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河北钢铁产品出口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2-03-30 08:20:26靳雪刘畅通讯作者
中国储运 2022年4期
关键词:碳中和钢铁行业钢铁

文/靳雪 刘畅(通讯作者)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导致地球暖化元凶“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日俱增。为此,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碳排放的重点对象,在面临碳减排、国际低碳贸易壁垒种种状况下,其钢铁产品的出口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以碳中和的背景为切入点,多角度详尽论述了河北钢铁产品出口发展市场现状、现存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出口策略分析。旨在希望在碳中和背景下,为河北省把握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在其钢铁产品的出口上突破现状,寻求更广阔的多元化发展空间。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其之间的矛盾不断恶化。环境与经济的不协调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各国不断地排放二氧化碳,致使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尖锐。在2021年4月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也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碳达峰、碳中和将重构制造业。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从国外标准化进程来看,发达国家同国际社会一样,热衷于制定碳排放领域基础标准。并以此为支撑,设立各种形式的碳标签政策和对进口商品实行准入限制,其目的不言而喻。其实被各个国家争夺计较了近30年的碳排放量问题,复杂的不是碳排放总量,而是在于各个国家分别的碳排放量问题。在过去快速发展的欧洲和美国在排碳量占据全球90%以上,即使到1950年,欧美每年的排碳量也在85%以上。且从1750年至今,美国累计排放量最大,达到4102.4亿吨,而欧盟其次。当生态环境的恶化真正达到必可避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选择以发展中国家为借口,一致认为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贸易大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借此实行低碳贸易壁垒。以商品会破坏自然环境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为由,限制其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这种行为同时也倒逼我国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打造低碳、绿色、高质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低碳贸易措施壁垒的约束,对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作为碳排放重要的领域,工业低碳减排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至关重要。而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8%。钢铁行业将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的挑战。然而河北省作为钢铁第一大省,其钢铁产量占到了全国钢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正如同钢铁行业中的一句行话所说: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由此可见,河北钢铁在整个钢铁行业中的占比之大、份量之重。在此环境背景之下,碳中和背景下河北钢铁行业出口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河北钢铁出口发展市场现状

(一)河北钢铁发展现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是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仅在2019年粗钢产量就高达到2.4亿吨,占我国粗钢产量的四分之一,占世界近八分之一。与中国其他省份粗钢产量进行对比,江苏省紧随其后粗钢产量为1.2亿吨,位列第三的辽宁仅7362万吨,可见河北省的粗钢产量遥遥领先于第二、第三大省。这恰恰展现出河北钢铁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钢铁冶炼离不开矿产资源,仅河北省就坐拥全国13%的铁矿石总量,在过去河北省的铁矿石产量连续12年位于首位。且煤炭储藏量极为丰富,且种类齐全。河北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交通运输设备完善,三大沿海港口、铁路密度之高、高速公路分布之多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除此之外,河北本地的钢铁企业也不容小觑,其历史之久远可追溯到上世纪。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百年钢铁冶炼经验,为河北省塑造出众多钢铁行业人才。丰富的矿产资源,数量众多的企业,充足的技术人员和便捷低价的交通为河北省钢铁冶炼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再加持围绕冬奥会筹办的基础设施建设、雄安新区的开发等巨大商机,更为河北钢铁发展锦上添花。

(二)出口市场主要结构。从近六年我国钢铁出口的情况上看,全国钢铁产品出口的数量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河北省作为钢铁第一大省,其出口量整体趋势也是呈持续下降的。由图一可看出,河北省钢铁产品的出口量从2015年的3486.44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519.01万吨,累计下滑高达85%。尤其是在2017年,河北省钢铁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70.1%,直接由四位数的出口量跌至三位数。与此同时,反观河北省的钢铁总产量却是呈现上升趋势的,高产量与低出口之间之间形成了鲜明反差。在出口价格方面,以2020年河北钢材出口情况为例,其出口价格是在388901.50万美元/千克,同比下降了16.3%。回顾近五年河北钢材的出口价格,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比国际市场的钢材价格看,河北省的钢材出口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而且,其特钢的进口单价长期大于出口单价。从出口的市场结构方面来看,河北钢铁产品主要的出口对象为韩国,其次分别是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其中的冷轧薄板主要出口欧洲各国,少量建筑用料出口非洲。但主要的出口对象仍集中于亚洲地区。随着近些年来,一带一路的发展,河北省对其沿线国家钢铁产品的出口也有了一定数量的增长,不过远不及东南亚地区。河北省在全国钢铁产品出口中占比1/3左右,但是其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产品数量却远远超过该占比,高达一半之多。早在2017年,河北省钢铁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就达到了23起,占全国一半以上。随着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河北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与日俱增,涉案金额也不断增加。

三、河北钢铁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表明,行业碳达峰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将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为了实现此目标,走向绿色化钢铁工业发展,河北钢铁产品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标准缺失。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和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开展了碳排放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其中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对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需求,正在筹建碳排放管理和低碳冶金两个标准化工作组,开展了近百项标准研制。但从宏观上来看,钢铁行业目前国内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工作远远不足以支撑行业低碳发展需求,碳排放限额、核算报告、核查、碳资产管理等相关领域标准缺失严重,体系仍处于不健全的阶段,急需推进完善。

(二)钢铁产品技术含量低,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多。河北省虽为中国钢铁第一大省,其钢铁冶炼的经验丰富,但是其深度远远不够。河北省钢铁产品出口以中低端产品,其高附加值的产品占比不足一半。据特钢协会统计,我国所纳入该协会的32家特钢企业产量占特钢总产量的60%-70%,其中作为前五大特钢企业之一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其特钢产量占比在35%左右,略高于普钢集团,但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该项数据均在70%以上。在其中,高端装备用钢材材料作为钢铁材料中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是国家工业的重要材料。而这些高端装备及其核心部分所用的关键基础钢铁材料却严重依赖进口,进口价格两倍于出口,国内外钢铁产品的附加值的高低间接体现在了进出口价格的差距上。

(三)国际市场多因素致使产品不易出口。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钢铁行业持续遭受市场“寒冬”。再加持海外疫情未得到完全抑制,欧美供应链仍然受阻,钢铁行业陷入供需两弱的困局,价格回升之路艰难。经济的增速放缓致使全球的钢铁需求量一直保持在低水平,浮动幅度微乎其微。然而即使外部环境如此恶劣,全球钢铁产能也难以在已形成的现有规模上进行大规模削减。这就形成了国际钢铁市场产能过剩的局面。河北省的钢铁出口产品虽然遍布多国,但是在本土钢铁生产具有优势的国家难以占得一席之地。在诸多国家,本土钢铁产品与我国钢铁产品之间的本土市场份额竞争都极为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实行低碳贸易壁垒,并且还会以出口价格过低多次对我国实行反倾销调查。在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加剧的三重施压下,河北省钢铁产品的出口成为一大难题。

四、碳中和背景下河北钢铁产品出口策略分析。

回顾近150年全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况,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经历了两次巨大的飞跃。它们分别是1947-1973年,氧气转炉淘汰平炉,在这短短的26年内全球钢产量从2000万吨/年飞增到7亿吨/年,增长了35倍之多。而第二次则是出现在1996-2019年,全球钢铁产量翻倍,并且在2019年达到了18.69亿吨。国际钢铁近百年的发展证明,技术的进步和新兴市场的发展是推动世界钢铁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推动氢冶金技术研发多元化发展。在我国现有的炼钢技术主要有两类,分别是长流程和短流程。而这两种技术一个涉及大量含碳元素原料的使用,另一个则是大面积使用电炉。这两者在直接和间接上都会造成大量碳排放。而氢能因为天然具备的环境友好性,可直接为钢铁行业提供高效原料、还原剂和高品质热源,在碳排放减少方面有很大助力。从当前的情况上来看,高炉通过喷吹含氢介质富氢还原冶炼实现碳减排的潜力受到技术限制,碳减排幅度在10%-20%,而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环境负荷小,更适宜氢冶金技术。氢冶金技术的出现无疑可以助力河北省钢铁行业解决碳排放、低碳贸易壁垒等多方面问题。河北省作为钢铁产量大省,碳排放上的重点对象,应当抓住碳中和这一契机联合省内其他钢铁企业与各院校,以促进氢能产业加速提质发展为目标,从源头入手,加速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变革。升级工艺装备,创新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能源在钢铁生产各环节上的有效利用,打造氢能还原与利用技术研发中心,积极推动氢冶金技术的多方面研发、示范与应用。

(二)积极去除落后产能,助力企业走出去。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中国采取的出口“过剩产能”的行为致使钢铁价格暴跌,令全球的钢铁产品供应商处于不利地位。而这种处理过剩产能,不计盈亏、低价销往国外的行为,不仅会使得我国钢铁产品遭受到更多的反倾销调查,还会使中国钢铁行业陷入“囚徒困境”的牢笼不可自拔。过剩产能出口,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终究不能持久,所以河北钢铁产业要做好产能上的加减法,落实做到减少落后产能,增加高端产能。针对“去除落后产能”可能会产生的企业资产债务等问题,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策划钢铁行业去产能专项活动,采取专项资金补贴、盘活土地资产等相应政策,有效引领过剩产能退出,倒逼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推动提高行业集中度。与此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帮助更多的河北钢铁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市场。纵观世界,非洲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在基础建设上还有较大空白,政府可以鼓励全省钢铁产能相对过剩的企业和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企业到非洲进行投资建厂,带动技术、资本和劳务输出,促进国际合作,在去产能上另辟蹊径。企业转型升级配合走出去,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双管齐下,对河北省钢铁产品的出口状况无疑会有重大推力。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高端产能。河北省的钢铁产品出口历史悠久,但回顾以往,这些出口都是以低廉的价格来斩获国外市场,而绝非是高质量产品。这也是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河北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的根本原因。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企业去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将加工工艺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并且逐步实施产业链条的升级,升级钢铁产品品类结构。还需要加强产品开发与下游市场需求的衔接程度,依据钢铁市场的实际需求,打造创新型产品。河北省钢铁产品出口的关键就在于要提升全省企业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出口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

(四)完善行业碳排放管理标准制定,推进国际化进程。国家应该针对碳中和这个新的发展目标,结合国际先进碳排放管理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状况,加快制定一批全新的重点碳排放管理标准,以适应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依据当前碳排放的短期目标,制定一批碳排放限额、碳排放监管等相关标准,有利于更方便的进行碳核查、碳管理等工作。国家应该加快制定低碳产品、炼钢技术和钢铁企业评价标准,引导绿色低碳体系的建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要积极争取碳排放管理国际化标准的工作主动权,提升我国钢铁绿色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社会中不能只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低碳排放标准来限制进口商品的准入,中国要将自身的力量发挥大最大,发挥重要的国际作用,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局面。

五、结语:

碳中和作为当今时代的新一待完成目标,对于河北钢铁行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河北钢铁业要把握住碳中和的历史机遇,加快构造零碳新工业体系。并且,积极应对其所带来的生产工艺、技术革新上的变化。为河北钢铁产品出口营造新格局,创造新机会。综上所述,碳中和背景下河北钢铁产品的出口任重而道远。C

猜你喜欢
碳中和钢铁行业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上海建材(2021年3期)2021-02-12 05:10:46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上海建材(2021年3期)2021-02-12 05:10:44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航空世界(2018年12期)2018-07-16 08:34:50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美国航空公司的碳中和实践及其效果研究
分析低碳经济时代转变的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经贸(2015年2期)2015-05-13 10:15:16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
世纪桥(2014年12期)2015-01-04 23: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