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
摘 要: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吸引顶尖人才难度大、高端学子回流少、人才规模优势不足、人才管理机制不顺畅的现状,从内外协同,奏响揽才“乐章”;育用并举,助燃兴才“引擎”;软硬共抓,厚植留才“热土”等方面不断创新人才引育工作。
关键词:人才引育;现状问题;路径选择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人才强省建设”。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郑州要“厚植沃土,打好人才王牌”。所以,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人才的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面对更高质量的发展需求,如何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需要围绕“选育管用”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引育机制。
一、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一)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资源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是实现民族复兴最需培育、最可依靠的优势。加强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个“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去理解,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来理解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深刻认识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
(二)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展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我们要用更为开创性的思维,更富创造性的政策和方式提升在全球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育、开发和使用,依靠人才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动力转换、弯道超车甚至是变轨超车,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赢得竞争的绝对优势。
(三)人才是城市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开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郑州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体系、人才发展制度体系和人才高品质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性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郑州创新人才体系的整体效能,这是我们城市得到发展和取得坚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二、郑州市人才引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工作现状
为广聚天下英才,近年来,郑州实施了3.0版本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为关键词,高标准谋划建设中原科技城,锁定“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五大核心产业,聚焦“海内外高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名医名师名家”五大群体,子女上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家庭“琐事”悉数涵盖,依托城市大脑和政务服务改革,梳理的人才工作“一件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同时,统筹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头制定差异化支持措施,与市级政策错位支持、梯次激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人才引育、支持服务、管理激励、成果转化的全流程、全要素闭环管控,构建了“精准有效、务实管用”的“1+N”人才政策体系。
截至目前,郑州市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15个,设立50亿元的郑州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母基金、25亿元的郑州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创业引导基金,通过“人才+项目+平台”等方式,促进人才流、资金流、项目流、技术流的良性互动,累计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中原科技城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来,已引进项目达到143个,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900余名,计划总投资超1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408家增加到2922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15.5%提高到33.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6%提高到2.3%。
(二)存在问题
1.吸引顶尖人才难度大。
《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郑州市2020年人才吸引指数为49.0,与杭州(99.2)、成都(61.2)、武汉(53.7)相比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郑州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集聚的顶尖人才屈指可数,“两院”院士23名(豫籍4名),西安、成都分别为62名、34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9名,西安、成都分别为97名、102名;经郑州市认定的“万人计划”专家33人(河南籍13人)、“千人计划”专家19人(本土产生的仅9人)。
2.豫籍学子外流多、回流少。
《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數据显示,2020年郑州人才人才净流入占比为-0.6%,反映郑州市人才处于净流出状态,杭州、南京、武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4%、0.9%、0.1%。2015年至2019年,郑州高校毕业生超过115万人,但全市累计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仅38.8万份,留郑的不足1/3。2019年,驻郑高校毕业硕士研究生1.02万人,留在郑州1471人,占比仅14.5%;毕业博士研究生275人,留在郑州87人,占比31.64%。2017以来,申领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的河南籍去外省(国内外)上大学回郑人才仅2.6万人,而我省仅2020年高考本科录取考生就达39.6万人,豫籍高校毕业生外流多、回流少同时存在。
3.人才规模优势不足。
郑州市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实力偏弱、上下游配套能力不强,难以为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充足的平台和机遇,导致了郑州市高新技术行业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初步统计,郑州市人才总量(不含中央驻郑机构和省属在郑企事业单位)159.5万人,与武汉(240万)、杭州(254万)、南京(311万)、西安(341万)、成都(460万)相比,差距比较大。郑州市高技能人才总量为26万余人,远低于广州(82万)、武汉(50万)等城市。
4.人才管理机制不够顺畅。
现有人才资源尚未发挥最大效能,各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无法有效掌握各辖区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无法及时有效地提供最佳的人才服务。此外,组织、人事、教育等部门均设有专项资金,“撒胡椒面”式的资金使用方式,既影响有限资金最大效益的发挥,又容易造成同一人多头申请资金补助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各部门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界定不一、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职责不明,使有关优惠政策在实行过程中产生歧义,难以落到实处。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一是功利思想,把引进人才当作引进人“财”,一旦没有产生如期的经济效益,就认为“人才无用”,冷落人才;二是本位思想,把引进人才多少当作部门业绩,视为提升自身形象的标志,缺乏对人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支持;三是短期思想,注重眼前需要,对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考虑较少。
三、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人才强、创新强,城市才会强。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
(一)内外协同,奏响揽才“乐章”
创新之道,首在得人。建设科创新高地,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奋力打造招才引智“蓄水池”,内外协同集聚人才。
一要提升政策惠才能级。紧紧抓住多重国家级及区域性发展战略机遇,优化升级涵盖引进培养、项目资助、鼓励激励、服务保障等具体意见,构建更有含金量、更具竞争性的人才政策体系。对契合产业需求的顶尖人才,“一事一策”量身定制,精准引才、靶向猎才。
二要强化产业引才效用。围绕产业发展定位,精心编制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引才清单,着力引进紧缺型创新创业团队,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推进“双招双引”制度化,坚持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打包捆绑”,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同频共振。
三要释放平台聚才优势。建立“定位清晰、对接精准”的聚才平台,精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人才节等品牌活动,形成从人才引进到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的新发展格局。分类指导区镇企业科学布局驻外觅才点,集中在创新资源汇聚城市,通过设立“引才直通车”“校园人才站”,聘任“科技镇长”“周末工程师”模式,实现人才科创资源合理流动。
(二)育用并举,助燃兴才“引擎”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基础在“育”,关键在“用”。瞄准“培强育活”目标,优化整合现有人才培养载体和计划项目,完善覆盖全面、资源共享、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培育机制,推动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量质齐升。
一要以更大力度创优成才载体。坚持多层次、融合性,汇聚优质资源支持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研究院建设,向产业园区和企业集群下沉并轨,为人才开展基础研究、追赶技术前沿、勇攀科研高峰提供坚实载体,让创新平台成为承接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绚丽“舞台”。
二要以更强担当抓实育才项目。必须清晰划定育才标准、固化培养模式,形成“创业即入学”的良好氛围。紧盯不同领域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按照“一领域一项目”原则,制定菜单式、链接式育才办法,以市场培育项目、以项目支撑人才,实现起步期“扶一把”、发展期“帮一把”、成熟期“送一程”。
三要以更高站位拓展兴才路径。注重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健全晋职、晋级和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评选表彰,形成人才脫颖而出、未来可期的发展通道。深化从优秀人才中推荐入党、参选“两代表一委员”机制,广邀人才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鼓励人才主动担负起新时代使命责任。
(三)软硬共抓,厚植留才“热土”
环境好、服务优,则人才聚、事业兴。实践证明,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保障不仅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安心安业的重要砝码。打造全域创新的样板城市,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必须坚持用宜居“硬环境”拴心留人、宜业“软环境”凝心聚魂。
一要提升贴身式政务服务。善做“加法”,结合人才需求精准定制服务种类,延伸服务范围,拓宽服务广度和深度。精做“减法”,探索建立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编制“一本通”审批指南,创新“一键办”云端服务,嵌入诉求反映、项目申报、就医就学等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功能,实现“人才跑腿”向“数据跑路”的转变。
二要优化贴合式金融服务。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设立金融联盟和创投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促进人才链和资金链有机黏合。畅联金融助企“双通道”,线上定制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优先保障潜力大、市场好的企业;线下开通才企银企对接渠道,以金融活力为企业发展助力。
三要完善贴心式生活服务。深化人才安居工程,探索定期租赁、定级补贴、定向购置“三位一体”模式,逐步建立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高中低人才住房体系,让人才安得了身、扎得下根。健全党委联系人才制度,“心贴心”解决创业生活方面的难点堵点,切实将服务体现到“关键小事”上、关爱落实到“急难愁盼”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2018年5月28日)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9月27日)
[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