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蓓
摘要:以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际技能为主要目标,逐步改变教学观念,改造其中落后的、不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方面,这就是英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而新课堂改革就是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规定,为了顺应新课标的变化,课堂改革就必须要改变思维。从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视角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就要以培育创造精神和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育;创新教育
引言:开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我国繁荣富强的不竭力量。素质教育并不仅仅人们所认识的教育灌输与管理,它的更深层的内涵应是发现、拓展与提升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养成每个学生的创业精神,造就一大批开拓创新人才。
1英语教育概述观念
英语教育要形成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思考、想象等能力和学习策略。我们的新课标的教育观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综合性教育;整体的设计目标,强调灵活开放;突出学校主体,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活动途径,鼓励学生体验学校活动;重视过程评估,推动学校发展;开发教育资源,开辟学用渠道。
2创新教育的作用措施
2.1英语课堂既具有很高的实践性、交流性,也同时具有创新性模式的一些特点:即通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等。把学生当作创造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才是该课程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和学员之间需要处理好交流互动,即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由教师创造情境,学员在情景中运用语句,由教师画龙点睛,学员举一反三。所谓的"互动式",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迪下引领学员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条件下,指导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融洽、轻松的情景中进行教与学的共鸣。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
2.2有助于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中小学生也普遍明白了英语课并非认识课、理解课,而是技能课程,也明白学生学习英语一靠扩大输入,二靠勤于实验,三靠学用结合。让学员形成端正的语言教学观念,形成了一套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同时要求学员有意识地做好坚持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主动操练,课后及时复习,常听录播,模仿朗读,勤奋背书,主动实验,积极诵读,科学记忆。这样学习效果就明显提高。
2.3坚持听录音与诵读有机地结合,讲解与诵读有机地结合,练唱英文歌曲与练习英文有机地结合,确保学生语言纯正,声调自然标准,迅速地、成功地过英语大关。
2.4坚持听读领先、用英文讲解、朗读背诵、语言教学实验等,让学生有了大量增强听力的机会,听力理解能力快速增强,能用英文接收新消息,能快速掌握所讲内容并发现口语失误和错误。
2.5让学生的英文阅读量提高。这不仅可以增加对其口语材料的积累,从而提升其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其较高的閱读理解能力和英文语感。因此我们应该强化课堂练习,组织创造性的口语表达活动,以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升。
2.6英语教育应当以训练语感为核心,使学生的听觉、口语通畅,反应灵敏、语言正确、记忆扎实、使用娴熟,以便于提高教学品质。学生越学越爱学,而教师也越教越成功,使整个英语课程形成了健康循环。而教师也在教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恰当的教授英语课程途径、方式和技能,英语教育法素质也迅速提升,越讲越觉得轻松自如,完全解除了学生题海应试的沉重压力,学生从而更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的学科水平和口语实力。
2.7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教师的努力与协助下,学生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学法先导、把握教学规则可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扩大输入、高效实践、学用结合等,并能使学生的英文语言能力与实际水平提高,不仅可以消除了"聋哑英语",而且消除了"文盲英语"与"痴呆英文"。
总结:综上所述,要培育富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关键就在教师,在教师的教育理念。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观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所以,更新教师的观念是实施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前提,只有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郑锐.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5(34):86.
[2]董梅,袁小陆.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05):128-138.DOI: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21.05.013.
[3]程云.谈谈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6):60-61.
[4]郝志萍.试论英语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