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历史时空观念的本质是“变化”,历史中的人和事都处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之中。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初高中的教材所强调的时序性,体现着时间的变化;而存在于课本当中的历史地图,则承载着历史事件的空间变化。
虽然在现行的历史教材当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地图,但每一张地图都因为承担着专属的教学任务,而被固定在专属的课程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行教材中存在部分历史地图,包含着远超过其所在课程范围的内容。换言之,这部分历史地图完全能够与相关知识点下其他地图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而动态的时空观念。本文将聚焦于九年级下册的两张欧洲形势图,尝试通过对这两张固态地图的动态运用,来进一步阐明上文中的观点。
一、地图的固态定位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张地图(下图)存在于九年级下册第44页,隶属于第10课第一子目《凡尔赛条约》。这两幅地图直观地反映出凡尔赛体系下各国的版图变化。
(一)德国:败者为寇
从一战前后两张欧洲形势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德国的版图较战前明显地缩小。在普鲁士统一过程中获得的土地,包括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都在一战后被迫交还给原所属国。除此之外,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被人为割裂开来,新生的波兰占据了两块德国领土之间的狭长地带。总之,德国作为战败者,已经被“囚禁在铁丝网和监狱牢笼之中。”[1]
(二)老帝国的瓦解
除了德国的领土变化,对比地图可以明显看到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不复存在。
1.哈布斯堡的崩溃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在国内外沉重打击下土崩瓦解。奥地利和匈牙利最早独立,而受到鼓舞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控制了布拉格的局势。人们举着红白色的波西米亚旗帜走上街头”[2],协约国最终承认了这一新兴国家。原帝国的东部和东南部,则归属波兰和南斯拉夫。
2.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中世纪的庞然大物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苟延残喘之后,终于走向了瓦解。虽然在地图上看不到奥斯曼帝国国内的民族民主运动,但一目了然的是,新生的土耳其已经放弃了原本被视作荣耀的“奥斯曼”头衔。
(三)苏俄的建立与巩固
在两张地图的右侧,明显的变化就是俄国的边界和名称的更迭。对比两张地图,可以看到沙皇俄国的倒下对东欧造成了两个层面的影响。其一,在协约国的授意或者默许下,芬兰与波罗的海三国先后独立;其二,新生的苏俄与波兰进行了短促的边界战争,并划定了一如地图上显示的边界。
综上,从时间跨度来看,这两张地图包含了从1914年一战前到1938年德国扩张前的众多历史事件,如果能够将之动态运用,势必能发挥出更宽泛的作用。
二、地图的动态运用
虽然被安排在第10课出现,但并不代表着这两幅形势图只能为第10课服务。事实上,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诸多课程的内容,都在这两张形势图中有所体现。
(一)一战前的欧洲形势图:孕育大战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的形势图来看,这幅地图覆盖了德意志统一到一战前的欧洲格局。通过这张地图,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大国对峙的形成
教材第8课的相关史事当中提到,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地区在1871年完成了统一。但是德意志统一之后的版图,学生并没有直观的概念。同样的,关于“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的对峙,课本上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地图。但如果在教学时引用第10课一战前的欧洲形势图,便能够对以上知识进行补充。
首先在这张地图上,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德国统一后的版图。根据课本相关史事的介绍,统一后的德国,工业实力后来居上,并开始谋求从英法主导下的殖民体系中攫取利益和霸权,双方的博弈最终酝酿出两大军事集团。这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分别找到两大阵营的参与国,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欧的三国同盟在战略上受到包围。地理上的劣势注定了德国会制定“速决战”的计划来避免两线作战。
2.世界大战的降临
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巴尔干半岛就已经成为了孕育战争的温床。在一战前欧洲形势图上,帮助学生找到战略位置突出、小国林立的巴尔干半岛,将地图与相关史事相结合,告之学生,两次巴尔干战争的参与国,其背后都是列强的支持。换言之,早在一战前,巴尔干就已是列强的博弈场。萨拉热窝事件不过是加速了原本就注定会到来的世界大战。
这样,在学生接触第8课所属一战前的形势图之前,就已经将战前大国对峙、战争缘起都梳理清楚,伴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够实现自然的过渡。
(二)一戰后的欧洲形势图:走向新的大战
一战结束之后,英法美列强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召开,课程来到了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课。虽然存在于第10课,但这两幅地图的能量绝不止于此。
1.一厢情愿的东欧和睦
为了构建凡尔赛体系,维护欧洲的永久和平,英法美参照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支持东欧各国的独立,以期待东欧国家之间能够和睦和谐。虽然威尔逊打算通过这种“民族自决”的方式,为欧洲缔造一种“道德标杆式的秩序”[3],但这些刚刚独立出来的小国,却完全没有打算尊重协约国强加的和平。
从一战后的欧洲形势图可以看到,虽然新生的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边界都已经被划定,但事实上,这些新生国家自诞生之日,就充斥着领土纠纷。以波兰和立陶宛为例,一战之后复活的波兰,在其强悍的领袖毕苏斯基领导下,“重燃起建立起新波兰—立陶宛大公国的希望。”[4]但立陶宛却决意走向独立自主,所以双方在1920年边境冲突不断。这样的边界冲突在一战后的东欧屡见不鲜。西欧列强构想当中和睦共处的东欧,无法实现。
2.德国:敞开的东方
正如课本上对《凡尔赛条约》所描述的那样,英法在关于德法边境的处置上,列出了诸如“划定莱茵非军事区”这样明确的条款,但是在德国的东部边界,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只是含混地提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这显然为德国在一战后修正自己的边界埋下了伏笔。
课本的相关史事提到,德国在一战过后建成了因为丧权辱国而遭到民众的怨恨和唾弃的魏玛共和国。但事实上,尽管没有能力以军事改变自己的边界,“魏玛时期的所有领导人都承诺要打破现状,至少拿回在一战结束时被抢走的在比利时和波兰的领土。”[5]而在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学生们将学到希特勒为改变德国边界而进行的侵略。如果将第10课与第14课的地图相联系,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希特勒上台之后会将东方诸国作为优先侵略的对象。
(三)地图背后的深思:为什么凡尔赛条约不能带来和平?
从一战的结束到二战全面爆发,仅仅过了二十年时间。而如果从1920年《凡尔赛条约》的正式生效算起,到1933年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为止,更是仅仅过了13年时间。为什么英法执意构建起来的凡尔赛体系如此的脆弱不堪、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呢?单从第10课的两张欧洲形势图来分析,能够找到以下几层原因。
1.德国:强权之下的复仇者
在巴黎和会上,希望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是法国,而《凡尔赛条约》基本尊重了法国关于德国版图的构想。在第44页的地图上,法国的构想初见端倪:将莱茵区划归协约国控制之下,确保德国无法再次西进,同时大肆割裂德国东部的领土。换言之,整张地图不过是英法等战胜国强权的衍生品,完全没有考虑德国等战败国的民族感情。后果无疑是严重的:“条约的条款令德国人不敢相信:他们已经丧失了13%的领土以及十分之一的人口,在1919年5月,德国只能接受一场任人宰割的和平,连一点点哪怕是表面的‘谈判都没有。”[6]这就注定了德国会走上一条复仇之路。
2.英国:力不从心的霸主
在肆意践踏德国尊严的同时,英法却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成为战胜国的代价同样高昂。英国在一战当中受到重创,在第44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形势图上最大的体现,就是爱尔兰的独立。在教材第11课当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两大民族独立运动在一战后同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英帝国在一战后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大为衰减。事实上,英國实力衰减的表现却不止如此。
1919年初,爱尔兰掀起了摆脱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这场广泛而持久的游击战,最终迫使英国在1921年7月承认了爱尔兰事实上的独立。爱尔兰的成功独立,从地图上直接反应了这位世界霸主对维持秩序的力不从心。
3.东欧:集权主义的温床
威尔逊曾预言,战后世界将拥有“安全的民主”,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一战后东欧成立的民主国家,先后都被独裁政权所取代。西方所宣扬的民主制,最终在东欧受到了挫败。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东欧处在西欧和苏联之间。为了夹缝中求生存,东欧各国先后走向了集权道路。在保加利亚,鲍里斯三世国王建立起了独裁政权。诸如匈牙利的“箭十字党“这样的法西斯政党在东欧各国也是屡见不鲜。总之,在一战过后,东欧与英法美所倡导的民主之路,正在渐行渐远。
归纳以上三条从地图中可以得出的要素,学生们不难发现,《凡尔赛条约》所希望达成的和平,不过是英法美一厢情愿,是大国争霸之下的产物。一战留下的矛盾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被添上了一把复仇主义的火焰,终究会把世界再次带进战争的深渊。
三、结语
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地图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正如黄牧航教授所言:“时间与空间本身就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教授学生精准的时间和空间知识。”[7]如果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缘格局都一无所知,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在本文当中,对零散分布于各个课程之间的地图进行逻辑上的串联和融合,不仅能够强化各课程之间的衔接,更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加紧密的知识结构,从而达成对时空观念的培养。
【注释】
[1][英]埃里克·韦茨:《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33页。
[2][德]罗伯特·格瓦特:《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年,第183页。
[3]Louise Chipley Slavicek: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Milestones in Modern World History, Chelsea House Publications, 2010,P32.
[4][美]蒂莫西·斯奈德:《民族的重建1569—1999》,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86页。
[5]Edward W. Bennett: German Rearmament and the West,1932—1933,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P.59.
[6][德]罗伯特·格瓦特:《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第194—197页。
[7]黄牧航、张庆海:《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