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31 03:48:52赵雪梅
学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小学生作文

赵雪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祁连路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过程,也是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作文教学模式陈旧、滞后,致使小学生写作兴趣低下、质量较低,虽然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也竭力进行写作指导,但写作教学却收效甚微,难以达到既定的写作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研究

(一)写作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生对作文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作文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写作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选择的作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并常常忽视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同一种方式开展教学。长此以往,致使小学作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甚至导致班级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差距越来越大,难以满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写作教学要求。

(二)忽视写作兴趣培养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存在较大的畏难情绪。导致小学生写作兴趣低下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教师秉承的写作教学观念有误,在写作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单一,过分关注写作内容,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教师设计的作文题目与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不相符,难以满足小学生的写作需求;教师写作训练形式单一、枯燥,无法唤醒学生的内在写作欲望。

(三)缺乏写作素材

正所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进行写作的基础和关键。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具体的习作中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常常面临写作素材不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有限,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生活、阅读其他的材料和书籍等,难以积累写作素材。

(四)写作教学评价不科学

写作评价是作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基本上都是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打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作文进行评价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既定的评价标准,从作文的语言、表达、修辞、卷面等方面进行,呈现出极强的程式化,严重制约了写作教学评价的价值发挥。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一)制定明确的写作目标

要想真正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有完善的教学目标进行引导。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从小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认知水平、兴趣特点出发,科学设计写作教学目标。一方面,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为依据,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写作目标,确保小学生在系统化写作目标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并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目标。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学生年级特点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针对低学段的学生,可将写作目标设定在兴趣培养、写作基础训练上;针对中高学段学生来说,可将写作目标集中在篇章训练中,将“写话教学”和“习作教学”衔接起来,并在写作训练中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制定写作目标时,还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层次性,针对语文成绩薄弱、写作能力低下的学生,制定出较低的目标;针对语文成绩好、写作能力高的学生,提升写作教学目标,使不同学生均可在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除了利用教材各单元所设计的习作板块设计写作目标之外,教师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写作欲望去设计生活化的写作目标,使得小学生能用书面文字记录生活、记录现实,由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得学生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当然,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同,所以随着写作目标的分层设计,小学语文教师还应随之设计不同的写作周期、写作篇幅任务等,以便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实现自主发展。

(二)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依据心理学家的相关研究显示,写作兴趣是实现高效写作的关键,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写作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写作训练中。基于当前小学生写作兴趣低下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不断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融入游戏。基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将游戏与写作教学融合到一起,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写作训练中,并在写作游戏中体会到乐趣,最终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真正提升小学作文写作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创设写作情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天性爱玩好动,并且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感染。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结合作文教学的主题,采用多种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贴合作文主题的情境。如此,学生沉浸在写作情境中能够形成情感共鸣,能激发自己表达内心情感的诉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

另外,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小学生往往需要在写作实践中代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所以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灵感、写作兴趣,如果学生在写作课上缺少写作灵感,那么教师也要支持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自主写作,使得学生置身于特定环境之中,由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状态。

(三)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是开展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充足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重视阅读,并在阅读中完成语言、写作素材的积累,最终更好地开展写作训练。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指导其在阅读中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阅读书籍,拓展自身的阅读视野,促使学生在深度阅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摘抄优美片段、记录阅读读后感等。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开展多种阅读活动,包括:阅读欣赏大会、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举办阅读欣赏会等,促使学生在多元规划的阅读中实现阅读素材的积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基于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中,感悟四季变化、欣赏自然风景,留心观察大自然中蕴含的写作素材。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指导学生对常见的生活现象、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观察,使其在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观察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写作任务往往围绕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内容展开,而每一项写作任务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成长所得,那么如何促使小学生主动写作文呢?在写作准备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预设写作目标与指导方法,还要同时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生活观察任务,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去积累,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能顺利积累语言素材,在写作文时规避缺少灵感、语言素材单一等现实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优化和创新写作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要结合写作教学要求、尊重小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灵活开展教学,借助多元化的写作教学手段优化写作教学效果。首先,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借助视频、图片和音乐等途径,将静态的、抽象的作文教学转变为动态化、直观化教学,促使学生在直观、真实的感知中,更好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对知识点形成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强化写作训练效果。其次,读写结合教学。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可拓展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捕捉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等。而写作则是知识的内化和理解,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时,应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仿写、补写、续写、缩写、扩写、评论等训练,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最后,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强化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息息相关,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写作训练的主题创设话题情境,指导学生通过发言和交流形成明确的写作框架,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最终更好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

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写作技巧指导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根据学情特点精心调控各个课堂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等要素,如提问、留白、讨论等,也要善用思维导图去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写作实践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其一,利用思维导图组织写作实践活动可促使小学生自主设计写作大纲,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写作要点,围绕写作主题整合语言素材,设计文本布局结构。其二,利用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补充细节内容,使得学生能积极发散思维,拓展、补充作文内容,使作文更具个性特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创意写作文。其三,利用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自主写作。一份完整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根据自制的思维导图能直接填充语言材料,使用写作技巧,所以当学生制作完思维导图后,教师便要全面解放学生,由学生自主写作文。

(五)优化写作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写作评价是作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完善作文评改标准。小学语文教师应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小学生当前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等,制定出更加全面、完善的写作评价标准;还要从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理念中解放出来,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最终结果,还应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写作兴趣、态度、思维等各种闪光点。另一方面,实施激励性评价。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进行写作评价时,应以鼓励为原则,借助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在激励性的写作评价中持续强化自身的写作自信心。

除此之外,在分析写作评价主体问题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做到全员评价、多维评价。首先是小学生的自评自改行为。虽然小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依然会根据自己的构思去评价作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文本结构特点等基本信息,很难发现细节表达问题,但是却可通过自评自改活动去修改错别字、病句等基本问题,可初步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且部分学生在自评自改环节能够产生新的写作灵感,调整作文的书面表达方式。其次是生生之间的互评互改活动,这一环节是为了促使小学生相互借鉴写作思路、创作手法,目的是要引导小学生自主写作文,改善学生的写作行为。最后,教师评价要做到客观、准确、多维,督促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基于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要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写作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优化写作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使得小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小学生作文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