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
我买了一丛鸟巢蕨,那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说“一丛”不太正确,应该说是“一丛半”。小丛的鸟巢蕨,偎在大丛边上,看来如母子相依。我喜欢那姿态,不觉心动买下。及至回到家里,不料那大丛越长越大,小丛缩在大丛之下,逐渐萎小,最后终于干枯变黄直至消失。
我不能不感伤。终于,我想出办法来了,我要去找原来卖鸟巢蕨的花店,问他们能不能为我补种半丛小蕨,付钱没有关系,我喜欢它原来的构图,我喜欢小蕨稚弱依人的样子。
花店一向是个美丽的地方,花店里的小姐也是。我抱着鸟巢蕨走进店来,小姐惊奇地望着我。“是这样的……我半年前买的鸟巢蕨死了……可不可以请你在同位置再为我补种一丛……”
“半年了?”美丽的小姐有点不屑,“半年了你也就可以丢掉了,都市里的人買绿植养,谁不是养养就死?把这盆丢到垃圾车里算了,你再选一盆新的,我便宜卖给你。”
这一次,轮到我睁大眼睛看她了。美丽的她,怎么会说出这番怪论来?凭什么植物只是“养眼消费品”?一棵树,只要照料得好,混个百年乃至千年都是没有问题的。鸟巢蕨能活多久?我不太知道,但它的嫩叶一丛丛抽出来,生生不息。
我把鸟巢蕨重新带回来,几乎是落荒而逃,我们两个都有点劫后余生的意味。我赌气好好养它,它至今活着,如翡翠,如碧波,既不打算死,也没有疲倦或退休之意。每当它抽出一张通透如“祖母绿”的新叶,如同赌徒又展示出一张王牌,我就会神秘一笑,对它说:“哈!好家伙,你知道吗?你这条命是捡回来的!”
鸟巢蕨似笑非笑,我想它什么都知道,但它什么都不说,只一径绿着。非常绿非常绿地绿着。
提问:
文章最后一句话里面出现了三次“绿”,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