网络爬虫技术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5):4112-4115.
⑤郭丽蓉.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程序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248-249.
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⑦张泗考.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⑧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⑨范佳来.李子柒海外粉丝破千万,成YouTube中文创作第一人[EB/OL].澎湃新闻,2020-04-29.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197204.
⑩刘惟蓝.让对外文化贸易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名片[N].中国经济时报,2018-08-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