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入手,分析其造型色彩语言的特性,以新疆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的现状为脉络,通过分析案例,解读不同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的精神内涵,分析具象、抽象和意象的造型语言所传达的文化精神和公共意识,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艺术;造型语言
公共艺术属于空间造型艺术,其形式语言要素主要包括主题造型、体积、空间、材质、构图、色彩等因素。艺术造型的形式语言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具象、抽象和意象。在造型艺术中,这三种形式语言詮释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形态构建特征,在视觉语言的表达上,通过对特定区域文化内涵的解读,运用造型色彩语言来吸引公众参与互动,引起公众的共鸣,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自由交流,营造城市空间环境,满足民众的审美精神需求。
一、具象描述性的视觉造型语言
具象造型语言是用现实性、主观性的视觉形象表现,艺术家通过融入情感和理念来塑造典型形象,为民众创作具有情节和叙事意义的造型语言,在达到一定审美价值的时候,就成为记录社会、人文、历史等现象和纪实的造型艺术语言。我国公共艺术形式语言从发展开始,就以具象描述性的造型为代表,用以表达主题的思想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型语言的风格特征。具象造型语言受内容题材的描述和情节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红色文化以及诸多社会和人文因素影响,粗犷庄重的造型语言配以朴实纯粹的色彩成为这一时期公共雕塑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主题性内容逐渐成为主旋律,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抽象造型还未能融入社会环境,在与现代材料工艺和传统造型的结合方面,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模仿、借鉴、复制、同质等成为我国公共艺术的标签。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公共艺术之路,仍然需要学者、设计师、决策者、民众共同努力。目前,现当代艺术思潮兴起,在带动艺术门类表现形式多元化的同时,也增强了民众的审美意识,这也为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方向。
现代的公共艺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美学表达,而是能够体现艺术与民众之间互动的文化现象。它不但提升了城市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涵养,更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城市健康、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具象描述性造型语言的公共艺术作品在我国各大城市不断出现,虽然它们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近似,但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不同城市中各放异彩。《深圳人的一天》作为一组大型描述性纪实群雕作品,是我国现代公共艺术代表作之一。现代城市的建设步伐迅速,人的异质化、流动性,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大压力、快节奏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薄,凝聚力、亲和力减弱,促使共存、共融的公共空间成为人们渴求的共享交流场所。这一代表性作品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反映这一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极高的社会价值,成为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促进了民众的交流。设计者运用人类学、艺术学、社会学等思维理念,将凝固的城市生活瞬间,转换成能够容纳民众无限思想的作品。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广场、南京路步行街雕塑、郑州东风渠1904公园等,都是具有历史性、生活性的纪实公共雕塑,这些公共艺术的社会性、普遍性、人文性、通俗性等特性,决定了设计者使用具象描述性造型语言来表现作品。
二、抽象主观性的视觉造型语言
在艺术范畴内,抽象造型是相对于具象造型而言的。抽象造型是创作者运用主观意识,对现实客观事物进行提炼、变形、解构重组,并赋予形态新的生命和含义。对于同一物体或现象,不同的人有异质性,这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象,是创作者对于客观物体本质因素的取舍,也是对客观物象解构重组的过程,打破了艺术是对自然形态的模仿的传统理念,创作者追求一种纯粹的脱离现实存在的形态,排斥一切具体的形象。康定斯基在1912年发表的一部论述抽象艺术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中提出:“艺术应该是艺术家内心的主观感受,艺术应该从客观物象中被解救出来。”他还提出“内在需要”是构成抽象艺术的主导原则。他的另一部艺术专著《康定斯基论点线面》,更是确立了抽象造型排斥超脱一切自然物象的具体因素。那么,我们可以将抽象主观性的造型语言归纳为以点、线、面、色彩、结构、肌理等为基本元素,用形式美法则进行组合,运用概括与纯粹、提炼与简化、解构与重组、夸张与变形等手法,主观性地将造型进行抽象的艺术形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腾守尧就从审美学的角度上提出:“作为一种艺术品,它要深刻,就必须把多余的东西删掉,使剩下的东西与人的深层次情感息息相通或达到异质同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多采用抽象造型风格,将具体形态通过删减简化、解构重组等方式,以全新的形态来呈现事物的本质及精神。位于上海静安区上海展览中心北广场友谊会堂门前,法国著名雕塑大师阿曼的《飞跃的马》铜雕作品,将古典的骏马形象进行切割,看似随意的堆积组合,却是运用了解构重组的形式美法则,底部是平静站立的马,顶部是前腿跃起的马,造型动感飞跃,充满蓬勃生气;虚与实、动与静之间仿佛诉说着设计者内心的凌厉之气和上海的蓬勃朝气,反映了真实社会现象,引人深思,又符合环境、人文特色,运用抽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以及有度的解构重组手法,赋予马全新的时代意义和生命力。
我国现代艺术起步较晚,受20世纪西方新艺术运动浪潮以及先锋派等流派的影响,我国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习和接触现代艺术。西方国家常常追求艺术上的标新立异和形式上的出奇制胜,许多边缘艺术进入主流艺术的视野,呈现出古拙、变形、神秘的形式美感,形成“有意味的形式”。与此同时,东方文化也影响着西方,中国的绘画、书法、篆刻和日本的浮世绘等都给现代艺术家以新的启示,西方的“前卫艺术运动”出现了[1]。在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相互学习交流,为后来的现当代艺术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由于社会、政治、人文等因素,其发展的速度不快,未能很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风格,更多时候体现在少数艺术家模仿、借鉴西方艺术思潮的抽象风格、行为艺术等。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大部分艺术家才开始真正从思想上接触西方的新艺术风潮。这些艺术家从教育入手,引进三大构成,开始推行抽象派、立体派等绘画艺术风格,现代艺术在中国才开始有了起色。与此同时,公共艺术开始起步,公共艺术的抽象形式语言也开始从创作意识和大胆实践两方面更新思路,在公共空间寻求诠释自我的新形式,研究材料工艺、造型色彩、内容题材的理性和创新性,在公共艺术的当代性和公共性之间,寻求特色发展之路,努力使抽象艺术成为世界艺术语言。
公共艺术不能脱离现代文明而存在,否则就会产生现代与传统、本土与外来、作品与场所等诸多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在现代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共融发展中不断探索研究。青岛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大型雕塑,就是这一探索时期的成功代表作。扎实的钢板材质、中国红的色彩、呈螺旋上升的抽象火炬造型,塑造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腾空而起的雄伟风貌,其抽象造型适度,符合我国国情和民众审美,形式语言的表达无一不体现了时代性、历史性、民族性。
现当代艺术将极简主义推向了艺术的极限,“少即是多,无即是有”成为这一时期的艺术信条,在借鉴了杜尚作品和达达主义艺术理念的同时,凸显了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和俄国构成主义的一些特点。在如今的城市中出现的诸多抽象艺术形式,多是主观、刻意地抛弃一些象征和符号,只是表达艺术家个人情感和造型的抽象形式。这种艺术从公共艺术角度挑战了公众视觉,打破了艺术与工艺的隔阂,追求无限可能的造型成为这一艺术形式得不到民众认可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否认它对丰富公共艺术形式语言所作的贡献。
三、意象哲学性的视觉造型语言
艺术的创造性是需要有构思的,而构思的核心就是通过建构意向、经营意向、升华意向等思维模式实现审美意象。意象造型的形式结构具有自由、奔放、多维、活力的特点,表现为在空间状态具有内涵和张力的结构样式。人们通过想象力和表现力的释放,整体感受事物所传递的意象。在当今公共艺术领域中,与具象和抽象理念的作品相比,意象哲学性的造型语言应用得较少,难度也较大。它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主观与臆造、客观与再现、物象与心象、实象与虚象、幻象与泛象等之间,运用造型语言形式美法则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提出问题,再整合自然、理性、创意、图式等元素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最高层次造型的艺术形式。这也是我国探索自身公共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意象哲学思维早在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就有所体现,意象哲学便是以易、道、心三者为本体之一贯的哲学,是具有思维圆融性、结构整体性与形态意象性的哲学。关于“结构思维”与“概念思维”的提法,常常遭遇矛盾式的误解与诘难,部分人会将结构与概念割裂、对立,以为运用结构思维就要排斥概念,运用概念思维就要舍弃结构。其实,无论中西,结构与概念从来都是浑融一体,共同构成了思维方式——这正是思维方式的普遍性。换言之,结构与概念是思维方式的两个基本要素。离了结构,概念无以明;离了概念,结构无以立[2]。
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打破了传统大学的校园设计模式,其造型语言运用了中国哲学思维。在建筑造型、室内空间营造及景观环境氛围方面,将中国传统建筑意象与现代形式语言相结合,用饱含传统记忆而又简洁优美的造型来构成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展现了公共建筑艺术特有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哲学的民族性、特质性,亦即“分殊”“明异”,是当下确立中国哲学主体性的立足点和出发点[3]。惟明其所以异,方知其所以同。没有主张,就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更没有融合。没有个体性与民族性,就没有普遍性与世界性。只有充分发掘和弘扬民族性,实现民族多样性之融汇,才能迎来真正的世界性[4]。哈贝马斯指出的“批判的公共性”,就是要加强对哲学的思考、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用问题性公共艺术的思路,提出问题,认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公共艺术中,意象哲学性的造型语言不是形式主义的艺术,不能简单粗暴地将艺术家个人臆想的造型强加到公共空间上去,也不能只在视觉意义上创造出一个能与公共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就如传统国画的写意技法创作一样,要用意境思维和哲学思想,有针对性地运用造型语言对题材内容进行诠释,同时要注重人的情感和精神的表达。杭州南宋御街改造更新的“九墙”系列作品,由九面艺术墙组成,其线性空间的表述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与现代形式语言,具有强烈的地域历史表达性和当代风貌塑造性。在与周围建筑环境风格的对比上,设计者运用现代造型语言,结合材料工艺的本土工业文明史,打造融入古城街的空间形态,体现了设计者对本土地域文化及历史遗迹的冷静思考,寻找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流失的记忆和文化。作品用意向哲学性艺术语言重塑文明和历史问题,关注城市空间的变迁,深刻地解读了民众心灵深处对城市生活的精神诉求。艺术创新强调尊重城市历史生命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民众产生基于情感需求的共鸣和互动。
四、结语
公共艺术以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凝聚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承载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集体记忆,成为一定区域内的美学符号和情感标识。公共艺术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最早它就是以视觉造型艺术的形式出现,是从史前文明就存在的艺术语言。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公共艺术就是贵族、神权、宗教和政治的产物,如羅马市政广场的雕塑、巴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等。只是随着社会变迁,18世纪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批判了专制统治和特权主义,在自由、开放、民主的进步思潮推动下,公共性和公共空间的概念被提出。后现代主义倡导艺术走向大众,经历了一系列的艺术变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了真正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的剖析和对文脉的解读上,只要是具备了公共性条件的艺术,皆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创作没有具象、抽象、意象的造型语言,也没有艺术形态、空间体积、色彩视觉等要素。可以看出,作为公共艺术的表现媒介,造型色彩语言非常重要,能够表现艺术作品的不同特征和风格。
参考文献:
[1]于美成,田卫平,张大祥.壁画与壁画创作[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
[2]李煌明.意-象-言:意象哲学简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33-43.
[3]吕胜中.造型原本[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肖锟,硕士,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