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娇,黄江文
在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下,中国各地有着自成一派的独特聚落风格,作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传统聚落对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脉络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冲击下,城市建设的飞速推进导致了传统聚落空间逐渐消亡,现代建筑和景观的单一化也进一步加重了传统聚落更新设计中的同质化。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对传统聚落更新设计影响很大,重新认识地域文化的三个层面和文化空间价值,立足于地域文化,为保护和传承传统物质空间提出新的思路。
聚落的演变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一种环境范围内特定人群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总和。而根据地域环境的差别,人们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有着不同,这一点直接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文化的决定性因素总的来说表现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含地形地貌、原生植物、气候等。人文环境包含历史文化、观念习惯、产业遗迹等。社会环境包含社会组织以及经济环境。
聚落是人类集中聚集居住的场所。在其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中,规模和类型也随之改变,继而由最初的乡村发展为城市。而保留至今的传统乡村聚落也成为了历史村落或传统古镇等重要文化遗产。
聚落内包含的信息总体来说包括,其内部的原始地理环境、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物质空间、社会活动形成的风俗文化、各种层面的社会关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对应的人们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改变,物质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得旧有传统聚落不符合人们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要求,传统聚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衰落和消亡。
聚落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
国外在对传统古迹和历史民居的理论中,一直以来主要起主导作用的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由成立之初到如今发表的宪章。该宪章概况了在每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对应所处时代古迹遗址的保护方式和措施。虽然在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所处地理位置和风俗文化的不同都随之有了更具体的保护规范和策略,但其还是以最初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颁布的宪章为基础。在传统聚落的更新与保护中,国外也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相关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更大程度的达到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在这一过程中便出现了一系列世界著名的特色城市和旅游景点。如意大利东北部的威尼斯、希腊的圣托里尼岛。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有着地大物博的天然优势,相应的,各个地区因为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有着不同的民间聚落特色。总体上来说离不开道家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这一来自于我国传统道家的宇宙观,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各有特色的传统聚落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特色民居客家土楼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历史上北方灾祸和战乱的频发,使得大批中原人由北向南举族迁徙,在中原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闽西南山区形成了聚落。根据当地的险峻地势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民众面对抵御外敌和聚集而居的客观需求,土楼这一特殊的传统聚落形式开始出现,采用当地原有的木材、竹条、生土等材料建成,保存至今已然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旧城改造大环境下,“同质化”现象越发的突出,尤其是传统聚落即原始村落的改造,开始忽略了原有的历史特征,所以应该在传统聚落的更新改造中着重考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中实现将传统聚落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聚落更新没有扎根文化土壤
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和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底蕴,对该地区的长久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区域文化和市场经济得到快速融合,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传统聚落的更新改造也面臨新的问题。
“千城一面”“同质化”等相似概念普遍出现的原因是,忽略对地域文化的重视,自我主观缺乏对城市形象的深刻认识,城市发展过快,对于传统聚落过于在意改造更新的速度,而忽略其文化质量,地域文化战略的调整迫在眉睫。“旧城改造”的实施中,出现无主题、无规划、大拆大建现象,这样普遍性的更新方式使得传统聚落的历史空间受到破坏和冲击,如此公式化的套路下,没有将当下建设深入地域文化层面,对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对传统聚落的重建中,自然环境作为地域文化的单独一个层面,是在改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和尊重的,“天人合一”的传统理论放到此处也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尽量依据原有的地势,保护山脉、水文特征等。结合当地风俗习惯、自然气候等,才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亮点。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一旦被打破,便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性,即脱离原始的自然环境基础,必定会缺乏整体效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民俗文化脱离了生长的土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现有的更新设计中,景观参与性不够,人作为空间中主要的参与者,大部分情况下都仅将设计停留在了用户的表面视觉感受,而忽略了景观的参与性,当下设计的大趋势其实是多学科的融合,在将视觉感受延伸至互动多感官时,可以考虑应用科学技术,把静态的景观升级为富有参与性的动态景观。相应的,在动态景观之中充分贯彻地域文化的相关元素与信息,使得民众即是用户,更是本土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实际存在的地域文化与无形的地域文化缺乏关联性,即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地形风貌等特色,与学术思想、民间风俗习惯、特色民族节日、庆典、民间手工艺,两者缺乏一定的关联性。两种意义上的地域文化的失衡,导致发展中出现更侧重于客观存在的地域文化的问题,忽略了无形的地域文化,对传统聚落的更新设计中,要尤其注意利用有形的地域景观来彰显无形的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达到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千城一面”、景观的“同质化”,这一现象毋庸置疑是对传统物质空间的巨大冲击,大改大建的浪潮下缺乏对当地地域文化的深刻分析,在如此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便无法对城市形象有具体实质性的认识和定位。要对这一现象做出改变,在当下对传统聚落的更新设计中,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更新设计中,且要应用到具体的设计手法。对该地区的地域文化深入发掘,包括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从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历史节日、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中,提取代表其地域文化的特殊符号,将这一系列特有的符号融入基本的改造设计中,在尊重当地生活习俗的前提下,考虑到居民日渐提升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将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其中具体到现代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最后根据其特点把握发展方向,避免千篇一律。
自然环境作为地域文化一个单独的层面,在对传统聚落的更新设计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计考虑中,要做到尊重自然条件,其中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地貌、本土植物等。例如有着潮湿多雨气候特点的地区和干燥炎热的地区不论在建筑的用材和设计格局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相应的景观作法也有着不同,在将地域文化融入进传统聚落改造设计时,应根据当地具体的气候特点,考虑用户保暖、通风、防潮、防风等特殊需求,因地制宜调整相应的设计方案,而对地形地貌的把握,除了让其有特殊的建筑风格特色之外,更多的是对防灾和通行需求的考虑,尤其是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一带的土家族为代表的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就是因为其所在地得天独厚的地形特点,即当地山多、地形陡峭且树木众多,但供生产生活用的平坦土地較少,这样才催生出了这一具体的民间风俗文化实物载体。
对于增强景观的互动性,创建人与景观互动、参与的社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弥补了物质空间研究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的缺失,在对老旧街区进行景观振兴和激活的基础下,利用多学科融合的设计方式,加入新兴的科学技术,通过对用户人群需求的具体分析,如留守老人与儿童、返乡青年、外来游客等。营造出对应的物质空间,融入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信息于其中,使得参与性与知识性有效结合,传统聚落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空间,用户人群的主观感受对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针对传统聚落这样房屋联系较为紧密的物质空间,往往缺少提供交往功能的公共空间,可以在设计中考虑加入社区广场或口袋公园之类的场地,也可在原始静态的景观中加入亲水喷泉、体感装置等。这一类型的更新设计中,由最开始的“传统功能性”,经过城市进程的加快进入到“现代生态性”,但其最终还是回落到“保留集体记忆”这一城市意象理论中,增加景观的参与性在延续传统聚落的历史价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地域文化的存在方式在形式上大致分为两种,即“无形的地域文化”和“有形的地域文化”,在传统聚落的更新设计中,“实物”和“思想”上地域文化的失衡是导致一系列趋同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可以重视当地地域文化中的学术思想、民间风俗习惯、民间手工艺及特色的民族节日庆典。这类不具象的地域文化实际上更能代表地域文化,也对地域文化在各个方面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在发展地域文化时,只重视有形的地域文化,而忽略对无形的地域文化的发展,这就导致城市面貌单一、形象庸俗。对无形的地域文化进一步挖掘得更透彻,使得有形的地域文化建筑、景观来彰显其精神和内涵。用户的活动往往取决于精神上的需求,无形的地域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概念,在群体获得团队的认同后,就会自然而然的生成某一种特殊的空间地点。所以,传统聚落这一物质空间内部一旦形成精神上的共鸣和文化上的认同,便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加强,并衍生出独一无二的特色价值来区别于其他的物质空间和文化。
地域文化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中应该时刻被考虑,是因为按照目前城市之间的综合竞争力来看,地域文化是形成一个城市个性的基本条件,某个地区要区别其他地区,就要把握自身独具一格的特点和城市意象,而这样的特点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来的,而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地域文化中提取,而文化和经济之间相互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正如建筑创作有多种范式,一种可谓“师法大师”,一种可谓“师法自然”,它来自对历史遗迹中人居环境的调查研究,发现既有现实中暗含的内在机制,并用于新的设计实践。传统聚落这一特殊的历史物质空间,要想得到相应的传承和发展,当然依赖于经济的支持,深度挖掘传统聚落中蕴含的地域文化,抓住构筑物与使用者的情感连接,从其历史进程中摸索发展的规律,在保护和传承其文化价值的同时赋予传统物质空间新的形式。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