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山间云起时

2022-03-30 23:07臧明艳
阅读(高年级) 2022年3期
关键词:终南安禄山大唐

臧明艳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的意思是,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事情,年少时要读书,三十岁要成家立业,直到七十岁时,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才能随心所欲地去生活,这时,个人修养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然而在盛唐时期,有这样一位被称为“诗佛”的诗人,他似乎很早就看明白了一些事,达到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他就是写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来读读这首《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位于长安东南的蓝田,靠近终南山,也称“辋(wǎng)川别业”,据说是王维从诗人宋之问那里买来的。别业,不是指今天的别墅,它的面积很大,绵延了整个辋川山谷。我們耳熟能详的《鹿柴》《竹里馆》等诗,都是王维在这里创作的。中年以后的王维醉心于佛学,经常隐居在终南山下。兴致来的时候,他便沿着山谷独自行走,这份独处的快乐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溪水的尽头,诗人席地而坐,看山间云雾袅袅,宛若变幻不定的人生。偶尔会遇到林间的一位老叟,便与他闲谈起来,甚至忘了要回家。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起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诗人——陶渊明。你可能会疑惑,古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诗人选择隐居? 事实上,王维的隐居方式在唐代被称为“朝隐”,也就是半官半隐。“朝隐”之士往往身居高位,有的还出身名门,王维便是如此。他的生卒年与李白非常接近,但他的家世更为显赫,祖上是太原王氏,母亲则是另一支望族博陵崔氏之后。

年轻时的王维可谓春风得意,他温文尔雅,精通音律书画,备受玉真公主与岐王李范的赏识。后来又得到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的提拔,可谓年少成名,一路有贵人相助。然而,他与李白、杜甫等一众诗人一样,都逃不过“安史之乱”的裹挟。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带兵攻陷了长安,五十多岁的王维没来得及跟上玄宗西逃的队伍,被叛军俘虏。他宁可吞药生病,也不愿意为安禄山做事。但他仍被押往洛阳,被迫任职。王维郁郁寡欢,当他听说被俘虏的乐工们在为安禄山演奏时纷纷潸然泪下,便心生愤恨,却只能写诗表达自己对大唐王朝的思念:“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凝碧池》)

大唐军队平定叛乱之后,这首《凝碧池》让唐肃宗看到了王维的忠心,此后,他更是官至“尚书右臣”,所以后人又称其为“王右臣”。然而经历过巨大的动荡之后,王维早已心如明镜。很多时候,他就那样漫步于辋川山谷中,吟诵着一首又一首诗歌。北宋词人苏轼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早已将自己置身山水间,如果前方无路可走,不埋怨,不急躁,索性暂时停下脚步,看云卷云舒。白云流水,天地山川之间,渺小的人生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会有绚烂至极,但终究会归于平淡。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生活,做一个优雅闲适的独处者。这便是大唐诗人——王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终南安禄山大唐
杨国忠的预言
寻迹大唐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
遭遇大唐
终南望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