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内容摘要】六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以纪传体影像史的方式,讲述了罗登贤、张甲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的英雄事迹。该片以数字影像技术勾连起历史与当下,运用多元叙事策略描摹真实历史,以期用纪实影像传播服务抗联精神的现实延续。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数字影像技术;历史真实;纪实影像
作为一种纪录真实的影像作品形态,纪录片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范式,纪录革命人物和革命历史事件,肩负着历史书写、历史表达的使命。六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以纪传体影像史的方式,讲述了罗登贤、张甲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的英雄事迹。创作团队怀着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深刻挖掘长久以来可能被忽略了的历史,用影像重新建构起战火纷飞岁月中东北抗联英勇抗战的图景,通过对六位英雄的真实记录带领观众重返历史现场。在这段镌刻着民族国家印记的光影中,历史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在现实时空中的延续。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代语境下,《白山黑水铸英魂》的创作者以数字影像技术勾连起历史与当下,运用多元叙事策略描摹真实历史,以期用纪实影像传播服务抗联精神的现实延续。
一、数字影像技术勾连历史与当下
纪录片的基本特性就是纪录真实生活,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纪实影像本身所具有的穿透力来源于对生活的挖掘与纪录,用生活表现生活。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注重追溯历史,在遵循真实性的前提下将革命人物、革命历史事件转换成表意的视觉符号的影像文本。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年代久远,纪录片无法以“纪录当下”的姿态呈现纯粹的“客观真实”,因此,数字影像技术成为创作者弥补部分历史事件影像空白的手段。《白山黑水铸英魂》采用数字动画、延时摄影技术、航拍、数字特效等,使得东北抗联的抗战历史与当下时代的跨时空对话成为可能。
“纪录片的素材是一种具有物理属性的客观对象,它源自于现实世界中的客体,它的形态是相对固定的、不会改变的。”①纪录片的素材一般应该取材自现实生活,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由于革命人物和历史事件距离当下年代较为久远,时空限制使创作者对素材的选择就不应仅局限于当下场景的客观记录,而应该辅之以文献资料、口述历史、深度访谈等形式。在《白山黑水铸英魂》中,动画特效的出现将一件件革命历史事件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在增添了纪录片可看性的同时,完成了革命历史事件的银幕重构。比如《张甲洲》一集真实的历史背景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北平二十多所高校学生前往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抗日,却遭到蒋介石“不许火车运送学生”这一命令的阻碍,张甲洲带领义愤填膺的学生横卧在铁轨上强烈抗议。为了还原这一历史事件,纪录片创作者采用黑白色彩的动画再现了张甲洲们的革命壮举,在火车疾驰的机械音响中,在画外音解说词“我以我血荐轩辕”中,现实时空的彩色色调与动画特效呈现的黑白影像交叉剪辑,20世纪30年代救亡图存的时代诉求与当下时代对革命英雄的深切回望交相辉映,共同建构着影像与革命历史的互动关系。
延时摄影技术“借助间隔拍摄的方法,对景物在时空中的变化进行压缩。在没有改变景物的基础上,通过光影的变化获得了多张定格画面,从而转变为连续不断的视频画面”②。延时摄影技术将现实时间压缩成转瞬即逝的光影影像,无论是四季流转还是日升月落,时间的流动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表现部分战斗发生地的当下现状时,《白山黑水铸英魂》同样也运用了延时摄影技术和航拍技术, 一方面省去了冗长繁杂的时间转场,另一方面,与表现过去时空的影像资料交叉剪辑,给观众今昔对比的视觉冲击。在走访革命英雄的出生地、战斗场地时,由于不能复原革命历史现场,创作者则借助影像资料加解说词推进叙事,航拍、延时摄影拍摄下的空镜头,与影像资料并置,共同追寻着英雄曾经战斗过的痕迹。比如《杨靖宇》一集,为再现杨靖宇与山林悍匪邵本良的斗争,创作者先以黑白动画具象化呈现双方的战略战术,随后以黑白影像资料再现了冰天雪地中杨靖宇以调虎离山之计击败对方。无论是动画还是影像资料,这些表征着历史的黑白影像资料不能完全填补历史的空白,创作者转而以航拍视角下的彩色影像回到当下,柳河密林从银装素裹的冬季到冰雪融化的初春,季节的交替在一个镜头中过渡,不同时空的对话也得以在一个镜头中完成。
作为一部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试图以影像资料、文献资料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历史;同时,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像志,既要为观众呈现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还要重视其宣传教育功能,唤起观众的爱国热情。动画特效、航拍、延时摄影技术等数字影像技术的使用,勾连起历史与当下,在创作者的镜头运用中,革命历史以现代性的表达方式再现,弥合了断裂的记忆, 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借助影像语言完成了对革命现实的映照、对革命历史的重述。
二、多元叙事策略再现历史真实
不同于剧情片对故事的虚构,纪录片的叙事建立在对所拍摄的现实进行非虚构性的创造性处理的基础之上。“通过拍摄现实生活中的影像并经过人为加工,纪录片将真实的人物、空间、事件等事实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将他们带进新的世界之中,让他们获得全新的体验。”③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所记载的革命人物、革命事件距离当下较为久远,创作者既不能“穿越”回去及時捕捉,也无法纯粹客观地呈现历史场景,只能多方探寻,追踪历史,在结构纪录片的过程中对史实进行非虚构性的创造性处理。《白山黑水铸英魂》借鉴类型片的叙事法则,设置悬念缓缓铺陈故事;时空限制无法呈现历史现场,创作者则采用情景再现、口述历史、深度访谈甚至细节再现等多元叙事策略,使这部纪录片成为重构东北抗联抗战历史记忆的媒介。
《白山黑水铸英魂》创作团队突破了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摒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注重故事的情节张力、矛盾冲突,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以故事化策略铺陈英雄人物的个人抗战史。每一集都以悬念开场,将观众巧妙地带入故事中。比如《罗登贤》一集开场即采用影像资料和情景再现结合的方式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当晚,沈阳郊区一所老房子内,一位年轻人发出了东北第一篇抗日檄文,“他为何能在危难之际点燃东北十四年抗战的熊熊烈火?”再比如《李兆麟》一集开场,哈尔滨市一所小学里《露营之歌》是每个孩子入学的必学歌曲,“这首歌曲为什么会被学生们所传唱,它的词曲作者又是谁呢?作者为何会创作这首歌曲?”以探寻《露营之歌》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展开对李兆麟的追叙;再比如《周保中》一集开场历史背景是1945年8月上旬,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在中国东北,一支先遣部队凌空而降,迅速扑向日军据守的各个要点,断交通、克要塞、炸机场,他们将胜利的旗帜插向东北大地。“这支抗战到底、拼死为国的虎贲之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它的最高指挥官又是谁?”尽管悬念的设置依靠解说词传达,但这种灌输式的画外音并未消解纪录片的客观性,配合以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反而更增添了纪录片的真实性,观众在解说和影像中可以了解十四年抗战期间革命英雄们的战斗历程。
受限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情景再现成为弥补影像资料不足的重要手段。情景再现“指纪录片的一种创作技法,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扮演或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的一种电视创作技法”。④比如《罗登贤》一集,创作者重访中共满洲省委旧址,1931年的夏天,罗登贤以中央派驻东北巡视员的身份走进这里,开始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战斗生涯。创作者先以空镜头呈现了这4间简陋的青砖瓦房,随后,以情景扮演的方式再现罗登贤身姿挺拔地走入院内。在表现罗登贤这一人物形象时,拍摄者巧妙地运用俯拍或侧面拍摄或身体局部特写的方式,并未给予演员面部特写,规避了观众对扮演者与真实的罗登贤是否形似的疑问;再比如《张甲洲》一集,张甲洲重返家乡巴彦积极筹建抗日武装,在日伪统治的“满洲国”不允许人们聚集的情况下,他以结婚为由邀请人们前来贺喜以便借机谋划起义。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叙事来说必不可少,创作者或采用后景虚焦拍摄人物剪影,或拍摄煤油灯下众人聚集投射在窗户上的晃动的影子,创作者采用扮演的策略重述已经逝去的现实。不再以简单的史料堆砌为英雄立传,情景再现的使用创造性地再现了历史,这种意向化的表达让历史以具象的方式重现。
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在表现历史真实时,不仅要注重对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背景的展呈,同时也要注重对革命英雄人物的细节描述。《白山黑水铸英魂》的编导们秉持着细节叙事的原则,透过一个个历史的细节,多维度再现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的英雄业绩。纪录片制作团队多次深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走访了博物馆、档案馆、革命者故居和纪念地,多方寻找资料,通过采访抗联烈士后代,探寻红色遗址遗迹,查找遗物遗存,查看文献资料等多种途径,试图最大程度地为观众呈现历史真实。比如,《罗登贤》一集,罗登贤在被捕后取名何永生,寓意他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会在中国人民抗战救国的斗争中得到永生;比如,《杨靖宇》一集中,解说词“曾和杨靖宇一起工作过的何成湘回忆起一件小事,他(杨靖宇)曾经告诉我,在他的家乡河南还有母亲,年纪很大了,也有妻子和儿子闺女。说到这些情况时,他的笑容收敛了,凝视着天空,发出轻微的叹息”。相较于以往注重表现波澜壮阔大历史背景的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挖掘了英雄人物细腻的内心,在历史叙述中融入革命英雄的个体情感。这样,英雄人物不再仅仅是史料记载中的革命符号,而是既有民族大义又有家国情怀的生命个体。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抗联领导人的相对生活化的叙述视角,展现了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相对于以往革命历史纪录片大气磅礴地表现战争场景的全景式观照,《白山黑水铸英魂》以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作为表现对象,从个体的角度折射整个东北抗联战斗史。可以看出,在整個系列六集编排上,创作者以东北抗联十四年的艰苦历程为叙事主线,遵循线性叙事结构。从第一集《罗登贤》到第六集《周保中》,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晚罗登贤发出东北抗日第一篇檄文、拉开抗战序幕,到1945年8月周保中带领先遣部队配合苏联红军逐一击碎敌军取得抗战胜利,在为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以纪实性镜头语言立传的同时,串联起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传承和弘扬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填补了东北抗联领导人若干历史影像的记录空白。
三、纪实影像服务抗联精神的现实延续
《白山黑水铸英魂》是导演以纪实影像的艺术形式对东北抗联六位英雄人物的深情凝望和深切回忆,以纪录片的形式为英雄立传,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具有新的意义。
六位东北抗联英雄的抗战事迹,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作品中,无不时时处处体现着东北抗联先驱的人性光辉和东北抗联精神。为参与抗战,罗登贤将出生仅三个月大的儿子送往香港姑姑家抚养,父子两人此后再未见面。在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后,罗登贤坚定地说出“我始终是要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我的一切是要献给他们的,我愿意为此付出生命”;杨靖宇在离开故乡前往东北抗战时告慰家人“不要担心,革命总会成功的”,哪怕遭遇敌人的围剿,杨靖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冰天雪地的树林里行走五天、没有食物充饥,最终杨靖宇在一间小屋度过人生中最后一晚。他在牺牲前留下“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样慷慨悲壮的名言;李兆麟不幸成为特务要杀害的头号目标时,他对孩子发出“要知道,为人民牺牲我们就不怕”的告诫……这些东北抗联领导人,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白山黑水铸英魂》挖掘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历史,聚焦六位抗联领导人的抗战轨迹和个体生命,让观众在纪实影像中重返历史现场。通过对这些革命历史事件的深刻还原,对历史人物的深切追寻,观众得以在影像中观照当下,重新审视自我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系列纪录片的最后一集,《周保中》的结尾概括总结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实质,“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东北抗联领导人的追忆是为了铭记曾经的历史,《白山黑水铸英魂》既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像实践,同时也是以影像化方式对革命历史进行的再现。纪录片本身具有的媒介属性,让其成为承载着宣教功能的意识形态载体,它担负着探求、建构、重塑、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使命,蕴含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下的时代精神与核心价值。透过纪实影像,纪录片作为媒介承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功能得以完成,东北抗联精神在当下实现了现实延续。
四、结语
《白山黑水铸英魂》聚焦东北抗联艰苦征程,探索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美学创新表达策略,为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提供了有效路径。创作团队以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回望东北抗联十四年的历程,聚焦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对革命人物的深切观照,蕴含着创作者自我的主体精神选择。从创作传播的角度而言,《白山黑水铸英魂》一方面是对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范式的突破,另一方面,聚焦六位革命英雄,以他们在抗战中鲜为人知的英勇事迹作为叙事核心,也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留下了宝贵的影像志,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蕴含着服务核心价值建构、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
注释:
①聂欣如:《“形而下”视阈中的纪录片本体》,《新闻大学》2011年第3期。
②周熙淳:《压缩时间的艺术——延时摄影拍摄技巧解析》,《大众文艺》2020年第1期。
③〔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孙红云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④郑德梅:《浅析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的使用》,《电影评介》2010年第6期。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