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峰 郑殿峰 冯乃杰 赵黎明 饶刚顺
[摘 要]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入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平台、革新考核评价标准,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成功实施可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农科;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010202052101)
[作者简介] 沈雪峰(1982—),男,河南宁陵人,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逆境生理研究;冯乃杰(1970—),女,黑龙江庆安人,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教授(通信作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化学调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57-04 [收稿日期] 2021-05-06
引言
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涉农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农业学科与其他学生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1,2]。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实践能力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内各农业院校纷纷进行了农学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农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新模式[3];华南农业大学提出民“4321”实验内容和教学体系[4];西南大學构建了“431”实验教学体系[5];东北农业大学实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7个要点[6];湖南农业大学的基于校企合作“三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7];福建农林大学设立了“层次化、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8];天津农学院创建了“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9];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确立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10]等。这些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为农学专业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地方农业院校的广东海洋大学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推进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雷州半岛乃至北部湾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广东海洋大学长期致力于地方农业新动能培育、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落地,默默地做出贡献为国家的人才和科技事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农学专业已具有坚实的办学基础、相当的办学实力。在当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使命和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要拥有坚定的振兴乡村理想。然而,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依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下以结果方面。
(一)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理念重理论而轻实践;课堂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传统守旧
实践教学往往依附于理论课程,形成了以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设立单项性和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内容。
(三)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实验员依据实践指导书准备实验材料及药品,教师参考指导书讲授并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则是机械性模仿验证。
(四)教学条件投入不足
实验室教学实践仪器设备更新慢,生均实验仪器数量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设备极度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长期稳定的规模性和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尚未形成。
(五)考核评价体系单一
实践教学存在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不能够充分体现。一般地,实践教学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与考核的主要形式,而最终的学习成绩则是由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和平时成绩(约占30%)两部分组成。
二、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2018年以来,本专业采取“外引内培,专兼互补”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优先吸纳具有实践经历或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从国内外科研院所、兄弟院校先后特邀袁隆平院士在内的外聘人员3人,全职教员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7人,并组建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创新团队。针对引进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和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定实践教学教师培养制度,建立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优化实践教学理念
结合本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从传统实践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要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创新为导向”的新型实践教学理念。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作为农学专业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学专业是传统专业,具有学时数多、实践性强等特点。此外,农学专业课程涉及面广,实验实习课程教学内容多,既有基础课程实验,又有专业课程实验实习,还有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因此,开展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需要理清实践教学思路,明确实践教学任务;划分实践教学模块,确定教学模块的培养目标;构建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实践教学模块。
为此,依据课程特点、专业年级以及科研兴趣,将学生所学实践教学课程划分为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创新创业和综合实践四大教学模块(表1),各模块间相互连接,逐层递进。其中,基础课实验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包括物理学实验、化学实验等,旨在提高基础试验训练技能;专业课实验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目的是进行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开设在大学二、三、四年级,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创新实践在大学二、三、四年级开设,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實践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四)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通过全面统筹农学专业的实验课、实习课、生产实践、毕业实习等全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与基础教学部门和兄弟学院的沟通与协商,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磋商与建设,有机整合现有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搭建起一套集“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心—专业科研平台—专业科研教学基地”为一体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从而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图1)。其中,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主要负责基础实验课的教学任务,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物理学、化学以及机算等课程试验,旨在开展大学生的基础试验技能训练;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心主要负责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农学专业课实验、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专业实习等课程,目的是进行学生的专业试验技能训练;专业科研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以及校级科研平台,由二、三、四年级大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参与和完成国家部委、省市以及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和大学生科技竞赛,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依托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的“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专业科研教学基地主要包括国家、省部级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国家、省和学校的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在大学二、三、四年级开展,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社会实践等,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五)革新考核评价标准
采用多元考核和梯次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实践课前预习、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和讨论及实验考试等项目共同作为最终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标准体系,为学校和教师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梯次考核方面,可划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的不同梯次,校内实验课和实习课不同梯次,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效果。该评价体系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内在潜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元化和梯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结语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平台、革新考核评价标准,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图2)。近3年,本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广东省本科生培养创新平台2个,在广州、深圳、湛江、茂名、阳江等地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40余家,大力实施学生“2+1学期”对口岗位暑期实习。
近3年,本专业本科生的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逐年提升,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创新创业水平不断增强,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广东“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10余项。此外,通过对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调查与信息反馈,单位对农学专业毕业生满意度大于90.00%,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认可度为100%。
参考文献
[1]吕新,张泽,侯彤瑜,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6-18+51.
[2]张雪莉,方希林,钱婧雅.“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9):11-12.
[3]李保云,张海林,张洪亮,等.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2):128-131.
[4]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60-63.
[5]王晓雯,桑贤春,张正圣,等.高等学校农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67-70.
[6]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7]张桂莲,张海清.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30-131.
[8]黄锦文,郭玉春,蔡来龙,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77-79.
[9]刘海学,王玲,朱文碧,等.以农林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2014,17(1):135-139.
[10]胡夢红,刘其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220-221.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Agronomy Major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SHEN Xue-feng1,2, ZHENG Dian-feng1,2, FENG Nai-jie1,2, ZHAO Li-ming1,2, RAO Gang-shun1,2(1. College of Coastal Agricultural Scienc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China; 2. Shenzhen Institut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8, China)
Abstract: Agronomy is a major with stro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nk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Focusing on the urgent nee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agronomy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agronomy. By taking students as the center,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innova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and innovating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five in one” has been innovated and constructed.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Agronomy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agronomy;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mode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