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萍,任建敏,丁卉(丽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浙江丽水323000)
长奈瑟菌(Neisseriaelongata)属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细菌主要寄居于人或动物的口咽、鼻咽、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人源性奈瑟菌除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被认为是致病菌外[1],其他大部分奈瑟菌(包括长奈瑟菌)被认为是健康人群口咽部的定植菌,通常不致病。由长奈瑟菌引起的感染在国内鲜有报道,仅有的几例报道中以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2-3]。现我院从1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血培养中分离到该菌,报道如下。
患者,男,57岁,因“肝癌术后一年半,发热3 d”于2021年6月13日收住丽水市中心医院。患者1年余前诊断为肝癌,曾多次入院治疗。本次入院3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自述最高体温39 ℃,自行使用吲哚美锌栓退热治疗后体温好转。1 d前再次发热,遂至我院急诊就诊,床边心脏超声示:左室扩大,主动脉瓣轻-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肺听诊无殊。血液检查示:快速超敏C反应蛋白100.79 mg/L,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7.4%,淋巴细胞比例8.2%,红细胞3.07×1012/L,血红蛋白96 g/L,降钙素原2.05 ng/mL,凝血酶原时间13.0 s,国际标准化比率1.20,凝血酶时间16.8 s,D-二聚体1.07 mg/L,总胆红素56.9 μmol/L,肌酸激酶<20 U/L,CK同工酶18 U/L,乳酸脱氢酶288 U/L,尿素9.3 mmol/L,拟“脓毒血症、肝恶性肿瘤”收住入院。6月13日于我院急诊送检血培养,15 h后陆续有3瓶血培养报阳,经质谱鉴定为长奈瑟菌(Neisseriaelongata)。予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针静滴、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口服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较前好转,考虑抗感染治疗有效。本案例中的患者为恶性肿瘤末期,全身情况欠佳,在体温控制正常之后,临床主要予对症支持姑息治疗,改善症状,缓解痛苦。
2.1细菌培养及鉴定 分别采集患者双侧2套血培养送检,血培养采用VIRTUO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进行,14 h 22 min后左侧厌氧瓶报阳,14 h 45 min后右侧厌氧瓶报阳,17 h后左侧需氧瓶报阳。取阳性瓶内菌悬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珠海贝索公司),镜下可见革兰阴性杆菌,转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温州康泰公司),置35 ℃、5%CO2培养箱培养24 h后,在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良好,呈1~2 mm、淡黄色、圆形、湿润、凸起的菌落(见图1),纯培养物涂片呈阴性球杆菌。触酶阴性,氧化酶阳性。3瓶阳性报警瓶转种后的纯培养物经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均为长奈瑟菌(Neisseriaelongata),置信度均为99.9%。将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继续温育3~4 d后,呈现典型的奈瑟菌属细菌的菌落形态(见图2)。
图1 35 ℃、5%CO2培养24 h菌落形态(左:血平板;右:巧克力平板)
图2 35 ℃、5%CO2培养4 d菌落形态(左:血平板;右:巧克力平板)
2.2分子生物学方法 将细菌送至杭州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利用IonPGM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进行测序,其方法为检测16S rDNA V2、V3、V4、V6、V7、V8、V9可变区,得出的序列号经BLAST比对,显示相似度最高的为NO.NR_104944.1,百分比为99.66%,第二NO.NR_025893.1为99.33%,第三NO.NR_028900.1为96.63%,前两名均为Neisseriaelongata。
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肝癌术后1年半,期间进行了多次手术及术后化疗等诊疗措施。患者于2021年4月15日曾行“胆管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反复发热,血培养曾提示阴沟肠杆菌感染,诊断“胆道感染,败血症”,此次因发热入院,在急诊室就诊时予以双侧双瓶送检血培养,在4瓶中出现3瓶阳性,鉴定结果均为长奈瑟菌(Neisseriaelongata),同时血液中降钙素原、CRP等感染指标均提示升高,可以排除污染可能。
关于长奈瑟菌引起的感染国内报道极少,同时奈瑟菌属一般被认为是健康人群口咽部及鼻咽部的正常菌群,很少引起感染,主要见于牙科手术及介入性心血管操作后[2]。本例患者在发病前并未发现有相关的介入性操作,其感染途径及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床边心脏超声中提示的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有关,已知心脏瓣膜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且该患者为肝癌术后,多次接受化疗,免疫功能低下。
奈瑟菌属细菌镜下形态大多为直径不超过2 μm的球菌,单个或成双排列。但长奈瑟菌为短杆状[4],本例患者血培养直接涂片表现为革兰阴性杆菌,在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良好,转种后纯培养物涂片呈阴性球杆菌。直接通过Vitek MS质谱仪鉴定为长奈瑟菌(Neisseriaelongata),由于其形态与属内其他菌种相差较大,笔者再次通过质谱仪进行复查,结果与首次一致,置信度均为99.9%。触酶阴性,氧化酶阳性,这与参考资料描述一致[1]。最终利用16S rR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亦为长奈瑟菌(Neisseriaelongata)。奈瑟菌属细菌一般为专性需氧菌,而该患者首先阳性报警的是厌氧瓶,经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本实验室采用的是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普通型厌氧瓶,达不到完全的厌氧环境,但是其营养成分要比需氧瓶更好一些,通过查阅本实验室过去2年间报阳的其他专性需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情况,也一样存在厌氧瓶先报阳的情况;其次,该患者首先报阳的厌氧瓶血量充足,而4瓶里最终没有报阳的那瓶血量只有1 mL,笔者认为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部分原因,同时也应该引起采血人员的注意,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足量规范采血。
本案例报道的长奈瑟菌引起败血症,基本可以明确,关于是否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尚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证明,但是也应该引起注意。由于该细菌比较少见,使用一般的生化反应鉴定容易误检为其他细菌,若是临床送检为单套血培养,极易被当成污染菌而漏检,由于本院已经施行双侧双瓶送检,并且引进了Vitek MS质谱仪,才最终得以正确的鉴定。由于长奈瑟菌引起感染的病例报道较少,对该菌的认识尚浅,也没有相关的药敏试验方法推荐。患者入院后临床予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针2 g q12 h静滴、喹诺酮类莫西沙星0.4 g qd口服抗感染,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考虑抗感染治疗有效,故在收到实验室阳性结果后仍考虑继续当前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对长奈瑟菌引起一定的重视,提高该菌的鉴定准确性,并进一步研究完善其相关资料,为以后的预防、诊治提供依据。同时应该提倡临床及时规范送检血培养,按标准进行足量采血,做到双侧双瓶送检,而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与临床的及时有效沟通,在遇到一些少见的细菌时更应如此。本病例中长奈瑟菌的及时准确鉴定依赖于质谱技术的引进,表明质谱技术的普及对临床疑难菌和少见菌的快速鉴定有重大意义,可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