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平 杨春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1]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中外历史纲要》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微言大义的叙事特点,若还坚守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史料呈现“一问一答”的课堂流程,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无疑成为空中楼阁。因此,课标明确提出:“在分析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2]受此启发,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为例,从历史教科书入手,整合教科书内容,挖掘史料的思想性,提炼与教学材料相匹配的教学“主题”[3],试图探究“以学生为本”的主题教学。
一、主题萃取,课标为纲
主题教学的设计离不开核心概念的提取,而核心概念的提炼则离不开对课标、教材的分析。《人民解放战争》位于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纲要通过“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四个子目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力量逆转这一历史现象。从课标上看,要求学生能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基于此,笔者将本课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置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力量逆转的原因。
根据刘信君的观点:“对和平的强烈愿望是民众反蒋拥共的心理反应;长期积淀的民族主义情感是民众反蒋拥共的思想基础;人类本能的生存需要是民众反蒋拥共的最根本原因。”[4]据此,笔者将国共力量逆转的原因概括为人民意志的得失,国民党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但人民意志是抽象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新课讲授中创设具体人物情境,以国民党接收大员刘乃沂作为导入化抽象为具体。最终将本课的主题拟定为:从“刘乃沂案”中感受“人民意志”的变化,并以此为线索,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探究国共力量逆转的原因。
二、主题教学,学生为本
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首先应关注、激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做到“要学”;继而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他们能够做到“会学”。[5]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本课设置的核心主题,依据前文提及学者刘信君的观点,细化为三个子目内容,辅之以三种不同的学生活动(材料包、任务单和问题链)来组织课堂。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一)自主学习——材料包
本环节以论文《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反蒋拥共心态研究》为依托,试图以“民众心理”变化为线索,从和平愿望、民族情感和生存需要三个方面揭示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的原因。为了凸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主张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6]
在具体实践中,该部分内容通过材料打包的形式向学生集中展示材料,并通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处理纷繁复杂的材料。通过梯度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对材料的处理从“关注材料内容本身”到“关注材料间联系”再到“材料分類与知识整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自主学习+材料包”的形式,体现了“生本理念”在课堂中的贯彻,成功地让学生自己建构起课堂的子目,加强对课堂线索的把握。
材料1: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的绝密电报
材料2:那些昨天还跟随日军与中国军队作战的伪军“军长”们,一夜之间变换了军服成为国军军长。
——王树增《解放战争(1945.8—1948.9)》
材料3: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派遣大批军人和官员前往原日本占领区,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贪婪的掠夺财物,接收变成“劫收”。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4:记者:是否可能不用武力而用协定的方法避免内战?毛泽东:可能。因为这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利益。目前中国只需要和平建国一项方针。
——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
材料5:争取中间势力大多数,通过与各在野党建立反内战独裁的统一战线,致使国民党政治上陷于孤立而破产。
——鞠连《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统一战线策略运用的历史作用》
材料6:《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7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任务一:分别归纳六则材料的主旨。(提取信息)
任务二:思考材料间的共性与差异并进行分组。(材料分类)
任务三:说明材料分组的依据,并概况出小组标题。(知识整合)
预设一:将材料一、三、五放一类,因为都是讲国民党失去民心的过程;剩下的材料二、四、六放另一类,因为都是讲共产党赢得民心的举措。
预设二:将材料一、二放一类,因为讲的是人民的和平愿望;将材料三、四放一类;讲的是人民的民族情感;最后将材料五、六放一类,讲的是人民的生存需要。
(二)合作学习——任务单
历史学科的挑战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讲述一个可信的、内容翔实的和具有支撑性的“故事”。因此,相应的表现将包括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展示他们成果的多种任务。[7]在讲解人民和平愿望的内容时,教师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通过合作学习(发放任务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小组汇报成果)的形式组织课堂。
1.第一小组:人民的愿望:___?
材料: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蒋主席致毛先生电:“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共同商讨。”……毛先生下飞机的书面谈话:“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王芸生《毛泽东先生来了!》
任务:①当时国家的喜事有哪些? ②当时人民的愿望是什么? ③人民为什么会觉得愿望能实现?
2.第二小组:国内的形势:___?
材料:抗战胜利后,中共即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的方针,以堵住国民党发动内战,破坏和平的阴谋。……中共为了达到此目的,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作了极大让步,毛主席就在重庆谈判,订过《双十协定》。……后来,国民政府在美帝的不断帮助下,发动了中国有史以来空前未有的大内战。
——《新华月报》1949年第2卷第1期
任务:①根据报纸能提取什么历史信息?②这些信息指向了什么历史事件? ③事件反应了当时中国怎样的政治难题?
3.第三小组:谈判的结果: ___?
材料1:我们是按照蒋介石的办法办事。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2:勝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着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
任务:①当时人民的愿望是? ②国民党此时的态度是? ③国共态度有何不同?
“同”指的是给予学生相同的任务单完成攻略。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任务单上的材料,并回答任务单上的问题;其次,请学生完成任务单标题的填空,尝试归纳任务单上材料的主旨;再次,引导学生指出任务单中史料的类型,学会区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最后请学生分析与总结任务单中出现史料的价值与局限性。本环节的设置,在素养目标上,力求引导学生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8]
“异”指的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发不同的任务单,解决上位概念之下细分出的不同问题。第一小组通过探究王芸生在《大公报》刊登的文章《毛泽东先生来了!》,从历史见证者的角度,理解当时人民的愿望——国家统一与和平民主。第二小组通过阅读《新华月报》1949年的报道,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从历史信息、历史事件到政治难题的问题链,循序渐进地思考当时国内的形势——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第三小组通过《毛泽东选集》和《朱自清全集》等材料,了解当时谈判的结果——人民和平愿望的破灭。三个小组探究的内容层层推进,在内容目标上,揭示人民渴望国家统一与和平民主的心声,点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一:人民的和平愿望上,国民党“众叛亲离”,共产党“赢得民心”。
(三)探究学习——问题链
学习者是带着已有的特定行为倾向来面对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的,学习者或许也常常具有学习新材料的背景知识或前提知识。[9]因此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架构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而问题链的运用,能使师生在动态交互的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的方式,一方面帮助教师捕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回忆与建构,最终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主题探究教学。在本课中,通过对国民党接收大员刘乃沂的介绍,为新课创设情境,用历史人物将核心概念化抽象为具体。紧接着聚焦刘乃沂的人生经历,用设问的形式回归到本课内容,指出刘乃沂案在当时并非个案,用刘乃沂个体引出接收大员这一群体,并通过第三个设问引发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思考,使得刘乃沂案能以课堂线索的形式贯穿本课。
问题一:蒋介石为什么要下令枪毙刘乃沂?(个人)
问题二:当时国民党内部还有哪些腐败现象?(群体)
问题三:刘乃沂所处时代的国民政府是怎样的?(时代)
第一个问题,教师首先聚焦到人物刘乃沂身上,让学生看到刘乃沂贪污腐化极其严重,狱中仍受优待,而反观人民群众的生活却十分艰苦,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接收大员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紧接着在第二个问题上,教师展示廖冰兄的漫画《舌卷江南》,让学生看到有一个长着巨大舌头的胖子,将江南地区的所有财富都卷走了,而地上的人民苦苦哀求着什么,却什么都得不到,从而认识“舌卷江南”背后所代表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腐败。最后在第三个问题上,教师展示国民党1949年发行的金圆券,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在当时拿着一张国民党的金圆券就能成为“百万富翁”,而当时一张面值百元的金圆券实际价值却和老师手中的纸一样,从而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刘乃沂个人的贪污腐化映射出国民党接收大员这一群体,再从群体中折射时代背景,立体地呈现出当时国民党严重的贪污腐败。该部分内容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找准主题,从而突破难点。
【注释】
[1][2][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48、71页。
[3]王继平:《论历史科“主题化”课堂教学——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3期,第120页。
[4]刘信君:《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反蒋拥共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第148—153页。
[5]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24页。
[6]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82页。
[7][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7页。
[9][美]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