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下移,激活学校管理的生命张力

2022-03-31 03:57康天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长学校管理

康天祥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

新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管理格局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在育人”,是学校运行机制的显性特征。每个人,都具有生命个性;一群人,构成了生命共同体。学校管理团队同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其创造性、内驱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重心下移,激活“团队”的内驱力,是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益的有效举措。

一、重心下移管理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是指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有效激发各职能机构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及内驱力,着力构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工作格局,其核心是“权力下放,智慧集中”。

重心下移管理机制有以下特征:

(一)目标明确

学校管理人员的行动应该有明确的主线和目标,具有统一性,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二)执行有力

在同一目标的指引下,提倡执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管理个性和管理潜力的张扬,坚持执行力度的严格性、执行过程的有序性、执行结果的有效性。

(三)以人为本

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人”的特质,允许“求同存异”,倡导“和而不同”。人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共存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馈赠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核心思想是接受不同,跳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线性思维与零和博弈,倡导互相尊重、多元并存、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如此才能凝聚群体,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四)措施多样

落实工作可能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但方向必须明确,主线不能模糊,目标不能偏移,效果不能削弱。

(五)配合默契

任何一个团队,最基本的特征是“合作”。重心下移机制下,职责必须明确,分工必须清楚,但“团队协作”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特别是学校管理,具有系统性、延续性、衔接性。

(六)过程有序

有序才能有效,学校管理追求的是以“简约的头绪彰显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各行其是,势必造成管理的无序化。

二、重心下移管理机制的思路及架构

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基本思路是:在集体决策的基础上,由校长牵头,校委会或校代会明确工作思路及目标,副校长协助校长制定落实措施,各处室负责人制订落实计划,教师全员参与。实施过程中,形成网格化、闭环式管理体制,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突出执行工作的自主性、个性化、团队性。管理过程中,校长是掌舵人或者领航员,起着导向和保护执行者的能动性、积极性的作用。

根据这一思路,重心下移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图如下:

三、重心下移机制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措施

(一)校长

毫无疑问,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及办学效益。为此,校长必须扮演好以下角色:

1.引领者。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个好校长。新时代的校长,一定是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教育思想的执行者、管理制度的保障者、先进理念的践行者、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的思想及行动,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重心下移管理机制下,校长要充分地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简言之,校长就是出思路、定主线的主心骨。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校长的思路,就是这所学校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校长的眼界、胸怀、格局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2.用人者。学校管理层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校长负责制下的管理团队如何形成向心力,关键在用人。作为校长,要结合工作及人员构成实际,以“执行力”为基本标准,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愿干事”的人选拔到团队之中。

3.协调者。在学校管理团队中,校长是桥梁,纽带。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善于化解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是校长面临的主要工作。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必过分干预,放手、放心,是行动的基本准则。当然,放手不是放任,必须以思想及目标的高度统一。

4.激励者。人的潜力和创造性需要不断激发,作为校长,在“掌舵”和“引领”的同时,必须随时关注团队个体的思想动态和行动效果,随时对他们给予必要的激励。激励的最基本方式是:尊重。

(二)副校长

1.参谋者。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但不能做无原则的执行者、倾听者。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育者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作为副校长,既要善于落实校长的工作理念及思路,还要有“矫枉过正”的意识及勇气。

2.行动者。朱永新教授的“行动论”告诉我们: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作为副校长,不能做行政指令的传声筒,也不能做“与我无关”的局外人。在执行校长的工作理念及思路指引下,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个“行动”,是融入自己思想和智慧的“行动”,而不是“你说咋干就咋干”的旁观者。

(三)各处室负责人

1.计划者。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盲目的、无序的。各处室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在“总体目标”及“工作思路”的统领下,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有序、有效地推进工作。各处室的工作计划不是简单的工作安排,拟订计划的过程,是智慧的再次融合、再次升华过程。其中,应该有“规定动作”,更应该有“自选动作”。

2.执行者。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过程是复杂的。时下,常规的管理格局一般是:层层压任务,层层加担子,落实工作的主体一成不变的是教师。这种管理格局容易形成“顾头不顾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无序、低效甚至无效的工作局面。作为学校管理的执行者,他们必须保持必要的工作活力、良好的创新能力和高度的负责精神。

落实工作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如何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这就需要这一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艺术和素养。其中最主要的是:淡化“领导”角色,强化“服务”意识。

落实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他们具备以下几种素养:持续跟进督办的能力、关注细节的习惯、纠正偏差的水平。

四、重心下移管理体系的基本策略及价值

(一)强调“人”的特质

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自主存在,是个性迥异、性格独立、气质有别、潜力巨大的个体。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构建以生命个体和生命共同体为前提的管理机制?其基础是:尊重人、相信人,解放人、依靠人,激励人、发展人,提升人、成就人。

当然,放手不是放任,更不是纵容。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能丢掉“规矩”;着力激发活力、张扬个性,但不能跳出“制度”;鼓励“自选动作”,不等于偏离目标;尊重个体,绝不是脱离团队。

在这种管理格局下,每个人的工作都将变成一种自觉、自主、自发状态,个体活力将会充分释放,团队活力也会逐步点燃,办学活力当然会逐步提升。

(二)转变“权力”观念

我们知道,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工作与信任是一体的。曾经被无数人所称道的“爱校如家”“事必亲躬”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未必合适。

“爱校如家”之下,暗含的潜台词便是“事必亲躬”。诚然,这是一种优良品质。但“事必亲躬”强调的是个人智慧,忽视了团队能力。“事必亲躬”之下,校长必然身心俱疲,久而久之,其他管理人员就会形成一种等待、观望、被动的工作态度。前面讲过,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团队的潜力是无穷的。如何让“下属”动起来?唯一的,也是有效的办法是:放权。

“放权”的前提是校长对各部门的工作,对师生的生命状态要了如指掌。术业有专攻,能够成为校长,肯定在各方面有过人的能力,但未必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行家里手。育人的过程是琐碎的,但也充满着专业性。真正的好校长未必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是专家,但必须是处理繁杂事务的领头羊。如何让繁杂的事务变得简约?放权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好办法。

放权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不担当,不作为。如果将放权理解为“懒政”“怠政”,显而易见是狭隘的。作为校长,学会放权,其实是领导能力、思想意识、自主协调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校长必须学会下放权力,在思想意识、工作目标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将具体工作分解给学校中层管理者。

什么是放权?简言之,就是对工作目标、任务的科学分解。这是重心下移的前提和基础。放权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校长能力的一种新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校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将一些重要的设备,如各种服务器、核心换机、路由器等尽量实行集中管理。各种通信线路尽量实行深埋、穿线或架空,并有明显标记,防止无意损坏。对于终端设备,如工作站、集线器和其他转接设备要落实到人,进行严格管理。

一是校长要有开阔的胸襟。在工作目标、任务科学合理的分解之下,意味着校长已经将部分权力交给了下属,这看似“大权旁落”,其实是对权利的重组。学校的各职能机构领受权利的同时,也是对责任的领受。这是校长的胸襟,也是校长的能力。在信任与认同的前提下,校长与下属们打成一片,校长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威压者”“鞭策者”。

二是校长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有所学校在重心下移管理体制下的改革举措值得借鉴:

在“目标”与“思路”的统领下,采用“五亮”措施,定期“亮目标、亮进度、亮措施、亮过程、亮成效”,形成了校长掌控全局,各职能处室协同共进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格局,校长的目光是对全局的“关注”“视导”“督促”,没有高大上的形式,有的仅是上下一心的“行动”,管理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校长要有“亲民”的情怀。严格意义上讲,校长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而是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校长出现在管理层和师生面前最美好的形象不是威严的“领导”模样,而是“亲民”的引领人形象。这就印证了一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必须是老师的老师。

作为学校的管理核心,权力下放后,他的形象也许会更加高大:多一些关怀,执行者在努力中会倍感温暖;多一些鼓励,老师们辛苦后会尝到甜蜜;少一些婆婆妈妈,让执行者的思路更加清晰;少一些行政干预,让职能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变革领导方式

重心下移的实质是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学校工作的重心在哪?说到底,在基层,在师生中。

作为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目光和视角要时时下移,要通过基层体验、换位体察等方式,了解师生的需求,以便及时修正行政思路及措施,全面提升管理效益。这种策略的转变,实质上解决的是管理层如何作为,为谁作为的问题。

力量下沉、保障下倾,首先要做到“两到”,即到实践中体验,到师生中体察。到实践中体验的目的是随时了解落实工作的需求、程序及成效;到师生中体察最主要的目的是掌握师生的需求。通过体验与体察,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调整管理思路及措施,这不是“朝令夕改”,而是“日臻完善”。

力量下沉、保障下倾,还要做到“三视”,即视政、视教、视学。作为校长,从办公室走出来,亲近教室、亲近教师、亲近学生,这本身是管理方式的一大变革。静下心、沉下身,才能从普通教师的视角和立场、普通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体察到学校管理的价值。时下,我们都倡导精细管理、高效管理,其核心其实构建在“适合教育”理念之上。在大方针、大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强调,适合的才是高效的,适合的才是需要的。这是师生成长的基石,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三视”的目的是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治校策略,促使学校沿着健康的快车道可持续发展。

(四)推行文化引领

在学校发展的要素之中,内涵发展是最主要的。文化是促进内涵发展的精神主流。文化是一个大命题,讲求的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时下,有太多的学校在抓文化建设,而它们的视角大多停留在显性文化的创建上,于是墙壁文化、橱窗文化、操场文化,甚至厕所文化便应运而生。殊不知,这些显性的所谓文化,随着“风吹日晒”便会失去它应有的光鲜亮丽。我认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阅读活动,是学校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方式。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作为校长,如果要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首当其冲的要做一个合格的阅读者。

阅读,是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当校长因阅读而成为能“写出教师心灵的作者”,教师会觉得遇到了一位难得的知己。

阅读,是智慧升华的历程。书的魅力,也是智慧的魅力。通过阅读,会锻造出一个健康积极的自己,建设属于自己的灵魂殿堂。这样的校长,肯定会引领出一个智慧的团队。他们由此而迸发的激情、活力、能动性无疑是巨大的。

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是一种机制,更是一种理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引导、执行、沟通、启智”中激发内驱力,调动积极性,提升能动性与执行活力,是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这是对垂直式集权管理的挑战,也是对决策过多、反应过慢、管理效益过低等弊端的修正。实施重心下移式管理,将会有效解决管理层对决策者过度依赖、缺乏竞争意识、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猜你喜欢
校长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