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用网络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河南省7所高职院校930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学习收获的一般情况。通过差异比较、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发现: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收获的直接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收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职院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融入;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支持作用,推动高职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实现;打造优质高职课程资源,提升学习满意度,体验多维度的学习收获。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学习收获;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2-0047-06
一、问题提出
自我效能感归属自我信念,受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等因素的影响,是环境、行为、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用以阐释人的行为。作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强调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在以学习为重的高职大学生团体中,集中聚焦于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为对学习行为、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学业自我效能感(academic self-efficacy)是指在学习领域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1]。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加上积极的努力,敢于战胜学业困难[2]。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学业成就均具有促进作用[3]。综上,当确信自身能力可以进行学习活动时,自己调动动机、认知等一系列行动,会呈现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收获是完成某门课程、某项学习任务或某个时间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层面的收益。美国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简称NSSE)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其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过程,用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将NSSE理念与测量维度引入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4]。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通过学习目的是否明晰、学习动机充分与否、学习主动性的高低、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信心坚定与否逐一体现在学习收获中。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收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会支持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表明,社会支持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社会支持、学习自我效能可以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满意度[5]。社会支持能够调节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增进学习能力,通过学生、朋友、老师等多群体的支持,特别是同伴支持,提高自身学习效能、增进学习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收获。由此,提出假设H2:社会支持对学习收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获得来自家庭、同学、朋友和其他支持较多时,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高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6]。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7]。因此,提出假设H3:自我效能感对社会支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研究证明,領悟社会支持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正相关[8]。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复杂的任务。教师课堂讲授、课下答疑等教学支持,周围同学的学习氛围、校园支持等,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都颇为显著。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学术、社交互动频繁,与同辈的互动频繁,都可以促使工科大学生的学习收获提高[9]。因此,提出假设H4:社会支持在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收获之间起中介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拟订的基本问题是: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收获有何关系?基本假设为: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会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学习收获产生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中介模型(见图1),旨在探讨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期为高职大学生学习收获提供实证支持,为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等地7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平台,采用网络匿名形式进行在线调查。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发放问卷时平衡了学生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947份,收回有效问卷930份,有效率为98%。其中,男生412名(44.3%),女生518名(55.7%);重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198名(21.3%),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732名(78.7%);家庭第一代大学生617名(66.3%),非家庭第一代大学生313名(33.7%);大城市学生41名(4.4%),中小城市学生227名(24.4%),乡镇学生662名(71.2%);文史专业学生238名(25.6%),经管专业学生434名(46.7%),理工专业学生214名(23%),其他专业学生44名(4.7%)。
(二)研究工具
1.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测量,该量表由Schwarzer提出,经由王才康、胡中锋等人将中文版再次翻译修订,信度和效度良好。根据以往的研究,量表有10个题项,采用李克特4点度量法,从“1=完全不正确”到“4=完全正确”。得分越高,代表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在本研究中,整个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36,说明该量表用于调查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信度良好。
2.社会支持量表
本研究采用Zimet等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社会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我国学者姜乾金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共12个题目,包括三个维度:家庭支持(3、4、8、11)、朋友支持(6、7、9、12)、其他支持(1、2、5、10)。采用七点计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社会支持总分”由所有条目分累计,总分越高,说明个体越容易获得支持,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参照严标宾、郑雪的做法,将原量表中“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同学、朋友”[10]。原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5,在本研究中,整个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61,表明该量表对于测评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具有良好的信度。
3.学习收获量表
研究选取NSSE-China问卷中的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习收获,共14个题目[11]。采用李克特4点度量法,1表示“完全不正确”,2表示“有点正确”,3表示“多数正确”,4表示“完全正確”。得分的高低反映出学习收获的多少。在本研究中,整个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75。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避免研究可能导致共同方法偏差,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方法对3个量表的36个题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是否存在共同偏差,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有6个因子,第一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总变异的38.44%,小于40%的临界值。可以得出,本研究不存在严重共同方法偏差[12]。
(二)样本描述统计与人口学变量差异
1.样本描述统计
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学习收获为2.81分(满分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样本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平均为2.64分(满分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样本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平均为5.21分(满分7分),处于较高水平,详见表1。
高职大学生在学习收获的三个维度中,知识收获均值为2.75、能力收获均值为2.75、价值观收获均值为2.91,如表2所示。由此可以得知,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收获处于中等偏上状态。
2.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学习收获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表3和表4结果显示,不同院校类型、是否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不同学科类别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学习收获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收获的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显著差异(P<0.001),详见表3。不同生源地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学习收获的得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P<0.001),详见表4 。
综上可以发现:在自我效能感上,男生的自我效能感略高于女生,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高,超过来自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学生;在社会支持上,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较高;在学习收获上,男生的学习收获略高于女生,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收获较高。
(三)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学习收获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P<0.01),社会支持与学习收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0,P<0.01),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收获存在显著正相关(r=0.71,P<0.01),详见表5。
(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收获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13],部分中介作用指社会支持与学习收获(结果变量)都同时纳入回归方程时,自我效能感(预测变量)对学习收获(结果变量)显著性下降,说明社会支持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完全中介作用指社会支持与学习收获(结果变量)都同时纳入回归方程时,自我效能感(预测变量)对学习收获(结果变量)显著性消失,说明社会支持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以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学习收获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性别、生源地为控制变量,参照已有研究的中介名检验程序,采用SPSS的PROCESS插件,选择Hayes编制的宏程序中的Model4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表7。
从表6、表7中的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生源地后,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收获的正向预测作用总效应为(β=0.71,t=29.50,P<0.001,95%CI=[0.66,0.76]);加入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之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收获的正向预测作用有所减弱(β=0.55,t=14.09,P<0.001,95%CI=[0.49,0.60])。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为(β=0.17,95%CI=[0.13,0.20]),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7/0.71=0.24。这表明,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收获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总效应、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分解表如表7和图2)显示,各种效应的95%置信区间(CI)均未包括0,表明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收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自我效能感通过社会支持到学习收获的间接效应为0.17,自我效能感到学习收获的直接效应为0.55。
综上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收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1得到支持。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学习收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2得到支持。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社会支持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3得到支持。加入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收获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说明社会支持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得到支持。
四、结论
(一)高职大学生学习收获现状
此次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研究变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收获的三个维度(知识收获、能力收获和价值观收获)得分趋近于3分,说明学习收获颇多。此次参与调研的高职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当地排名靠前的公立学校,师资配备齐全,教师的授课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强,自我效能感高。
在学习收获上,男生的学习收获略高于女生。源于男生对自身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自信心,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尝试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强化学习行为,学习成效显著,即有较高的学习收获。此外,相比中小城市与乡镇的学生,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学习收获较高。大城市完善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的相对均等、宽广的通识教育,使得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更为合理,学习方法的应用更加切合实际需求,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加之较多的学习时间投入,学习收获颇多。
(二)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分析
此次调研数据表明,在性别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自我效能感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以预测出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14]。相比女生,男生在社会角色中的定位,以及社会角色被赋予“坚强”“坚毅”“勇敢”“果断”的特点,使男生在处理不同情况、不同事物、面对挫折时大多表现出更强的行为动机,对完成学习任务、特定活动、控制行动的信心更足,有强烈的自控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高、延展性强,能有效克服困境,更好地适应社会。
此外,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高,超过来自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学生。正向的情绪体验,对自身能力、自我价值的精准判断,削弱了应对压力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加了主观幸福感,从而促进行为倾向积极主动,减缓了多种焦虑的产生,呈现较高的社会适应性。
(三)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学习收获的关系
来自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较高,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与家人、同学和朋友的良性互动,究其实质是基于良好的经济基础、父母的肯定与帮助、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性发展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经验的认同与传递等,这无疑更加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学习收获的提高。积极的自我价值探索、与他人的有效合作以及社会支持提供了积极应对方式和情绪体验,增加了个体的心理弹性,进而使得大城市的高职大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五、建议
(一)勾勒与兑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当代高职大学生是青年知识群体的一部分,勾勒出其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途径与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自我效能感对于大学生健康、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对正确认知社会和人生、形成完善人格都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类传媒载体和媒介,通过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协同来兑现。作为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包括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培养基地或者爱国教育基地等。整合高职院校周边各级各类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企业等硬件资源,教师、志愿者、技术人才等软件资源,承担育人功能,举办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当着力构建以第二课堂、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或公益活动为核心圈,参观访问、军训、实习、勤工俭学、商业服务活动等“同心圆”式的實践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圈层效应”,从“浅尝辄止”“持续参与”到“深度参与”,在拓宽社会实践平台的同时,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融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促进高职大学生“精神成长”与“专业成长”的同向同行。寻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高职大学生的成长主线,获得心理、情感的“触发点”与“共鸣点”,唤醒学生的关键主体意识,内化为自我效能感的链式同步。
(二)朋辈力量: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支持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过程中,以个体的兴趣、志向、需要等为基础的,自发形成的一种无固定组织系统和严格组织形态的集合体。如:学习小群体、友谊小群体、娱乐小群体、劳动小群体等。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在大学生实现社会交往、完成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当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高职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会面临种种困惑,产生自负与自卑心理。大学生在感情上渴望得到友情和爱情,渴望获得别人的重视,赢得尊重和信任,期待从文化知识中学习新知识、理解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适时交流能适当释放不良情绪,缓解青年大学生的种种矛盾。非正式群体被赋予新的功能:作为倾诉、发泄和稳定情绪的场所,可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机会,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非正式团体这一“行走的课堂”,引导青年大学生逐步审视自我、聚焦感知他人,并在集体中形成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氛围,推动青年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实现。
(三)凝练“金课”与打造“精品课程”:实现优质高职课程资源的“量身定做”
高职教育要坚持“面向产业、面向就业、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办学方向,根据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重培养具有知识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重要载体的课程资源质量不高,尤其是精品资源课程数量不足,课程内容与实践生活脱节等问题日益突出,难以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诸如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目标设置、学习自觉性和控制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依托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等项目,结合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借助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资源,打造高职在线学习精品课程。要开设突出课程系统性、综合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的高职特色课程,课程体系要综合考虑课程发展定位、课程结构、专业特点、教学团队等,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打造课程,将视频讲授、数字教材作为辅助材料、在线作业与考试的结合,打造一批在线精品课程,充分发挥课程体量小、知识内容可随时更新、知识点细化、随时随地可学的特点,实现线上、线下多形式学习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参 考 文 献
[1]LI JIE,SONG SHANGGUI.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ademic self-efficacy,academic emotions and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3(9):1429-1431.
[2]陈梅,黄时华,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10):1-12.
[3]周丽丽.某市高职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5:30.
[4]吕智敏.美国NSSE的核心理念和测量难度与我国高职评估的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54-58.
[5]张慧英,等.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学业满意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6):122-128.
[6][10]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60-64.
[7]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641-643.
[8]OZSAKER M,YARDIMC F,GERCEKER G O,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of Turkish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Croat J Educ,2015(3):865-890.
[9]李娜.社会人际互动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20:64
[11]黄美娟.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52.
[12]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6):942-950.
[13]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14]李思婧.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13.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elf-efficac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n Learning Achievement
——Based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Fang Bin
Abstrac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learning gain of 930 students in 7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network questionnaire. Through difference compari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ediation effect test, it is found that the direct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learning gai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and social support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ga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art to improve students’self-efficac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arrying out various form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whole process integration of social practice; giving play to the social support role of informal groups, and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socialization; creating high-quality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roving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cing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 gains.
Key words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learning gain; influence mechanism
Author Fang Bin, lecturer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作者簡介
方斌(1981- ),女,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讲师(焦作,454000)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时期高职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测评与实证研究”(2020YB0069),主持人: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