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素養逐步受到重视,也成为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达成的根本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模式,力求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在概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旨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阅读是构成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与之相应,阅读能力同样是构成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能力,对教师而言,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强阅读教学,力求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化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重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其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具体又可分为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其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从语文学科视域出发展开想象与联想、通过思考与分析得到一系列推论和发现的能力;其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领悟和体会优秀文学作品艺术魅力并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作品的能力;其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拥有良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能较为高效地获取语文知识、积累优质语言表达、正确进行语言理解和应用,阅读教学是教师开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将上述四个维度的内涵与要求渗透至授课实践,力求切实改善阅读教学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培育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一)加强文本细读,掌握基础知识
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最大的比重,把握好教材课文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本细读,是指对文本结构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分析,从而把握文本中所包含的字、词、句、段的含义的一种精读方法,为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重视加强文本细读活动。正式授课前,教师应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能力的表述,对教材课文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读与分析,把握其重点与难点,并结合“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的内涵,提炼课文中的重点语言材料,重视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语言表达积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重视加强文本细读方法教学,推动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对文本含义进行仔细推敲,从而帮助其把握文本的含义。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篇课文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记标识出来,推动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对各个词语的含义与作用进行分析,由词及句、由句及段,接着,在此基础上对课文中所使用不同描写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读写结合策略,推动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运用课文中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技巧去描写具体的人物,从而进一步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应用问题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问题是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通过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从而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与主体性,推动其通过独立思考得到个性化的结论,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取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合理设计问题是教师有效应用问题教学的基础性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应重视从目标授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特征和当前语文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展开问题设计,以此确保问题的针对性,同时有效推动学生展开积极思考。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伯牙鼓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作者在描写伯牙的琴声时,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不再弹琴而是选择‘绝弦’?”“在阅读这篇课文后,你对‘友情’和‘知音’产生了怎样的理解?”之后,为学生留出一段思考时间,推动其结合阅读感受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接着为其提供不同的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鼓励其查阅自己不懂的生僻字,提高动手能力,在阅读中增强语言建构思维,深刻理解文言文,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不同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再引导学生分享个性化的思考成果,促进其在思考和分享的过程中收获语言组织能力和语文思维品质的提升,有效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三)加强情境创设,提升审美能力
情境兼具趣味性和生动性特征,通过围绕具体的授课内容展开情境创设,教师能将抽象的内容进行直观生动的转化,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与此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还能有效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中包含的审美要素,从而取得良好的审美能力培育效果。多媒体技术是教师进行情境创设的重要助力,为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创设,教师应重视在正式授课前,结合阅读课文内容,对海量网络教学素材与资源认真进行甄别和筛选,力求选出兼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情境创设素材。
例如,在进行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的教学时,为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之美,教师可以预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句引申出《四时田园杂兴》,利用多媒体教具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图画资料,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古诗有初步的了解,产生审美的兴趣。在正式授课前,围绕诗句中包含的“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等景物,选择图片、视频等情境创设素材,在正式授课时,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素材,从而创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对诗句内容的审美意蕴进行体会,有效提升其文学审美素养。
(四)适当拓展延伸,培养文化品格
语言从诞生之初就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语言理解能力并提升其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教师应在教材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向学生介绍与阅读课文相关的拓展文化知识,以此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教學时,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有效延伸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其一,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故宫博物院各个建筑的图片,并在展示过程中同步介绍各建筑的功能与历史,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对照不同图片感受文字描述的意义,加深其阅读理解的印象;其二,为学生播放关于故宫博物院的纪录片,促使学生结合课文中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描写去观看纪录片,与此同时,注意对纪录片中的文化知识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学生能结合所读课文来理解纪录片中的内容;其三,向学生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重要藏品,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等,以此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使之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懂得故宫博物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厚重意义,从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有效提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通过适当拓展延伸阅读教学,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学习教材之外的文化知识,丰富既有认知,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
(五)导入趣味典故,调动阅读兴趣
趣味典故中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向学生传递不同的人生道理,为其指明学习方向,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阅读学习。在阅读指导中导入趣味典故,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不同契机。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实际教材,在阅读指导中适当导入趣味典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至教材上,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兴趣,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做足铺垫,以帮助学生高效地阅读不同文本,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讲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时,引申出意大利水都威尼斯的相关典故,使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了解“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等称号的来历,从而明白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美丽城市,曾经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在学生朗读至4~6自然段时,教师要引申出“威尼斯商人”典故,介绍不同的电影、电视、话剧、歌剧,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兴趣,积极主动的思考文本中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分析小艇的特点和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加深阅读理解的印象。通过导入趣味典故,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其了解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威尼斯后的所见所闻,懂得文中围绕威尼斯小艇来表达驾驶技术、生活等信息。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典故来理解课文,能将课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产生阅读学习兴趣,在理解典故的同时,对课文有清晰的把握和理解,促进核心素养形成、发展。
(六)组织群文阅读,精细阅读指导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以指导学生阅读多篇课文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习视野,进一步发展核心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细化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从而完善阅读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要立足实际学情,科学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文中比较、迁移、冲突类问题,横向联系不同的文章,用精细化阅读指导来扩大教学成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阅读水平。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少年闰土》的教学时,展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相关课文资料,抛出议题“闰土和鲁迅外貌描写有何特点”,指导学生围绕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活动,从相关课文资料中发掘解决问题的线索,提高阅读学习的指向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任务外貌描写方法,懂得抓住特征来表现人物。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中心段落,分析运用不同修辞手法描写外貌的意义,使其明白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知道课文《少年闰土》中外貌描写顺序是“整体至局部、上至下、主要特征至次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厚植核心素养培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课文资料中发掘描写外貌的词句,以此升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为精细化阅读指导提供优质载体,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的同时,提高其阅读学习水平,从而扩大阅读教学成果。
(七)重视多元评价,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评价在阅读指导中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充实课堂,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师的指点来调整学习方向,促进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注重创新评价形式,重视并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利用不同类型的评价语来点评学生的阅读学习,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指导,了解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从而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夏天里的成长》的教学时,提出问题:“文中为何说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教学评价,使其明白自己回答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阅读方向,在后续学习中重点关注相关内容,促进阅读学习质量提升。教师理顺作者的写作顺序,展示竹子、绿蔓、蒲公英生的长过程视频,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来将抽象的情感表达方式直观化,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并运用浅显的语言进行模仿表达,提高其语言建构能力,促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发展。再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点评,运用学生互评和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创新评价形式,优化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中按照教师的指导来提出评价,并根据教师的总结来审视自我情感表达,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厚自我文化底蕴。教师指导学生以跳读的方式阅读全文,标注中心句后,深切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此时教师总结不同的评价语,围绕文中的人生道理对学生提出总结性评价,让其理解“夏天万物成长”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从而优化教学结构,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结语
为适应新课改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化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认知,重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渗透核心素养,通过落实加强文本细读、应用问题教学、加强情境创设以及围绕阅读课文进行适度延伸拓展等一系列策略,有效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