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有了高度专注力,提升学科成绩是早晚的事

2022-03-29 21:09小单
现代家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外语笔者幼儿

小单

【人物名片】

杨健,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婴幼儿智力开发中心专家组常务副组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少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授。著有《婴幼儿智力评估及其指导》《走出婴幼儿教育误区》《阅读是学习之母》《素质教育与围棋》等。

杨健教授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界的权威,而且热心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地普及幼教知识,在家长中享有很高威望。日前,笔者带着家长们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他。

每晚9~12点是幼儿黄金睡眠时段,在这个时段,幼儿的脑下垂体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但前提是在睡眠

筆者:资料显示,国外的孩子从婴儿期就与父母分房睡觉,我国的孩子则要到四五岁才行。请问杨教授,孩子几岁与父母分房睡觉比较合适?

杨健:有些西方国家的孩子确实与父母分房睡觉较早。我与几个同行研究过这个问题。我们从东方的文化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叫“同房并床而睡”,即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与父母在同一个房间睡觉,但同房而不同床,这样既方便照顾,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同床的弊端,同时给以后分房睡觉留下一个缓冲期。

笔者:哄幼儿睡觉是最令父母头疼的事,您认为幼儿晚上几点睡觉最科学?

杨健: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饮食营养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而睡眠,尤其是婴幼儿睡眠却有所欠缺,有可能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想让幼儿睡眠好,要领有两点:

第一,每晚9点前入睡。研究显示,对幼儿来说,每晚9~12点是黄金睡眠时段,千万不要错过。在这个时段,幼儿的脑下垂体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但前提是在睡眠阶段,所以幼儿睡觉不能太晚。

第二,幼儿要自然入睡,不要有条件入睡。如果幼儿以讲故事等条件要挟父母,睡眠质量会下降。科学家提出,幼儿入睡唯一可以附加的条件就是听音乐,即每晚到了固定时间就放固定的音乐,让幼儿形成条件反射。

笔者:孩子要求听睡前故事只是黏人的一种方式,白天与妈妈寸步不离、送幼儿园哭得撕心裂肺等更让父母束手无策。请问,父母应该怎样对付黏人的孩子?

杨健:您说的“黏人”,心理学上叫“依恋”,幼儿因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痛苦叫“分离焦虑”。幼儿有分离焦虑是正常的。研究显示,婴儿出生的时候,有27个本能反射步骤,其中有一个叫“自我保护”:他觉得不安全,就采取规避措施,于是紧紧黏住最亲近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分离焦虑会逐渐缓解。如果上了幼儿园仍未缓解,每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哭个不停,半个月之内都不能适应群体生活,就属于过度分离焦虑。

笔者:如何避免过度分离焦虑?

杨健:发现幼儿有黏人的苗头,父母要采取最低限度辅导法:首先是不打压幼儿的依恋行为,其次是让其他家庭成员参与陪伴,每天逐步地、最低限度地让幼儿和其他家庭成员单独待的时间逐渐延长,被幼儿依恋的人逐渐减少陪伴时间。当幼儿知道妈妈离开不是大问题,爸爸、爷爷、奶奶都可以保护他时,他就不会出现过度的分离焦虑,以后上了幼儿园也好过渡。

幼儿入园之前,父母要坚持最低限度辅导法,即邀请邻居的孩子来家里玩,开始家长们陪着,然后家长退场,让孩子们自己玩——这就和幼儿园的情形差不多了。当孩子不感到拘束和不安,就不会出现过度的分离焦虑了。

为什么全世界的孩子4岁最乖?因为4岁介于两个心理对抗期之间,就像两个山峰中间的低谷

笔者:幼儿两岁前总喜欢抢别人的东西,引发打斗,甚至引起家长纠纷。请问,幼儿抢东西这种行为是否与品德有关?该如何教育?

杨健:两岁以前,幼儿的占有欲强烈,因为他没有权属概念,不懂一件东西属于谁,别人想借用要获得允许的道理,只要觉得好玩就会直接拿过来。这里的“拿过来”,在父母看来就是“抢”。父母们要注意,孩子这种抢夺行为与品德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他的认识只达到这种水平,不属于明知故犯。

虽然幼儿抢东西不属于品德问题,但父母也要科学引导,帮助幼儿纠正这种不受欢迎的行为。办法就是从自家孩子的手里拿过抢来的东西,然后平静地物归原主,郑重向对方道歉,用这种言行给孩子示范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平时,父母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语给孩子灌输权属概念,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自己想借用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同时,自己的东西也可以大方地与同伴分享。

遇到孩子抢东西,父母不要粗暴地吓唬孩子,一定要压低声音与孩子讲道理,千万不要大喊大叫,因为声音越低教育效果越好。

笔者:如果孩子进入第一个叛逆期,故意跟父母作对,父母也不能大声教育吗?

杨健:所谓“叛逆期”,心理学上叫“心理反抗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次。第一次是1岁半~3岁,第二次是5~7岁,第三次与青春期同步。

为什么全世界的孩子4岁最乖?为什么幼儿园老师都喜欢带中班?因为4岁介于两个心理对抗期之间,就像两个山峰中间的低谷,或者两场风暴之间短暂的平静。

笔者:为什么幼儿的第一次心理反抗期发生在1岁半?

杨健:因为幼儿到1岁半的时候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庸,于是他要宣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表现出来就是反抗父母,包括不配合、发脾气、唱反调。

笔者:那么,父母如何陪伴幼儿安全渡过心理反抗期?

杨健:有一个成语叫“网开一面”,我权且把它改成“网开三面”。也就是说,面对幼儿出现的大量反抗行为,无论是不听话、不配合,还是故意唱反调的行为,父母要保持冷静,分析孩子的行为会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如果没有,就包容、允许。比如,你让孩子玩乐高,孩子偏偏要画画;你让孩子吃水果,孩子偏偏要喝水;你要带孩子去公园,孩子偏偏要去动物园……此类叫板顶多打乱父母的计划,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那就依从他好了。

如果父母做不到“网开三面”,事事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孩子就会把注意力聚焦在父母的态度上,接下来会尝试性地反抗。如果遭到打压,孩子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做什么事都没有热情,甚至影响亲子关系。

但是有“一面”一定要网住,那便是孩子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执拗。比如,孩子闹着要去摸滚烫的开水壶,或者想把一枚铁钉插入电源插座,或者欺负年龄小的同伴,这些危险行为和暴力行为,父母一定要严厉地、坚决地予以制止,甚至给孩子一定的惩戒。

幼儿学外语越早越好,8岁是个分界线。但幼儿学外语不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语法,而是语感训练

笔者:现在,父母们都很重视亲子阅读,尤其是陪学龄前的孩子读绘本,因为这个阶段 的孩子需要帮助。您在这方面有何建议?

杨健:陪幼儿读绘本,我的建议是四个字:以手指字。就是父母读到哪里就用手指指到哪里,让幼儿近距离看到,使这个字的读音和字形形成“音形重合”。幼儿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能力,估计大多数父母不知道,那便是模式记忆。当亲子阅读形成了以手指字的习惯,孩子就会形成音形重合,久而久之孩子就认识了这些字,让父母惊讶不已。幼儿识字大多不是父母和老师教的,而是幼儿自学的,幼儿突然冒出一两句大人话,也是模式记忆在起作用。

笔者:孩子学外语应该从几岁开始?

杨健:幼儿学语言,个个是天才。因此,幼儿学外语越早越好。且慢!我所说的“学外语”,不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语法,而是语感训练,为今后正式学外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为什么学外语前要先进行语感训练?让孩子从背单词开始不好吗?

杨健:人类的语言系统分两个部分,第一个叫巴洛克区,孩子在8岁以前巴洛克区不分先后、不分母语和第二语言,一概兼收并蓄,没有任何阻碍。8岁以后,人的大脑管理语言系统移到威尔尼克区,这个时候学外语,第二语言要通过筛选才行,也就是翻译成母语。举个例子,“This is a desk.”孩子在8岁之前一听就明白了,8岁之后的孩子要先翻译成中文“这是一张桌子”,然后才理解和接受。所以,孩子小时候学外语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让他多听外语对话,尝试着用外语对话也行,但不必会拼写多少单词。孩子的母语就是这样学的,从来不刻意,3岁之前就基本掌握,上小学前没学过语法,却早已能够熟练地运用。

这样的语感训练叫“浸润式教育”。父母让孩子接受外语,大概形成外语的语感很重要,上学之后正式学习时会容易很多。

笔者:许多父母反映,自家孩子学习起来注意力不集中,不知如何改善。您有何建议?

杨健:首先,幼儿的专注力质量不能与成年人相提并论。幼儿尚处于成长阶段,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家长不可要求过高。

其次,幼儿的专注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训练。我们知道,凡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专注力总是较强;反之,做不感兴趣的事,专注力往往容易分散。所以,家长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用兴趣引导幼儿学习,这样,幼儿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强。

再次,幼儿需要兴趣广泛,但不能缺少中心兴趣。幼儿兴趣的结构呈倒“T”形,就是下面一横上面一竖。下面这一横代表广泛兴趣,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兴趣越广泛越好,也就是这“一横”越长越好,但是一定要有那“一竖”,即中心兴趣、主要兴趣。发现孩子有中心兴趣,父母一定要敏感地抓住,然后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的专注力投放到这方面,一定会有惊喜的收获。

最后,引导孩子把专注力迁移到其他方面。儿童心理学有一个重要术语,叫“迁移规律”。当幼儿在某一项活动中形成专注力以后,他可以把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不知不觉地迁移到第二项、第三项……

笔者: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您能举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吗?

杨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神奇的事。在北京东城区的一所小学里,有5个喜欢弹钢琴的学生。因为要上钢琴课,不能保证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但他们在弹琴上都展示出了一定天赋,不练太可惜,于是校长做出一个决定:这5个学生可以上午到校上课,下午去学钢琴。一个学期下来,这5个只上半天课的学生居然都成了班里的尖子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其他学生的父母当然不服气:我的孩子上整天课,他们上半天课,凭什么他们的成绩反而更好?

北京独生子女教育协会专门和北师大的几位专家去调研这个事情,得出的结论只有4个字:迁移规律。当这5个孩子的中心兴趣是弹钢琴时,他们自我培养了高度专注力,不知不觉间,这种高度专注力被遷移到了校内学习上,学习效率相当高,自然能取得优异成绩。

所以,父母可以放手培养孩子的中心兴趣,不要怕耽误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高度的专注力,提升学科成绩是早晚的事。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外语笔者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老师,别走……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幼儿画刊
性能相差达32%