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晴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066-02
摘 要 音乐是思想、精神和情感融为一体的艺术,音乐与体育的结合日益密切。《亚洲雄风》、《北京欢迎您》、《我和你》、《生命之杯》等歌曲广为流传,如果将音乐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势必会丰富教学形式,增添教学乐趣,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融合视域下推动“乐动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有助于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乐动体育” 体育教学 音乐 學科融合
体育与音乐的联系自古就有,从夏商时期的“习兵乐舞”到西周时期的“礼、乐、射、御、书、数”,现代的花样游泳、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啦啦操、武术、大型比赛的音乐伴奏、球迷观看比赛期间的队歌等,音乐与体育融合越来越密切。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学科融合视域下“乐动体育”的概念。乐动体育,是指把体育和音乐融为一体的在体育教学模式。其改变以往单一的“教”与“练”的传统教学方式,旨在实现以音乐激发学生热情、启迪智慧、满足兴趣需求、调节身心的功能,达到在体育教学实施中陶冶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单一
通过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统计所得的表1可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集中在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分解教学、比赛教学等方法,运用游戏教学的比例少,多媒体教学和音乐融入还没有。这也使得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课题教学氛围枯燥而烦闷,学生缺乏交流互动,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不利。现行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音乐,可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的偏差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学校评优、体质健康数据上报中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比例的优良率,因而在教学中以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为主的教学司空见惯,如表2可知,田径作为体育教师均会选择的教学内容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导致小学生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同质性严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全面发展。因此,建议体育教师遵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合理地安排课题教学内容,并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的不合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体育教师要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表3调查的数据可知,体育教师对学生采取的评价以体质健康测试为主。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理论知识、考勤等方面的评价缺失。教学评价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效果的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前提,终结性评价和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评价形式无疑扼杀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无疑对体育教学的实施产生阻碍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地评价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音乐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改善小学生身心状态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从1985年开始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经过30多年的监测发现,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下降至2014年,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中才有明显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效果则是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后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无疑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保障。有专家学者研究发现,音乐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合理使用音乐能够有效满足学生情感兴趣,强烈动感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节奏舒缓的音乐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放松,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不仅能够让训练的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序发展,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论》《运动学概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等理论中强调了学科融合,这些理论能够帮助体育教师更好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实习学科融合。另外,音乐是十分灵动的元素,能够人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体育教学中使用音乐也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的情感需求,渲染运动氛围,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小学生兴奋度,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发展。
(三)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烈,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术练习,课堂氛围相对枯燥、单调,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与教学环节相匹配的音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
三、“乐动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策略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征合理选择音乐
音乐的运用应遵循小学生身心特征的发展,在运用中注重策略与技巧。首先,在音乐的选用上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教师应精心选择与小学生年龄、兴趣爱好、鉴赏水平等相匹配的音乐,也可以适当在音乐的播放前用简单的语言来介绍音乐的背景,这样能够让小学生了解音乐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促进体育教学的功能。在设置背景音乐时候,体育教师应清晰各个音乐的功能,不能为了设置音乐而被动的应用音乐,如此反而“画蛇添足”。因此,体育教师在音乐的选取中应根据教学环节选取音乐,合理地选择节奏欢快、动感十足、节奏舒缓等不同形式的音乐,让音乐能够与教学活动形成一致。在于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音乐背景时要能合理把握时机与度,切忌从头到尾使用音乐,这将给学生听觉造成冲击,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发育,同时也降低了音乐给予学生的兴奋感,音乐的作用和价值大打折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准把握运用音乐的时机,合理创设教学环境,如在对学生进行技术动作讲解、动作示范、师生互评等环节就不宜运用音乐,在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技术练习、比赛等环节中宜采用音乐,通过不同的音乐来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练习效果。
(二)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音乐
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乐动体育”,发挥音乐促进体育教学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运用音乐时应遵循一定原则,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的选择音乐,实现音乐与体育的有效融合,改变以往单一的“教”与“练”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次,在选取音乐时应体现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审美特点、鉴赏水平等选择适宜的音乐,让选择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再次,体育教师在选取音乐时应与美育相结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对选取的音乐功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体育教师在选取音乐时应提前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音乐主题的规划,通过网络检索和下载相关音乐,通过音乐编辑APP或软件对选取的音乐进行整合或编辑,确保在体育教学中播放的音乐能够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例如,在篮球运球练习中,可编辑节奏感强的音乐,可根据高低运球节奏的不同编辑与之节奏相似的音乐,从而提升音乐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练习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让练习的效果最大化。
(三)根据教学环节合理选择音乐
一节体育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准备环节、基本环节和结束环节,如果体育教师将同一个音乐运用在教学的不同环节,音乐的新鲜感将会缺失,也无法将音乐促进体育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因而在音乐的选取中应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选择音乐。在准备环节中应优先选取节奏欢快、振奋人心的音乐。例如,选取《小叮当》《小蛮腰》《I feel good 》《健康歌》等歌曲能够激发小学生大脑皮质层的兴奋度,让小学生在俏皮动感的音乐中活动身体各个环节,为基本部分的技术教学做好身心准备。在基本环节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如在足球教学中选择《生命之杯》《少年足球进行曲》等音乐;在篮球教学中选择《相信自己》《姚明之歌》等音乐;田径教学中选取《田径之歌》《奔跑》等音乐。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技术练习既能够实现技术与音乐的协调配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技术练习的效果。在结束环节,应选择节奏舒缓的音乐,如选择《献给爱丽丝》《Un'estate Italiana》《Hall of Fame》《梁祝》《歌声与微笑》《天空之城》等音乐,讓学生在音乐中缓解练习的疲劳,给学生情感、精神方面的熏陶,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目的。
四、结语
现如今,我们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四位一体”教育目标体系。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是促进学校德智体美“四育”有机融合的实质性探索之举,由此可努力形成更具备音乐与体育融合特色的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参考文献:
[1]徐兵.音乐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J].田径,2020(11):80-81.
[2]张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音乐手段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1(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