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榕
小学体操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体操教学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教学的独特价值,并遵循小学体操教学设计的四原则,探讨了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现阶段,体操教学作为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助推其综合素质形成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体操教学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占领高地并发挥出其独特的教学与育人价值,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小学体育课堂中体操教学的价值研究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操运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体操运动的动作美与线条美在运动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而运动者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可以熏陶他们的姿态美、形态美与动作美,从这一点来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体操学习的欲望。另外,体操运动的内容与形式也较多,更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进而让他们产生对体操运动的探索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参与度。久而久之,这对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运动习惯、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育能力等都有很大帮助。
1.2 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
体操运动内容多样,形式开展也较为灵活,能够锻炼到学生平常活动触碰不到的身体部位,对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有极强的运动价值。另外,通过体操运动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形态。特别是体操运动的针对性与综合性较强,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让各年级段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内容,满足各层级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由此可见,体操运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调动他们对运动的兴趣上具有突出作用。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操运动项目中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内容、技术内容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知识内容涉及到了体操运动的基本知识、相关训练内容、注意事项、训练方法以及体操中所衍生的相关文化内容。学生们通过学习体操,可以掌握一些较为基础的体育知识与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从技能方面来看,简单的动作技术与高难度、复杂的动作技术并存,且常常以那些较高难度且复杂的动作为主,这也导致体操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训练者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提升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另外,体操运动的训练内容也为更多健身活动提供了多样的方法。纵观国民健身活动,如健身操、各种健身器材的运动以及康复治疗中的体操内容等都凸显了体操运动这一项目的独特价值,而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1.4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操运动具有极强的美育教育功能,在塑造学生身体姿态的同时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们享用、感受并延伸体操文化。此外,体操运动在与学校各其他活动的融合中,不仅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彰显了学校精神风貌,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体操教学中的特定教学方法与训练方式也培养着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他们的综合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 小学体育课堂中体操教学遵循的原则
2.1 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小学体操教学方案设计必须要遵循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加之学生在身体素质、个性特征、认知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体操教学完全以兴趣激发为主,则很容易导致体操教学偏离最初的教学目标。另外,考虑到体操教学内容的危险系数以及整体的教学效率等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整体把控教学流程,并将体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能力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由此看来,小学体操教学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围绕学生的身体发展实际、认知规律与体操内容的独特性,加以教师的引导与辅助,让小学体操教学方向性更明确,时效性更强。
2.2 激发性与互动性相结合
诚然,小学体操教学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因此,体操教学也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也要通过一定的教学互动来实现,让学生体验到体操学习的快乐。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互动是帮助学生运动学习、促进其情感技能提升的重要过程。所以,体操教学设计也必须要遵循兴趣激发与师生、生生互动性的原则,以激发、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主,在体操的教学内容与开展形式上下功夫,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训练并享受其中;以合作互动为主要手段,密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互动乐趣。激发性与互動性应同向同行。
2.3 适用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体操教学设计还要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即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与开展形式的选择上,必须要突出体操教学的实用性特征,想方设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尽量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想参与同时又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发展有帮助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体操教学必须要从适用性、实用性方面出发,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紧贴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提升体操教学效果。
2.4 创新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由于体操教学内容较为固定,但开展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化、创新化。基于此,我们要遵循创新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紧贴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让他们在整个体操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体操运动的独特魅力。我们则要根据时间、教学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适时动态调整教学流程。这也体现了体操教学的创新性,换言之,我们不能以一套量化、统一的标准开展体操教学,必须要根据现实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们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时间,不断创新体操教学的思路,以此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3 小学体育课堂中体操教学策略的研究
3.1 提升教师认知,确保教学的安全进行
为确保小学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对体操教学有全面、正确的认知与把握,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设计更合理的体操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进行体操教学时,最基本与关键的要求在于预防与防止意外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身体素质等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体操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如训练技巧、规格、强度、技术特点等,掌握保护学生的方法和技能。此外,确保课堂教学的纪律性、严谨性,规范学生的动作与课堂纪律,也能有效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还要尝试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不管是学习能力较快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慢的学生都能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进而为学生的体操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激发起他们对体操学习的热情。当学生们自主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时,他们会为了学习体操而认真听讲,掌握科学的运动技巧,这也是避免危险发生的有效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地开展体操教学。
3.2 多种项目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由于体操动作的专业性、复杂性与高难度特点,它很难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但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认知、阅历等十分有限,对体操运动的了解也较为片面,再加上近几年体操教学尚未被纳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这也为小学体育体操教学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体操教学时可以将其与学生们喜欢的其他各类运动项目进行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形式调动他们对体操学习的兴趣,推进教学。
例如,体操可以与排球教学融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正面双手颠球后做一个前滚翻动作,要求他们助跑之后,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或者斜向助跑起跳,坐在跳箱上,并将该项目的教学场地设置在跳高场地。另外,跳箱的高度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定;再比如,体操教学还可以与准备活动结合。将分腿腾跳设计成“跳背游戏”,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然后再挑选几个运动能力较强且认真负责的学生从旁协助,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这一活动。这样一来,通过将体操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进行有效结合,唤醒学生对体操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相关技能,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3 结合游戏教学,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体操的初学者来说,在他们眼中,体操运动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而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需要学生们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意志力。小学生们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这也是小学体操教学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些学生对体操的学习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为了能够在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体操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体操学习中来,我们可以将体操教学与游戏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以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打消他们与体操运动之间的壁垒,进而有效开展体操教学。
例如,在支撑跳跃的动作教学中,该动作要领为跳上、跪撑、蹲撑、起立、向前跳下等,看起来较为枯燥。我们可以增设障碍跑的趣味环节,结合绝大部分学生的身高调节跳箱高度开展障碍跑活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这样一来,以游戏的形式推进体操教学,能减少学生对体操学习的畏难情绪,也能促使他们自主进入到体操学习活动中来。
3.4 重视体能训练,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在开展体操教学时,必须要明确这点,体操运动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而我们在面对小学生群体开展教学时,如果不对相关的动作技术进行调整,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要重视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往往也呈现出该特点。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个性特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将体操运动与学生的体能训练有效融合在一起,助力体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高低杠的训练过程中,针对躯体悬垂、摆动这一动作,在面向高年级学生群体时,我们可以借助PK赛的形式看哪个学生垂悬的时间最长。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在竞赛PK的紧张氛围中,学生们也会为了最后的胜利激发自身的体育运动潜能。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样的体能素质训练中,我们还可以渗透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如前方跳上支撑等。自然,这些也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整体的教学尺度并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确保学生的身体安全。通过体能训练推进体操运动教学无疑是有效的,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让他们掌握相应的体操技能,一举两得。
3.5 配合课间活动,营造体操学习的氛围
小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较多,我们也可以从这一契机入手渗透体操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大课间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提前布置好操场,让低年级学生做滚动体操动作,看哪组学生用时最短、滚得最远;对于中年级段学生而言,我们可以让他们将垫子叠成高山玩“翻越高山”的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组织“跳山羊”的体操运动,让他们分成小组,然后前后距离间隔三米,其中前面的同学做“山羊”,后面的同学以助跑的形式分腿跨越,并在最后一只“山羊”前三米处距离继续做“山羊”,让其他同学练习。我们从旁指导,提醒学生动作要领,如保持间隔距离、不能乱动。另外,这样的游戏也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以身高或性别划分,让个子矮一点的学生为一组,个子高的学生为一组,男女分开;一些胆小的学生可以从旁保护,也让他们参与到体操学习活动中来,掌握一些动作要领;还也可以安排一些障碍游戏,如摆放跳箱让学生练习支撑跳跃的运动。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关注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实际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操学习中体验快乐、有所收获。
3.6 鼓励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诚然,在体操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体操学习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体操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充分发挥学生对体操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需要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中做出很大努力。
首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并严格控制完成时间,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高效率学习。其次,还要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将体操学习中的不良情绪进行转化,进而积极并乐于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另外,我们还要有侧重地开展体操教学,重难点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的训练有所侧重。最后,以适度的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要求我们必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进步情况,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其放大进行鼓励、认可。这样一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体操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体操学习形成习惯,落实在自己的日常活动中。学生们在校内学习过后也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强化,如手指锻炼、耐力跑、速度跑等的活动,在之后的体操学习时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可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
体操教学虽有其自身的专业性、复杂性,但我们可以从该项运动的独特价值出发,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身体素质情况等因素,克服其中的潜在危险,提高体操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积极尝试,积累有益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市故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