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传统与现代 兼传承与发展

2022-03-29 12:41欧阳平方
人民音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世纪90年代初,郭乃安先生提出“音乐既是为人而创造的,也是为人所创造的……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倡导“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①,这一观念与主张于当下音乐时局仍具有重要意义,即“以人为始筑理论体系”②。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历代中国音乐学人的努力探索与系统总结,他们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格局,投身于中国音乐文化事业,为之于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在这些音乐学人之中,樊祖荫先生即为其一。他是中国音乐界横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学”专业的旗帜性学者,且能在二者之间进行圆融互通,故其理论研究更具有实践性和务实性,音乐创作实践更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底蕴,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五声性调式和声、音乐教育、“非遗”传承与保护及音乐评论等。下面,我将着重对樊祖荫先生有关“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民乐作品评论情况进行梳理与阐析。

一、有关“非遗”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回溯樊先生的学术研究历程,我们发现,有关“非遗”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仅是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个历时性缩影。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樊先生便受聘担任民歌、器乐和曲艺音乐集成的全国编审,而音乐集成编撰工作本身即有保护“非遗”的重大意义,它为新世纪“非遗”传承与保护工程的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③,这亦是樊先生“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积淀。此外,“非遗”概念在本质上是属于文化工程的实践性“产物”,其既有概念应为“传统”,而“传统”的概念是在文化研究中对应于“现代”而出现的,它是在20世纪初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被用于表述中国文化的历史、历时性延续以及与“现代”之间的一个“关系性”概念④。

事实上,近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化历程是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研究与实践变迁的历程,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即是在这一历时性的社会化语境中予以展开的。故此,若我们将“‘非遗’音乐”还原成它的既有概念——“音乐传统”的话,可发现“非遗”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实则一直伴随着樊祖荫先生的学术生涯与教学历程。我认为,在樊先生的“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中彰显了“传统与现代互融,传承与发展并举”的理路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维度,即“从西方看中国”“从中国望传统”和“从传承视发展”。

(一)从西方看中国

樊先生的学术睿智和犀利的洞察力,即彰显西方现代音乐理论置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有益性”,继而求真性地发掘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研究音乐形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注重音乐文化价值的相对性。“文化价值相对论”是樊先生借鉴西方现代音乐理论研究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特征,从而构建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如在论及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关系及其比较研究时,樊先生认为“首先必须弄清各自的基本情况及其本质特点,然后应在同一层面上以相对应的方式来进行比较。不然其比较结果常不能说明问题”⑤。而就多声部音乐研究而言,先生实则是从中西文化之间“不同的不同”之层面予以审视的,即从中西方不同的审美选择、传统思维方式及其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⑥。

其二,注重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性。在樊先生看来,“从西方看中国”须要坚守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认为“如果要从根本上体现我国多声部音乐风格特征的话,仅仅走西洋和声‘民族化’之路是不够的,而首先必须下力气摸清我国久已存在、至今还在音乐生活中起着实际作用的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基本情况,进而加以研究、梳理、集中,在掌握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借鉴予以发展”⑦。为此,樊先生自1964年开始至今,在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进行多声部音乐的采录与调查,已发现30个民族存在和流传着多声部民歌,完成了《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中国五声性调式和聲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研究》等著述。

其三,注重音乐文化研究的包容性。樊先生曾提及“音乐的民族风格是需要发展的,因此,在强调学习、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音乐传统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人类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借鉴与吸收,并力求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⑧可以说,这即是樊先生认同西方现代音乐理论置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有益性”,亦是对他借鉴外来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形态问题的注解。对此,樊先生立足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性特征,从西方现代音乐形态理论的视角出发,将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形态特征从和声特点、织体形式、调发展手法、节奏节拍、曲体结构等方面予以了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

(二)从中国望传统

通过“从西方看中国”,樊先生还意识到西方现代音乐理论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强势挤压,客观审视和反思了西方音乐的“有限性”,立志要扎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即“从中国望传统”。樊先生曾在“四大音乐集成”“母语音乐文化教育”“原生音乐文化展演”等大事件中,守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认同,探索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表述,继而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此,先生在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强调实地考察和注重音乐本体的基础上,吸收民族学、社会学与民族音乐学等人文社科的理论与方法⑨,立足中国,守望文化传统。整体可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中守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文化多元化是樊先生聚焦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研究的“认知前结构”。对此,樊先生曾指出:“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当把全球性多元化和谐相处的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为其哲学基础……要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首先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一元化价值观,树立中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⑩应该说,这是一位资深音乐理论家于21世纪初所发出的警号,此后,有不少学者展开了文化多元化视域下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研究,如管建华等学者的音乐教育哲学的主体性研究、赵塔里木等学者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性研究、谢嘉幸等学者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主体性研究、宋瑾等学者的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性研究、萧梅等学者的民族音乐学的文化主体观念表达等等。

其二,在中华文化母语语境中守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樊先生认为,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显现形式即为“文化母语”,而守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主体性的重要路径即是要实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为此,在1995年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之后,樊先生以《中国音乐》杂志为阵地,组织了“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大讨论,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价值、现状、策略、问题与不足以及全球化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还撰写了《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树立“双语”意识 实施“双语”教学》《对中国传统音乐做整体性研究的思考》等文论研究“母语音乐教育”,认为要实施中华文化母语音乐教育,须树立多元文化观、文化价值平等观,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这是从中华文化母语的观念、理论及实践“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联动来探讨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守望。

其三,在现代文化传媒语境中守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主体性。樊先生一直作为资深专家参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现代媒体传承与传播实践活动,如“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原生民歌大赛”“中国风·民歌会”等,并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在现代媒体传承与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予以研究。面对当时媒体“热炒”的“原生态民歌”现象,樊先生始终保持清醒和冷静的态度,指出绝不能把民歌、民间音乐的外延无限扩大,之所以坚持“原生态民歌”的条件,并不是为了追求时髦,而是为守护民族音乐之“根”。此外,樊先生充分肯定了现代文化传媒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如认为举办民歌展演(比赛)活动可促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多样性的集中展现和及时发现与推出优秀歌手,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推动青少年学习民歌的热情,从而有利于“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三)从传承视发展

传承与发展,是“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亦是“活态”保护“非遗”的根本目的与方针要求。然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在社会各界存有很大的争议。事实上,在当前“非遗”音乐保护与传承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音乐文化资源的“发展与创新”置于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冲击与挑战而形成的。但在樊先生以发展的文化诉求守望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具体可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人类共同发展与“非遗”音乐文化传承。在樊先生看来,“之所以要急迫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社会的发展现状紧密关联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亦即是说,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共同发展是樊先生“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点。实际上,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是一种“世界主义”观念,它张扬世界多边文明的共同存在与共同创造,是一種世界生态文明之观念。基于此,樊先生在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中守望传统和传承“非遗”音乐文化,提出“非遗”音乐文化传统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守望“非遗”音乐文化传统即是守望人类共同发展的“文化之根”。

其二,学科理论发展与“非遗”音乐文化传承。樊先生始终站在学科理论发展的基点上展开“非遗”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他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申报立项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06JZD0030)。其中,我们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前沿理论与樊先生“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一,“非遗”保护理论与“非遗”音乐文化本体、传承主体研究的有机结合,如提出“非遗”保护,研究先行?輶,发挥“传”与“承”的两个积极性?輷等;第二,文化生态理论与“非遗”音乐文化生态研究的有机结合,如倡导“非遗”与城镇化同行?輮,挽救濒危的民族语言?輯等;第三,知识产权理论与“非遗”音乐文化保护法律研究的有机结合,如呼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著作权)保护条例》等;第四,社会发展理论与“非遗”音乐文化教育研究的有机结合,如倡导发挥学校教育在保护“非遗”中的作用?輱;第五,旅游产业理论与“非遗”音乐文化产业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如提倡举办原生民歌比赛(展演)?輲,保持“非遗”在旅游展示中的本真性等。

其三,遗产资源理念与“非遗”音乐文化传承。如何将“音乐文化遗产”转换为“音乐文化资源”,这直接关涉到“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其本质上涵括了对“非遗”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发展与创新、保护与开发等问题。遍存我国各区域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它不仅是一笔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更是当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音乐文化资源。对于二者的认识,我认为关键是在其能否与人类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以及能否推动未来社会文化事业的“生态式”发展,这也是关乎传统文化能否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进行有效承传的重要前提。对此,樊先生以(多声部)民歌、“安达”音乐、“阿炳音乐”等为例,对其当代传承与传播、发展与创新问题予以了体系化研究,认为传承与传播是两个互有紧密关系而又有不同指向的概念,传承亦是一种纵向的传播;而发展总是与继承和创新紧相联系的,其中创新不仅要“推陈出新”,还要把握“适度”原则。传承与发展,虽说看似是一对不可调和的概念,但是在樊先生的“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中却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它恰切地表达了樊先生兼顾传承与发展的“非遗”音乐文化研究理念。

二、有关中华民乐作品的相关评论

纵观樊祖荫先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我们发现,对各类音乐作品的评论亦是他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中华民乐作品的相关评论,如他对阿炳音乐、潮尔、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刀郎木卡姆、十番锣鼓等乐种的评论,对罗忠镕、刘德海、周龙、刘锡津等人的民乐作品评论,对民族器乐教育的评论,以及对民乐理论著述的评论等等,均显现出其自身的音乐学术思想与研究理路,即扎根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注重于音乐与文化并行、民族性与时代性并行,投身于构建自己的、有别于西方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对此,我认为整体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传统与现代,探讨继承与创新

关于传统与现代,樊先生曾多次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二者的概念与不同的时代、风格相联系,二者之间绝不是割裂的,也不是完全对立的?輶。对此,他在刘锡津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靺鞨组曲》和月琴协奏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的评论中谈到,“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见到传统技法,又不乏近现代技法的运用,而且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音乐风格得以统一,并很好地为表现音乐内容服务。”?輷在对罗忠镕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的评论中,他谈到罗先生既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音乐,又重视传统作曲技法,且善于在创作技法上创新运用?輧?輮。

基于对传统与现代的分析,樊先生就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问题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了探讨,如他在对周龙创作的打击乐独奏曲《钟鼓乐三折(戚·雩·旄)》的评论中,从音乐材料、曲式结构、乐器配置、音乐表现、近现代技法运用等方面对该作品在继承中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所作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尤其对作者在近现代技法的运用方面展开了讨论,他认为“作者不去追求孤立的、怪诞的所谓‘新颖’效果,而是植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思维,对来自传统和民间的音乐材料中的某些特有因素,运用近现代技法加以引申和发展,并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近现代技法成为整个音乐表现手法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輧?輯而在这些评论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樊先生对传统与现代互融、传承与发展并重的研究理路。

(二)立足本体与形态,探讨音乐与文化

在樊先生看来,音乐学首先是研究音乐(是什么)的学问,其次是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为什么)的学问,但不论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抑或是通过音乐来研究文化,均离不开音乐本身?輧。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与研究理念,我们发现,樊先生的民乐作品评论会较多地注重对音乐本体形态构成及其与音乐内容表现之关联的分析。如关于刀郎木卡姆这一乐种,他不仅从调式与调性、织体形式、和音特点三大方面对其多声形态进行了分析?輧?輱,还从调式、旋法、节奏与旋律发展四个方面对其旋律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民族文化的构成、地理、语言及乐种功用等方面,对其乐曲旋律风格的形成原由予以探讨?輧?輲。同样,这种研究理念亦显现在他对十番锣鼓中的节奏、音色序列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研究?輧?輳,阿炳及其音乐创作的评述?輧,中国民族多声乐器的构造与多声原理的探究?輧以及对周龙、刘锡津等人的民乐作品评论中?輧?輶,均是立足于音乐的本体与形态,继而对其音乐形式的生成背景予以探讨,“而绝不是停留在音乐的外围不去触及音乐本身的所谓‘文化阐释’。”

(三)立足学习与总结,探讨体系与建设

诚如前述,樊先生之所以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均作出重要貢献,与他极为渊博深邃的知识面和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不无关联。他善于学习与总结历代中国音乐理论家们以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强调实地考察和注重音乐本体的经验,又特别重视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与融合?輨?輮,这充分显现在他对相关民乐理论著述学习后的评论之中。如他对袁静芳的《乐种学》的评述中,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实践,对作者将乐种研究提升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对多样而有创见的方法运用以及运用传统术语阐述、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著是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性学科研究的范本?輨?輯。而对于杨荫浏编著的《十番鼓》《十番锣鼓》,他更是多次对其进行通读,对杨先生有关乐种的研究理念与方法进行全面学习与总结,并贯彻于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之中?輨。此外,樊先生有关民乐理论著述的评论还包括对周吉的《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伍国栋的《江南丝竹: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孙星群的《千古绝唱——福建南音探究》?輨?輱以及田联韬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輨?輲和王耀华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

结 语

行文至此,我们发现,不论是樊先生的“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民乐作品评论,抑或是其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五声性调式和声和音乐教育研究等,始终是围绕着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现当代音乐、音乐本体与音乐文化、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等内容予以展开的。而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樊先生则始终是构筑于对传统与现代之关系、传承与发展之关系的思考而进行的,其最终目的即是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故此,他充分认识到西方现代音乐理论体系置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有益性”与“有限性”,意识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共生性”,以及传承与发展之间的“互融性”;他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并以自身长期的音乐文化研究与实践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发展与弘扬。

① 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国音乐学》1991年

第2期,第16页。

② 欧阳平方《弘扬治学理念 构建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多

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侧记》,《人民

音乐》2020年第4期,第63—64页。

③ 欧阳平方《扎根传统、耕耘多声、构建体系——樊祖荫先生

学术研究理路及其当下意义》,《当代音乐》2019年第10期,

第4页。

④ 欧阳平方《“传统的发明”:贵州苗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

元素的融合》,《音乐研究》2020年第3期,第84页。

⑤ 樊祖荫《从中西多声部音乐的比较谈起》,《黄钟》1991年第1期,第58页。

⑥ 樊祖荫《从中西多声部音乐的比较谈起》,《黄钟》1991年第1期,第59页;《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思维特征与中西多声结构差异原因之探究》,《中

国音乐》2016年第1期,第92—93页。

⑦ 樊祖荫《我的音乐研究与治学理念》,《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学报》2013年第4期,第116页。

⑧ 同⑦,第118页。

⑨ 同⑦,第120页。

⑩ 樊祖荫《多元文化与21世纪的音乐教育改革》,《黄钟》2001年第1期,第4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国音乐》2004年第4

期,第11—14页。

樊祖荫《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国音乐》1996

年第2期,第22—24页。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音乐研究》1996年第4期,第19—24页;《树立“双语”意识 实施“双语”教学——谈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5—6页;《对中国传统音乐做整体性

研究的思考》,《音乐艺术》2011年第1期,第6—8页。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黄钟》2007年第1

期,第95页。

樊祖荫《集中展现中国民歌文化多样性的歌唱盛会——从传承与传播的角度看中国原生民歌的展演活动》,《中国音

乐学》2010年第4期,第99—100页。

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参见《关于 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

厅,2005年3月。

欧阳平方《变遗产为资源,兼保护与开发——樊祖荫等著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评述》,《中国音乐》2020年第1期,第70—77页。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页。

樊祖荫《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2014海口·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页。

樊祖荫《发挥“传”与“承”的两个积极性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音乐探索》2011年第3期,第7—8页。

樊祖荫《在探索中前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艺术评论》2013年第6期,第51页。

樊祖荫《挽救濒危的民族语言和音乐品种》,《中国艺术报》2011年8月17日,第3版。

樊祖荫、赵塔里木、徐天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中国音乐》2015年第1期,第16页;赵塔里木、徐天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载樊祖荫等著《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9—240页。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第12—13页。

樊祖荫《集中展现中国民歌文化多样性的歌唱盛会——从传承与传播的角度看中国原生民歌的展演活动》,《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4期,第99—100页。

樊祖荫《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2014海口·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2—3页。

同,第71页。

樊祖荫《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中国音乐》2019年第1期,第35—39页;《将“遗产”转化为“资源”——谈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利用》,《音乐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第75—80页;《“阿炳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珍品》,《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第

64—66页。

樊祖荫《一部呕心沥血铸就的传统和声学巨著——评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音乐研究》2012年第5期,第

124—125页。

樊祖荫《推陈出新 雅俗共赏——刘锡津〈靺鞨组曲〉评析》,《人民音乐》2013年第2期,第19页;《简练的笔触 形象的音画——刘锡津月琴协奏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述评》

2014年第2期,第28—29页。

樊祖荫《重视传统  勇于创新——罗忠镕先生90华诞祝词》,《人民音乐》2015年第1期,第37页。

樊祖荫《评组合打击乐独奏曲〈钟鼓乐三折(戚·雩·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第67—68页。

樊祖荫《我的音乐研究与治学理念》,《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学报》2013年第4期,第119页;欧阳平方、樊祖荫、张应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思考——音乐学者访谈之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第5期,第6页。

樊祖荫《刀郎木卡姆多声形态研究》,《音乐研究》2001年第1期,第14—23页。

樊祖荫《刀郎木卡姆旋律形态研究》,《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第23—36页。

樊祖荫《论〈十番锣鼓〉中的节奏、音色序列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音乐研究》1987年第4期,第12—25页。

樊祖荫《阿炳对我们的启迪——纪念阿炳诞辰百周年随想》,《人民音乐》1994年第7期,第10—11页。

樊祖荫、王硕《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多声乐器》,《音乐艺术》2015年第1期,第55—67页。

樊祖荫《丰厚传统沃土培育出的新苗——周龙音乐创作述评》,《人民音乐》1988年第1期,第22—24页。

樊祖荫《乐种研究在区域音乐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音

乐艺术》2012年第4期,第8页。

樊祖荫《我的音乐研究与治学理念》,《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学报》2013年第4期,第118—120页。

樊祖荫《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性学科研究的范本——袁静芳

〈乐种学〉述评》,《音乐研究》2016年第3期,第86—90页。

樊祖荫《重读〈十番锣鼓〉有感——为纪念杨荫瀏先生诞辰

120周年而作》,《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1期,第10页。

樊祖荫《乐种研究在区域音乐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艺术》2012年第4期,第7—8页;《孙星群和他的〈千古绝唱——福建南音探究〉》,《中国音乐》1997年第2期,第

56—57页。

樊祖荫《一部全面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貌的学术巨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评介》,《中国音乐》2003

年第2期,第37—39页。

樊祖荫《一部以多元文化视角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佳 作——评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人民音乐》2007年第4期,第85—87页。

(注:本文曾于2020年10月12—13日在河北廊坊举行的“第九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理论评论家评选”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课题来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2021M703609);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课题编号:ZR2021-003)阶段性成果]

欧阳平方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武汉大学联合招收在站博士后,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